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切格瓦拉电影好看吗

2022-02-25 14:15 作者:桃桃淘电影 围观:

还记得那部横空出世,在2016年横扫托尼奖,让音乐剧破圈回春,引发全球热潮的《汉密尔顿》么?

它将美国开国元勋的故事写成一部融合了嘻哈、摇滚、rap的当代史诗,让我们彻底地见识了剧场万夫莫开的气势。

为何,这部电影让我们感动到泪流满面

它也让主演兼原作者林-马努艾尔·米兰达(以下简称林漫威)成为最炙手可热的音乐剧作者。

就在11月19日,网飞上线了林漫威的电影导演处女作《倒数时刻》,刚一上线豆瓣就是8.8的逆天高分,如今,也仍然保持着8.7分。

为何,这部电影让我们感动到泪流满面

这次故事不再是大刀阔斧的原创,而是将目光聚焦在一位前辈身上——他的名字叫做乔纳森·拉森。

为何,这部电影让我们感动到泪流满面

乔纳森·拉森

数年之前,还未成名的林漫威曾在《纽约时报》上写过一篇文章,题为《与时间赛跑的追寻缪斯之旅》,文中他苦苦追寻的“缪斯”就是乔纳森。

17岁,看到乔纳森的代表作《Rent》(《吉屋出租》),颠覆了他对音乐剧的认知,确定了自己一生的目标。

21岁,迷茫踌躇的他走进剧场,再次邂逅了乔纳森的《倒数时刻》,剧中的男主角仿佛彼时的自己,给了他继续走下去的勇气。

为何,这部电影让我们感动到泪流满面

年轻的林漫威

因此,林漫威自言,这样一部音乐传记片却带着浓浓的私人性质,因为它看似讲述着前辈乔纳森的人生,更包含了自己的一片赤诚。

当然,这也是每一个乔纳森的观众都会有的感受。

1996年,年仅35岁的他就写出了神作《Rent》(《吉屋出租》)。

为何,这部电影让我们感动到泪流满面

这部整个九十年代美国流行文化的扛鼎之作,和《老友记》一样家喻户晓,却没能在国内大火,因为它所聚焦的,是一批类似《Pose》一样千奇百怪的边缘人,和他们火一样妖冶复再熄灭的人生。

为何,这部电影让我们感动到泪流满面

2008《Rent》

乔纳森也就此改变了音乐剧的历史。

让它真正成为一门综合性的艺术,不仅是阳春白雪的引吭高歌,更是沟渠里的日常,剧中歌唱着海洛因、黑话、性、阻断药,讽刺着消费文化和机械复制时代的盛行。

一个个鲜活的群像和歌曲会让你在任何时刻想起它,都会感到心头一热。

为何,这部电影让我们感动到泪流满面

2008《Rent》

和《Rent》一样传奇的,是乔纳森本人的经历。

在生活水平线上挣扎,致力于写出“改变一代人的音乐剧”的他,却在1996年1月25日因大动脉瘤破裂,死于《Rent》的首演前夜,年仅35岁。

他留在对新作的担忧中,且永远无法见证自己的空前成功。

为何,这部电影让我们感动到泪流满面

而林漫威的这部电影,就改编自乔纳森的同名音乐剧《倒数时刻》。

彼时,屡屡碰壁的乔纳森尚未写出《Rent》,他根据自己的真实状态,写下了这部自传性作品。

这是一个低成本的小剧作,带有浓浓的私人性和实验性。只需一个演员和简单的乐队,全凭自说自唱,展开散漫的个人剖白。

为何,这部电影让我们感动到泪流满面

时间拨回1990年,乔纳森(安德鲁·加菲尔德 饰)正处在三十岁的关口,想将音乐剧当作毕生的事业,却不得不为了糊口在一家小餐馆打工。

最好的朋友放弃了表演,在摩天大楼里当起了白领;女友为了安稳的生活想要离开纽约,许多昔日的战友则先后死于艾滋。

为何,这部电影让我们感动到泪流满面

如果说《Rent》是乔纳森音乐人生的高潮,那么,《倒数时刻》就是它的前奏部分。

而将其电影化的林漫威,则巧妙地将《倒数时刻》的表演现场与乔纳森的真实生活缝合在一起,二者虚虚实实,形成一个戏中戏的模式,就像他本人在为自己的生活注解一样。

为何,这部电影让我们感动到泪流满面

此外,影片还化用了原作精巧又自由的结构。

故事一开篇,乔纳森就宣布自己过几天就要迎来三十岁的生日,而此后的叙述便是生日前的倒数计时。

时钟“滴答..滴答..”的声音不绝于耳。

为何,这部电影让我们感动到泪流满面

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说,这是一部“前情不足”的电影,我们被迅速推进乔纳森的生命切片。

相比于歌舞片大开大合的情节,随时舞台化的场景,告诉你“我要开唱了”的提示。

本片没有很具体的起承转合,只有一个笼罩全局的“生日语境”。

而与被打碎的剧场表演相对的,是临时性的、真实的、纯生活流的欲歌欲舞,真正引导这一切的则是乔纳森块状的情绪与意识。

为何,这部电影让我们感动到泪流满面

它们曾以不同的面目出现在乔纳森各个时期的作品中,也让本片跳出“落魄艺术家”的套路,成为近几年来最令人惊喜的音乐剧情片。

首先,本片找到了一个最核心的问题——将乔纳森困在30岁前夕的东西,从来都不是“面包或理想”的选择题,而是一个创作者永恒的精神困境。

为何,这部电影让我们感动到泪流满面

片中的他,看似恐惧很多具体的东西。

比如恐惧无人赏识,恐惧女友离去,恐惧批量生产着失败者的纽约,恐惧美国的艾滋大潮。

为何,这部电影让我们感动到泪流满面

但这些都只是表面,真正控制他的,是一个对生命有了自觉的人,对时间的恐惧。

片中的他,明明三十岁不到,却频频大呼着“时间不够了”“我不能再等了”。

为何,这部电影让我们感动到泪流满面

它所言的并非“出名要趁早”,而是作为一个创作者,明明感知到了某种生命的真谛,却创作不出什么,那么迎接他的便只有虚无之谷的巨大恐惧。

王小波在《我在荒岛上迎接黎明》中也描述了这样一种相似的感受,他说自己等啊等啊,再写不出来,就证明我无法成为“一个源泉,一个发光体”,也许这辈子便只能活在痛苦中。

为何,这部电影让我们感动到泪流满面

正是这样的困境,引发了诸如林漫威等观众跨越时代的共振。

所以当乔纳森不可名状地边歌边哭,你也会心碎附和,却不是为他而只是为了自己。

为何,这部电影让我们感动到泪流满面

因此,本片对创作之苦的细化,是那么地深刻又真实。

他热爱创作,但创作也给他带来巨大的痛苦。

明明有东西要表达,却满肚子蝴蝶飞不出来,坐在电脑前删了又改,几天几夜只有几个字符。

为何,这部电影让我们感动到泪流满面

但这都只是表层的,创作还带给他将一切工具化的危险。

和女友吵架后的心碎拥抱,他忍不住用手在她背上打起了节奏,立马想把这件事写进歌里。

为何,这部电影让我们感动到泪流满面

朋友因艾滋住院,他脑子里却忍不住冒出该如何用音乐剧的唱段表现它。

为何,这部电影让我们感动到泪流满面

他丧失了对生活的真实反馈,下意识把一切感觉储存以备转化为歌曲,活在一种巨大的抽离和焦虑中。

但这还不够,影片最终揭露了真正的创作最令人痛苦的事实,那就是它将永远地轮回下去。

为何,这部电影让我们感动到泪流满面

这也是乔纳森获得的结论,当你有了创作的自觉,那么便永不可能停笔。你将没有任何外力强迫,来不及享受果实,只有“写,继续写”,一个写完了就写下一个,永远活在苦乐交织的状态中。

为何,这部电影让我们感动到泪流满面

正是这些真诚又敏感的创作欲望,让本片远超同类主题它。告诉我们,发光的作品出生在最黑的夜,而这个夜甚至是永夜。

为何,这部电影让我们感动到泪流满面

而本片的另一个过人之处,便来自它在歌舞形式上对乔纳森的内在继承。

深受其影响的林漫威,在《汉密尔顿》中用各种现代音乐元素解构了历史,就像乔纳森用波西米亚的“还魂”解构了庄严。

他的音乐剧有一种类似尼采的欲歌即歌,欲舞即舞的迷狂,一种当代生活,屎尿屁的希腊悲剧感。

他歌唱汗珠,歌唱隔夜汉堡、歌唱有毒的瓦斯气体,更歌唱醉酒后呕吐的醉汉。

为何,这部电影让我们感动到泪流满面

再用这些最廉价的东西,召唤出一种“波西米亚”的回归。

譬如《Rent》中那个经典的“波西米亚”的悼亡唱段,以及《倒数时刻》中的那句:“生活是波西米亚。”

所谓的“波西米亚”是恶劣世界里的诗性,是不可言说的纯粹的“以太”,它不关乎金钱、寿命、契约关系,只关乎那模糊的爱、自由、平等和生命本身。

为何,这部电影让我们感动到泪流满面

2008《Rent》

因此,本片中的歌舞段落达到了内容与形式的高度统一,演员们想唱就唱,这些段落都不能被视为是一场单纯的show,而是兼具了爆发力与柔情、日常性与诗性、叙事与写意等矛盾的自我表达。

而保护演员就是保护火种,乔纳森把一切带进剧场。

为何,这部电影让我们感动到泪流满面

所以不光是加菲唱演俱佳的精彩演绎,归根结底,本片的魅力很大程度上来自我们对乔纳森的怀恋,或者说对他所代表的“传奇”的怀旧。

这个出生于1960年代,二战后的婴儿潮中垮掉的一代,他上接的是切格瓦拉、鲍勃迪伦和艾伦金斯堡,而和他一同成长的是披头士、the who、以及各种新浪潮运动。

为何,这部电影让我们感动到泪流满面

乔纳森无疑是时代之子,他在歌中不断地唱到“我们做的还不够,我们还能做什么?”

这是如今早已消逝的,世界与我有关、我能改变世界的情感结构。

为何,这部电影让我们感动到泪流满面

因此,本片所引发的强烈激情,就在于这种怀旧的力量。我们所怀念的不仅是乔纳森,还有过去的消逝,歌的消逝,以及理想激荡的年代的消逝。

还好,令人庆幸的是,林漫威用这部作品证实了一种继承。

片中不断提及了音乐剧鼻祖桑德海姆(《理发师陶德》《西区故事》)对乔纳森的深刻影响,是他将思辨性和现实性带进了音乐剧。

为何,这部电影让我们感动到泪流满面

而林漫威又在乔纳森的影响下,开始了自己的创作。

于是,偶像的偶像的偶像,三代创作者就这样延续着对音乐剧的初心。

为何,这部电影让我们感动到泪流满面

林-马努艾尔·米兰达

如今,《Rent》末尾的那首《Seasons of love》早已家喻户晓,它代表着最纯粹的爱与光明。

为何,这部电影让我们感动到泪流满面

2008《Rent》

在《Glee》中为了送别Finn被唱响,在2016年托尼奖上被主持人詹姆斯·柯登唱响,在莫文蔚的演唱会上被唱响,在《声入人心》中被几番演绎,甚至出现在《披荆斩棘的哥哥》中被当作BGM。

为何,这部电影让我们感动到泪流满面

《Glee》

以上种种,恰如导演林漫威在《纽约时报》的文章结尾中所说的一样:

“乔纳森如果你能听见,你实现了你的每一个志愿。

我们继续排演着你的作品,并且因此,一些人的生活已经被改变,一些人因你讲了你的故事而讲述属于他们自己的故事。一些人追逐和你的梦想一样大的梦想,另外一些人想尽力找到那些合适的词对你说,感谢,感谢,感谢。”

为何,这部电影让我们感动到泪流满面

现实中的乔纳森在剧场表演《倒数时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