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喜欢你周冬雨电影剧情「介绍」

2022-04-16 12:59 作者:本体自在 围观:

01.《喜欢你》的剧情简介

跨国酒店总裁路晋,与酒店厨师顾胜男不打不相识。路晋为收购顾胜男所在的瑰蕾酒店,入住考察。对厨师精心烹饪的食物,大失所望。

被顾胜男临时救场的美食打动,开启隔空点菜、以菜会友局面,直到戳穿对方身份。

在美食的牵线搭桥下,两人渐生情愫,消除了误会,终于走到一起。

虽是一个老套的“霸道总裁与灰姑娘”的故事,却给观众带来一些启发、新意。

02.由片名想到的,导演希望表达的主题

无意中搜到这部影片,当时想到的是,为什么导演将影片起名《喜欢你》,而非《爱你》?

豆瓣儿评分6.8分《喜欢你》|心理学:美食让他们遇见更好的彼此

看完影片后,豁然开朗。“喜欢”有两种含义:

1.对美食的喜欢,极致追求。

影片中有很多高档食材出现,如意大利阿尔巴白松露、日本的但马牛肉等,观众看到精致的画面,是一场视觉盛宴,美不胜收的享受。

导演意欲通过食材制作、烹饪的整体美感,带来视觉冲击的同时,呈现男女主角阶层的巨大差异。

不过这样的设置,可能会出现一个问题,让普通观众自惭形秽,不由自主代入角色中,与剧中角色对比,产生身份的焦虑感。

导演许宏宇接受采访时说:“有时好吃的东西不一定好看,除非是大家熟悉的,我们不想所有菜品都那么俗套,因为那不符合顾胜男出人意料的性格。”

2.对心仪之人的情感表达。

路晋(金城武饰)和顾胜男(周冬雨饰)的相识,源于顾胜男为闺蜜出气,却划错了渣男的汽车。开启了不是冤家不聚头的惟幕。

豆瓣儿评分6.8分《喜欢你》|心理学:美食让他们遇见更好的彼此

虽然路晋由最初极其讨厌顾胜男,逐渐被她烹饪的美食征服,但是,整部影片没有一句喜欢。

更多的是对她的“讨厌”,骂她“笨”。其实讨厌的反面,就是喜欢。平常人根本撼动不了他的情绪,因为不屑。只有心动的人,才能让他说出“讨厌”的撒娇、卖萌意味。

导演想表达的主题,恰恰是“讨厌”背后的东西,即“爱你在心口难开”,那种看清自己内心情感时的蠢蠢欲动,用“喜欢”来诠释,喜欢是爱的预热阶段。

因此片名是《喜欢你》,而非《爱你》。

03.角色的设置,反映出的情感模式

1.男女主角是理想爱情的追随者。

路晋和顾胜男,在常人眼里,不是一个世界的人,却阴差阳错,最终走到一起。

一个是事业有成,处于社会顶层,家世显赫的社会精英;一个是普通的工薪阶层,没有任何家庭背景,及漂亮的外在形象,极其平凡。

豆瓣儿评分6.8分《喜欢你》|心理学:美食让他们遇见更好的彼此

两个不可能有任何交集的人,因性格的互补,美食的诱惑,忽略了社会阶层、地位的差异,成为最佳组合。

这是导演设置的悬念,两人差距越大,交往的可能性就越小,就是常人所说的“门不当户不对”、“不般配”。

悬念越大,越吸引人,充分调动人的好奇心,才有峰回路转之后的皆大欢喜。

顾胜男是一个呆萌、迷糊的女孩,没有心机,却是路晋的解药。

简单才是极致,面对这样一个单纯、直率的女孩,精明、理智的男主才能放下心防,尝试触摸爱情。

如此说来,两人是标配、绝配,是彼此的“菜”。

正如影片中的那句台词:每个人身上都有密码,食物是打开密码的钥匙,对食物挑剔的人,在乎的不仅仅是味道,Ta在乎的是有没有遇到解对密码的人。

顾胜男就是路晋的解码人、救赎。

两人最后的牵手,让人们看到了理想爱情的模样,没有世俗偏见,阶级的困扰,满足了现实中情感的缺憾。

2.闺蜜和助理的情感模式——即时满足型。

豆瓣儿评分6.8分《喜欢你》|心理学:美食让他们遇见更好的彼此

因男女主角的交集、冲突,他们的助理和闺蜜,顺理成章开始交往。吃火锅时,两人关系渐趋明朗。

闺蜜说:“好吃的东西,吃一次就算了吧?”

助理说:“我老板是个吃货,你闺蜜是个厨子,只要他们可以吃,我们就可以一直吃下去。“

两人是当下速食爱情的代表,“一夜情”、“出轨”,都是各取所需,成为一种交易、放纵,为平淡的生活注入一丝激情。

这种情感模式,无需多少情感投入、经营,成本很低。满足了人们即时享乐,“今朝有酒今朝醉”的需求。

04.男主角路晋的心理画像

1. 缺爱的“内在小孩“。

“内在小孩”是一个心理学概念,指我们对自己童年体验的记忆,和自己理想童年的内化。

即每个人内心,都住着一个没长大的孩子,那个孩子就是曾经的自己。

如:你给儿子买了一个汽车模型,这个东西并非儿子想要的,而是童年时的你想要的,即为了满足你的“内在小孩”。

豆瓣儿评分6.8分《喜欢你》|心理学:美食让他们遇见更好的彼此

心理学家认为:父母的各种限制、要求,让孩子感觉到的不是现实的友好,而是逐渐退回到内心中去,在Ta内心形成一个虚构状态。若外在环境特别恶劣,孩子就会在内心营造一个理想世界,变成“我不要跟现实接触”。

因此,他拒绝与他人互动、交往,将外界隔离,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路晋的父亲就是希望,将儿子打造成冷漠无情,别人仰望,却孤独的“王者”。

就像路晋说的“越是低等的动物,越喜欢凑在一起吃饭,比如蚂蚁、苍蝇、秃鹰、土狗,而老鹰向来都是独自进食。”

他终于长成如父亲所是,而非如自己所愿的人,成为父亲的翻版。

父亲将他“物化”,即达到我的要求,才能满足你的需求,得到想要的东西。以爱为名,控制、情感绑架他。将他心爱的小狗丢弃,就是很好的证明。

豆瓣儿评分6.8分《喜欢你》|心理学:美食让他们遇见更好的彼此

导致他没有人情味,缺乏情感流动。

2. 越爱越孤独。

他不是“爱无能”,有爱的能力,只是恐惧付出感情,受到伤害,才刻意压抑、回避,用冷酷的外表伪装,即“越爱越孤独”。

世界级导演基耶斯洛夫斯基的影片,多以“爱”为主题。他认为:无论在什么样的国度,孤独仿佛都是无所不在的痛苦,这是因为我们都活在自己的墙内。

路晋就是这样的一座孤岛,不与人建立亲密关系,免受伤害。还好遇见了命中注定的人——顾胜男。

05.女主角顾胜男的画像

1. 性格特点。

她是一个迷糊、邋遢,自食其力,积极乐观的女孩。有烹饪天赋,富有创意,不按常理出牌,较强的独立意识。

豆瓣儿评分6.8分《喜欢你》|心理学:美食让他们遇见更好的彼此

即使对心动的人,也不委曲求全,成为别人的附属品。

“吃饭是很私密的事情,一个人怎么可以同时吃两个人做的菜。”

因此,意识到对路晋的感情,已不是单纯的厨师与客人的关系。

而是希望成为对方的专属私厨、情侣,共度一餐一饭的日子。

但是如果此路不通,也不会卑微依附男人,丧失人格独立、尊严。

2.男主的贵人、唤醒者。

她感受到男主的孤独、落寞,渴望与人建立联结,遂抛弃前嫌,与他成为朋友。

让男主体验到被关爱的温暖,慢慢融化心中的寒冰。这是冰与火的融合,打碎了他心中的固有观念,开始融入外界,与她一起吃火锅。

因此,从这种意义可以说,她是男主的贵人、引领者,具有治愈功能的良药。

06.食物的寓意

1. 爱情的美好,就在三餐四季中。

“食色,性也”出自《孟子·告子上》,“色”不是“好色”,是“喜欢漂亮、美好的事物”。

意思是:吃东西,喜爱美好的东西,是人的本性使然。这句话是告子说的。

美食就是这样美好的存在,真正的幸福生活,不过是和爱的人,过三餐四季的日子。爱情的点滴,蕴含于日常的一蔬一饭之间。

豆瓣儿评分6.8分《喜欢你》|心理学:美食让他们遇见更好的彼此

关爱你的人,才会叮嘱“吃好、喝好”,于朴实的话语中,真情流露。

2.美食的心理补偿作用。

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说:食欲和情欲自然流淌,任何压抑都会产生桎梏人性的力量。

他的人格理论认为:当人的本能受到现实约束,甚至发生冲突,人性的自由可在美食中,找到突破口,人类真实的情感与欲望,才得以合理渲泻。

路晋的情感缺失,导致对食物的极致追求,用美食弥补心理的匮乏、不安全感。

在父亲的控制下长大,没有自由空间,只能从食物中寻找掌控感、满足感,及存在感,释放内心的压力、情绪。

3.食物成为载体,打破阶级固化。

因为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男女主角的成长环境,家庭背景,社会地位,似乎成为两人之间不可逾越的障碍。

但是,因美食结缘,心意相通,从而成功实现跨越这些壁垒,“有缘千里来相会”。冲破世俗观念的禁锢,牵手相伴。

这是食物的功劳,成为彼此的红娘。

观众对影片《喜欢你》,虽褒贬不一,但总体来说,是一部质量上乘的影片。

豆瓣儿评分6.8分《喜欢你》|心理学:美食让他们遇见更好的彼此

导演将美食与情感、生活元素结合,引人深思。接地气,从影片角色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形成镜映,能感同身受。

正如那句耳熟能详的话:没有什么是一顿饭解决不了的事,如果有,那就两顿饭。

愿你我也能在美食中疗愈、成长,遇见未知、更好的自己!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