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渔光曲电影剧情「详细介绍」

2022-05-01 02:01 作者:一阅而启 围观:

云儿飘在海空,鱼儿藏在水中。

早晨太阳里晒渔网,迎面吹过来大海风。

潮水升,浪花涌,鱼船儿飘飘各西东。

轻撒网,紧拉绳,烟雾里辛苦等鱼踪·······

这段清新温情的歌词来自一部老电影,而且是中国第一部在国际上获奖的影片,那正是在79年前制作的一部左翼电影《渔光曲》。1934年6月14日,电影《渔光曲》在上海金城大戏院首映,立即风靡十里洋场上海滩,电影连续放映了84天座无虚席,开创了当年上海电影放映场次的最高纪录。

79年前中国第一部在国际获奖的电影,主题歌词曲作者曾是革命情侣

特别是主题歌《渔光曲》给观众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旋律哀怨悠扬,特别抒情,配上电影故事里贴切的歌词,一举征服了观众的心,著名的作曲家聂耳曾经评价这首歌:“其轰动的影响甚至成了后来影片要配上音乐才能卖座的一个潮流”。

当然,能够引领潮流的一部好电影,它的成功是整个制作团队和演职人员的密切配合,今天看起来经典仍旧是经典。

揭露社会矛盾,具有左翼特点

电影剧情跌宕起伏,写了两代人、两个阶层的悲欢。渔民家庭出生的龙凤胎小猫,小猴,经历家庭变故、到处流浪,何家的少爷和小猴小猫一起长大,三人友情深厚,但是阶层的差异让成年后的道路迥异,更凸显出了贫富分化的强烈对比,小猫小猴生活的艰辛,富家少爷也经历了破产的变故,透视了一场时代的悲剧,令人潸然泪下。

30年代初这些代表着进步思想的左翼电影,有鲜明的时代烙印,它们不再是关注家长里短的话题,而是有着更大的视角,直面当时社会的严峻问题,揭示出来社会存在的深刻矛盾,同情底层群众生活的艰辛。

这样进步题材的电影在当时就没有受到严苛的刁难吗?那是因为电影公司的老板当时是法国的投资商,只要赚钱就好,对于题材的限制很少。所以这部影片就比较顺利地问世了。

79年前中国第一部在国际获奖的电影,主题歌词曲作者曾是革命情侣

主管宣传的部门看过《渔光曲》后觉得情节有些激进,也不打算好好推广,才特意安排到闷热的天气中上映的。没想到好电影真正凭借着口碑打开了市场,后来被推介参加莫斯科国际电影节,荣获了第九名,成为中国首部获得国际荣誉的电影。

票房冠军的强大阵容

《渔光曲》的获奖不仅是因为他的底层题材和左翼情结,《渔光曲》的制作在当时也相当的精良,也能代表当时精磨细作的电影技术,影片当时采取外景实拍,并采用国产设备录音,拍摄周期长达18个月之久,这在当时电影界也是非常罕见的。

79年前中国第一部在国际获奖的电影,主题歌词曲作者曾是革命情侣

《渔光曲》其实具备了当代所有商业电影的必要元素。它有强大的阵容,编导是以《都会的早晨》已经出名的蔡楚生,主演是歌舞影剧全能的新女星王人美,并且演唱了主题曲,还有当时的头号喜剧明星韩兰根,就连作曲任光是上海百代影业公司作曲部的主任,当时已是大师级人物担纲,其精良程度在当时绝对算得上“大片”。

词曲作者当时是革命情侣

《渔光曲》也是同名影片《渔光曲》的主题歌,它现在已经脱离影片流传成为经典乐曲。当时由上海百代唱片公司发行的歌曲唱片,一时间风靡传播。

歌曲《渔光曲》的串联作用出现了三次,第一次是童年的快乐时光,但接下来的就是婆婆的去世。第二次是小猴小猫在上海做工,母亲高兴,小猫唱给母亲听,但紧接着是母亲被烧死。第三次影像呈现的是小猴的死亡悲剧,与打渔的收获形成对比,每一次出现都加强了剧情的冲击力。

79年前中国第一部在国际获奖的电影,主题歌词曲作者曾是革命情侣

重复出现的歌曲让电影主题更加凸显,音乐是更有生命力的一种表现形式,故事有时代性的局限,今天的观众可能会有一些陌生,无法体会到那时人物的丰富感情,而音乐穿透了时代,直击人的心灵,歌曲的旋律优美而轻柔,感情真挚,委婉动听,整个节奏舒缓,又带着一份哀怨的情愫。

云儿飘在海空,鱼儿藏在水中。

早晨太阳里晒渔网,迎面吹过来大海风。

潮水升,浪花涌,鱼船儿飘飘各西东。

轻撒网,紧拉绳,烟雾里辛苦等鱼踪。

鱼儿难捕船租重,捕鱼人儿世世穷。

爷爷留下的破渔网,小心再靠它过一冬。

……

词曲作者当时是革命情侣

有必要再说说主题歌的作者:安娥作词,任光作曲。二人创作时曾经是一对情侣。

任光当时是唱片公司作曲部主任,为作此曲专门到渔民区观察渔民生活与劳动。质朴真实的歌词,委婉惆怅的旋律相得益彰,描绘了30年代渔村破产的凄凉景象,音乐中饱含了渔民的血泪。

79年前中国第一部在国际获奖的电影,主题歌词曲作者曾是革命情侣

任光

后来因为任光创作《打回老家去》的抗日歌曲,影响太大被日军通缉,不得不一度躲避海外,后来受叶挺之邀,奔赴新四军从事宣传,不幸在皖南事变中牺牲。

词作者安娥身份也不简单,后来被人称为红色特工。她父亲曾经当选过国民议员。在河北创办纺织工业学校。她在北京上学时加入共产党,后来因为参加革命活动与家庭决裂。1929年到苏联学习,并加入当时苏联的情报部门。回国后,她受中央特科的指派,成为红色特工从事秘密工作,期间受组织委派同剧作家田汉接触,以争取他支持革命。

在她同田汉的接触中,他们彼此倾慕产生了感情,1930年开始了同居生活。但是田汉因为之前有婚约,在面对未婚妻的到来时,他陷入两难境地。这时候安娥主动退出,他和田汉的第一段恋情到此为止。

79年前中国第一部在国际获奖的电影,主题歌词曲作者曾是革命情侣

安娥与田汉

后来在田汉的好友任光的帮助下,安娥进入唱片公司从事创作,这期间她和任光一起创作了《渔光曲》、《打回老家去》等革命歌曲,二人志同道合渐渐走在一起,这段感情也让安娥的才华得以绽放,在任光的提携鼓励下,她在百代唱片创作了不少的歌词,今天耳熟能详的《卖报歌》也出自她的手笔,是她和聂耳的合作。

1934年,安娥作词的《渔光曲》传遍大江南北时,听了歌词的田汉感慨万千,他正在狱中挥笔写下一首诗,怀念他们的感情。1937年,田汉与安娥在前往武汉的轮船上偶遇,而此时安娥已和任光分手,他们旧时的情感再次复燃。

79年前中国第一部在国际获奖的电影,主题歌词曲作者曾是革命情侣

安娥与田汉

几年后安娥和田汉终于相守一处正式结婚,从此再未分离。在以后的日子里,因为他们思想契合,进行大量的文学创作,这段兜兜转转的经历更加深了彼此的情感。

在过去的战争年代里,革命者的情感乃至生命都与革命事业结合在一起,又要经受社会的变迁与震荡,分分合合也是常事,这首《渔光曲》也是一个见证吧,记录了一段历史,注定会穿越时代,散发恒久的魅力。

如果喜欢文章,欢迎点赞分享。偶然一阅,常来看看。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一阅而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