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陶器的目标电影剧情「梳理」

2022-04-15 10:31 作者:文理百科121 围观:

陶器的发明,是人类历史上最早通过火的作用,使一种物质(松软的粘土)改变成另一种物质(坚固的陶器)的创造性活动。陶器的出现和制陶业的兴起,不仅加速了生产力的发展,而且促使人类的定居生活更加稳固。中国最初的陶器现在还不清楚。新石器时代早期的裴李岗文化、磁山文化和大地弯文化的陶器都比较原始,陶质疏松,火候一般较低,器形比较简单,其年代约为公元前五、六千年。在此之后,陶器生产逐渐获得发展,制陶技术日益进步,至龙山文化时期达到了中国新石器时代的顶峰。

中国新石器时代黄河流域制陶工艺的发展

磁山文化陶盂

中国新石器时代的陶土,一般都是就地取材。黄河流域的制陶原料,主要采用适宜的天然粘土,如红土、河谷中的沉积土和黑土等。陶土的成分对陶器的烧结和颜色具有一定的影响。其中铁的化合物起着助熔作用,降低陶坯的烧成温度,并影响陶器的颜色,如在氧化焰中烧成,则成红色;在还原焰中烧成,则成灰色。除红陶、灰陶、黑陶等外,还有少数的白陶。白陶在黄河流域从仰韶文化晚期开始出现,而在大汶口文化和山东龙山文化中比较流行。大汶口文化和山东龙山文化白陶的化学组成,有的与中国北方习称为瓷土的制瓷原料很相似。因氧化铁的含量低得多而烧成后呈白色。

中国新石器时代早期如裴李岗文化、磁山文化的陶器,陶土一般都不经过淘洗。大概自中期以后,根据器物的不同用途,有的经淘洗以去掉杂质,制成较为细致的陶器,代表性的如仰韶文化的彩陶。有的则加入羼和料,如砂粒、稻草末、稻壳、植物茎叶和蚌壳末等,主要目的是为了增强陶器的耐热急变性能,以避免在加热时发生破裂。不同地区或文化的陶器羼和料的种类和份量往往不一样。作为炊器使用的釜、鼎、鬲等,一般加入羼和料的比例都比较高,有时达到30%左右。到新石器时代晚期,在个别地区出现用两种不同质料的陶土配合制成的器物。如良渚文化上海马桥遗址出土的柱足盉,器身采用泥质陶,底部和三足采用夹砂陶。

中国新石器时代黄河流域制陶工艺的发展

山东龙山文化白陶鬶

陶器成形有手制和轮制两种方法。手制法又可分为3类:①捏塑法。一般小型的陶器多用手捏塑成,器壁上常常遗留有指纹,器形不规整。②模制法。某些特殊的器形往往采用局部模制的方法,如龙山文化的圆锥形内模,恰好与鬲、鬶的袋足相吻合。③泥条盘筑法。先将坯泥制成泥条圈,一层一层叠筑上去,或是将一根长泥条连续向上盘筑,然后把里外抹平制成器形。这是新石器时代制陶最常用的方法,延续的时间也很长。

轮制法是一种进步的制陶工艺,是将泥料放在陶轮上,借其快速转动的力量,用提拉的方式使之成形。它的特点是器形规整,厚薄均匀,并且在器壁表里遗有平行密集的轮纹,器底部分往往遗有线割的偏心纹。黄河流域的轮制陶器,大约开始出现于大汶口文化晚期,而盛行于山东龙山文化,尤以蛋壳陶的制作工艺水平最高,往西则逐渐减少。

中国新石器时代黄河流域制陶工艺的发展

仰韶文化人面噙鱼纹盆局部

陶窑的发展是衡量制陶工艺水平的一个标志。中国新石器时代的窑址,目前的发现主要集中在黄河流域,鄂北和辽西一带也有个别发现。

陶窑结构基本上可以分为横穴和竖穴两种,它们大体上代表了中国原始陶窑发展的过程。横穴窑的结构比较原始,它开始出现于裴李岗文化,而流行于仰韶文化。其构造是在圆形窑室的前面,有较长的穹形筒状火膛,窑室和火膛两者基本位于同一水平上,燃烧时火焰由火膛进入窑室。后来窑室升高,火焰通过倾斜的火道和均匀地分布于窑箅上的火眼进入窑室。

中国新石器时代黄河流域制陶工艺的发展

仰韶文化横穴窑(半坡遗址3号窑)复原示意图

竖穴窑始于仰韶文化而盛行于龙山文化,它的构造是:早期窑室位于火膛之上,火膛为口小底大的袋形坑,有数股垂直的火道与窑室相通。后来火膛逐渐移至窑室的下前方,火焰沿倾斜的火道进入窑室,窑室的底部有几股沟状火道,上面设有多火眼的窑箅以均匀火力。

中国新石器时代黄河流域制陶工艺的发展

陶器的烧成温度,习惯上也称火候,从目前的测定情况来看,黄河流域一般为900℃~1050℃,烧成温度较高。黄河流域制陶工艺较为先进,陶窑的出现也最早。随着陶窑结构的进步,可将烧成温度提高到1000℃以上。

所以,新石器时代黄河流域的陶器,都是用产地附近挖掘的红土、沉积土、黑土等作为原料,用泥条盘筑法、手工捏塑法或模制法成型,然后采用露天堆烧,或在横穴窑或竖穴窑等简单窑炉中焙烧制成的。作为炊具用的陶器则大部分在坯料中掺入砂粒,以增强耐热急变能力、防止在干燥及烧成中产生过大收缩而使制品开裂。在大汶口及山东龙山文化遗址中发现的白陶和厚度为1.0~1.5毫米的薄胎陶器,显示出这一文化时期人类已经掌握了较为进步的原料精选与制备、坯体成型与修整以及烧成等加工工艺,并在高岭土或瓷土的使用方面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

本文为中国大百科全书数据库原创,转载须授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