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红樱桃电影剧情黄局长「介绍」

2022-04-15 06:31 作者:牛仔故事 围观:

本书描写和讲述了一位湘西桑植农家女子谢幺姑的传奇人生故事。从16岁出嫁起,谢幺姑即屡经战争磨难,当兵的丈夫和大儿子先后战死沙场。成为“红寡妇”后,她仍坚贞不屈,与敌人不断周旋,斗智斗勇。和她一样有不幸遭遇的女子还有翁淑馨、戴桂香、汤小妹、刘彩姑、谢南姑、张幺姑、刘定姑等人,这些红色寡妇们自从嫁到贺氏家族后,都很坚定地支持男人参加革命,并在贺龙元帅的家乡共同演绎了一段鲜为人知的红色传奇历史。

1、躲避劫匪

我奶奶年轻时曾被敌人称为“共匪婆”,后又被称“红寡妇”。“红寡妇”这个绰号是湘西桑植县一个警察局长陈远之最先叫开的。其实,像我奶奶这样的“红寡妇”,当时在我们贺家寡妇中有一群,她们为了革命的信念,抛头颅洒热血;她们凭着对革命事业的执着,失去了丈夫,仍然坚守贞洁;她们凭着对贺龙的绝对信任,默默奉献毕生,有的甚至付出了生命。她们的英勇事迹,稍后我在书中会有交代,但故事的开头,我还是从我奶奶出嫁的传奇经历慢慢说起。

《红寡妇》之出嫁传奇

我奶奶的本名叫谢幺姑,其老家在今湘西张家界市桑植县樵子湾乡柏杨村的谢家坡,那是一个地处偏僻的村寨,里面住着谢、胡两大姓共20多户人家。在寨子的四周,方圆数十里几乎没有人居住。但其山的土壤却很肥沃,各种天然生长的树木都拼命的往上长,最大的树有二三人牵手合围那么大,茂盛的树枝遮天蔽地,从而把这村寨的人户都掩盖在茫茫的林海中,让你根本瞧不着人。

由于该寨处在大山的半坡上,村民所居住的房屋,也都是顺着山,分三台连成吊脚楼,每个户的正屋和横屋成一弯刀形,住在里面相当方便。户与户之间,都被清一色的山间小路连接在一起,串门很方便。在最上一台的吊脚楼中,有一个四周被绿树环绕的三合院子,那就是我奶奶娘家的住房。奶奶的生日是农历1885年8月7日子时,比我爷爷要大两岁。奶奶出生时,家里已有三个姐姐,一个哥哥。因其年纪最小,后来人们就都叫她为谢幺姑。

我爷爷是桑植洪家关人,我奶奶是谢家坡人,洪家关与谢家坡相隔几十里,他们两人是怎么认识的?说来也是有缘分。原来,我奶奶出生的谢家坡寨子,在清末民初时期,原属于罗峪乡管辖。当时,寨里人家大都很贫穷,加上中国的时局一直动荡不定,靠打家劫舍为生的匪帮也已经在湘西山村慢慢兴起,居家的乡民百姓受其骚扰,不仅生计艰难,而且少有安全感。我奶奶出生在那样一个穷乡僻壤的地方,自小也没能上学读书,但见识倒是不少。因其父母常带她到外面赶集,去得最多的地方就是洪家关。那时洪家关的集市很是热闹。我爷爷的家就在今贺龙桥头附近的正街上。当年,我奶奶的母亲因为租了我爷爷家的房子做门面,逢赶集时就挑些窑货到这门面上摆摊子。这样就很早认识了我爷爷一家人。我爷爷的父亲叫贺士先,也就是我的太祖,与贺龙的父亲贺士道是堂兄弟。我奶奶的母亲与我的太祖贺士先相识久了,两家都有意做个亲家,让两个孩子结为伉俪。于是,经家族中的长者说媒成为亲家。在我奶奶14岁,我爷爷12岁的时候,俩人就正式订了婚事。订婚的程序那都是严格按照礼节进行的,即先由我爷爷一方请媒人到我奶奶家提亲,得到我奶奶的父母默认后,再找了一位算命先生,给两人合了八字,得知两人的八字合适后,我爷爷就备足三茶六礼到我奶奶家去认了亲。

《红寡妇》之出嫁传奇

此后又过两年,我奶奶16岁了,已出落成了一个成熟的大姑娘。她人长得水灵,身材窈窕,略见廋长,脸蛋是瓜子形的,长发黑辫,一双明亮动人的大眼睛,樱桃似的小嘴,嫣然一笑,带给人一种美的感受。因为出生在农家,让她过早地进入了成熟少女的行列。我爷爷14岁了,发育虽还没完全成熟,但个头也长得比较高,大约有5尺多,跟我奶奶差不多,但清瘦的身材和一张娃娃脸蛋,让人一看就是一个少年,满身散发着稚气,但在那个年代也可以加入到结婚成家的队伍。双方父母都希望早日完婚,于是,由男方请算命先生择定良辰吉日后,我爷爷就在1901年9月中旬的一天上午,随着一支敲锣打鼓的娶亲队伍,来到了我奶奶娘家所在的谢家坡上。随他去娶亲的有督官贺文连等二十余人。他们抬来了一乘花轿,准备将他的新娘——我的奶奶接走。

娶亲的队伍走到寨子里,在将进新娘家木屋门前时放响了鞭炮。贺文连大声道:“请督官先生,娶亲的人来了!”

此时,谢家的管事督官也忙着出来在门前大声招呼道:“亲家来了啊,大家快请坐!”

“好,好,大家随意坐吧!”娶亲督官贺文连点头应道。

接亲的人随即都在摆满小木椅的门前坪地里就座了。谢家的人忙着给众人倒茶。那时不像现在,客人来了没有纸烟装,而是一大盒切好的旱烟放在街沿上,任客人用纸卷着抽个够。但茶水有的是,结亲的人先喝了茶水,接着就围在桌上吃饭。与此同时,我爷爷又将带来的三茶六礼给了我奶奶一方的父母和亲戚。这些礼品也就是各家一块肉、一瓶酒、一包麦子面,一包点心。给我奶奶的父母则另有一笔礼注钱。

在我爷爷忙着送礼时,我奶奶在闺房里慢慢由伴娘换上了一身红衣,正在对镜梳妆。出嫁的这天她很高兴,也没有怎么哭嫁,但是农村的礼数不能少,新娘在头天下午就开始哭父母、哭亲戚朋友、哭娘舅父叔,一直要哭到发嫁,临走时还要给父母磕头行礼。然后待接亲的人吃完饭,由亲哥哥背着上了花轿。

当接亲队伍出发后,抬轿的几个小伙子因为高兴,就一路玩起了颠轿的花样,唱起了当地人流行的《报靠歌》。只听前面的两位后生唱道:“脚踩花花滩”,后面的两个后生就应道:“踩湿莫踩干”;前头轿夫喊“左边弯弯缺”,后头轿夫回应“脚踩半边月”;前头轿夫喊“木桥虚空”,后头轿夫回应“脚踩当中”。前头轿夫又喊:“前头两靠靠得急”,后头轿夫又喊:“我俩轻轻靠过去”;前头轿夫喊:“前面之之拐”,后头轿夫回应:“路到慢慢摆”;前头轿夫提醒“左边一个狮子堡”,后头轿夫回应“罗汉扇子往左摇”;前头轿夫提醒“轿顶青丝高挂”,后头轿夫回应“弯膝弓腰低下”。花轿里的姑娘这时颠得受不了,前头轿夫又喊:“花花姑娘你莫哭”,后面轿夫又回应:“前头就是你的屋”。此时,我奶奶基本上随着轿子的颠簸和两天两夜不能吃东西只能哭的习俗,已经头昏脑胀了。但是几千年的风俗是不能破的,作为新娘是必须要经过的一道坎。

如此抬轿取乐走了一阵,大家都高兴不已。谁知,人乐极会生悲,祸事来时,神也难知鬼也不觉。只见村里的一个小伙子这时突然匆匆跑来,对领头的督官贺文连叫道:“不好了,我听说有土匪在前面山垭设卡,扬言要抢花轿。”

“啊,这可怎么办好。”接亲的人这下都着慌了。

贺文连此时还算镇静道:“是哪个土匪头,你搞清了吗?”

报信人道:“听说是陈昭之。这家伙心狠手辣,他手下有上百人,这一带的人都被他搞苦了。连当地小土匪朱照寰都怕得罪他,还和他勾结在一起拜了把子,称了兄弟,陈昭之才来这一带活动的。”

贺文连又问:“陈昭之的人又怎么知道这里娶亲的?”

报信人分析道:“肯定是朱照寰告诉他们的。再说,你们来时敲锣打鼓,他们的人也一定会知道。”

“他们敢抢花轿,我们就跟他们拼了!”贺文连道。

“你们人少,拼不过他们啊!”报信的人道。

“哪怎么办?”听罢这情况,新郎公即我爷爷顿时也急了。

在这关键时候,新娘子即我奶奶虽然有些头昏,但她把情况听清后,可能是因性命攸关而驱赶了一切烦心事,大脑反倒比任何时候都更清醒了。此时的奶奶显得胸有成竹。只见她走出花轿,从容对大家道:“你们莫急。我有一个办法对付这帮土匪。”

“什么办法,你快说。”贺文连道。

我奶奶随即道:“你们娶亲的人抬着空轿大摇大摆的走大道,装出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敲锣打鼓,热热闹闹继续往洪家关走,让这帮土匪去拦劫,把他们的注意力引开,我和文运绕道后山自去洪家关。”

贺文连道:“这倒是一个办法。不过,我们专门来抬你这新娘子,你却坐不成花轿了,要走几十里山路绕过去,这能行吗?”

“怎么不行。”我奶奶道:“我没那么娇嫩,小时就没缠脚,走山路是常事。现在的关键是保证我和文运不能出事,大家才好回去向主人家交差,对不对,所以你们就放心吧!我们不会有事的。”那时奶奶对突发事件的判断力和处置能力就与众不同,她那临危不惧、果断应对的能力很令众人佩服。其实,按现在的时髦语称,奶奶就是一个女强人。

随后赶过来的谢家老人亦道:“前面土匪不好惹,看来也只有让他们俩避开这个办法了。”

“要不要多派几个人随你们一起走?”贺文连道。

“不要,人多了目标大。”我奶奶分析道:“土匪要抢新娘,是冲我来的,不会抢你们,放心吧。”

“就这样办吧!”我爷爷也下决心道:“我们两个从后山走,你们从前面走,要把土匪引开我们就安全了。”

后来事实证明,我奶奶出的这个主意果然有效,要不是她想出这个“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计策,说不定她真就落入了这帮拦劫的土匪之手。

当大伙商议好后,督官贺文连就带着接亲的人,抬着轿子和嫁妆,一路敲锣打鼓仍照原大路回返。我的奶奶和爷爷,却走了侧路上山,然后悄然绕道小路往洪家关方向走去。

2、丛林中的婚床

约莫半个多小时后,接亲的人吹吹打打来到了一座高高的山垭前。

“站住,不准动!爷们要打劫了!”一位身材高大,面相凶横,下巴上留有一撮黑胡须的匪首,穿着一件黄色的旧军大衣,从一棵大树后面窜出,走向我奶奶乘坐的花轿边停下。另有十多个土匪,也从林子里闪出,端着明晃晃的刀枪横在了路口,将众接亲的人拦住了。

原来,这匪首就是湘鄂边有名的惯匪陈昭之。陈氏在桑植县本是一个大族,其始祖源自1000余年前的江南陈氏后裔。历史上,陈氏一族在各大姓中也十分有名,那规范的家族章法曾是赫赫有名的楷模。几百年前,该族的先祖迁居来到湘西桑植澧源镇、南岔、空壳树、叶家桥等地,繁衍了好几支部落。其中尤以南岔和空壳树一带的陈姓家族部落最为有名,如民国时期的陈氏“九南”就出在这两地。所谓“九南”,即陈氏弟兄中的陈图南,陈淑南、陈香南、陈少南等九个兄弟。在当时的地方上曾名闻遐迩。而同为陈氏家族,除了出名人之外,也出过如陈继之一类的土匪。陈昭之是叶家桥人,与另一匪首陈继之是堂兄弟关系。此人自小就是个流氓无赖,小时读私塾书时,因为老师一句批评的话没说好,惹得他性起,竟然从袋中摸出一弹弓,一石子弹去,将老师的额头打得鲜血直流。老师怕了他,将他除了名。从此他混迹社会,但凭一身蛮力,到处惹是生非。长大之后,又开始玩弄刀枪。义和团兴起,八国联军入侵进京城时,全国时局大乱,各地头人都开始拥枪自保,陈昭之也拖上一支队伍,渐渐就走上打家劫舍之路,当了四方山的山大王,成了危害湘鄂边一带的土匪势力。

《红寡妇》之出嫁传奇

数日前,陈昭之带人来到樵子湾一带活动,与当地小匪首朱照寰还同拜过把子,喝过血酒。酒醉饭饱之后,陈昭之对朱照寰道:“老弟,听说你这一带的美女多,能不能给老子也介绍一个当压寨夫人?”

朱照寰道:“我听说谢家坡有个闺女长得漂亮,不过我还没见过,原想等一段去看看,如果真乖的话,我就要娶的,既然你提出了,咱俩又拜了把子,是兄弟了,我就把这女人介绍给你,咱们过几天一起去看看如何?”

“好,那太好了。咱现在就去看看,怎么样?”

“莫急。这妮子据说已放了人家,最近会要出嫁,等我派人打听清楚了,在她出嫁那天,把她抢了最省事。”

“嗯,这办法也好。那我就等一等。”陈昭之满意道。

过了数日,朱照寰果真派人把新娘出嫁的日子搞清楚了。这天上午,朱照寰和陈昭之就在一座山头商定,决定去劫新娘。不一会,手下喽啰来报告,说有接亲的队伍走过山下,陈昭之问是接哪家的新娘?朱照寰说,肯定就是去接谢家坡谢家姑娘的接亲队伍。陈昭之听后,随即亲自带着朱照寰等一起在山下守株待兔,设下埋伏,只待猎物到来,便可一举擒获。

时近中午,娶亲队伍敲锣打鼓就到了这山下。陈昭之拦上路口,娶亲的人随即被吓坏停住了。

“我们是接亲的,你们要干什么啊?”走在前面的督官贺文连镇定站住问道。

“哈哈!我们要打劫了,劫的就是你们抬的新娘子,让她乖乖下来,跟我上山,做我的压寨夫人吧!”陈昭之摸了一下下巴上的黑胡子,不禁狂笑道。

“哎呀,你是何人,为啥要抢花轿呀?”贺文连显得很害怕的又问。

《红寡妇》之出嫁传奇

“老子坐不改姓,行不改名。我的大名叫陈昭之,就是这四方山的山大王!你说哪个不知?谁人不晓?识相的给我乖乖把新娘留下,你们可以走人!敢说不,我就将你们都砍了!”

“啊,这可使不得。这光天化日之下行劫,难道就不怕王法,不怕官府来追究你们?”

陈昭之哈哈一笑,鄙夷道:“什么王法,掌管王法的慈禧太后在紫禁城自顾不暇,那义和团和八国联军把她搞得早已焦头烂额;什么官府,他们只知贪腐玩乐,哪管得到我们山大王的死活哇。”

“可你们干这样伤天害理的事就不怕遭报应,不怕老天爷惩罚啊!”

“老子不怕,什么报应!少废话,快把轿子放下。”

抬轿的人只好将轿子放下了。

一个匪兵上前揭开了轿帘,只见里面空空如也,什么也没有。

“怪了,怎么不见新娘子?”匪兵怪声叫道。

“什么,新娘子没坐轿?你们把她弄哪去了?”陈昭之咆哮喝问道。

“新娘子和新郎公往那边的山路去樵子湾了。”

“他们去哪干啥?”

“他们俩说要去樵子湾场上卖点东西,就吩咐我们朝这边走了。”

朱照寰这时忽然明白道:“肯定是我们走漏了消息,新娘不坐花轿了,她同新郎俩人施了金蝉脱壳,让我们扑空。”

“好哇,我们上当了,快给老子追去,这押寨夫人,不能让她跑了!”

匪首陈昭之说毕,就领着手下人又向樵子湾追了去。

等土匪们走后,贺文连带着接亲队伍赶紧往山下直跑。到下午太阳偏西之时,众人才回到洪家关。这时,新郎和新娘都还没见踪影。

“你们怎么搞的?没把新娘接来?”我的太爷惊问道。

“今日遇上了土匪抢劫!我们是分开走的。”贺文连忙将接亲经过说了一遍。

“嘿呀,那怎么办?”我的太爷着急道:“要不要派人去找?”

“到哪去找哇?还是等等吧。我想他们会回来的。”贺文连自信道。

可是,过了许久,天都黑了,众人却一直没见新郎和新娘回来。

《红寡妇》之出嫁传奇

那么,新郎和新娘一行人去哪儿了?原来,我的爷爷和奶奶却绕道去了马夫界的深山老林,随后俩人慢慢停下,我奶奶对我爷爷说:“文运,今天我们俩不能回家。因为土匪没捉到我,他们是不会甘心的,肯定要到洪家关的路上拦劫,不如,我们俩干脆就在山里躲一晚,明天再回你们家怎么样。”我爷爷说:“你分析得很对,我们今天确实不能回家,就按你说的在山上过一夜吧!明天安全后再回家。”随后俩人钻进了一片大森林地。那山林是一片松树林,那松树长得很高大,一棵棵遮住了天,遮住了地。起初,在松林的间隙处还能见到一些斑驳的阳光,过了不久,那太阳西斜,树林子就渐渐暗了下来。这时,林子里不时传出几声野鸡和别的鸟儿的叫声,使人听了神经不觉为之发紧。

这时我爷爷带着沮丧地说:“今日真是倒霉,竟然碰到土匪陈昭之,他竟敢抢你。不然我们早拜堂成亲了,而现在搞的连家不敢回。新婚之夜只能在山上过,你讲烦不烦,同时一家人还要为我们着急呵。”我奶奶安慰爷爷说:“这就是命,但只要我俩在一起比什么都好,相信过了今天我们会好的。”

“这倒是有道理,不过我渴了,这里又没水喝。”我爷爷道。

“咱们去找找,说不定能找到水的。”

两人随即再往山下走了一阵,果然见到一处岩壁边,竟然有水滴落下,两人就在这里喝了一顿水,尔后即在附近的松林里就地安歇。因为被子等嫁妆都已让接亲的人抬走,晚上也没有铺睡,我爷爷在丛林中扒了许多丛毛铺在靠岩壁的地上,俩人就在这丛毛上并排合着衣服躺了下去。

“想不到咱俩的婚床睡着还蛮舒服的啊!”我奶奶开玩笑道。

“是嘛!那咱俩今夜就在这里合为一体了?”我爷爷抱着我奶奶的身子道。

《红寡妇》之出嫁传奇

“不,你莫急,我这身子是你的,但我们还没拜堂成亲,还是等明天回去拜堂了再圆房吧!”

“嘿,那就依你的。”我爷爷老实道:“可我睡不着,咱俩讲点什么吧。”

“我给你讲个‘五随’的故事吧。”

“什么五随?”

我奶奶就解释道,五随就是随时、随性、随遇、随缘、随喜。说的是一个小和尚见院子里草地上一片枯黄,他对师父说撒点草籽吧,师父说,莫急,随时吧!过了一些时候,师父买回了草籽,要小和尚去撒,小和尚去撒时,一阵风起,草籽被吹跑了不少,小和尚觉得可惜,师父说,吹就吹了,随性吧。草籽撒下后,有许多小鸟来吃,小和尚又很担忧草籽被吃掉,师父安慰说没关系,小鸟吃不完的,随意吧!一天夜里,天下了大雨,小和尚见许多草籽被冲得不见了,又问师父怎么办?师父说,不急,草籽冲到哪里就会在哪里发芽,随缘吧!过不多久,那草地上和一些角落都长出了许多的青翠小苗,小和尚高兴地说,太好了,我种的草籽长出来了!师父点点头道,随喜呀!

我爷爷听罢这故事,很受启示道:“好,我听明白了,人呀,不论什么时候,就要有这五随的心态。”

“对,有了这五随的心态,还有什么磨难不能过呢?”我奶奶道。

“你怎么知道这么多故事的?你又没读过书。”我爷爷又问。

《红寡妇》之出嫁传奇

“我喜欢听人讲故事啊。”我的奶奶道:“我们那寨子的不远处有座庙。庙里的静慧和尚就常会讲故事。我这故事就是小时随父母在庙里拜佛时听静慧和尚说的。”

“这故事真好。我看咱俩现在就是随时、随性、随遇又随缘啊,明天就可随喜了。”

“是啊,我们就此安歇一晚,你不冷吧?”

“幸好这天气不错,还不冷。”

“那咱慢慢睡吧!”

当晚俩人就这样相拥着,以天为地、以地为床,以丛毛为铺,在丛林里度过了他们的一生中最为难忘的新婚夜。

当晚我奶奶虽然同爷爷睡在了深山林中,但奶奶凭着一个少女特有的灵敏感,她不能合眼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丈夫酣睡。

这真是一个美妙而又奇特的夜晚。当晚,两个少年虽然定了夫妻、但因当时没拜堂,竟然还能晚上睡在一起拥怀不乱,这要多大的定力!也只有奶奶那个时代的人,从小接受贞节教育已深入骨髓,并把传统的道德看得比什么都重,所以才有这样高尚的情操修养。但两人的新婚燕尔受此磨难,其时的处境亦令人好不烦恼和无奈,好在这一天也是有惊无险。他们还不知道,陈昭之那帮土匪被甩开上当后,当日也已气得发了疯。

《红寡妇》之出嫁传奇

原来,陈昭之领着这帮土匪来到樵子湾,见那仅有几十步的街头并没有新娘子迹象。

“喂,你们见到有个新娘子到这里来过没有?”陈昭之问一旁的火铺老板。

“没有哇,这儿没人娶新娘呀!”火铺老板回道。

“***的,我们上当了!走,我们到谢家坡去问!”陈昭之遂又带人来到谢家坡。

我的太外公见陈匪到来,在门前小心招呼道:“客官,你们是路过这里吧,请屋里坐!”

陈昭之盯着太外公道:“你家今天是不是出嫁了女儿?”

“是啊,怎么啦?”

“你女儿到哪去了,为何花轿中没人呢?”

“不知道哇。是他们接亲的人抬她走了。”

“你个老东西,不说实话。你女儿根本就没在花轿里。”

“这我可就真不知道了。”

“***的,给我搜。”

众匪兵随即进到屋内,各处搜了一遍,也没见新娘人影。

“没有人,那就让他们家拿钱来抵灾吧!”朱照寰这时又给陈昭之出了个主意。

“好,给老子把你们娶亲的钱都交来。”

陈昭之说着,就逼太外婆去拿钱。

太外婆苦苦哀求道:“没有钱啊,求你放过我们吧!”

“你的盖礼钱呢?”

“就几块银圆,还有我的一点积储,都给你们吧!”

太外婆无可奈何,最后只得将积攒的一小包银圆全都交出。正如我奶奶估计的那样,果然陈昭之拿了钱还不满足,又让手下到寨中各家搜抢了许多财物。后又带上众匪来到洪家关的必经之路桑树垭企图再次劫持我奶奶。我奶奶和爷爷为防止遭陈匪的抢劫,没有回家,也没有经过桑树垭,而是在马夫界山上住了一个晚上。但陈昭之不敢来洪家关抢人,怕引起贺家人公愤,只好带着喽啰们回了四方山老巢去。

(原载《李康学文集》第五卷,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