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致命拜访电影好看吗

2022-02-25 03:19 作者:要不然就这么地吧 围观:
《致命拜访》: 最可怕的不是细菌,而是你无法表达自己的情绪

《致命拜访》是2007年上映的科幻惊悚片。这部由华纳发行制作的恐怖片,在当时的评价不能算太好,预算5000万美金最终也没能回本(票房约4000千万左右),但这部电影在现今重看,却能让我们更能体悟里头的场景及情节。

《致命拜访》: 最可怕的不是细菌,而是你无法表达自己的情绪

故事讲述美国上空出现一艘解体坠落的航天飞机,它的残骸碎片掉落在美国几个人口密集的州界。

《致命拜访》: 最可怕的不是细菌,而是你无法表达自己的情绪

许多民众好奇之下,触摸了这些航天飞机的碎片,但在研究机构的分析之中,发现这些历程太空的碎片上沾染了神秘的太空细菌,它与感冒很类似,可以通过人体飞沫接触传染。

《致命拜访》: 最可怕的不是细菌,而是你无法表达自己的情绪

一但被感染,它就会在人体深度睡眠的「眼球快速转动周期」改变身体基因,醒来后则变成被细菌控制,人与人之间变成共同体,整个社会随着细菌会保留原本宿主的记忆,只是情绪不再有任何起伏,没有冲突也不再需要战争了。

《致命拜访》: 最可怕的不是细菌,而是你无法表达自己的情绪

就在整个社会从上层的政府机构,到基层的警政系统都被细菌控制的情况之下,被强迫感染的女主角妮可基嫚,便带着拥有能抵制细菌感受基因的儿子,一边逃亡,一边克制自己绝对不能睡……

《致命拜访》: 最可怕的不是细菌,而是你无法表达自己的情绪

美好的「乌托邦」社会?

虽然说《致命拜访》是2007年的作品,但追根溯源,这部电影是改编自1956 年的杰克·芬尼的经典科幻小说《夺体人》,并在同年上映的《天外魔花》。

《致命拜访》: 最可怕的不是细菌,而是你无法表达自己的情绪

即使,原著作者及导演极力否认这个故事影射的政治情节,但观众一定也能看出其中玄妙——所谓美好的「乌托邦」社会,在人性的斗争与世界和平之间,我们必须牺牲什么样的自由?

《致命拜访》: 最可怕的不是细菌,而是你无法表达自己的情绪

人与人之间再也没有分别,那么是不是意味着这个美好社会,是否无法再接纳有意见的「异音」?而那样逼迫他人接受自己价值观的手段,在呼吁「建立美好社会」这样的口号之下,究竟是对是错?

《致命拜访》: 最可怕的不是细菌,而是你无法表达自己的情绪

《致命拜访》在摄制后期曾经找当时最优秀的科幻能手沃卓斯基兄弟(现在是姐妹)参与制作,让这个看似是B级科幻套路的电影,更添上当时《黑客帝国》三部曲的反乌托邦设定。

《致命拜访》: 最可怕的不是细菌,而是你无法表达自己的情绪

虽然电影最终的成果,无论是票房或口碑皆不如预期,但《天外魔花》这样的寓意深刻的故事,在 1956 年的美国好莱坞影射「麦卡锡主义」,接下来几次以更优秀的视觉效果翻拍版。

《致命拜访》: 最可怕的不是细菌,而是你无法表达自己的情绪

1978 年的《人体异形》及 1993 年的《异形基地》,再到 2007 年的《致命拜访》,更能显出这样分不清身边的人是否可以信任的故事,历久弥新。

《致命拜访》: 最可怕的不是细菌,而是你无法表达自己的情绪

2020年,新冠疫情以惊人之势席卷全世界,人说肺炎就像感冒不放在心上,但可怕的是,直到现今仍没有有效控制的「感冒」已经在全球超过1亿人感染,死亡人数也已经突破225万。

《致命拜访》: 最可怕的不是细菌,而是你无法表达自己的情绪

《致命拜访》是相当发人深思的一部电影。常常会去思考人类最终究竟会以什么样的方式自取毁灭?本片看完后更加深信流行疾病会是最大的凶手的预言。

《致命拜访》: 最可怕的不是细菌,而是你无法表达自己的情绪

当然本片有一个道理听起来挺有意思的:如果人类不去愤怒、残杀、嗜腥嗜血,冷冻一切情绪,世界是不是比较美好?但是人类就失去了之所以人类的逻辑。这样说来,难道人类生来就是应该互相残害?难道这毕竟是造物主的最初本意?深省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