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关中刀客全集10部电影剧情「梳理」

2022-04-22 11:54 作者:雨人视界观 围观:

什么是侠客?哪里是江湖?武侠作为一种华人特有的文化,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人。行侠仗义,快意恩仇。正如许巍唱着的“曾梦想仗剑走天涯”,每个人都曾有过一段武侠梦,都曾在梦中成为身在江湖的大英雄。

从秦汉的志怪传说,到唐宋的民间传记,再到明清的公案文学。武侠文化即不是八股文章,也没有过一定之规。武侠文化是将“武”与传统的“儒”、“道”等本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

在一些动乱的年代,传统武侠风靡一时,侠客们多以“入世”解救苍生为己任,以仁德为武,仗义为侠。而到了和平安逸的年代,则是以“出世”为核心的新仙侠更为盛行。讲求的是超凡脱俗,羽化飞升。

《双旗镇刀客》:万里黄沙刀客行,这部电影尽显武侠片的精气神

武侠很大程度上代表了人们的心理诉求。因此不同时代,不同环境下,侠与义所寄托的情感也并不相同。

它从未拘泥于固有的体系,也不挑剔传播的形式,海纳百川的包容力使其能够流传至今。这其中亘古不变的就是人们对侠与义的思考与追求。

从民俗、话本到曲艺,从评书、小说再到影视,武侠文化在不同的载体下,都散发出其独特的魅力。

自1928年电影《火烧红莲寺》带动了电影武侠热起,武侠电影逐渐成长为一种具有民族标识性的重要电影分类之一。李小龙、成龙、李连杰等都是凭借“中国功夫”打入好莱坞。而导演李安更是通过古装武侠电影《卧虎藏龙》斩获奥斯卡。

《双旗镇刀客》:万里黄沙刀客行,这部电影尽显武侠片的精气神

不同于香港武侠电影的迅速崛起,内地动作电影起步较晚,曾在很长的一段时间中鲜有佳作诞生。但却有一部武侠片中的异类,令人印象深刻,堪称内地武侠电影的扛鼎之作。周星驰在《国产凌凌漆》中多次致敬,知名作家王朔更是评价其为“一部真正的武侠电影”。

双旗镇刀客(1991)

曾经辉煌的西安电影制片厂,虽然近年来由于地理、经济等问题逐渐没落。但不可否定的是,这里走出过诸如张艺谋、陈凯歌等一众著名的内地导演,为中国内地电影发展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而电影双旗镇刀客正是一部出自西影讲述西部文化的武侠电影。

少年刀客与黄沙古镇,当确定了故事的梗概后,为了寻找合适的取景地。导演和编剧等一干剧组人员不惜驱车近万里,查询各地地志,并去实地勘察。最终将目光锁定在一处废弃的古镇遗迹。

《双旗镇刀客》:万里黄沙刀客行,这部电影尽显武侠片的精气神

在资金本就紧缺的情况下,众人仍旧坚持在古迹中搭建街景,最终导致影片的制作成本的超支严重,不少人因此被厂里批评甚至是免职。

但也正是靠着这样较真和求实的一股子精神,制作组才在这片黄沙万里,渺无人迹的废土上,谱写出一段西部武侠电影的新篇章。

刀客文化

“刀含四尺影,剑抱七星文。”没有刀光剑影的武侠不是武侠。剑在中国兵器史上的地位高绝,乃古之圣品,至尊至贵。既可以是武将手中的无双利器,又可以是文人腰间的君子之气。而不同于剑的“气度”,刀则是更为古朴甚至是原始,讲求大开大合,甚是粗犷豪放。

电影《双旗镇刀客》,就是以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一种刀客文化为蓝本。自清末以来,西北地区出现一批由中下层民众自发组织的团体。由于组织成员大多携带一种名为“关山刀子”的武器,而被称之刀客。

《双旗镇刀客》:万里黄沙刀客行,这部电影尽显武侠片的精气神

虽在清朝被定义成匪类,但由于组织中大多数人出身穷苦,深知平民疾苦。刀客们嫉恶如仇,行仗义之事,反抗封建,受到普通民众的爱戴。西北的刀客文化,即符合人们心中“侠”的定义,又融合了其独有的地方风格。

千禧年后曾有名为《关中刀客》的系列电影,塑造了“粪操子”、“花翎子”、“七寸子”等众多极具特色的刀客形象,将忠信勇义等等品质杂糅其中。原来侠客们不光是清风细雨似的出尘,还能是风沙暴起般的狂野。

如此说来,电影《双旗镇刀客》应该是一部讲述西部刀客行侠仗义、扶危解困的武侠电影了?事实却并非如此。

另类武侠

起初电影的构想,的确是无名侠客在他乡的冒险故事,流程上也试图去借鉴在当时体系已经相当成熟的美国西部片。但由于不愿让影片沦为平庸,最终还是在人物设计上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与创新。让其成了武侠片中另类的存在。

《双旗镇刀客》:万里黄沙刀客行,这部电影尽显武侠片的精气神

“怂”主角

主角孩哥是涉世未深的少年,在丧父后只身前往双旗镇。为的不是理想,更不是大义,而是去接自己定下娃娃亲却又素未谋面的媳妇。孩哥寡言少语,唯唯诺诺。没过门的媳妇厌恶他,丈人爹则觉得他没本事。

“滑”大侠

大侠沙里飞名扬百里,满嘴的行侠仗义劫富济贫,却是个滑不留手十足的小人。被问路的刀客吓了一跳,又不敢反抗,人走之后却大声的骂骂咧咧。张口就管初识的孩哥借钱。还住店不付钱,反倒是威胁要账的老板娘。

“坏”刀客

一刀仙的刀法一流,无论对付哪个对手都是一刀解决。武艺如此了得的他,却成了这一带的祸害,无人敢怒无人敢言。当他得知自己的手下死了,便要不分黑白的去屠镇。手段狠辣,恶的通透。

“劣”镇民

双旗镇的镇民同样有着自己的生存之道,叫“三正”,眼正手正腿正。说白了,不该看的别看,不该碰的别碰,不该管的别管。但这可不是什么中庸之道,事不关己时全都抱着膀子看热闹,自身受到威胁时,却又能瞬间“团结”起来。三正?三观不正。

《双旗镇刀客》:万里黄沙刀客行,这部电影尽显武侠片的精气神

全员烂人的电影并不少,姜文的《鬼子来了》,大卫芬奇的《消失的爱人》,短片改编的《调音师》等等,但本质都并非是赞颂其中的丑恶,而是通过故事去探讨或反思人性。

双旗镇同样如此,整个影片下来,虽然没有一个可以称得上是“侠”的人物。但也就是这样一部电影,却有着真正的武侠范,因为它蕴含着武侠中该有的味道。

武侠的精气神

道家认为人身有三宝,精、气、神。简单来说就是皮囊、驱动力、神魂。三者相生相助,成为人生命的根本。

一部电影同样可以用这种方式去看待,场景的设计,演员的表现,镜头的渲染等,这些影片整体的卖相就是精;影片的剧情是否合理、流畅并吸引人就是气;而电影的精髓和主旨在哪,能否引起反响或是共鸣,其背后有没有可以挖掘的纵深,就是电影的神。

《双旗镇刀客》:万里黄沙刀客行,这部电影尽显武侠片的精气神

一、精

前面提到,剧组为了合适的拍摄地,万里寻址并建造街景。正因如此,沙尘蔽日下,一个孤寂的黄土小镇才得以呈现在观众面前。影片中到处都是时间留下的痕迹,干裂的土地,风化的岩石,高高的山岗,还有随处可见的沙,粗犷又古朴,荒寂而悲凉,似埋葬侠客们的英雄冢。而刀就应该出现在这里。

徐克监制并编剧的《新龙门客栈》同样取景于西北。张曼玉、林青霞、梁家辉、甄子丹,一众大牌影星的挤压下,观众仍旧不会忘记一个不知名演员饰演的角色——刁不遇。黄沙、白骨与刀,即便他是厨子,手持的是剔骨刀,用的是庖丁解牛,但依旧惊艳了全场。

回到《双旗镇刀客》,除了匹配武侠文化的取景外,影片在人物形象上,同样有其用心之处。破裂的嘴唇,黝黑的脸颊,还有眯着的眼睛。这些极富地域特征的细节被充分还原。粗糙的质感下,透露着浑厚。梦回武侠,那就置身其中。

《双旗镇刀客》:万里黄沙刀客行,这部电影尽显武侠片的精气神

值得一提的还有孙海英在影片中饰演的一刀仙,他将一个成名已久又自命不凡的匪首刻画传神,压迫力十足。一刀仙每次对决都有种独特的仪式感,珍而重之的系上黑色的头巾,阔步向前。但这并非是对生命的敬重,更像是手中的刀。

惊艳的“银幕悍匪”,总是能让人记忆深刻,王千源之于《解救吾先生》,廖凡之于《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等等。有趣的是,这两位也都和武侠电影有着渊源。前者的《绣春刀》,后者的《师傅》,同样是武侠片中的佳作。

《双旗镇刀客》:万里黄沙刀客行,这部电影尽显武侠片的精气神

二、气

即便影片中尽是“反武侠”的另类角色,但在剧情上,武侠片应有的情绪,却是一样都不少。主角孩哥全片仅出刀三次,但这江湖上的爱恨情仇却尽在其中。

初到双旗镇的孩哥受尽冷眼,镇上孩童叫其小辫子,定了娃娃亲的好妹更是没给过孩哥一个好脸色。丈人爹让他在店里当个伙计帮忙,却只字不提婚娶的事情。

孩哥的第一刀并没有对准人,而是一刀劈开了整扇的猪。这一刀劈掉了好妹和丈人爹心中那个没本事的小辫子,得到了应有的认可。也为自己赢得了爱,赢得了好妹的心。

孩哥的第二刀出的意外,也出的无奈。一刀仙的手下兄弟,在丈人爹的店里喝酒,偏偏看上了好妹,欲行不轨。孩哥出手阻拦,但跋扈惯了的匪类哪管青红皂白,劈刀便砍,却被孩哥一刀解决。这一刀,孩哥守住了爱,也遭来了恨。

《双旗镇刀客》:万里黄沙刀客行,这部电影尽显武侠片的精气神

得知兄弟身亡的一刀仙前往双旗镇复仇。“怂”的孩哥想过寻人帮助,也想过出逃。但几番尝试下来,还是不得不自己面对一刀仙。而孩哥的第三刀结束了仇,也结束了这段身不由己的江湖事。

影片剧情的转折就如同其中的刀,够快够狠,没有丝毫的拖沓,以刀为介,以刀为媒,糙但不做作。与那些情节松散全靠生拉硬凑只画虎皮的影片,有着云泥之别。

这样的“气”,在赵文卓主演的武侠片《刀》中,能够找到共通的体验。徐克以纪录片的形式,将一段江湖仇怨搬上银幕,风格写实,重在情绪的宣泄,影片充斥着愤怒狂躁甚至歇斯底里。但同样饱含爱恨情仇,同样的简单透彻。

《双旗镇刀客》:万里黄沙刀客行,这部电影尽显武侠片的精气神

三、神

除了构架与躯壳,一部影片的好坏还在于其神韵。而这在苛求意境的武侠片中则更为重要。《双旗镇刀客》大有古龙式的风格,讲求一刀致命,并没有清晰的一招一式,更不拘泥外在,而是将武侠的本质内敛于心。

影片最后孩哥与一刀仙的遭遇,堪称经典。在黄土短街之上,竟能上演一场如同殉道式的庄严对决,关乎成长,更关乎人心。

一刀仙十步一杀,来到孩哥面前,气势已然巅峰。身后亡者或跪或卧,却不知本是颤抖着的孩哥,已完成了成长的蜕变。三位亡魂象征着孩哥与亲情、仗义和迷惘做出了最后的诀别,眼前狂风席卷沙尘而过,耳边短兵相交作响。孩哥头顶溢下鲜血,一刀仙感叹“你和谁学的刀法”。

《双旗镇刀客》:万里黄沙刀客行,这部电影尽显武侠片的精气神

有的武侠让人热血沸腾,有的则冷彻骨髓,影片无疑属于后者。相较之下,这是一种更趋近于真实的写意,隐去了刀光剑影,甚至没有破风之声,但却能在刹那间直刺人的心头。

周星驰在创作《国产凌凌漆》时,就曾多次观看此片。隐于市井身着邋遢的另类特工,靠着刀法吸引女主角的桥段,还有结尾时的利落一刀,以及最终反派的死亡方式,皆是借鉴其形意与神韵。

结语

相较于金庸的“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双旗镇刀客》更像是古龙式的“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不似一壶温润的茶,而像一碗陈年的酒。影片用另类的方式却拍出了正宗的武侠范。

《双旗镇刀客》:万里黄沙刀客行,这部电影尽显武侠片的精气神

在取景、剧情和神韵上,尽显武侠电影的精气神。导演建造了一个“反乌托邦”的双旗镇,主角孩哥在此经历凶险,但最后收获爱情,也获得成长。

而作为观众,能清晰的感受到西部刀客文化独特的风采与魅力,犹如身临其境,仿佛在电影中圆上了一回儿时的武侠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