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上海电影博物馆好看吗

2022-02-26 13:54 作者:上观新闻 围观:

网红地标打卡的热潮,带来了城市景观空间的快速消耗和频繁兴废。我们发现,部分年轻人对“网红”的热情正在褪去,他们对观察城市的方法与角度有了更深入的探索。

“网红”逐渐被“个性”取代,“打卡”正在被“考古”替换,人们似乎更加渴望进入与城市的深度互动中去,让自己真正融入城市历史与城市文化。

店招里的“昨日重现”

字迹也可以成为一份城市漫游指南吗?

在上海,答案是肯定的。

2月4日,立春,一场以“字”为线索的城市漫游从提篮桥开始了。

“对一座城市的印象是如何建立的?”各种各样的路标、招牌、告示也许会是最重要的来源之一。

“你们看,在下海庙门前道路的左侧,有个比较长的英文店招,为什么要费功夫写一个如此精美的英文店招呢?”从提篮桥地铁站出发,沿海门路走过大约两百米,有一座下海庙,几乎没有人会注意到,人声鼎沸的寺庙附近还有一块字体优美的英文店招。

字迹漫游、电影考古、文学读行会……在上海,年轻人不仅爱“打卡”

下海庙附近的英文店招。

原来,与历史河道上海浦相对应,下海庙所在的区域以前叫下海浦。这是吴淞江的支流,在一百多年前被填没。曾经这一带也是犹太人聚居区,因此来往的外国人很多,出现英文店招也就不稀奇了。

在上海这座超大型城市里,除了地标性建筑和景观,其实还有不少这样的“细节”就藏在其中。

城厢里弄的深处、日常穿行的街角、建筑的缝隙,精美的店招、优美的手绘文字总是偶尔出现,犹如考古现场令人惊喜。寻字的人则把这些字迹叫作“隐字”。

字迹漫游、电影考古、文学读行会……在上海,年轻人不仅爱“打卡”

明峰家电修理店。格里董 摄

这次寻字之旅的领队有两位,一位是独立城市文化研究者格里董,一位是字体设计师厉致谦,他们相互配合,从各自的角度讲述这座城市“隐字”背后的故事。

在舟山路54弄,里弄的门头上写着“CHUSAN/LIEGH”,其中,“CHUSAN”是英国人根据舟山方言发音而使用的拼读方法,而“LIEGH”则是希伯来文“为我”的意思,可以理解为“家”,意译过来就是“舟山路上的家”。格里董告诉大家:“这些痕迹也诉说着这段街区的历史,在二战时期,这里的确成为庇护犹太难民的家。”

字迹漫游、电影考古、文学读行会……在上海,年轻人不仅爱“打卡”

舟山路54弄弄堂口的文字。

字迹漫游、电影考古、文学读行会……在上海,年轻人不仅爱“打卡”

上海舟山路马路市集。图:Life Magazine

在这趟“字迹”探索中,参与者们总能发现一些具有时代烙印的招牌如“永好理发店”“幸福食品商店”“群艺照相馆”,它们同带着行政区划名称和编号的粮油果品烟杂百货店一样,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印迹。

字迹漫游、电影考古、文学读行会……在上海,年轻人不仅爱“打卡”

永好理发店。

而含有“错别字”的招牌也经常会被“偶遇”,比如“禁止仃车”“付食店”“歺厅”等。与我们现在使用的一简字不同,这些“二简字”在1986年就被宣布废除了。这些“错字”成了新中国发展历程中语言文字改革的见证。

字迹漫游、电影考古、文学读行会……在上海,年轻人不仅爱“打卡”

长宁区新华路,现已涂刷翻新。格里董 摄

以上这些案例,都已经被收录到了《隐字上海》这本书里。格里董、施佳宇和沈健文是《隐字上海》的三位摄影师,共同记录了从2012年至2020年的上海“隐字”的文字影像,后经米拉编辑收入。

字迹漫游、电影考古、文学读行会……在上海,年轻人不仅爱“打卡”

具有时代感的标语。格里董 摄

尽管随着时间的流逝,许多店招或者文字都已经改换了面貌,但还是能从数字街景的记录中找到它们。

编辑米拉在接受公开采访时表示,“影像对应的道路和街道,有些可能已经消失,但是我们还是可以通过这些照片进行数字考古,街景就像是个时光机。”

近些年,随手拍字的方式似乎越来越流行。在豆瓣话题“你见过的‘隐字’”中,全国各地的网友们贡献了近两千篇“隐字”,收获了近1700万次的浏览。而更多的网友表现出了对这一观察视角的兴趣,“希望更多的城市能有这样的记录。”

字迹漫游、电影考古、文学读行会……在上海,年轻人不仅爱“打卡”

于是,文字主题的旅行、上海城市字体观察摄影展、“上海字迹”豆瓣小组……随着越来越多的声音开始汇聚,格里董和厉致谦也更加坚定了将字迹作为城市观察独特视角的信心。

电影中的“前世今生”

《爱情神话》火了之后,探讨蝴蝶酥的好吃程度,计算老白的个人资产,盘点国际影星与上海的关系……都成了热门话题。

徐曾祯却想着,“上海”的城市形象或许能借此机会变得更丰富一些。他在一场关于“沪语影视中的上海”的沙龙中提出了一个问题:

“被格洛瑞亚同款种草的你,知道‘斩裙’是什么意思吗?”

“大家可以看看这部80年代的《街上流行红裙子》。”徐曾祯随即在投影上播放了电影中的片段。

字迹漫游、电影考古、文学读行会……在上海,年轻人不仅爱“打卡”

《街上流行红裙子》中,公园里热闹的景象。

在20世纪80年代的上海大丰棉纺厂里,进城打工的阿香因为“爱美”,托个体户小铃木买来了漂亮的红绸裙,却发现纺织厂劳模陶星儿比自己穿得更漂亮,于是便拉着她去公园中“斩裙”,最后大胜而归。

字迹漫游、电影考古、文学读行会……在上海,年轻人不仅爱“打卡”

女主角的红裙子收获了所有人的目光。

而所谓“斩裙”就是穿上漂亮的裙子PK,比一比谁的裙子更好看。“80年代,国人审美意识的转向在这部影片中展现得淋漓尽致。”

在徐曾祯的带领下,观众们通过《犯罪分子》《孽债》《三毛学生意》等不同年代的沪语剧或者与上海相关的影片对城市风貌、社会生活史进行观察和挖掘。

字迹漫游、电影考古、文学读行会……在上海,年轻人不仅爱“打卡”

沪语电视剧《孽债》引起观众的强烈反响。

用一位“95后”上海观众的话来说就是“以前的现实主义题材的作品似乎不仅有艺术价值,还有史料价值,能从生动的生活场景中看见时代变化,让人觉得很有趣”。

字迹漫游、电影考古、文学读行会……在上海,年轻人不仅爱“打卡”

《喜盈门》电影画报。

“影视中的上海不只有‘巨富长’和小资情调,还有《孽债》中五个家庭不同的生活境遇,有《喜盈门》这样的农村题材,有《股疯》这类金融题材,也有《梦酒家之夜》这种比较先锋性的情感题材。”徐曾祯很在意上海的“多面性”。

字迹漫游、电影考古、文学读行会……在上海,年轻人不仅爱“打卡”

《股疯》剧照。

除了画面,电影中的声音也彰显着城市的文化特征。沪语中既有“有的落江水浑了”这样的比喻,也有“唧唧咕,唧唧咕”这样的拟声词。“在当年的公用厨房,由于水压不稳定,就会发出这样的声音。”

而在《留守女士》中,《忘情桑巴舞》《太阳最红,毛主席最亲》《新长征路上的摇滚》《一无所有》构成了20世纪90年代圆明园路的背景音乐,与片名“留守”二字一起,反映出改革开放初期,大规模“出国潮”对上海的影响。

字迹漫游、电影考古、文学读行会……在上海,年轻人不仅爱“打卡”

此时的出租车正开在圆明园路上。

“其实,电影可以承载的内容是特别丰富的。”徐曾祯以上海电影制片厂出品的喜剧电影《小丑历险记》为例,展示了他是如何“考古”出宝山港的前世今生。

字迹漫游、电影考古、文学读行会……在上海,年轻人不仅爱“打卡”

“作为一个经营货物装卸的港区,为何会被剧组选中拍摄客运码头的戏?”带着这个疑问,徐曾祯找到了两张表明宝山港区当年曾经兼营客运业务的图,并由此梳理出了宝山港从应运而生到承接新的历史使命的过程。

字迹漫游、电影考古、文学读行会……在上海,年轻人不仅爱“打卡”

“上海是一座有根脉的电影之城。”王腾飞是上海电影博物馆的策展总监,每次策展都离不开对上海电影历史与文化的挖掘,“上海的电影工业起步早,与电影相关的影像档案的保存体系规范,资料的保存比较完整,不少也已经进行了数字化,几乎每个阶段的历史素材都能找到,这使得层次丰富的文化土壤清晰可见,完整可考。”

然而,如何挖掘和“活化”这些与上海相关的影视文化资源,也一直是上海电影博物馆思考的问题。

字迹漫游、电影考古、文学读行会……在上海,年轻人不仅爱“打卡”

上海电影制片厂片头。

“曾经,上海电影制片厂的片头承载了无数国人的情感回忆,今天,能否将这个视觉意象凝聚成一个文化符号呢?”带着这样的思考,今年初,上海电影博物馆推出了一张影业公司地图和一组徽章,尝试将文创产品作为影像城市考古的“入口”。

字迹漫游、电影考古、文学读行会……在上海,年轻人不仅爱“打卡”

上海电影博物馆制作的文创徽章。

在欧洲,“影像城市考古学”已经成为城市研究的新方向之一。剑桥大学建筑系终身教授Francois Penz认为,电影描绘了一座城市数十年间的演变,这就是电影城市考古学中的“层次”,“电影在某种程度上,有可能帮助市民们唤起和重建共同记忆。”研究者孙依巧也说道:“影像中的城市文化资源储备量大、转化率高,是打造城市文化产品的重要基础。”

公交也能“穿针引线”

2020年4月,一场公交车上的城市直播吸引了不少人的关注。

讲解人陈寒松和张渊源从玉佛禅寺出发,开启了一次以电车公交线路为线索的城市冒险,“从老普陀出发,随着19路车的移形换影,传统石库门生活区、于右任旧居、康定花园……纷纷进入视野之中。”

“这边途经的很多小路,曾是公共租界西区,其名称多是用南洋地名演化而来。”对公交线路和沿途地名信手拈来的,是被朋友们戏称为“所长”的张渊源,在他的公众号上,对上海公交的图文梳理与研究已有近70篇。

字迹漫游、电影考古、文学读行会……在上海,年轻人不仅爱“打卡”

张渊源在进行实地探访与考察。

其中最令他印象深刻的,是在公交222路高峰线最后一天运营发布的一篇题为《上海公交“2”字头高峰线大回顾》的文章,这篇文章系统地介绍了“高峰线”这个许多人并不熟悉的名词。

原来,1975年,上海曾开辟过一条只在上下班高峰时段运行的正式线路———201路。

字迹漫游、电影考古、文学读行会……在上海,年轻人不仅爱“打卡”

20世纪80年代初正在外白渡桥上行驶的27路电车。

自此,“高峰线”不断增辟,到1990年,上海的早晚高峰线就达到了29条。而这些线路绝大部分都被冠以“2”字头的三位数番号,从201路一直延续到257路,仅个别为“4”字头。文章图文并茂,通过交叉史实与比对整理集合了上海所有的“高峰线”,并从中“窥斑见豹”,找到了上海工商业高速发展之下的交通变迁之路。

字迹漫游、电影考古、文学读行会……在上海,年轻人不仅爱“打卡”

203路公交车于1978年辟线,自人民广场(武胜路)至上钢一厂(长江路)。

除此之外,《“工业秀带”印衬下的上海“活化石”级老公交线———28路电车》《上海越江公交大桥线大回顾》《曾经通往百年虹桥机场的公交线有哪些》等无一不是从交通线路的角度展示了上海的城市发展与变迁。

“简直是论文级别的公交考古了,配图就是一套上海公交大全了。”这是公众号后台的一句留言。

当然,关于车辆的信息与资料搜集不是依靠张渊源一个人就能完成的,这背后是上海的公交爱好者们形成的一个紧密而稳固的互联。

“我们有一个40人左右的公交爱好者的交流群,‘80后’居多,有‘90后’,也有一些更年长的行业前辈和专家,他们的认可和支持也是我一直写下去的最大动力。”张渊源告诉记者。

在测绘局工作的张渊源还有一个外号叫“地图狂人”,从小学至今张渊源共收集地图近600册。此外,他还有上海所有区县的地方志,各类旅游书近5000册。

字迹漫游、电影考古、文学读行会……在上海,年轻人不仅爱“打卡”

张渊源家的书柜。

正是通过地图,所有的公交线路、站点、城市景观串联交织成了一个巨大的网。在生活中,“活地图”张渊源开始满足朋友们对于“个性化”出行的需求。“有些人追求速度,也有人追求风景。”

“公共交通的历史往往也就是一座城市的发展史的缩影。”陈寒松在直播里谈道,“与地铁不同,公交能最大限度地展现城市风貌。”这与公交旅行爱好者赐欣的感受不谋而合,“公交车其实是城市最佳的观景台,足够有烟火气。”

事实上,就在去年,公交旅行还引发过一场全民热议。2021年5月,在上海某高校念书的唐同学坐着公交车从上海去北京的旅程“火了”。“大二男生从上海坐公交去北京”的话题收获了全网超4.2亿的浏览量。

字迹漫游、电影考古、文学读行会……在上海,年轻人不仅爱“打卡”

唐同学的视频截图。

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末上海共有1585条公交线路。如果加上既有线路的区间车、大站车就更多了。“面对如此丰富且体量巨大的线路资源,如何可持续地挖掘和开发有趣的线路?如何将线路资源与城市文化、商业元素更好地结合?”这也是张渊源持续思考的问题,“毕竟,一个人的力量,还是太有限了。”

在上海,这样的城市达人正不断涌现。“小克勒”李晓亲将城市空间与朗读、音乐相结合开发出“建筑可聆听”的沉浸式播客;学美术的Janny将建筑与绘画结合推出“走绘”系列;写作者蕴佳将城市文学(如《繁花》)与城市行走结合形成“读行会”……这些达人们都尝试着从各自不同的视角解读城市。

字迹漫游、电影考古、文学读行会……在上海,年轻人不仅爱“打卡”

李晓亲为沉浸式播客设计的封面。

从千篇一律的“网红”打卡到“字体漫游”“影像考古”“公交图考”……人们对城市文化旅游的探索正在向一个更新更深更高的阶段进发。在这里,一场探索的发起者就是普通市民或爱好者,他们从那些熟悉的生活场景和生活方式出发,不仅将分享城市作为生活里的一抹乐趣与诗意,也将更多的选择与思考带给了大众。

栏目主编:龚丹韵 文字编辑:肖雅文 题图来源:图虫 图片编辑:苏唯

题图摄影:孟雨涵

来源:作者:肖雅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