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科拉深空电影好看吗

2022-02-25 05:16 作者:中国国家地理图书 围观:
带上你的眼睛,去地心

我们还无法进入地心,但是地表上的火山、地震,都是间接观察地心的途径。图/图虫·创意

是脚下未知的世界,塑造了我们已知的生活。

距离地球最远的深空探测器旅行者1号,已经离家超过217亿公里,然而,人类进入地下的最大深度,只有12262米。我们对脚下世界的了解程度,远不及头顶上的星空。

黑暗、危险、未知的地下世界,是人类文明最强大的盟友。我们日常使用的煤炭、石油,以及各类宝石、矿藏,都来自于地心的馈赠;更为重要的是,地心处产生的磁场,阻挡了宇宙中致命的粒子。

地表下的强大力量,也能轻易地摧毁我们。火山喷发、地震,已经是这个世界的日常。在我们已经准备登陆火星的时候,却依然无法准确预测这些身边的灾害。

带上你的眼睛,去地心

地下的力量,塑造了地表千姿百态的世界,图为高空中拍摄的佛罗里达海峡。图/NASA

地下的高温、高压,阻挡了人类前进的步伐,我们虽然无法看到地下的世界,但是也并非对它一无所知。

带上你的眼睛,去地心

壳:薄薄的脆皮

在南非,有一座名叫姆波尼格的金矿,它的矿道,蜿蜒到了地下4千米的地方,一名矿工单单是从地面下降到最底部,就需要一个半小时的时间。据说,金矿公司未来计划的挖掘深度,是5千米。

带上你的眼睛,去地心

地下矿道。图/图虫·创意

在金矿底部,岩石的温度高达65摄氏度,一个不断循环的冰水系统,将工作的环境温度稳定在29.5摄氏度。

与高温相比,工人们所面临的更大威胁,来源于身边的岩石。越往深处,岩石所承受的压力就越大。在巨大的压力面前,即便是坚硬的岩石,也变得富有弹性。有时,矿道的岩石墙会突然剧烈爆炸,将能量释放出来,这个过程,如同是拉紧的弓弦一下子弹了回来,让人猝不及防。

带上你的眼睛,去地心

一座位于澳大利亚的金矿。图/Wikipedia

姆波尼格金矿,已经是今天人类前往地下深度的极限,但它只是在地球表面那一层叫做地壳的岩石结构中折腾。地壳的平均厚度,有35千米,4、5千米深的人类坑道,根本不算什么。

带上你的眼睛,去地心

地球外侧黄色的一圈,就是平均厚度35千米的地壳。图/《地心》

人们普遍认为,这一层薄薄的地壳,也不是完整的一块,而是分成了七大板块,这些板块,就像是海面上漂着的浮冰,伴随着下面海水流动的方向,挤来挤去。

带上你的眼睛,去地心

1968年,法国科学家勒皮雄将全球分为七大板块,并一直沿用至今,七大板块分别为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澳大利亚板块、北美洲板块、南美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在七大板块之外,还有六个小的板块。图/高柏瑋/CC BY-SA 4.0

板块间的相互碰撞、摩擦,形成了火山与地震带。在印尼,印度-澳大利亚板块直插入亚欧板块之下,造就了印尼壮观且活跃的火山。

带上你的眼睛,去地心

印度-澳大利亚板块在太平洋东部沉入亚欧板块下方,摩擦生热产生了火山带。图/《少儿百科-地球》

除了板块运动外,地壳与人类生活还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们生活在地壳上,也从地壳中挖出重要的能源——化石燃料。原始海洋中的微生物,沉积在海底,变为由碳、氢构成原油;森林中的植物残骸,也在地壳中,逐渐失去了水和氮,只剩下饱含碳元素的结构——煤。

带上你的眼睛,去地心

地壳主要由火成岩、沉积岩和变质岩组成,火成岩诞生于火山爆发后凝固的熔岩,如安山岩、花岗岩;沉积岩是碎石头、沙粒与沉积物一起压制成的岩石,如石灰岩、页岩;变质岩是其它岩石在高温、高压下逐渐变化诞生的岩石,如大理石、石英岩等。图/《少儿百科-地球》

带上你的眼睛,去地心

地幔:一大块奶油蛋糕

如果地壳是浮冰,那谁又是海洋呢?

1909年,地震学家安德里亚·莫霍洛维奇在研究地震波在地下的传播情况时,惊奇地发现,在地表下约54千米的地方,地震波的速度,忽然加快了。

带上你的眼睛,去地心

地震波一直是人类研究地下结构的主要工具。图/《地心》

要知道,波在越坚硬的物体中,传播的速度会更快,这说明,在地壳下方(那个时候还没有地壳这个词),存在着一个成分与它明显不同的地层。后来,这个地层被叫做地幔,地幔与地壳的交界,也被称为莫霍面,以纪念这位发现者。

带上你的眼睛,去地心

1963年前南斯拉夫为安德里亚·莫霍洛维奇出版的邮票。图/Wikipedia

在莫霍面下方,是由一种叫做橄榄岩的岩石组成的上地幔(即上层地幔)。橄榄岩是在地球诞生初期就形成的古老产物,比地壳上的岩石更加致密坚硬。

带上你的眼睛,去地心

橄榄岩。图/דקי/CC BY-SA 4.0

在上地幔的下方,就是我们要找的“海洋”。

在地表下100-250公里左右,地震波的传播速度再次降低,这里的物质,相比上地幔,又“软”了下来。英国地质学家约瑟夫·巴雷尔为这个区域起名叫软流圈。软流圈岩石,因为高温,处于快要融化的固态,像软糖一样柔软。

带上你的眼睛,去地心

地球结构图中,画红线的Rigid mantle为上地幔,Asthenosphere为地幔中的软流圈。图/Kelvinsong/CC BY-SA 4.0

地心的热量,炙烤着软流圈的下层,让这里的岩石像大气中的冷热空气一样,形成了对流循环:热石头慢慢上浮,向地壳涌动,沿着地壳下方平移,带动着大陆的漂移,冷却下来的岩石收缩,变重,再沉下去。软流圈这片“海”,是地貌变化的发动机。

带上你的眼睛,去地心

从盘古大陆起,大陆逐渐漂移至今天的样子。图/USGS

如果某些地方压力骤减(从而使熔点降低),软流圈的固态物质就会立即熔化。地面上的火山,就是软流圈的“减压阀”,我们平时看到的岩浆,多数来自于软流圈。

从软流圈一直下行,直至地表下2900千米处,一路上气温越来越热,压力也越来越大,但是,你眼前的景象,却只有无边无际的固态岩石,没有融化,没有分层,也没有地标。因为高压,岩石可以在高温下保持固态,但这里的橄榄岩,已经被压得“站不住了”,直接分解成为了密度更大的硅酸盐和氧化物。

带上你的眼睛,去地心

在美国电影《地心抢险》中,地心船显示器上显示的地幔,看上去像是熔融状态,里面还掺杂着很多硬块,但其实,在地幔中,只有无边无际的固态岩石。图/《地心抢险》

地幔虽是固态,但它也并非完全静止,有时,超过1千千米宽、600千米长的滚烫的地幔热柱,会像喷泉一样从底部一路来到顶部,在地壳直接形成火山。夏威夷的火山,就是这股来自于地心的热量直接作用的结果。

带上你的眼睛,去地心

夏威夷的火山熔岩。图/图虫·创意带上你的眼睛,去地心

地核:滚烫的铁球

地核,是地球的燃料库,它的力量,塑造了地面和地下的一切。

如果将地核外3000公里的地壳和地幔剥掉,我们将看到一个大小如同火星的炽热的金属海洋,它由融化的铁和镍构成,超过4000摄氏度的高温,让整个地核闪耀着黄色的光芒。

带上你的眼睛,去地心

炽热的地核,是所有地质运动的动力来源。图/图虫·创意

这片金属海洋,也像大海一样波涛汹涌。下层的热水翻涌上升,借着地球自转所产生的动力,形成了数千千米高、数十千米宽的液态龙卷风,它们以每年10千米的速度,从“海底”一路向“海面”盘旋,然后再沉入海底。这些龙卷风,将地核变成了一个巨大的电磁铁,它所产生的磁场一直延伸到太空,如果没有这道屏障的保护,暴露在太阳粒子下的地球,将是一片生命沙漠。

带上你的眼睛,去地心

地球磁场示意图与外地核“电磁铁”原理示意图。图/图虫·创意

在铁镍海洋的内部,还有一个月球大小的铁镍固态金属内核,这个大铁球有6000摄氏度,甚至比太阳表面的温度还高,但是在350万倍的标准大气压的挤压下,金属依旧能保持固态。

带上你的眼睛,去地心

几乎与月亮等大的固态内地核。图/《地心》

为什么地球能够有如此一个金属的、炽热的核心呢?有一种解释认为,45亿年前,年轻的地球与处于同一轨道上的孪生星球忒伊亚(Theia)发生了剧烈的碰撞,这次撞击,不仅“磕”出了一个月球,还产生了大量的热能,让原始的地球直接变成了熔融状态。铁、镍等金属,以及许多放射性元素,因为比岩石更重,直接都沉入了地心,形成了地核。

带上你的眼睛,去地心

孪生星球忒伊亚与地球相撞想象图。图/NASA/JPL-Caltech/T. Pyle (SSC)

我们是如此幸运,我们脚下的地核,经过了四十多亿年的“燃烧”,至今仍然处于熔融状态,而火星的地核,如今已经完全冷却了。所以,火星的磁场,只有地球磁场强度的0.1%~0.2%,这也是它之所以冰冷、死寂的原因之一。不过,地球的地核终有一天也会燃烧殆尽,到了那个时候,我们可能就没有必要非要带着地球流浪了。

带上你的眼睛,去地心

到地心去

哈勃望远镜,是人类在地球轨道上最为重要的太空观测设备,但奇怪的是,在1997年,当宇航员为这架服役了7年的精密设备增添了用于观测黑洞的模块后,每当望远镜飞跃南美洲中部与南大西洋时,新的设备总是会受到不明来源的干扰。忽然跳跃的电流,让仪器根本无法工作。

带上你的眼睛,去地心

人类观察太空的功臣:哈勃太空望远镜。图/NASA

你可能会很奇怪,发生在地球轨道的事情,跟地心有什么关系呢?这背后的答案,可能会让你毛骨悚然。

在过去的180年里,地球的磁场,一直在缓慢地减弱。在南美洲和南大西洋一片,这种趋势尤为明显,科学家将其称为“南大西洋异常带”,没错,哈勃望远镜就是在这里出现问题的。

带上你的眼睛,去地心

地球磁场变化图,其中紫色的区域,为磁场减弱区域,颜色越深,减弱幅度越大,“南大西洋异常带”,位于图的中央。图/《地心》

对于磁场的减弱,地球上的人暂时还不会有任何感觉,但是,太空中的设备,会受到影响。磁场弱了,它对地球轨道的保护能力也就小了,致命的太阳粒子,便可以趁虚而入。新安装的模块中的某些原件,不断被粒子击中,严重时甚至可能直接报废。

带上你的眼睛,去地心

太阳粒子虽然致命,但它也为我们带来了美丽的极光。图/《美丽的地球-欧洲》

据科学家预测,再过200年,这个磁场异常带,会覆盖整个南半球。我们知道这是因为南半球出现了一些指北的磁极,部分抵消了整体南磁极的效果,但我们并不了解其中的原理,也不知该如何扭转局面。这种趋势发展到最后,很可能是南北磁极逆转,如果真是这样,人类可能会在无声无息中,面临一场浩劫。

带上你的眼睛,去地心

地球磁场为鸟类迁徙提供了指引,图为斑尾鹬的迁徙纪录。图/Wikipedia

人类对地下世界的担忧,由来已久。十几年前很火的一部电影——《地心抢险》,讲述的就是在地磁消失前,人类前往外核“重启”地球的故事。刘慈欣被语文课本收录的短篇小说《带上她的眼睛》,也在让我们重新发现地面世界的美好的同时,对人类在地下世界中必将面对的孤独与无助,产生了强烈的恐惧。

带上你的眼睛,去地心

电影《地心抢险》中,当磁场临近崩溃时,宇宙粒子肆虐美国的场景,当然,这个威力是过于夸张了。图/《地心抢险》

为了更多地了解地球,人类在上个世纪后半叶,曾开展过一系列探索地心的行动,其中,前苏联的科拉超深钻孔项目,是所有项目中最“网红”的一个。文章开头的那个12262米的人类“入地”记录,也是科拉超深钻孔在1990年时创造的。

带上你的眼睛,去地心

1987年前苏联印制的科拉超深钻孔邮票。图/Wikipedia

科拉,是一个半岛,它位于今天俄罗斯与挪威交界的北极圈一带,这里是欧洲最古老的地质区域之一,在这儿钻井,钻15千米深,就能看到别的地方隐藏在25千米或更深地层中的岩层的样子。

从1970年开始,到1983年,科拉超深钻孔的深度已经达到了12000米,在最后的十年里,这个纪录仅向下推进了二百多米。1992年,项目因经费不足而被叫停。的确,从地面上传动12千米下面的钻头,在180摄氏度的高温环境下工作,每前进1米,都要付出巨大的成本。

带上你的眼睛,去地心

科拉超深钻孔早期的7600M型钻井机器。图/Д.Ф. Сабуров

科拉超深钻孔创造的12千米这个记录,对于半径达6300多千米的地球来说,仅仅是蹭破了点皮儿,但是,这项耗费巨资的项目,也并非一无所获。许多写在教科书上的知识,都随着挖掘的深入而被改写:理论上在地下7千米处应当出现的玄武岩层并不存在;水,几乎存在于所有的地方;在6千米深的地层里,人们还找到了微小的浮游生物化石,这将地球存在生命的年代,又向前推进了几亿年......

带上你的眼睛,去地心

虽然科拉超深钻井项目的场地如今已经荒废了,但曾经这里是地质科学的殿堂。图/Bigest/CC BY-SA 3.0

真正让科拉超深钻孔成名的,不是这些发现,而是一些坊间传闻。据说,从7000米开始,钻头就经常被不明原因的破坏;人们通过录音设备,记录下了似乎是来自于地狱的嚎叫,甚至有一只不明的“地狱生物”,从井口飞出。1994年这个项目被彻底废弃时,传言变得更加神乎其神,“几乎一夜间所有的工程师和项目组撤离,钻井口被巨大的、12吨重的钢制井盖封住,连现场设备都没有撤走,所有回到家的工程师对此事绝口不提。”

带上你的眼睛,去地心

科拉超深钻孔的井口,说好的“12吨钢制井盖”呢?。图/Rakot13/CC BY-SA 3.0

当然,这些明显不符合科学的都市传说,当成故事看看就好。钻孔的大小,跟一个小井盖差不多,哪可能“飞”出个大怪物?假如你来到洞口,也根本无法找到那枚12吨重的井盖,至于地狱中的嚎叫,后来被证实音源来自于美国70年代的恐怖电影。

科拉超深钻孔项目虽然终止了,但人类新的钻探项目正在展开。由美、英、中等12个国家发起的深海钻井计划,希望能够在仅有6千米厚的海洋地壳上,一路钻到地幔。

带上你的眼睛,去地心

美国于1999年下水的海上钻井船Discoverer Enterprise。图/Patrick Kelley

这个计划的难度,相当于在游泳池的深水区悬垂一根头发丝那样细的钢丝绳,然后将其插入底部宽0.1毫米的钻口,在地基中钻上几米。整个计划预计将耗费10亿美元之巨,虽然许多人对于这个项目的性价比产生了质疑,但不可否认的是,它的技术,将对未来地壳资源的勘探和利用产生深远的影响。

带上你的眼睛,去地心

海上钻井原理图。图/Wikipeida

在我们的头顶,哈勃望远镜,为了应对磁场减弱所带来的问题,选择了在异常带上方直接将仪器关闭。但是,假如人类真的有一天也面临同样的问题时,我们又该如何解决呢?

我们必须看回脚下,到地心去!在那里,我们会找到办法。

带上你的眼睛,去地心

美国阿波罗17号拍摄的地球照片——“蓝色弹珠”。图/NASA

- END -

文丨张雨晨

部分内容来源 | 《少儿百科-地球》

本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特色内容

春节,送孩子知识

中国国家地理少儿百科系列

采用大量的手绘与照片

让枯燥的知识变得通俗易懂

带上你的眼睛,去地心

中国国家地理少儿百科系列

《地球》

请复制此淘口令购买

₳2aqI1XUqMak₳

中国国家地理少儿百科系列全套

请复制此淘口令购买

¢vQOy1XUKCF1¢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