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电影阿q正传好看吗

2022-02-25 19:37 作者:聿耒 围观:

鲁迅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的杰作,也是世界文学名著。在国内,它早已被搬上舞台和银幕。阿Q这个旧社会的被侮辱、被损害的愚昧落后的农民,已经成为妇孺皆知的形象。这篇小说被译成多种文字,阿Q操着多种语言,在世界许多民族和各国人民中间,表演他的悲剧和痛苦的哲学,启迪人们抛弃阿Q式的思想,探究阿Q的性格及其产生的社会原因。在世界文学不朽的形象画廊里,阿Q是最为栩栩如生的、意义非常深刻的典型之一。

作品以辛亥革命前后闭塞的农村小镇未庄为典型环境,成功地塑造了阿Q这一落后的贫苦农民的典型形象,揭露了封建主义愚民政策对人民群众严重的精神损害。鲁迅曾经自述他写小说是为了改良人生,改造国民性:“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我怎么做起小说来》)。他说过创作《阿Q正传》的目的,是通过阿Q,“写出一一个现代的我们国人的魂灵来”(1925年为《阿Q正传》俄文译本所写的序)、阿Q是“暴露国民弱点”的艺术形象(《伪自由书●再谈保留》)。

阿Q是一个复杂的艺术形象,据鲁迅的自述,是把阿Q当作被封建主义统治所摧残和奴役的国民灵魂的典型来创作的,阿Q身上所反映的那些恶劣的品质,是在封建主义长期的政治统治和思想统治之下习染成性的。阿Q是一个落后农民,在政治上受尽压迫,毫无权力,甚至连姓赵的自由都没有;在经济上受尽剥削,一无所有,甚至连出卖劳力的自由都被剥夺。可是他在思想上并不觉悟,有封建的传统观念、狭隘的守旧思想、麻木不仁的奴隶相,还有那可笑可卑的“精神胜利法”。阿Q的复杂性格,有几个突出的特点:经常由十分自尊自大,变成自轻自贱;在强者面前甘当弱者,在弱者面前一定要充强者;自己因为穷被人轻贱,但又轻贱别的穷苦农民,自认为比他们高一等,去欺负他们;他有惊人的健忘症,忘记自己的身份、地位、屈辱、不幸和仇恨,忘记现实和自己的痛苦,已达到麻木程度;他有农民的愚昧、质朴,又沾染点“游手之徒的狡猾”,对不能奈何自己的人要耍无赖,却又丝毫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作品突出描写的阿Q“精神胜利法”,实际上是一种自我欺骗、自我麻醉的手段,使他安于那种充满痛苦和屈辱的奴隶生活。这种耻辱的性格,不仅表现在农村游民阿Q身上,也是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社会所产生的普遍的性格,因而阿Q这个典型具有更深广的社会意义。

作品描写了阿Q朦胧的革命要求和“大团圆”的悲剧,反映了辛亥革命的两个最大的缺点:一方面,贫农阿Q的社会地位使他无法继续生存下去,必然产生变革社会的愿望来改变自己的生活,但是阿Q根本不理解革命;另一方面,辛亥革命严重地脱离人民,它在农村几乎没有引起真正的变化,封建势力投机革命而继续执政,利用“革命”来图谋私利。在这样的形势下,阿Q作为牺牲品,就成为必然了。作品中的未庄是辛亥革命时期中国农村的一个缩影。

阿Q是一个塑造得十分成功的典型,现实生活中没有这样一个完全相像或近似的人物,用鲁迅的话说,是一个“拼凑起来的角色”。他不是某甲、某乙、某丙.....但有些地方又像某甲、某乙或某丙。这是由于鲁迅运用了典型化的手法,在他所创造的人物身上概括了许多人的特征。在具体描写上,这篇小说选取丰富的生动的典型化情节,采用白描、漫画的手法使人物性格异常鲜明突出。小说还使用了杂文笔调,在整个叙述中穿插进一些深刻而有风趣的评论。

鲁迅《阿Q正传》书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