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逃离生存营电影好看吗

2022-02-26 00:19 作者:陶陶读历史 围观:

春节以来,电影《长津湖之水门桥》正在热映,取得了空前的票房,并且激发了极其热烈的讨论度。而长津湖这场惨烈的围歼战,也再一次进入了公众的视野。

面对华野劲旅的围攻,为何74师全军覆没,陆战一师却能逃出长津湖

看完长津湖战役,笔者又不禁想起一场与之极其相似的血战,那就是孟良崮战役。与长津湖战役相同,孟良崮战役也是一场山地围歼战,围歼的对象也是美械王牌军——74师。参与了长津湖战役的20军、26军和27军,也同样在孟良崮战役中取得了出色的战绩。

同样面对华野劲旅,为何74师上至师长,下至马夫,一个也没走掉。而陆战一师却成建制撤退,甚至连重装备也带走了。两者到底有什么什么区别?在笔者看来,两军虽然都号称王牌,但却有三大“天壤之别”。而这三个区别,最终导致了双方不同的结局。

一、后勤补给有着天壤之别

面对华野劲旅的围攻,为何74师全军覆没,陆战一师却能逃出长津湖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战争打的不仅是士兵们面对面的拼杀,同时还要比拼一个内功,那就是后勤。人是铁,饭是钢,武器再先进,没有饭吃,没有水喝,士兵们即使不被枪炮打死,也会被饿死、渴死。

同样是被我军以优势兵力团团围困,整编74师和陆战一师所处的状态却犹如天壤之别。

在孟良崮战役中,陈毅、粟裕施展黑虎掏心的战术,硬生生将74师从数十万敌军之中挖了出来,并将之逼上了高达500多米的孟良崮。在华野9个纵队的围攻下,74师在陆地上的补给线已经完全被切断。所有的粮弹补给,只能依靠飞机的空投。

然而国民党陆空联络制度建设才刚刚出现雏形,地空间联络主要靠铺布板信号。然而这种信号过分简单而容易模仿。很快,我军就摸清了敌军的空投规律。

早在鲁南战役的时候,中共部队就曾利用报话机侦得当时国民党军空投联络标志,通过布置假符号,来获得补给物资。就如9纵司令许世友回忆的那样:

“看到敌人铺红布,我们也铺红布;敌人换白布,我们也换白布。飞机驾驶员在空中无法分辨真假,空投下成包的馒头、大饼、饼干、牛肉等食品和许多弹药,大部落入我们的手中。”

因此在孟良崮,74师虽然占据了制高点,却完全陷入了兵家的死地。最要命的,绝不是粮弹问题,而是饮水问题。根据科学研究,一个人即使7天不进食,却依然能够维持生存;然而三天不饮水,这问题就大了。最终,74师也仅仅只坚持了3天时间。

与之相对,我军在孟良崮战役的境况就要好太多了。我军是内线作战,并且在山东根据地耕耘已久,有着深厚的民众基础。

孟良崮战役前,省支前委员会从渤海调粮 17 万公斤,又从鲁南调运了 2000 万公斤粮食。 粮食大部分是干粗粮,包括高粱煎饼、面饼、柿子蒂、山芋干、豆饼、花生等,这些口粮即使无法炊事也可直接食用。其次是小米和麦面。已知 1 纵第 9 团、6 纵第 54 团等部队就自带 3 天的干粮。

面对华野劲旅的围攻,为何74师全军覆没,陆战一师却能逃出长津湖

因此,我军在战斗中,从来不会为饥渴而发愁。相比于74师,我们更有持续力。而这也是华野在孟良崮战役中大获全胜的原因。

而在长津湖战役中,情况却倒了过来。虽然陆战一师被我军团团围困,却始终没有在后勤上掉过链子。

在吃喝方面,陆战一师就从来没有饿过肚子。相比于国民党军,美军的空地联系要好上很多。在下碣隅里,陆战一师仅用一天的时间,就修建起一座能够起降大型军用运输机的机场。

在这些大型运输机的运送下,食物、棉服、弹药不断地输送到了前线。咖啡、乳酪、蔬菜罐头应有尽有,胡萝卜、土豆切成细丁烘干,黄油牛肉充分供应,还按照营养价值计算热量和纤维。即使应急口粮,美军也有肉、豆制成的熟食罐头,还有由肉、奶制品、蔬菜、水果罐头组成的B种野战口粮。

相比于孟良崮战役,长津湖战役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寒冷。因此在后勤方面,又对御寒提出极大的要求。

在防寒装备上,美军可谓是武装到了牙齿。陆战一师的冬装包括防寒帽、厚呢军装、毛衣、大衣、毛袜、皮靴和鸭绒睡袋。连队还装备棉帐篷、小汽油炉。

因此,陆战一师从不用为饥寒而困扰。

相比之下,第9兵团所面临的后勤困难就要严重很多。在国内战争中,我军的后勤主要依靠人民以及缴获。然而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我们属于外线作战。

在美国的轰炸下,长津湖当地百姓早就跑光了,我军无法通过“人民战争”这种老方法来补充粮食和被服。而我军的后勤线,又因为美军的狂轰滥炸而被切断,后方物资根本运不上来。

因此,志愿军的战士们饿了只能吃冻得梆硬的土豆(而且不管够),渴了只能吃雪(因为敌机威胁而不能生火)。

与此同时,我军还极度缺乏御寒装备。第九兵团的战士多来自南方,很多人甚至连雪花都没看过,身穿的棉衣极其单薄,根本无法和美军相比。

我军无法通过食物补充热量,也不能通过烤火和厚棉衣来维持热量。因此我军在长津湖的严寒之中,不仅要面对美军疯狂的火力,同时还要尽力抵抗来自西伯利亚的奇寒。就如老兵徐邦里所说:

“当时,我们部队有种说法,敌人是被我军打垮的,我军确实被严寒冻垮的,所以敌人突围时,我军拿不出部队去追击他们,这是我们最大的遗憾”。

因此,74师与陆战一师在后勤上的天壤之别,成为了两军存亡与否的关键。

二、火力上有天壤之别

面对华野劲旅的围攻,为何74师全军覆没,陆战一师却能逃出长津湖

整编74师虽然号称“天下第一师”“美械军”,但在火力上,却依然和正派美军——陆战一师有着本质的区别。

抗战结束后,国民党第74军被改编为整编74师,全师共3.3万人,下设三个旅。全军统一换上了美式装备,共计有12门105毫米榴弹炮、36门75毫米的山炮,108门105毫米迫击炮,108门81毫米迫击炮以及107门81毫米迫击炮。

因此在国民党自己的战史中,就曾经吹嘘以74师为首的“五大主力”:“其战斗力已经不下于美军”。

在华东战场,特别是涟水和两淮战役中,74师的重炮和坦克,确实给华野造成了极大的麻烦和伤亡。但是在孟良崮战役中,74师的火力却大打折扣,根本没有得到发挥。

在重点进攻中,74师和其他国民党部队进入了沂蒙山区作战。由于山区崎岖难行,其战车连和榴炮营都留在了临沂,仅仅只携行战防炮约 24 门,75 山炮 48 门。没有大口径榴弹炮的支持,74师的火力便衰减了不少。

华野特种兵纵队司令员陈锐霆提供的孟良崮战场缴获数据可为佐证。陈锐霆是随陈毅于 5 月 14 日到达战场附近,负责战后收罗火炮,共得山、野、战防炮等 42 门,各种口径迫击炮 235 门。

火炮数量的不足使其在山地防御中只能集中火力,封锁少数几个显著目标,对侧翼难以面面俱到。更要命的是,由于孟良崮山上死角太多,许多炮兵重武器完全无用。因此,74师只能以手中的轻武器对抗华野大军。

相比之下,虽然我军被敌军蔑称为“土八路”,但在孟良崮战役中,我军的武器着实不差。在鲁南战役中,我军缴获了大批美制装备,包括榴、野、山炮 104 门、迫击炮 113 门、汽车474 辆、坦克 24 辆,并因此建立了特种兵纵队。

面对华野劲旅的围攻,为何74师全军覆没,陆战一师却能逃出长津湖

因此在孟良崮战役中,我军的重武器反而比74师更多。由于我军是山下打山上,因此不存在射击死角,便于向敌军集中火力进行射击。因此国民党评论我军“炮火尤为猛烈”,拥有“强大之炮兵”。

由于孟良崮是石山,一炮过去碎石四溅,因此加大了74师的死伤。正是因为我军在火力上全面压倒了74师,才让我军在3天内将之全歼。

反观陆战一师,其火力就要强出第九兵团太多了。前文也提到,20军、26军和27军是华野的主力部队,曾多次参与围歼国民党美械部队的战斗。根据老兵的回忆,他们一开始以为美械师也就是那么回事。然而碰上了真正意义上的美国王牌军,就发现两者完全不是一回事。

从人数上来说,陆战一师少于74师,约有2.5万人。然而却装备有54门105毫米榴弹炮以及18门155毫米榴弹炮。在重型火力上,跟74师完全不是一个层次。

不仅如此,陆战一师还有强大的装甲力量,仅在长津湖地区就部署了多达200辆坦克。

至于当时的第9兵团,更不能和陆战一师相比。不仅没有重炮和坦克,还只能以有限的中小口径火炮作为支援火力。我军的炮兵经常受到美军空袭,导致在长津湖战场,根本没有火炮可用。在电影《长津湖之水门桥》中,这一幕得到了很好的还原。

原26军老兵支福田说,当时26军炮团的装备是相当不错的。可是三个炮兵营刚刚装备起来,一天就让美国飞机在山沟里打没了。几十架飞机轮番轰炸,从早上起来炸到中午11点,让炮团彻底失去了战斗力,连驮炮的骡马都被炸没了,支福田所在连队连吃了一个月的马肉。

面对华野劲旅的围攻,为何74师全军覆没,陆战一师却能逃出长津湖

到了具体战场上,美军即使针对一个小高地,都能在一个小时内倾泻数千发乃至于上万发炮弹。

志愿军老英雄张成阁曾回忆陆战一师火力的恐怖,他说:

“美军防御很严密,战术运用极为熟练。战斗打响前,我并不知道这支部队是什么华盛顿建国时候的劲旅啊,什么常胜军啊,我觉得世界上没有志愿军打不掉的部队。可是一打起来才知道,美国几十辆坦克排成一排,机枪子弹打得像旋风,大炮没完没了地轰击,好像美军的炮弹永远也打不完。我们冲到美军炮兵阵地时,我瞅了瞅一地的炮弹壳,快有小山高了,不由地抽了一口冷气:敌人的火力太强大了。”

在朝鲜战场,华野以往对付国民党美械师的战术不再管用了。甚至有一个营在敌人密集的火力下,呈战斗队形全部伤亡的战例。

针对我军火力贫弱的特点,美军经常用汽车和坦克组成环形防御圈,就地死守待援。若我军能重现在孟良崮战役中那么强大的火力,这种防御圈应该是见一个就敲掉一个的。就如张翼翔后来回忆下碣隅里战役:“若多给我一门炮,敌人一个也逃不了。”

然而可惜没有如果,美军在猛烈火力的支援下,费劲全力,犹如一条遍体鳞伤的大鲨鱼,硬是挣破我军的包围圈,最终逃到了兴南港。

三、空军支援天壤之别

面对华野劲旅的围攻,为何74师全军覆没,陆战一师却能逃出长津湖

无论在国内战场还是在抗美援朝战争初期,敌军的空中优势都是实打实的,毕竟我军既没有飞机,也没有防空武器,只能任由敌军空军予取予求。

当年蒋介石之所以敢于悍然发动内战,其“空中优势”是其重要原因之一。在孟良崮战役和长津湖战役中,国民党和美国的空军都有参与,然其所起的作用却有着天壤之别。

早在二战之中,空军就已经充分证明了自己的作用。对此,连国民党也有所认识,因此致力于建成一个空军强国。然而希望很性感,现实很骨感。国民政府经济贫弱,空军底子更薄,当时飞机主要是美军在二战后期及战后初期通过有限租借或者偿还债务等方式转让的,其保养和维护仍旧依赖于美国。

正如空军总司令周至柔在当年的报告中说,“自抗战胜利后,本军使用之飞机零件以及弹药即无补充,均赖美军在华之剩余物资”。一线空军不过只有飞机556架,其中只有428架可飞。由于零件无法自产,因此时常担心停飞问题。

更雪上加霜的是,自1946 年7 月29 日至1947 年5 月26 日,美国政府在马歇尔(George C. Marshall)上将的主导下对国民政府实施了军事禁运,禁运的范围不断扩大到包括子弹壳模具和飞机零配件在内的各个方面。因此,国民党空军的战斗力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然而即便如此,上至蒋介石,下至张灵甫却依然盲目迷信空军的威力。认为空军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法宝。侦查靠空军,火力支援靠空军,空投补给也靠空军。

但实际上,以国民党空军的实力,根本撑不起蒋氏诸将的期望。陆军将领却往往迷信空中侦察和仰仗轰炸,从而整体士气低落而使陆空兵种间几无配合。甚至空军司令王叔铭也承认:“不要对空军侦查依赖过重。”

而在孟良崮战役中,国军空军所能动用的兵力,仅为12架P51野马战斗机,以及5架B-25轰炸机。

在孟良崮战役中,我军和74师纠缠在一起,B25轰炸机虽然火力凶猛,却起不到作用。至于P51野马,本就是为空中格斗而生,载弹量小,对地炸射威胁有限,更何况“投弹扫射多不能命中”。

在两军激战正酣之时,敌机经常胡乱投弹,伤到自己人。就如王必成回忆:

“因两军扭打一团,敌机投弹常常落在他们自己的阵地或两军阵地之间,误伤他们自己的队伍,所以空军的助战效果不大,甚至帮了倒忙。”

因此在孟良崮战役中,国民党空军的作用完全可以忽略不计,根本没有对我军造成任何麻烦。

面对华野劲旅的围攻,为何74师全军覆没,陆战一师却能逃出长津湖

然而在长津湖战役中,美国空军的作用却是决定性的。在电影《长津湖》战役中,我们就能亲身领略美国空军的嚣张与恐怖。他们的轰炸覆盖一切,他们的扫射能在顷刻间将我军英勇的战士打成血水。

当陆战一师被我军包围之时,美军出动了4艘大型航母、2艘护航航母以及1艘轻型航母。同时在临近的连浦机场集中了4个F4U海盗攻击机中队,舰载机和陆基飞机达到500架之多。这是整个朝鲜战争中,美军最大一次航空兵力集结。

除此之外,陆战一师每个步兵营都配备有前线航空控制人员,可以随时用无线电呼叫航空火力支援,可以随时获得空军几乎是不间断的火力支持。这直接导致志愿军只能在夜间行军和进攻,白天则是美国人的天下。

反观我军,既没有空军支援,也没有防空武器,只能任由美军予取予求。可以说是见人就打,见火光就炸,嚣张至极。

敌人的空军不仅给我军士兵造成了严重的伤亡,同时还影响了我军的补给线,导致前方将士缺衣少粮、饱受冻绥之苦。在长津湖战役的最后阶段,他们还拖延了26军的行军步伐,导致这支预备队没能赶上战役,将陆战一师堵住。

更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当陆战一师的必经之路——水门桥被炸毁后。美国空军更是直接空投重达数吨的钢构,帮助陆战一师修好了桥梁。可以说,美国空军给我们志愿军留下了一个深刻的教训。

若没有美国空军的支持,陆战一师也将陷入缺粮少弹的绝境,其全军覆没是必然的。归根结底,74师之所以亡,陆战一师之所以逃,是因为国民政府和美国政府在国力上有着天壤之别。

战争从来打得都是体系,没有美国强大的经济和工业实力,再优良的美械也不过只是烧火棍。没有强大的后勤、火力以及空军,陆战一师真能比74师强吗?我看未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