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关于郭敬明电影好坏的问题,毛泽东在80年前就给出了答案

2022-02-24 23:02 作者:老李不说 围观:

毛泽东在1942年的延安发表过一场三个多小时的讲话,后来的参会者回忆起当时的情景,依然觉得不可思议。他说:毛主席拿着提纲,站在杨家岭的土坪上,洋洋洒洒说了三个小时,后来天色暗了下来,会场上打起了大灯。

这一场会议的参与者不是士兵,也不是工农兵,而是一群在当时和后世来讲都响当当的文艺工作者,有作家、有歌唱家、有剧作家。

他们都来听毛泽东做报告,他们都想知道毛泽东怎么看待文艺工作,更想知道毛泽东希望文艺工作者创作出什么样子的文艺作品。

关于郭敬明电影好坏的问题,毛泽东在80年前就给出了答案

杨家岭

总之一句话,他们来找答案,面对日本的侵略,他们想知道文艺应该为当时的社会做些什么?

什么是文艺?这是一个大问题,也是一个小问题,大问题是说文艺的范围太大,包罗万象,是小问题则是因为具体到一首歌、具体到一段文字、具体到一部电影、具体到一场晚会等都是文艺。

文艺重要吗?很重要。

电视剧里面的故事不管怎么变化,最后的坏人一定会被抓起来,好人一定会阖家团圆,这是当今任何文艺作品的设定。文艺作品会影响人,准确地说文艺作品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一部分人,按照毛泽东教我们的看待事情的观点来看,确实是如此,不可能说,坏人因为一部电影变成了好人,那也就不需要治安人员来维持社会秩序了。

但是,文艺作品的重要性绝对不能否定,甚至在一定程度上,绝对极其重要。

毛泽东洋洋洒洒说了三个多小时的内容,后来被整理出版,有一个题目,叫做《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关于郭敬明电影好坏的问题,毛泽东在80年前就给出了答案

大合影

从1942年到2022年,八十年的时间过去了,那时候的中国被日本蹂躏,正在遭受磨难,如今的中国,繁荣昌盛。时代变了,但是文艺工作的方向变了吗?

电影应该怎么拍?电视剧应该演什么?歌曲应该唱什么?

这些我们一直在苦苦追寻答案的事情,其实在1942年的那天晚上毛泽东就给出了答案。

从来不需要过度夸赞,如果能认真地学习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会发现一些很是神奇的事情。

找到问题

毛泽东在看待任何事情上最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是什么?他总是能抓住一个问题的命脉,也就是我们说的核心点,在毛泽东看来这是主要矛盾,只有解决主要矛盾,才能更好解决问题,如果不能解决主要矛盾,花了很大的力气,其实是没有效果的。

文艺创作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毛泽东在1942年5月2日的报告开始就提了出来,在提问题之前,他首先是肯定文艺的作用,团结人民、教育人民、打击敌人、消灭敌人的有利武器。

在这一点上,有很多人不赞同,认为这些都是虚头巴脑,没有实际作用。这种观点很是片面,在抗日战争时期,延安有一首歌曲叫做《黄河大合唱》,从这首曲子诞生的那一刻开始,就不断鼓舞着人们去积极抗日,甚至是到了今天,当熟悉的旋律想起来,依然会觉得热血沸腾,想拿起手中的大刀向鬼子的头上砍去。

关于郭敬明电影好坏的问题,毛泽东在80年前就给出了答案

合唱

后来建国之后,抗美援朝期间,那首“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更是让人充满力量。

这都是文艺的作用,不能忽视。

之后,毛泽东提出了在今天看来依然需要我们每个人思考的问题:文艺的立场是什么?文艺的态度是什么?文艺工作者的工作对象是谁?以及文艺工作者应该怎么学习?

能在1942年提出这四个问题的人,只有毛泽东,也只能是毛泽东,这四个问题放在今天依然不过时。

简单来说明下为什么这四个问题那么重要。

文艺的立场是什么?毛泽东指出文艺的立场应该是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立场。说白了,就是作品是给人民大众看的,不能侮辱观众,更不能侮辱人民大众,要为了这些人而进行文艺创作。

或许会有人说,凭什么?偏不要。

大家还记得有部电影叫做《我不是药神》,这部原先并不被看好的电影,硬是在播出之后在票房、口碑、奖项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而另外一部在还没上映之时就宣称投资了3个亿,特效多么顶尖、演员阵容多么强大等等,结果,上映之后被观众骂成什么样子。这部影视作品叫做《上海堡垒》。

关于郭敬明电影好坏的问题,毛泽东在80年前就给出了答案

剧照

撇开艺术性、商业性这些电影必备的成功元素之外,发现本质还是创作者的立场问题,《我不是药神》很简单,就是社会底层的劳苦大众看病难,买不起药,可每个人都有活着的权利,那只能铤而走险,我们在这部电影里面看到了我们自己,那种经历是感同身受的。也就是说,这部电影是站在劳苦大众的立场。

反过来,《上海堡垒》的立场是什么?不知道,虽说是一部科幻片,可在这部电影里面真的看不出来他是为哪部分群体而拍,就是纯商业电影,创作过程当中的态度也是极大问题,只想着怎么投机取巧,只想着怎么能少花钱而多赚钱。

两部电影的态度、立场不同,最后的结果也就不同,这还有什么要说呢?

有了毛泽东教给我们的这个方法论,大家再去看看近一年来的电视剧、电影、或者是流行歌曲,为什么好?不好的为什么不好?就能找出其中的答案了。

毛泽东所确定的一个明确的文艺创作方向,就是要为广大工农兵和农民服务。还是用《上海堡垒》这部电影做例子,请问,有哪一个农民能花钱去电影院看呢?进去之后,很快就会睡着,无聊至极。

关于郭敬明电影好坏的问题,毛泽东在80年前就给出了答案

剧照

大家挥舞着旗子说毛主席万岁,毛主席却说人民万岁。

亘古至今,毛泽东是少于的纯粹者,一心为民,将一生奉献在了劳苦大众上面,所以,毫无疑问,他就是希望文艺的创作是要为劳苦大众服务。

毛泽东说文艺工作的对象是工农兵及其干部,就发生一个了解他们熟悉他们的问题。

怎么熟悉?

要熟悉农民,不能在办公室熟悉,得去田间地头,要熟悉工人,得去工厂,不能去咖啡厅。

随之而来另外一个问题产生,怎么去熟悉?

毛泽东说:许多文艺工作者由于自己脱离群众,生活空虚,当然也就不熟悉人民的语言,因此他们的作品不但显得语言无味,而且里面经常夹杂这一些生造出来的和人民的语言相对立的不三不四的词句。

这话听起来怎么样?是不是能很好地解释为什么现在一些文艺作品那么不接地气了吧?

毛泽东的这句话,有太多的例子可以佐证。

很多河南老乡,不对,应该是每一个河南老乡都记得一出豫剧叫做《朝阳沟》,可谓是家喻户晓、久唱不衰,甚至是到了今天,一群00后依然喜欢的不得了。

关于郭敬明电影好坏的问题,毛泽东在80年前就给出了答案

剧照

从技术层面来看,其实这出戏曲比不了现在的特效大片,黑白的色调,糟糕的画质,可这并不影响这部剧的经典程度。

更加不可思议的是这部剧的首播时间是在1958年,新中国刚成立的第九个年头。那么为什么好呢?就是因为符合毛泽东说的:站在人民的这一面,使用最朴素的人民的语言。

看几个经典唱词:亲家母你坐下,咱们说说心里话,亲家母咱都坐下,咱们随便拉一拉,老嫂子你到俺家,尝尝俺山沟里大西瓜,自从银环离开家,知道你心里常牵挂,出门没有带被子,她失急慌忙离开家,你到家里看一看,铺的什么盖的什么,做了一套新铺盖,新里新表新棉花,在家没有种过地,她一次锄把也没有拿…

此时,很多人应该会不自觉地唱了出来,这就是艺术的力量。除了在音律上每句话的最后一个字都是发“A”的音而朗朗上口之外,这些喜剧的语言没有任何陌生感,尤其是对于农村人来说,这些唱词所勾勒出来的画面太熟悉不过了。

关于郭敬明电影好坏的问题,毛泽东在80年前就给出了答案

剧照

亲家母你坐下、尝尝俺山沟里大西瓜、你到家里看一看等等,亲家之间初次见面那种家长里短的场景就是如此,没有夸张也没有过度渲染,就是真实地艺术再加工。

好就好在这是人民群众自己创造的语言。

如果里面唱词改一下,亲爱的你坐下,我们说说心里话,今天天气怎么样,咖啡好喝否…立马给人的感觉就不一样了。

因为,这不是我们人民的语言。

毛泽东所指出的这一问题,到今天还存在吗?肯定是存在的,只是变成了另外的一些名词,在看某部电视剧的时候,看不下去,觉得在侮辱观众,侮辱观众这个概念里面其实就有上面提到的问题。

如果一部作品绝对接地气、让人舒服、站在我们生活的角度说事情,那肯定不会让人看不下去,作品始终浮在天上,不接地气,这肯定不行。

毛泽东提出的四个问题,也可以叫做文艺创作的四个方向,四个方向也有不理解的地方,我们的文艺创作为什么要站在工农兵的立场,为什么要为农民搞创作,就不能是为有钱人创作吗?

接下来,我们来谈谈毛泽东怎么回答这一为什么的问题。

人民万岁

毛泽东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当中的一段开头引用了列宁的一句话:我们的文艺应当“为千千万万劳动人民服务”。

毛泽东在谈到文艺工作的四个方向之时,也是坚持这一原则。现代一部文艺作品如果能坚持到这一原则,最起码在口碑上不会太差,艺术性的事情是导演和主创们要努力的方向,在这个方向之下,原则真的不能错了。

在这里提到一个从作家变成导演并拍了好几部电影的人郭敬明,他的系列电影叫做《小时代》,由他本人的小说改编而成,也是因为这一系列的电影让郭敬明摇身一变成了著名导演。

关于郭敬明电影好坏的问题,毛泽东在80年前就给出了答案

评分

可是关于《小时代》到底是好还是坏的讨论始终没有停下过。有人唯票房论,觉得电影的票房还算可以,那就是好电影,有人觉得这电影浑身充满着浮夸和矫情,应该大力批评,甚至是可能影响到孩子。

在比较专业的电影评论网站上能清楚地看到,四部《小时代》,竟然没有一部的评分是超过5分,这个分数也能很好地证明大家是不愿意称这部电影为好电影的。

对这部电影最多的一个评价是:可能,有钱人的青春才叫青春吧。

整部电影透露着金钱的奢靡,现实生活并不是如此,千千万万劳动人民的孩子在农村、在城市的出租屋里,没有高级的玻璃杯、没有高级的红酒、也没有豪车的陪伴,更多的是很普通很普通的普通生活。

不站在大多数人的这一面,那就是站在对立面,站在了大多数人的对立面,这能好起来吗?

毛泽东花了很多篇幅来解释为什么好的文艺是要为这些普通人服务?他所担心的问题,其实在今天也有很多人存在。

毛泽东说,为什么文艺要为人民大众服务。这是因为最广大的人民,占全人口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民,是工人、农民、士兵和城市当中的小资产阶级。

用最朴素的唯物论来思考这一问题,少数服从多数,就应该如此。但是这其中一个最大的问题,也是毛泽东想到的问题,就是剩下10%的人,拥有更多的财富和地位,他们虽是少数却拥有更多的话语权。

有些文艺工作者,坚持错了原则,开始为这少部分人服务。

1942的毛泽东是如此担心。

关于郭敬明电影好坏的问题,毛泽东在80年前就给出了答案

剧照

他说,我们现在有一部分同志对于文艺为什么人的问题不能正确解决的关键是他们站在了小资产阶级的立场,而不是无产阶级的立场。在实际行动中,他们把小资产阶级看得比工农兵还更加重要。

毛泽东的初衷可以称得上伟大,我们是怎么胜利的?这一点不能忘记,为人民服务这一点更不能忘记,如果忘记了,那就是忘本。

可有些文艺工作者显然是谄媚的,哪里有利益哪里就是他们努力的方向,只有利益没有了本心。《小时代》这部电影里,创作者没把普通人看得多么重要,选取了另外的少部分。

毛泽东说,我们要真正地做无产阶级文艺,现在我们做到了吗?

毛泽东担心的这些事情,总结起来就是这么四个字“人民万岁”,不能忘记人民,不能违背人民的初衷。现在看到那些玄幻剧、那些乱七八糟的歌词,再想毛泽东的这段话,发现几十年了,没有解决的问题还是没有解决。

关于郭敬明电影好坏的问题,毛泽东在80年前就给出了答案

伟人

那些歌词描写的生活脱离群众,那些情情爱爱浓妆艳抹的电视剧让人感觉到陌生,那些听不懂的台词让人不舒服。

因为,这些作品里面,看不到初心。

要平等

文艺工作者怎么才能保持初心?毛泽东也给了答案,就是要把自己看做是和普通大众一样的人,而不是特别的人,更不是高高在上的人。

我是一个剧作家,我是一个歌唱家,自我感觉就高人一等,瞧不起在地里劳动的农民,看不起在工厂干活的工人,只要有了这一态度,还能怎么去创作作品呢?

毛泽东在这里进行了自我剖析,他说自己原本在湖南做学生的时候,觉得世界上最干净的人只要知识分子,工人农民总是脏的,自己不愿意穿工人农民的衣服,以为是脏的。自己参加革命之后,和这些人在一起久了,他的感情也发生了变化,觉得最干净的还是工人农民。

关于郭敬明电影好坏的问题,毛泽东在80年前就给出了答案

伟人

再看我们今天的部分文艺工作者,因为创作了一些作品,得到了大家的喜爱,有了名声,有了地位,还有了很高的收入,结果呢,反过来看不起这些人,比如某一位很厉害的导演曾经大骂观众是垃圾。

关于郭敬明电影好坏的问题,毛泽东在80年前就给出了答案

导演

能有如此心高气傲的感觉,并能如此骂观众,不是因为别的,是因为他心里就没有把人民大众放在心里,他是高高在上的人,人民群众是他看不起的人。现在有这种想法的人,又何尝不是很多呢?

文艺工作者和普通百姓,原本就应该是平等的,只是后来味道变了,现在的种种乱象之下,其实就是不平等导致。

毛泽东还强调了另外一点:文学艺术的唯一源泉是人民大众的生活。近年来,我们看到《我不是药神》火了、《长津湖》火了、《人民的民义》火了,这些作品的共同点就是来源于生活,是我们每一个普通人所喜欢的。

关于郭敬明电影好坏的问题,毛泽东在80年前就给出了答案

伟人

反观那些不好的作品,其创作初心和源泉又是来自于哪里呢?不知道。

毛泽东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距今已经八十年,在这八十年当中,文艺的形式更加丰富,表现载体也更加多样,但毛泽东所担心的问题,所急需想解决的问题,似乎还有一些没被解决。

毕竟,有些人,真的忘记了今天的一切是怎么来的…

记得点赞和关注,将会继续创作。

图源网络,侵权删除。

部分资料来自于:《毛选》、《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毛泽东年谱》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