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前往火星电影剧情解读「详细介绍」

2022-04-18 01:05 作者:清风朗月读书正好 围观:

最近“天宫课堂”第2课,面向全球做现场直播,瞬间聚焦了青少年和儿童的目光。讲课老师是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和叶光富,他们在太空中授课,在太空中做实验。奇特的实验现象激起了青少年的好奇心,引发了他们探索“航天梦”的豪情。

2021年5月15日,我国的“祝融号”火星车顺利在火星北半球着陆,它那矫健的身姿,梦幻的着陆方式瞬间火爆媒体,中国的航天事业又前进了一大步,可以近距离观察我们地球的邻居火星了!

《出发去火星》:这就是我们的邻居火星

其实,早在几千年前,古人仰望茫茫太空,就有了无限遐想。2300年前,爱国诗人屈原遥望太空,在《天问》中写下千古一问:日月安属,列星安陈?19世纪,西方出现了关于火星的科幻小说,遥想火星的模样。

几千年以来,人们怀揣着对太空的好奇心,特别是我们的邻居火星引发了科学家们的坚持不懈的努力。从哥白尼到牛顿,从开普勒到乔凡尼,他们孜孜不倦研究火星的运行规律及表面特征。

《出发去火星》:这就是我们的邻居火星

现在我们进入了21世纪,科学技术已经有了极大的发展,科学家、天文学家们对外太空的探索有了实质性的进步,我们登上了月球,在太空中安装了空间站。

而面对我们的邻居火星,科学家们从未停止探索的步伐,20世纪,成功发射了火星探测器,收到第一张火星表面图像。

为什么说火星是我们的邻居呢?人们把太阳的卫星根据与太阳的距离,分别命名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和土星。

《出发去火星》:这就是我们的邻居火星

你们发现了吗?金星和火星就是我们地球的邻居。科学家们经过探测和研究发现,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主要成分以硅酸盐岩石为主,所以呢,称为固态行星。而木星和土星的主要成分是氢和氦,所以称为巨聚行星。水星和金星距离地球太近,而且温度很高,所以,科学家们把外太空的探索第一步放在了我们的邻居火星身上。

火星为什么被称为火星呢?因为火星上的土壤是红色的,土壤中含有大量的氧化铁。

朝华出版社出版的《出发去火星》,分别从认识火星、人类探索火星、揭秘“天问一号”的火星之旅、岁月无悔的中国航天人等角度,围绕火星,回顾探索火星的前世、现在与未来。

《出发去火星》:这就是我们的邻居火星

《出发去火星》的主编之一钱航,是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总体设计部设计师,钱学森青少年航天科学院专家,常年奋斗在航天科研第一线,并以志愿者的身份向青少年科普航天知识。

所以这本书极具科学权威性,既全面又系统,以图文并茂的方式,深入浅出地讲述去火星的过程。

搭载着我们的火星车的“天问一号”在太空中漫游了多少个月才能到达火星吗?10个月。为什么遨游这么长时间呢?这与火星的公转速度有关。因为火星的轨道要比地球得更扁一些,而且离心率要大,距离太阳转一圈的时间要更多。而火星的大小,大约是气球的1/7。

《出发去火星》:这就是我们的邻居火星

树上掉下来的苹果会撒在地面上,而不是飞向天空,我们跳起来后还是落到地面上这是受了击球的万有引力影响。而“天问一号”摆脱地球的引力飞向遥远的太空,克服重重的阻碍,是经过了科学家无数的缜密计算和实验的结果。

说到这里,我们就不得不提我们的优秀的航天人。要知道,中国航天的发射成功率是世界上最高的,成功率超过了95%。“而保证成高成功率的就是检查,检查,不断地检查。”

从这里我们感受到了航天员踏实苦干的精神,精益求精的精神,和艰苦奋斗的精神。中国航天事业从无到有,从落后到位居世界前列,离不开一代又一代航天人的努力奋斗和奉献。

这本记载着许多火星故事的书,既是一本科普读物,又拂去火星的神秘面纱,让我们看到火星的美丽。心怀好奇,心怀梦想,每颗种子都能生根发芽成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