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不明身份 电影好看吗

2022-02-25 15:09 作者:毒舌电影 围观:

《情书》5月20日重映。

那一幕远山的呼唤经典重现。

“你好吗?”

“我很好。”

不文明观影行为,没有最过分,只有更过分

但在电影院,有个观众没办法沉醉在这场感动中。

5月22日,豆瓣上一篇《你为看电影拼命过吗?》的文章刷屏。

不文明观影行为,没有最过分,只有更过分

作者讲述了自己的遭遇。

当天《情书》开始放映后,相隔一排的一对情侣,一直在聊天。

作者多次提醒他们注意一些,但对方不仅依然大声聊天,还恼羞成怒,冲过来作势要打这位作者。

不文明观影行为。

演变成更不文明的暴力冲突。

作者遭到殴打,脸上、身上有多处受伤。

最终报了警……

有人说,他太较真,枪打出头鸟,给自己引来不必要的麻烦。

作者这样回复:

“我不应该指出对方不文明的观影行为。在对方要冲过来作势要打我的时候,我应该立马跑掉。我应该在对方聊天的时候,就识趣地去找影城工作人员出面解决。我应该要学会当一个完美受害人。这不可笑吗?”

一场《情书》。

竟然演出了《决战紫禁之巅》的效果。

豁出全部,去赢一场必须赢的架。

你可能也在电影院被打扰,但是害怕被说“多管闲事”,害怕发生口角,甚至被对方拳脚相加,选择了闭上嘴巴,皱紧眉头。

在电影院安静地看一场电影,本不需要“拼命”。

可现实是,我们不拼,就一次次输掉。

Sir推过很多的好电影。

电影没有好的环境观赏,都会自动掉价。

所以今天,Sir要郑重推一次——

电影院观影礼仪。

不文明的观影行为,该停止了。

不文明观影行为,没有最过分,只有更过分

01

向“电影院七宗罪”说不

以下几种情况,因为经常去电影院,Sir全遇到过。

如果还不算完,欢迎补充。

第一宗罪:

窃窃私语、大声说话聊天!!

这是电影院观影最普遍出现的情况,一些人,总习惯在别人专心看电影的时候充当人形弹幕。

“实时评论解说家”,时时刻刻为对方讲解剧情。

“预言推测家”,全世界的人都看不懂剧情走向,只有他懂。

“间歇性尖叫家”,看到兴起时会用不同的情绪音调自由切换,声音分贝堪比电影原声。

“熊孩子专业户”,看不懂,坐不住。

你提醒几句,他们的父母还反问:“他还只是个孩子,你跟他计较干什么?”

是的。

为了让大家不计较,最好的办法是:

要说话,请出去说!

第二宗罪:

踢、踹椅背,不停地抖腿。

不用说了大家都懂。

就是正看到飙泪处,突然背后“突突突突”地从背后给你一脚。

时不时的一脚,真的一秒让Sir回到现实里。

不文明观影行为,没有最过分,只有更过分

这一脚,甚至还踹到了银幕前。

今年5月1日,广东东莞,一名小孩在看《追虎擒龙》后踢打影厅的杜比全景CGS中国巨幕。

造成昂贵的银幕损坏。

王晶回复如果影院有需要,他愿意承担这个费用。

因为“希望引起大家对礼貌观影的重视”。

不文明观影行为,没有最过分,只有更过分

第三宗罪:

一直看手机,拉满亮度看手机!

Sir不解。

如果电影很无聊,坐在电影院刷手机,真的能把票价值回来吗?

更让人难以忍受的是,接电话,微信信息一直响。

如果有几百万生意要谈,对不起,电影真的耽误您远大前程了。

就像第22届上海电影节的倡导:

“当你打开手机的那一刻,你把沉浸在电影里的我杀死了。”

第四宗罪:

屏摄。

举起手机,对着银幕咔嚓几下。

这个问题,Sir重申过两次。

别认为屏摄只是一件“私事”。

2017年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影产业促进法》第三十一条明确指出:

未经权利人许可,任何人不得对正在放映的电影进行录音录像。发现进行录音录像的,电影院工作人员有权予以制止,并要求其删除;对拒不听从的,有权要求其离场。

其次,屏摄影响场内、场外观众的观影体验。

场内,举着手机挡住了别人的视线,咔嚓几声、闪光灯闪几下,都影响了别人。

场外,对还未看过电影的观众造成剧透。

第五宗罪:

迟到,打开手电筒找座位。

偶尔意外迟到,Sir不苛刻。

不知道具体座位在哪里,可以求助场务。

用手机微弱的光亮照映,也可以满足需求。

但一直开着敞亮的手电筒在整个影厅走来走去,这就说不过去了。

第六宗罪:

吃外带的带壳、重异味的食物。

在电影院正常地吃爆米花喝可乐,Sir不反对。

但是嗑瓜子、吃肯德基、吃榴莲......

电影院空气不流通,非常影响其他观众。

第七宗罪:

带孩子看不适合他们看的电影。

我们现在的电影还没有分级。

但家长应该在买票前做好功课,评判是否适合带孩子去看。

过于血腥暴力的,会吓哭孩子;

远远超过孩子理解水平的,孩子看不懂,也坐不住。

最终遭殃的,还是观众。

02

Sir倡导:

电影院也应该负起责任

电影院为什么容易发生“不文明行为”?

——私密、黑暗的环境下,让人产生“电影院不是公共场所”的错觉。

私人场所,你说话吐槽抖腿,都是你的自由;

公共场所,需要的是遵守规则意识。

马路上不遵守交通规则,后果我们清楚。买东西不排队,室内抽烟,后果我们也清楚。

怎么说到电影院,就没有规则意识了呢?

遇到不文明的观影行为时,Sir支持每一个人都不要憋一肚子气,出面去提醒。

但,终究这是观众的“自发行为”。

我们需要的是从电影院乃至学校、社会共同发起的秩序、规则。

第一:

观影礼仪,应该像普及交通规则、普及垃圾分类一样重视起来。

百老汇电影院每次电影放映前都会播放一分半的“电影礼仪”小短片。

好听又有趣,基本涉及了各类不文明行为。

但Sir在其他影院,基本看不到这样的短片。

不文明观影行为,没有最过分,只有更过分

在日本,所有电影院在放映前都会播放一段禁止盗摄的视频。

两个小人儿非常魔性。

但我们需要这样的普及教育。

不文明观影行为,没有最过分,只有更过分

不文明观影行为,没有最过分,只有更过分

第二:

电影院应该积极维护秩序。

《你为看电影拼命过吗?》事件中,电影院应该参与的角色,去哪了呢?

文章中有人提到自己的经历:

在美国这边遇到过类似的情况,当时是这样处理的:我去放映厅外面找到电影院工作人员,反映了情况,然后返回座位继续看电影。过了大概5分钟的样子,工作人员到电影厅内把不停讲话的两人请了出去。

我们可以直接打前台电话,或者出去检票口反映情况。

但前提是电影院应该重视这个问题。

这是电影院的义务。

根据《电影产业促进法》第三十三条规定:

电影院应当遵守治安、消防、公共场所卫生等法律、行政法规,维护放映场所的公共秩序和环境卫生,保障观众的安全与健康。

第三:

Sir的一个不成熟小设想:

电影院评分系统。

餐馆、酒店、牙科诊所等商业场所都可以评分评价,为什么电影院就不能评价呢?

哪家影院的环境更好,观影氛围更佳,都可以反映到评分里,供大家参考。

这样那些不积极维护观影秩序的影院,更可能被影迷“排除”。

这样影院才会有压力,履行起应尽的职责。

03

最后。

别再伤了影迷的心

Sir身边的一些朋友。

因为电影院一些不文明观影的观众,而鲜少再进电影院。

既然看电影注定会被不断干扰,那为什么我不在家安安静静地欣赏呢?

Sir不愿再看到。

电影院再流失铁杆影迷。

我们为什么还要去电影院?

也许在于一种该死的“可控的失控”。

我们知道这是喜剧片,这是悬疑片,但是并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给你怎样的惊喜。

电影院的视听效果,从光影,再到各种音效的细节叠加。

更是在制造一个声情并茂的梦。

电影从无声、有声到杜比音效,从黑白到彩色,从宽银幕、巨幕,都是在一步步提高我们的观影体验。

不文明观影行为,没有最过分,只有更过分

不文明观影行为,没有最过分,只有更过分

不文明观影行为,没有最过分,只有更过分

早在1920年。

中国电影第一刊物《影戏杂志》刊登过《影戏观众之十诫》文章,提到:

“勿与尔之友朋多言语,使彼不能专心于影戏;勿忘尔之入影戏;涕唾时勿以地板为尔之手巾;映演时,影片偶或中断,切勿狂叫,须知影片决不能以尔之狂叫而自续。故须静待勿躁;剧场内勿吸烟。烟雾足以阻碍光线,并使空气混浊。”

除了现在没有人抽烟和随地吐痰外,观影不文明现象仍在延续。

技术在进步。

但公共道德却仍在散步。

Sir往往会因为一场电影的观众,而更加爱上那部电影。

恰好热闹却不至于嘈杂。

没有手机屏幕的刺眼蓝光,没有熊孩子的哭声,更没有多余的走动。

黑泽清对电影院有这样的描述:

电影院是一群身份不明的人与电影艺术发生重要联系的场所。当观众笑而我也笑的时候,我们融为了一体。

当银幕亮起时,我们就像开始了一段和陌生人的冒险之旅。

明明素不相识,但我们都为同一精彩的瞬间发出欢呼和赞赏。

不文明观影行为,没有最过分,只有更过分

当短视频在夺去我们的注意力时,电影院仍然守在老地方。

等待你全身心把自己交给一块银幕。

不能暂停、倒带、二倍速。

聊天、打电话、看手机、屏摄,又是多扰人清梦的事。

不文明观影行为,没有最过分,只有更过分

当灯光亮起,同一场陌生的观众分道扬镳。

但你知道,他们跟你一样,热爱电影。

而作为热爱电影的人。

我们不做扰人清梦的事。

也不允许别人破坏电影为我们编织的梦。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助理:小津安4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