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韩国电影 南山的部长们 好看吗

2022-02-26 06:46 作者:七顷茶馆 围观:

当《寄生虫》斩获多个大奖时,有关韩国电影的未来,很多人觉得不容小觑。似乎只要导演想拍,就没有不能拍的。韩国电影一次次突破在我们看来的绝对底线,以致于我们边看电影,边感叹着:韩国真是什么都敢拍。

这种感叹在我看完《南山的部长们》以后,情绪上较之前的震惊,又多加了几分。对韩国有所了解的观众,看到南山两个字,大约已经意识到影片的精彩程度。南山,是韩国中央情报部的代称,相当于以青瓦台代指总统府。它产生于朴正熙,也就是朴槿惠的父亲执政时,所拥权利甚至凌驾于宪法之上。凡是担任部长一职的,意味着他作为韩国政权的二把手,只服务于总统一人。影片中的金部长,便是这手握重权之人。

既然金部长已经居于如此显赫的位置了,又为什么要刺杀总统?只是为了夺权,坐上一把手的宝座?恐怕事情没那么简单。

豆瓣8.2,《南山的部长们》:枪响之后,没有赢家

01、历史背景

影片开始时,已经向观众交代了本片并非虚构,依托于真实的历史。但也不可忽略的是,电影与纪录片不同,电影改编自一位名为金忠植的韩国记者,所写的纪实小说,以“朴正熙遇刺事件”为蓝本,对事件前40天的故事,进行的再创作。

这样一来,影片中的几位主要人物的故事,将浓缩在这40天里,至于他们彼此间曾经的过节,或者说昔日的所作所为,我们便不得而知。这对于深入了解每个人物的言行,无疑是带着漏洞的。因此,有些历史知识需要提前了解。

在韩国历史上,每位总统的在位时间都不长,且下台的方式很类似。要么被弹劾,要么被判终身监禁,要么被暗杀。在位时间最长的,就是本片的总统朴正熙,最后被暗杀。除他之外,第一任总统李承晚在位也比较长,结局是被迫下台,流亡美国夏威夷。

第二任总统只在位两年,就被朴正熙取而代之。上台以后,他取消了总统任期两年的限制,解散国会,实行全国戒严,成立新宪法,此后成为韩国的独裁者。正是因为他的独裁,才引来此次灾祸。尽管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他的夫人就是死于被暗杀中,然而朴正熙并没有引以为戒,继续我行我素。

豆瓣8.2,《南山的部长们》:枪响之后,没有赢家

于是,我们在影片里看到无论金部长怎么劝说釜山行动应该终止,但霸道的总统全当耳边风。虽说金部长是国家二把手,可惹怒了总统,二把手完全可以是空摆设。毕竟在韩国除了中央情报部,还有总统秘书室、陆军本部和总统警护室,总统如果想偏袒他人,全看他心情。

关于总统是否还偏爱,金部长心知肚明。很明显总统已经越来越疏远他,开始重用警护室长。这使得金部长杀机渐生,且愈发强烈。至于金部长究竟是为了国家和民众的利益,还是为自己的利益刺杀总统,仍有待商榷。

抛开电影本身,现实中的金部长,名为金载圭,关于其真实的杀人动机,是否如他所说是为民主而抗争,至今并没有得到多数人的认同,他仍然无缘民主主义战士的称号。但我们可以知道的是,朴正熙被刺杀后,韩国社会非但没有稳定下来,反而裹挟入更大的混乱里,想来这不会是金部长想看到的。

豆瓣8.2,《南山的部长们》:枪响之后,没有赢家

02、人物原型

向来这类尊重史实的电影,难免会受到观众的质疑,尤其是几个人物和原型之间,有几分相似?在对片中几个主要人物进行过了解后,我简单介绍介绍。

总统:朴正熙

本片的总统,朴正熙,他最为人所熟知的身份,大概是朴槿惠的父亲。除此之外,他曾在韩国做总统将近20年,且是位独裁者。这点在影片里也很明显,那副命令式的口吻,典型的霸道总裁加身。

只不过独裁归独裁,朴总统也有身为首领的个人魅力。他执政期间基本算是很廉洁了,对韩国由来已久的贪污问题,曾进行大力度的整顿。且他是“汉江奇迹”的缔造者,带领韩国实现了工业化和经济的腾飞,所以在民众心里,还算是功大于过。

中情部金部长:金载圭

理论上讲,金部长在当年是韩国的二把手,曾帮助总统做过不少镇压百姓的事。后来随着警卫室长的受宠,而逐渐失宠。至于失宠的原因,主要在于金部长对于釜山一事,是温和派,这在影片里也可知道。

金部长在窃听后,得知总统对自己已不再信任,早晚要将自己铲除,于是先下手为强。他的刺杀行动更像是临时起意,并没做周密详细的安排。于是才有影片里,枪突然没子弹,需要换一把的镜头。金部长最后的结局就如电影所写,不得善终。

警卫室郭室长:车智澈

典型的唯总统命是从,凡是和总统对立的,都是“我”的敌人。仗着总统日后偏爱,不把任何人看在眼里。至于他是否真如片中所演,急于杀掉前中情部部长,就不得而知了。

秘书处金处长:金桂元

这个人在影片中没什么存在感,仔细回想下,你可能还记得,就在金部长刺杀朴总统时,有个人吓得钻到桌子底下了,正是秘书处的一把手。

此人能力平平,属于总统让干啥就干啥,总统说啥,“我”就鼓掌赞同型。老实巴交的金秘书长不生事,不惹事,也就不会出现大问题。他不卷入斗争,以自保为主。因为和金部长的私交不错,刺杀时部长留了他一命。

事后,作为刺杀现场的目击者,金桂元一五一十的将当天场景和盘托出后,被判无期。尽管是提前出狱,但显然属于他的时代早已成为过去。

军部司令:郑升和

影片结尾,军部司令劝告金部长,还是先去军部,不要去南山。有观众说金部长当时也是犹豫的,为什么最后要听他的,改变计划呢。因为金部长即便先回南山,最终还是要到军部。

这和韩国当时是军人政治有关,不出事,金部长继续做国家二把手;出了事,谁也奈何不了军队。再者说当时的场面,金部长刺杀总统在先,还能逃脱吗。所以回军部,是不得已,但也是必须的选择。

郑升和最后被自己找的代理总统,也就是他的下级全将军背叛,全斗焕以其参与刺杀总统为由,将郑司令逮捕。

除了几个主要人物外,还有一个需要提及的是,饭局上坐在朴总统身边,弹唱的女歌手也确有其人,名为沈守峰,算是演艺界的老前辈。

我这里只是简单介绍几个人物的原型,这几大势力之间很复杂,只能说这部电影还原的比较完整。但政治集团就是如此,无论哪个时代,都是错综复杂。斗到最后你会发现,每个参与其中的高官显贵,也许曾体会过尊贵的身份和地位,所带来的荣耀,但最终,他们的命运,多数都是政治的牺牲品。

豆瓣8.2,《南山的部长们》:枪响之后,没有赢家

03、电影亮点

既然本片是依托于历史,那么情节上就不必做过多评论了。我觉得有两个亮点,让我难忘。

细节讲究

如果将一部精彩的电影比作蛋糕,想必无论它是养眼,亦或养胃,都少不了在细节上用心。细节做到位,足以让影片留在观众心里的寿命,更长久。

我以本片金部长为例,金部长在片中有一个动作深入人心:捋头发。我个人认为,这个动作首先表明他对自己的形象有要求,身为部长,每次出现在公众面前,衣着和发型都要得体;

其次,捋头发能够表现他沉稳的性格。金部长说话向来平声细语,就算是指责警卫室长,也需要借着酒劲;除此之外,这一动作也是在掩盖他内心的慌乱。

另一个和金部长有关的细节,是在影片的结尾。金部长刺杀完总统后,发现苟延残喘的警卫室长逃了出去。情急之下准备追出门时,金部长踩到地上的血,滑了一跤。他脸色煞白,大口喘着气看了眼已经死去的总统,表情上分明透着故作淡定的惊恐。

最后一处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刺杀完成后,坐在车上的金部长,脸上的神情是一贯的冷静,但是眼里含着泪。这种情绪既有深知自己没有退路时,为自己感伤;同时也为总统感伤,因为两人也曾一同经历过生死,只可惜后来分道扬镳。

正是细节处的讲究,使得这部电影愈发耐人寻味。细细琢磨人物的表情,令我想起柳永那句“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我觉得有几分相似。金部长一直是孤单的,所谓“高处不胜寒”,人越在高位,信任的人便越少,这才会有孤家寡人一词。

豆瓣8.2,《南山的部长们》:枪响之后,没有赢家

光影考究

好莱坞有一类影片,主要是侦探类的,统称为“黑色电影”。这类电影基本的调子是阴郁的,传递一种悲观的情绪,且主人公的设定是,看清世态真相后,变得愤世嫉俗,开始反抗,并在反抗的路上,单打独斗,孤军奋战。这类的代表作譬如:《马耳他之鹰》和《日落大道》。

由此可见,黑色电影的特征,也比较符合《南山的部长们》,带着几分惊悚片的质感。像是有几个镜头里,出现的黑色背影,营造一种阴暗、恐怖又神秘的氛围。

这种恐怖感还出现在前任朴部长和金部长说起,总统和中情部之间,有一个秘密人物,这个人物的代号是“伊阿古”。“伊阿古”出自莎翁笔下的《奥赛罗》,这就使得影片本身自带了莎翁戏剧的深意。

光与影的恰当交错,营造出政治风云中的诡谲和复杂。仿佛是一个深渊,只能越陷越深。

豆瓣8.2,《南山的部长们》:枪响之后,没有赢家

影片中,金部长不止一次向朴总统抛出同个问题:为什么曾经要革命?为什么豁出性命?我想现实中他也曾问过。可能这也是他的困惑,而他认为自己已经找到答案,那就是民主和自由。但对于朴总统而言,这个问题本身或许有解,但事到如今,无论对错,都已然无解。

这也就是两人最终成为仇敌的必然,两个并非同道中人,当其中一个手握重权,另一个就将陷入死之境地。能做的,只有干掉对方。只是当金部长开枪之后,他能幸免一死吗?答案显然是不能。因为还会有后来者对他进行取而代之,事实便是如此,没有谁是真正的赢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