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电影剧情叠层对话「详解」

2022-05-05 06:59 作者:诚联灵工 围观:

文章开始前,请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高潜力特质的作用原理有哪些?高潜力特质的形成机制有哪些?高潜力特质的测试方法是什么?高潜力特质自我练习有什么?刘向明:如何识别高潜力人才?

什么是特质?

顾名思义,特质是指一个人一辈子都不变的特征。

从心理学上来说,特质是指相对稳定的行为模式、情绪模式、思维模式和人际模式。

例如:

(1) 口音 : 根据地域的差别,口音是长时间很难去改变的。

(2) 笑容 : 笑容是一种表情神态,也是很难去改变的。比如一个人小时候喜欢含蓄的笑,那他长大时也会是习惯含蓄的笑,若是大笑也亦然。

(3)终极依据:针对“三观不合”的话题,实际上人与人的差距只有"一观不合",人和人之间的核心差别在于终极依据是"人"还是"逻辑。"

讲一个常见的例子。

出门时,女儿问妈妈:"出门为什么要戴口罩呢?

妈妈说:"你看电视上那个院士爷爷说啦,出门要戴口罩呀"。

这里妈妈讲话的终极依据是"人"。

另一个妈妈说:“如果有个人感冒了,他咳嗽时嘴巴会喷出唾沫,唾沫里面可能会含有病毒,所以为了防止被传染,要戴口罩。”

这里妈妈讲话的终极依据是"逻辑"。

"人"与"逻辑"也是三观不合的本质差别。

(4)话题层次:层次又称为“意义段”、“结构层”,或叫做“部分”。常由若干自然段组成,它反映和表现客观事物的发展阶段和矛盾的各个侧面。同时,也是说话者思维流动发展过程的具体体现。

刘向明:如何识别高潜力人才?

高潜力人才的特质识别

高潜力人才具有能力范围广、成长速度快的特点。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的特质进行识别。

(1)特质之一:思维 ——长段思考

长段思考是指一个人的思考时间段,是一种带计划性的思维特质。

思考时段决策了思考步骤,思考步骤决定了思考类型。如果一个人思考能力不够强,它是不可能有计划能力和创意能力的,因为这些能力都是不同思维材料的重组。

① 思考步骤

四个步骤:困惑、浮现、整理和发现

困惑启动思考(微软测定的平均思考时段为8秒);

记忆开始浮现(平均时间等待为3秒);

然后开始整理框架;

最后才能决定是否可有所发现。

② 思考类型

读取型思考:记忆材料的直接读取

1.两步:思考只有第一步和第二步,即困惑和浮现,完成需要6秒。

2.读取:是回忆和复述,能回答简单问题。

重组型思考:记忆材料的重新组合

1.四步:思考包括第三步和第四步,即整理和发现,6秒之后开始。

2.重组:是创意和规划,能解答复杂问题。

一个人思维能力是否强就看它是否有从整理到发现的过程的重组型思考。

③ 形成原因 : 家庭中的对话范式

对话范式指:隐含逻辑规则和社会规则的谈话,包括:

单层对话:具象、随机、短时、表达,表达个人观点。

比如,一对情侣这样对话

女孩说,"这个电视剧好好看呀"

父亲说,"这个菜好好吃吃呀,这个人长得好好看呀……"

这样子的讲话方式,前一句和后一句都没有关联,因为这样子的对话被孩子理解只需要思考3-5秒的时间,思维得不到训练,因此也不太需要思考的过程。

叠层对话:感受、沉浸、长时、倾听,体会对方感受。

比如,一对情侣这样对话

女孩说,"这个电视剧看着不太舒服"

男孩说,"这是什么样的电视剧这么不舒服"

"看到这个剧情想起来了自己刚上班的时候的桌子与房子"

"我不想说"

"那我去给你倒杯咖啡吧"

这样子的说话方式是关联叠加的,孩子听这样子的聊天3-5秒是听不明白的,需要花费两分钟。这样孩子的思考时段自然会把拉长了。

分层对话 :抽象、累进、长时、交替,交换推理过程。

比如,一对情侣这样对话

女孩说,"十年后中国的教育会是怎样的"

男孩说,"我们不要没有根据的说,我们先确定一个层次,比如先说家庭对于教育的预期是什么,再说学校对于教育的预期是什么,再说公共管理部门对于教育的预期是什么,再说世界的教育发展趋势对于教育的预期是什么。我们从这四个层次分别讨论,第一周先讨论家庭层次。

④长段思考测试 —— 决策测试

让候选人再次审视决策时思考的过程、决策中的取舍,和决策的正面及负面影响,完成这个审视,需要长时段的思考。

举例

测试问题:最近两年,你做的哪个决策是最艰难的?你面对什么取舍?什么因素促使你下决心?你对决策后果满意吗?

回答范例:最艰难的决策,是放弃升职。前年,我在设计产品架构,这是行业最前沿的工作。总监要提拔我当经理,我想做架构,又不好拒绝总监,因为管理也缺人。我想了一下,能当经理的人多,不缺我一个,决定行业走向的事,我难得再遇到,哪怕得罪总监,我也应该放弃升职。我把想法告诉了总监,他再没提这事。我现在也没升职,但我不后悔。

计分点:决策中的取舍、决策的难点、决策的最终依据。

每回答一点得一分,总分3分,然后测试结束。

⑤长段思考练习 —— 主题重组

即:怎样把自己的思维变成长段思考能力。

原理:把脑子里的记忆材料,按某个主题,重新排列组合,此时所进行的思考,为长段思考。

练习方法:

第一步,三分钟主题思考。第一周拿出手机,定三分钟闹钟,思考这一天都做了什么,你肯定会先思考到最重要的事情,然后从早上到晚上依次向下排列清楚7件左右的事情。

第二步,两分钟材料重组。第二周,在上一个基础上加一个小练习,设置两分钟的闹钟,先按照好玩的顺序在大脑中排序,再按照重要的程度排序。

这样的两个步骤如果能坚持至少一个月,就能提高大脑的计划能力和创新能力。

(2)特质之二:行为 ——动作自觉

这是一种行为特质,是一个人能否用语言指挥自己的行动。它测定一个人的执行力。

动作自觉属于第三种执行机制,即用语言指挥行动,提高执行效率。它的代表人物为华佗。

第一机制 : 观察模仿,需要榜样。比如人学走路。

第二机制 : 自动运行,需要记忆。

为什么会有拖延症?是因为你想做的活动缺少模仿对象和动作记忆。因为人的本能是模仿,你会用做别的事情去代替你现在想做的事情。

这是拖延症最常见的现象。

每当遇到这种情况,你首先应该思考,若我做这件事情,那我要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呢?

然后第二件事,第三件事……

这就是所谓的主题重组,即是用一件件你常做的事情,组合成了一件了不起的你做了一件你从未做过的事情。

第三机制 : 主动探索,丰富执行机制、缓解拖延症

动作自觉是是科学管理的起点,代表人物泰勒利用动作分析奠定了管理学的基础,泰勒告诉工人怎样完成动作,怎样完成工作。所有的管理都基于人对动作的描述,即把任务动作,用文字描述出来,探索最优工作法。

①动作自觉的形成原因——剧本叙述

剧本叙述,即用语言描述并指挥情景行为中的动作顺序。

剧本叙述=时空情景+动作顺序

时空情景 :情景行为的时间和空间,什么时候,什么地方。

动作顺序 :情景行为的动作和排序,先做什么,后做什么。

幼儿的玩伴,需要剧本叙述。幼儿一边玩一边念叨我先做什么,再做什么……,这是动作自觉的内部环境。

成年人参与游戏,需要剧本叙述,父母可以知道孩子想做一件事情,可以先做什么,然后再去做什么……

这样一步步循序渐进的过程,这是动作自觉的外部环境。

②动作自觉的测试——技巧测试

共性特征:动作自觉者,在描述技巧时,能描述细节动作的要点,还能描述出练习的步骤,听者按照描述,可以重复练习的过程。

测试问题:最近,你通过模仿练习,而学会的一个技巧是什么?这个技巧有什么关键动作?你是怎么练习的?

回答范例:我最近学了发音技巧。我原来说话,同事总说听不清。为了说清楚,我模仿刘兰芳老师说评书。她说每个字,口型都到位,不变音、不改调;她说每个字,吐气都充分,不连读、不吞音;她说每个字,语速都恒定,不拖长、不跳跃。我跟着她的评书念先学发音,再学停顿,最后学音量和情绪,每天练十分钟,练了一个多月,我说话就清楚了。

计分点:技巧的价值、动作的要点、练习的步骤。

③动作自觉的练习——情景剧本

要遵循,把情景当中每一个细小的动作都说出来,动作说得越细,语言参与动作的程度走高,训练效果就越好的原理。

需要两个练习方法

第一步,锁定一个具体的情景行为。

第二步,用电影模式思考动作步骤。

练习站姿,首先双手自然下垂,脚分开与肩宽,然后右脚45度角指向右前方,左脚45度指向左前方,左脚轻轻向前移动到右脚中间位置,左右脚相隔五公分,呈丁字形站好。站好之后,将重心放在右脚的后脚跟上,同时左脚重心保持平衡,脸部放松并微微带着笑容,笑的时候左右嘴角对称。

(3)特质之三 人际 —— 先验欣赏

用于测定合作性,是合作性的促进特质。

欣赏是对象性、经验性的积极预期。基于过去的经验,指向具体的人,而先验欣赏不是对象性,而是普适性;不是经验性,而是先验性。

欣赏的姿势:前倾+注视+桌面+温暖+共情+回应,即形成一个模式,"FLOWER倾听":Forward,Look, On the desk, Warm, Empathy,Response。”代表人物,蒙娜丽莎。身体微微前倾,脸上带有若有若无的微笑,双手放在可以看的到的地方,面带欣赏与善意,这是带有幸福感与欣赏的表情

即,你的欣赏=我的幸福=好好的我+好好的世界

对幸福的追求即是对欣赏的渴望,而先验欣赏,因满足众人对幸福的追求,从而成为凝聚力中心。

①先验欣赏的心理根源:信念传导

即拥有内在路径信念:相信自我是命运的主宰。

人生观=终极信念+路径信念

路径信念有两种:

外在路径,天,我命由天不由我。

内在路径,我,我命由我不由天。

内在路径的信念延伸,成为先验欣赏。每个人是自我命运的主宰,每个人都有无限可能。

②先验欣赏的形成原因:亲子间的信念传导

信念传导: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的代际传递

例如,若父母相信"我命由我不由天",那么父母会很清楚我想做什么我就应该先做什么,后做什么……等一系列清清楚楚的步骤,那么孩子也会是有这样的信念逻辑。

③先验欣赏的测试 —— 高手测试

共性特征:先验欣赏者,相信每个人可以通过努力,而成为某领域的高手,基于此信念,他们能发现不同领域里的众多的高手并且与之学习。

测试问题:最近一年里,你通过阅读文章、听课,或其他方式,发现的不同领域

里的高手,都有哪些人?

回答范例:最近发现了甲、乙、丙三个高手。甲是写作高手,他写文章,由浅入深,让人看了就停不下来。乙是演讲高手,早几天看他演讲的视频,他观点精准、条理清晰,情绪还很饱满,嘻笑怒骂,收放自如,非常厉害。丙是书法高手,他说他每天练三个字,坚持练了一年,字就从不堪入目,变成了玉树临风,厉害。我正在练字,想照他的方法试一试。

计分点:两人以上的多名高手,不同的领域,高手的表现。

④先验欣赏的练习 —— 极致预期

原理:想象亲朋好友,怎样通过基于内在路径的努力,获得了极致成功?

一步步去想象这个人是如何成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不是暗示别人怎样发财,而是在指导自己应该怎样一步步成功。通过想象他人的成功,而加强人生观中的内在路径信念。

当然,一个从小被灌输「我命由天不由我」的孩子也可以通过见证别人的「他命由他不由天」而从外部获得路径信念。

练习方法:

第一步,锁定一个熟悉的亲戚朋友。

第二步,作为旁观者见证他的成功。

试问:一个人他是怎样成功的?他因为是谁的粉丝而加入了该的团队?然后鼓足干劲学习?日复一地的地积累,能力会越来越强。然后会被大公司看重签约,一步步走向成功……

特质之(4)情绪 —— 冲动延迟

一种可以测定责任心的情绪特质。即是身心冲动的刻意延迟。

代表人物:曾国藩,曾有皮肤病牛皮癣,控制自己忍住不去抓痒,这也在另一个方面是他的优势。

行为管理的机制:

情绪主导,由情绪强度决定行为的顺序。

理性主导,结果重要性决定行为的顺序。

人时刻处在或强或弱的情绪冲动当中,想干什么而不刻意去看刻意训练一个人的意志力。

当一个人饥渴时会想吃想喝;

休息,想躺一下;

紧张,放松一下;

无聊,想玩游戏

冲动延迟是行为管理的基础,也是责任心的基础。

①冲动迟延的形成原因 —— 亲子间的情绪互动

情绪互动的阶段性模式:

一岁之前:父母对待孩子的情绪,应当回应、解困、安抚。当孩子发出声音"哇",父母应当立马跑过来讲"宝宝,我在这里",先看是什么问题,然后在进行解困安抚。

一到两岁:父母对待孩子的情绪应是:回应、安抚、转移。当孩子在哭时,你可以回应"宝宝,爸爸听到了,你先哭一会,我先倒杯茶,然后就过来陪你,宝宝你还记不记得海绵宝宝是怎么哭的……"

人克制情绪就是进行思维转移到另外一件事情。

三到六岁:提前讨论、感受认同、情绪描述、方法提醒。

当事情发生之前你要怎么做:

比如一段父母与孩子的对话,

“我们明天去公园,但是如果明天下雨,我们就不去哦。”

“明天不会下雨的,明天一定可以去的"

“万一下雨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如果明天下雨,你要陪我打游戏”

“可是打游戏伤眼睛,可不可以换一种呢?”

“那你陪我在家玩积木”

“那ok 啦,我们说好了哦,我在家陪你玩积木。”

结果第二天下雨啦,孩子情绪很沮丧,爸爸说:“沮丧一会就会过去的,下雨不是我们造成的。还记不记得我们昨天怎么商量的?那我们去玩积木吧!”

六岁之后:类型认同、强度弱化。

孩子不管是什么情绪你都要认同他。

孩子:“我想把学校炸掉。”

父母:“那炸掉吧,我小时候可讨厌学校了,我也很想把他炸掉,一块一块把它拆了……”

这样对话可以让孩子心中的情绪慢慢弱化,因为人控制情绪的是前额下叶,在六岁之前还未长好,所以孩子比较容易冲动。

②冲动延迟的测试 —— 习惯测试

共性特征:冲动延迟者,为了培养新习惯,能时常提醒自己,坚持习惯中的行为,能养成新习惯。

测试问题:最近几年里,你主动培养的一个新习惯,是什么?你是怎么养成的?

回答范例:最近养成的习惯,是先复述后思考。我在回答问题前,先把问题复述两遍,再思考怎么回答。即便问自己的问题,我也先复述再思考。半年前,我看霍金的传记,他说这样回答问题,思路更清晰。我试着去做,果然思路更清晰。开始我总是忘记,我把“述而思”三个字设为手机屏保,时刻提醒自己。坚持了几个月,我就养成了这个习惯。

计分点:新习惯中的活动、习惯的目的、习惯的自我提醒

③冲动延迟练习 —— 累进默读

原理:用不熟悉的方式,去做一件熟悉的事,并坚持成习惯,会提高自我克制冲动的能力。

练习方法:

第一步,选择一本原理性的书,例如:《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婴儿期》人民卫生出版社

第二步,每天坚持默读此书三分钟。

刘向明:如何识别高潜力人才?

总结

基于此,我们可以总结出:

如何把自己变成高潜力人才?如何测试高潜力人才?

具备四大特质

与计划相关的长段思考;与执行力相关的动作自觉;与合作相关的先验欣赏,与责任心相关的冲动延迟。

形成机制 : 对话范式、剧本叙述、信念传导、情绪互动。

这四个特质的形成原因都是在家庭亲子环境中形成的。我们不能选择父母,但我可以重新做我自己的父母。我可以自己与自己对话,将自己的思考时段拉长,自己描述自己的动作,形成动作自觉,把嫉妒转变为成功的垫脚石。同时也可以控制自己的意志力和情绪,每天花固定的时间阅读来提高自己,从而走向成功。

特质测试 : 决策测试、技巧测试、高手测试、习惯测试

每个测试都有三个计分点,高潜人才的要求是三个计分点都要获得。当然,也会出现我们招聘的员工不会全部计分点都会获得的情况。此时,我们需要通过培训来帮助员工成长。这不仅是面试的模式,也是培训的模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