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幻影电影剧情「介绍」

2022-04-18 03:52 作者:星空婉儿 围观:

文/星空婉儿

《气球》是万玛才旦最具代表性的一部作品,这部作品通过一个“避孕套”,牵引出藏民一系列故事,万玛才旦将自己的思考置于影片之中。影片里暗含大量的隐喻,探讨宗教文化与人性的冲突,可以说,这部电影是一部未被世人发现的好电影。

万玛才旦走在路上,看到空中飘着的五颜六色的气球,陷入了沉思,获得了这部电影的灵感。电影中的“气球”,并非我们认为的“气球”,而是“安全套”。故事发生在20世纪90年代,此时,计划生育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达杰和卓嘎是个老实的藏民,他们以牧羊为生,此时,他们已经有3个儿子了,如果再生,便会面临难以支付的罚款。

为了计划生育,镇医院给大家发了不少安全套,但是达杰的最后两只安全套被两个儿子拿出来当做气球玩具浪费了,在这种情况下,卓嘎来到镇医院,想要做结扎手术。

手术安排在一个月后,但是出人意料的是,在这个过程中,她还是怀孕了。残酷的现实,巨额的罚款,生活的困难,教育资源的匮乏,出于种种原因,卓嘎实在不愿意生下第4个孩子。此时,正逢达杰父亲去世,达杰笃定:这个孩子一定是父亲的转世。达杰无论如何也不同意卓嘎打掉孩子,他们的矛盾因此产生,悲剧开始上演。

这个影片,通过女性生育问题,融合作者对转世观念和宗教文化的思考,其背后,是宗教文化对女性的压迫。

《气球》:一个“避孕套”,牵出藏民秘事,揭露文化对女性的压迫

01 “气球”的隐喻性

气球是什么?首先,“气球”隐喻“安全套”。有了气球,人们才能贯彻计划生育政策,有了气球,人们才能尽情地释放自己的欲望。

影片中两次出现孩子将安全套误认为气球的场景,第一次是影片开头,两个孩子拿着“气球”在奔跑,父亲达杰看到了非常愤怒,大声指责孩子不懂事。而一旁的爷爷,却百思不得其解,在他眼里,孩子不过是玩了两个玩具罢了,他一边维护孙子,一边指责儿子。

这个片段,暗示了未被开化的民智,暗示了不同辈分的强大代沟。爷爷是顽固派的代表,他思想老套,不愿意接收新事物,还阻断孙子接受新事物。影片中还有一个呼应:他们一家人在吃饭时,电视里传来了英国第一个试管婴儿成功的消息,爷爷知道后,大骂“科学”对人们思想的荼毒,大骂世界末日就要来了。爷爷立刻让孙子关掉电视,不允许孙子听到任何跟科学相关的东西。

第二次出现气球,是两个孩子为了换取隔壁邻居的口哨,他们将父母的最后一个“气球”给了对方。对方的父母看到儿子手里的“气球”后,羞愧地无地自容。如果说第一次气球的出现,是讽刺老一辈人的守旧,那么,第二次出现的气球,暗示了当代人的愚昧与矛盾。他们一边接受着新事物,一边深受封建思想的影响,他们的行为和思维出现了分裂,或者说,社会在进步,但是他们的思想并未进步。

《气球》:一个“避孕套”,牵出藏民秘事,揭露文化对女性的压迫

其次,“气球”隐喻现代文明。气球是文明的产物,是科学的推进者,是女性的保护者。

卓嘎第一次去到镇医院时,女医生将自己仅剩的一只“气球”给了卓嘎,她在试图阻止悲剧的发生。在卓嘎意外怀孕后,她再次来到镇医院。

女医生说:“赶紧拿掉吧,越早做痛苦越少。咱女人又不是为了生孩子才来世上的。过去的女人,生五六个,那么辛苦,干嘛呀。你看我,就一个孩子,为了自己轻松,孩子还能受到好的教育。这个年代,要那么多孩子干嘛?”

女医生点出了时代与女性的冲突。旧时代,女性是生育的工具,她们并没有自己的价值,女性是被物化的存在。新时代,女性不是为了生孩子来到世上的,女性应该有自己的选择权。

然而,达杰并不接受现代文明,尽管这个错误是由他造成的,他依旧理直气壮地觉得,应该由妻子来承受后果。因为,在他心里,这个孩子就是父亲的转世,任何人不得伤害这个孩子,否则就是大逆不道。

《气球》:一个“避孕套”,牵出藏民秘事,揭露文化对女性的压迫

最后,“气球”隐喻女性的命运。女性如同气球一般,一心想飞向高空,想在自己的世界里自由自在地飞翔。但是,气球的线始终掌握在男人手里,只要男人不放手,所谓的自由,不过是空谈罢了。

气球,看上去多么美好,给人以浪漫的想象。可实际上,气球不过是幻影罢了,它就如同泡沫一般,看似五彩斑斓,实则一戳就破。

《气球》:一个“避孕套”,牵出藏民秘事,揭露文化对女性的压迫

02 文化的压迫是潜移默化的,人们深受其害而不自知

我们活在社会里,思想便会受到集体的影响,而赋予集体意识的,便是文化。可并非每一种文化都是值得传承的,有些文化,不过是历史长河中的糟粕罢了。

藏民深受转世文化的影响,他们坚信人是有来世的。卓嘎的大儿子,因为背上有一颗跟奶奶相似的黑痣,便被认为是奶奶的转世。

大儿子背负着奶奶转世这些身份的重担,家人都优待他。在别人眼里,这是一种幸运。只有他自己知道,这是一种折磨。

大儿子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背上的黑痣突然消失了,他终于做回了自己,终于不再是别人的替代品了。他在梦里高兴地奔跑,一觉醒来,却发现这颗黑痣还在背上,他永远也无法祛除这颗黑痣,多可悲呀。

《气球》:一个“避孕套”,牵出藏民秘事,揭露文化对女性的压迫

就因为卓嘎怀孕时间与公公去世时间接近,哪怕没有任何预兆,卓嘎也必须接受孩子是公公转世的结论。当晚辈变成长辈,当孩子变成父母,这还是真正的伦常吗?

达杰看出来卓嘎想要打掉孩子的心思,大声斥责她不孝,指责卓嘎没良心。

达杰:你这个妖女,肚子里要是你父母转世,你会这么说吗?

卓嘎:我父母去世早,都不知道他们的转世在哪里。

达杰:没料到你会这样想。

卓嘎:有时候,上师也会出错。要是上师错了呢?

达杰:你连上师都敢怀疑,上师出错还得了?

卓嘎发出质问:“万一上师出错了呢?”可惜,没人回答她的问题。她的质问,意味着思想的崛起,她开始质疑上师,开始挑战宗教权威。这就如同西方尼采的呼喊:“上帝死了”。

这一叩问,是全剧的灵魂所在。卓嘎的质问有理有据:“老人家去世都不到49天,怎么可能这么快投胎回来。阿妈也是死后一年才转世回来的。”然而,这一理论不仅没有得到丈夫的支持,反而换来了丈夫的一个耳光。

《气球》:一个“避孕套”,牵出藏民秘事,揭露文化对女性的压迫

人们活在文化的压迫下,无力反抗。人们不知道自己被谁控制,还自以为命运掌控在自己手里。人们以为,每一个选择都是自己做的,实则每个选择都是迫不得已。

影片表面在讲述生育、生命和信仰,实则是万玛才旦对传统观念的叩问,导演在探讨生活在特殊时期的藏族人,他们在观念的裂缝中矛盾地活着。

女子受孕,究竟是亡灵选择了自己,还是现代文明的缺失?背上长痣,究竟是故人归来,还是信仰的误读?人们,究竟是在为自己而活,还是在为佛陀而活?

作者介绍:星空婉儿,今日头条签约作者,青云计划获得者,一个酷爱读书、酷爱旅游的汉语言人,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毕业,座右铭:热爱可抵岁月漫长。希望能以文会友,欢迎大家一起畅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