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钱学森电影剧情「分析」

2022-04-30 01:19 作者:辛荣11 围观:

电影《钱学森》是一部人物传记式影片,影片记录了上世纪四十年代,加州理工学院终身教授钱学森心系祖国,写信辗转与祖国取得联系,突破了美方对其归国设置的重重障碍,回国后为祖国的“两弹一星”贡献了自己全部力量的丰功伟绩。这段历史为人所熟知,导演从细节着手,通过记录钱学森的言行和创造的功勋让观众深受震撼和感动。

作为一部时间跨度很大的个人传记类电影,处理好各个典型场景的衔接显得很棘手。但是导演刻意在故事的叙述上避免单调的时间顺序的叙述,将部分隐匿的情节在重要的时间后面展开来,通过人物照片与现实镜头的穿插来践行这样的规避。

《钱学森》:为国家奋不顾身,与爱人白首终老

影片中用几张照片定格了几个重要时间点,分别是返华前中美交涉钱学森归国问题的照片,钱学森一家人回国在渡轮上的照片,核导弹试射成功后庆祝的照片,这三张照片给人以深厚的历史感和浓郁的崇敬感,引导观众进行深刻的思考与体会。

1、爱国热忱:冲破归国重重障碍

钱学森有伟大的爱国情怀,从小他就有用自己的学识改变中国人命运的愿望。美国反共浪潮中,钱学森被当作共产党间谍驱逐,美国华盛顿海军部次长金博尔企图邀请钱学森到五角大楼并对他进行贿赂和挽留,钱学森却婉言谢绝了。随后金博尔就设计诬陷他,他坚强不屈,最终赢得了胜利,彰显了一个中国人的民族气节与爱国情怀。

钱学森在被美国监控期间常与朋友友来打电话,夫妻二人一起通过友来的电话听斯梅塔纳《我的祖国》第二乐章。随后钱学森在被监控期间写成了《工程控制论》,美国朋友加州理工学院院长杜布里奇为他庆祝并劝他留下来,他严词拒绝:“如果回国种苹果是唯一报效祖国的方式,我也愿意去做。”

《钱学森》:为国家奋不顾身,与爱人白首终老

在中美交涉中,美国华盛顿外交部次长金博尔亲自带着钱学森的好友杜布里奇登门挽留,而钱学森先是礼貌待客,然后义正严词地揭露了金博尔的卑鄙目的,并对其进行和言婉拒,既有风度,又不失中国人的面子和气节。

1955年9月17日,钱学森在洛杉矶港口准备回国时,拒绝了一个中国人用英语的提问,这从较深层面展示了他爱国的一面。对于记者涉及到中美敏感的话题,他也巧妙地不予回答,这同样是他高智商爱国的表现。钱学森不仅有科学的头脑,而且有临场随机应变的机警。

就像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十几亿中国人心中有十几亿种爱国方式。不同的人对爱国精神有不同的理解,我们无法用一个恒定的标准去评判他人,但我们可以用一个恒定的方法去丰富爱国精神的内涵,而钱学森先生就用他的言语和行为向我们深刻地阐释了爱国精神的内核。

2、深情专一:庄重对待爱情与家人

年轻时的钱学森对爱情非常庄重,执着而认真。在上海兰心大剧院中,钱学森拿出自己随身携带了多年的蒋英幼时照片表达对她的爱,并与才华横溢的音乐家蒋英订下了终身。他们对未来充满希望,一同踏上了去美国求学的征程。

在美国加州帕萨迪纳市,钱学森举行的一次家庭聚会上,钱学森用流利的英语介绍了他的导师冯·卡门和他的新朋友加州理工学院院长杜布里奇,还给宾客们上了一道最有名的中国菜“叫花鸡”。他风度翩翩,浪漫又有才华,而妻子蒋英貌美优雅,两人一凑一唱,展示了珠联璧合的绝美浪漫二人世界。在场的人都对二人和中国的美食风情赞不绝口,同时对钱学森的学术未来更是大加肯定。

《钱学森》:为国家奋不顾身,与爱人白首终老

钱学森对家庭也很热爱。蒋英生下永刚,他激动而欣喜地对妻子表示了感谢:“辛苦你了。”爱妻爱子之情溢于言表。后来他带着全家老小回国了,在准备去基地进行核试验前,他问候父亲以及与孩子们的情景,全都展示了他对家庭的深厚情感。为了国家的事业他很少回家,甚至有一次回家妻子都不习惯他回来了。

其实他也非常想多陪自己的妻子几天,但国家的科技事业迫使他匆匆回到实验基地。他心里充满了对妻子的亏欠,年老后的钱学森更加为自己当初没有多陪伴自己的妻子和子女而内疚,他的一生都在为耽误了妻子的事业愧疚,这也展示了他人性丰满的一面。

几十年的风雨路,唯许深情共白头,诗一样的浪漫,石一样的忠贞,要做就做最深情最专一的人。陪自己的爱人白首终老,这种誓言背后隐藏着对生活的巨大热情。抱着对爱国主义信仰和对爱人忠贞不渝的认真,钱学森必定会取得事业和爱情的双丰收,成为真正的人生赢家。

3、严谨执着:独立创造成功原子弹

加州理工学院JPL喷气推进研究中心的一次实验中,他为出现了一个低级的错误而恼火,足见其对待科学的严谨态度。钱学森年仅38岁就为美国造出了首架喷气式飞机,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对此进行了表彰与感谢。在长达5年的软禁生活中,钱学森一直没有放弃对全新科学的研究。1954年,43岁的钱学森就完成了《工程控制论》的创作,深刻地展现了他对科学的执着。

《钱学森》:为国家奋不顾身,与爱人白首终老

回国后,钱学森的思想在党和国家的支持下插上了翅膀,他在核科学的领域纵横驰骋,很快就将写成的《建立我国国防航空工业意见书》递交给了国家。随后钱学森在党和国家的支持下,又带领科研团队到内蒙古额济纳旗巴丹吉林沙漠进行核科学实验项目。再加上当时中国请来的苏联专家的传授,中国的核科学实验风风火火地搞了起来。对于苏联专家教授核科学期间的刁难,钱学森给予了科学实际的分析,让大家忍辱负重,潜心学习。

当时的中国急需核科学实验的成功,而苏联专家却以无法延长学习时间为由,终止了对核实验的指导。并规定苏联专家不在场的情况下,任何人不得接近导弹,这给急需核实验成功的中国人一个下马威。钱学森归国第五年,苏联单方面召回了专家,钱学森临危受命担起了全权责任。

核试验进行期间,钱学森不厌其烦地亲自为大家讲解核科学知识,整个团队夜以继日地进行测试与改进,最终于1960年9月12日完成第一枚东风1号导弹组装,同年11月5日酒泉导弹综合试验基础也获得了巨大成功。1962年3月21自行设计的东风2号发射失败,钱学森第一时间前往现场勘查,并主持召开了讨论大会,组织大家进行科学地分析,及时总结失败原因。

《钱学森》:为国家奋不顾身,与爱人白首终老

1964年10月16日15时中国成功爆炸了一颗原子弹,粉碎了美国的核讹诈,紧接着1966年酒泉基地野外发射场两弹结合发射成功,从此中国人在国际上有了话语权,有了对抗侵略的宝剑。而这些让中国引以为傲的科学成就,全都离不开钱学森的科学头脑与报效祖国的心愿。

写在最后:家国之恋,是人类最朴素的感情。小到故乡,大到祖国,因为承载了我们成长的时间和物理空间,而变成每个人精神世界的一部分。钱学森先生曾坚定地承诺,如果回到祖国,他愿意选择种苹果。最终在钱学森先生的带领下,中国独立制造成功了第一颗原子弹,这一刻无疑是振奋人心的。面对两弹结合,他在心里告诉杜布里奇,这就是我种的苹果。

如果我们能够意识到现在美好和安稳的生活,是因前人的呕心沥血甚至为国捐躯而获得的话,也许我们就能自觉地为这个国家做点不算惊天动地但也能推动改善的事情。虽然自己的力量不够强大,但是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无疑也是为国做贡献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