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狩猎韩国电影剧情「解析」

2022-04-13 12:50 作者:李哈哈kkw 围观:

2011年9月,以一所聋哑人障碍学校中发生的性暴力事件为蓝本的电影《熔炉》在韩国上映,电影揭露的社会悲剧引起了韩国以及世界各地对“性侵”这一话题的高度关注。一年后,瑞典导演托马斯·温特伯格同样以“性侵”为主题,拍摄了电影《狩猎》。该电影一经上映就引发了热烈的讨论,并获得了包括第65届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在内的多项大奖。

豆瓣9.1高分电影《狩猎》,拍尽人性之恶

电影《狩猎》

有阳光的地方必然有阴影,人性从来不是完全光明的,人性之恶滋生在许许多多我们看不到的阴暗角落。如果说《熔炉》所展现的人性之恶是腐烂的、血淋淋的伤口,那么《狩猎》所反映的人性之恶就是深深扎在皮肤里的一根刺,你看不见,但却能清楚地感受到痛苦。

《狩猎》这部电影的男主角名叫卢卡斯,是一家幼儿园的老师,他个性温和善良,受到小朋友们的一致欢迎。这其中有一个名叫克拉儿的小女孩——她是卢卡斯最好的朋友西奥的女儿,由于缺乏家庭的关爱,她在相处中逐渐把自己畸形的爱寄托到了卢卡斯身上。克拉儿精心制作了礼物送给卢卡斯,亲吻他向他示爱,毫无意外遭到了卢卡斯的拒绝。

之后的事情一发不可收拾,克拉儿对卢卡斯生出了报复之心,她向幼儿园园长告发卢卡斯“性侵”了她。园长在未经查证的情况下,将这桩“性丑闻”公之于众,卢卡斯从此被推入万丈深渊。小镇上的所有人都把卢卡斯当成罪犯对待,甚至在法律证实卢卡斯无罪之后仍然坚信卢卡斯有罪,并以此为由对他施加暴行。

电影的讲述沉闷而压抑,却反映出了真实而深刻的人性。善与恶是是人性的一体两面,其实人人心中都存在着阴暗的一面,只是大部分人都能用理性控制心底的恶意。克拉儿的谎言就像一个导火索,一下炸开了人们心底的阴暗,他们抓住这个绝佳的机会释放自己的恶意。

本文试图从导火索克拉儿和扩散者小镇群众的角度,分析人性之恶。深刻地探究人性之恶,可以为世人创造一面镜子以自照,每个人心中都应该有一个道德法庭,但不是用来审判别人,而是监督自己。

豆瓣9.1高分电影《狩猎》,拍尽人性之恶

豆瓣评分9.1

01

克拉儿:孩童之恶,来源于无知

我们一向认为孩子们不会撒谎,但可惜,他们经常撒谎。

克拉儿是一个由于缺少家庭关爱而有点早熟的小女孩,父母经常为了谁送她去上幼儿园这样的问题争吵不休;幼儿园放学时,别的小朋友都被接走了,只有她的妈妈姗姗来迟。在家里没什么存在感的克拉儿经常“离家出走”,一个人在外面无助地游荡。

豆瓣9.1高分电影《狩猎》,拍尽人性之恶

克拉儿

与家庭环境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克拉儿与卢卡斯的相处,他们一起回家、一起去幼儿园,卢卡斯和她平等地交谈,他认真倾听并回答她一切无厘头的提问,他们之间有着一些难言的默契。电影对此没有大肆渲染,但处处是细节,比如卢卡斯和克拉儿之间的小秘密——“踩格子”曾在开头和结尾两次出现。克拉儿爱上卢卡斯顺理成章,被拒绝后因爱生恨同样顺理成章。

克拉儿的报复简单粗暴,她隐晦地暗示幼儿园园长自己被卢卡斯“性侵”了。简单的几句控诉引起了轩然大波,就像一块石子掉进平静的湖面,涟漪一圈一圈晕开,震醒了原本平静祥和的小镇。从幼儿园园长、克拉儿的父母到小镇上的所有人,几乎都认定了卢卡斯“性侵”克拉儿这个事实。就连克拉儿的父亲——卢卡斯最好的朋友西奥,也在得知此事之后断绝了与卢卡斯的来往。

豆瓣9.1高分电影《狩猎》,拍尽人性之恶

克拉儿

“人之初,性本善”,婴儿刚出生时就像一块未经雕琢的璞玉,纯洁美好,因此人们通常都认为孩童天真无邪,没有任何坏心眼,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科学研究表明,婴儿3个月时就懂得愤怒,18个月时就开始有了嫉妒情绪,人性的复杂早在婴儿期便已经开始体现。《荀子·性恶》讲道:“人之初,性本恶。”荀子认为好恶、喜怒、哀乐都是人自出生起就具有的天性,成人之所以有君子、小人之分,是后天经过教育后价值观逐渐发展完善造成的差异。

电影中克拉儿的谎言来自于她被卢卡斯拒绝后产生的愤怒情绪,她的本意也许只是小小地报复他一下,但她并不知道这个谎言的杀伤力——正如荀子认为的,孩童之恶,不在于恶本身,而在于不识恶。这种无知的恶就像游戏中的力量攻击,具有直接而强大的物理伤害。

首先,无意识的恶比有意识的恶更让人防不胜防。如果连卢卡斯本人也认为克拉儿是个善良的小女孩的话,他又怎么会防备她呢?无意识的恶之所以杀伤力巨大,第一个原因就是你根本不知道她什么时候会发作。

其次,无意识的恶具有容易被利用的特点。人们的正义感倾向于保护势弱的一方,起初人们针对卢卡斯是出于保护弱者克拉儿的目的。他们误把克拉儿的谎言当作事实,义无反顾扛起正义的猎枪,对卢卡斯进行审判。当所有人都加入这个所谓正义的群体,这件事的性质就慢慢发生了变化。个人在群体之中获得了审判罪恶的快感,却没有人意识到卢卡斯已经悄然变成了弱者——这时候已经没有人能保护他了。

我们很难批判克拉儿,她释放的无意识的恶意其实只是个导火索。从理性上来说,如果有人客观理性地分析或查证,很快就能发现事情的真相。但从幼儿园园长开始,到儿童专家、幼儿园的其他家长,最后扩散到小镇上的所有人,他们在听到这个谎言的时候就已经失去了理性,陷入了偏见与盲从之中。

豆瓣9.1高分电影《狩猎》,拍尽人性之恶

02

小镇居民:群体之恶,来源于偏见盲从

托马斯·温特伯格使用了很多强烈的对比讽喻,来深刻体现《狩猎》这部电影黑暗寓言的性质。

在克拉儿的谎言之前,克拉儿的父母是一对不尽职的父母,他们频繁争吵而疏于照顾女儿,以至于她经常一个人跑出去;放学时经常迟到,别的小朋友都被接走了,只有她还孤独地留在幼儿园。在克拉儿的谎言之后,克拉儿的父母变成了最敬业的父母,他们好像一夜之间醒悟了,立刻与卢卡斯断绝来往,迫切希望为女儿讨回公道。

豆瓣9.1高分电影《狩猎》,拍尽人性之恶

在克拉儿的谎言之前,幼儿园的孩子们都是一群天使,他们喜欢善良温和的卢卡斯,和他亲密相处、没大没小;在克拉儿的谎言之后,幼儿园的孩子们变成了一群恶魔,他们纷纷向父母告发自己身上也出现了被“性侵”的症状,他们言之凿凿说出了卢卡斯家墙的颜色、沙发的颜色和地下室的细节——但事实上,卢卡斯家根本就没有地下室。

在克拉儿的谎言之前,卢卡斯是人人口中的好好先生,朋友们和他一起冬泳、打猎、相处良好;在克拉儿的谎言之后,卢卡斯变成了千古罪人,他们唾弃他、针对他,肆意对他施加暴行——即便法律已经证明卢卡斯无罪。

情绪裹挟了正义,偏见掩盖了真相,小镇上的人们选择性地忽略事实,只愿意相信符合他们内心期待的信息,这样他们就可以扛着猎枪充当正义的使者对卢卡斯进行审判。

心理学上有一个概念叫做证实偏见,指的是当我们在主观上支持某种观点的时候,我们就会寻找那些能够支持这个观点的信息,而忽略那些可能会推翻这个观点的信息。

当一个人手里拿着锤子的时候,他看什么都像是根钉子。

比方说我们讨厌某个人,我们就会下意识的关注他身上的缺点,每个缺点都能证明这个人真的不招人喜欢,于是我们越来越讨厌他;但如果我们喜欢某个人,我们就能从他身上找到许许多多值得喜欢的理由,缺点都变得无关紧要,最终变得越来越喜欢他。

小镇上的人们被证实偏见蒙蔽,他们认定卢卡斯性侵了克拉儿,就从方方面面寻找到支持这一观点的证据,选择性地回忆和搜集有利细节,忽略矛盾的信息。从前卢卡斯的种种好都不见了,种种不好都浮现了——一切都证明他就是有罪的。群体之恶难以评断,因为法不责众,当他们的行为融入了群体之中,即便是不合理甚至不合法的,法律也难以进行惩戒。

豆瓣9.1高分电影《狩猎》,拍尽人性之恶

03

善与恶是人性的一体两面

很多人在看完电影之后认为导演是故意放大了人性之恶,但现实远比电影可怕得多。在科技发达的现代社会,网络暴力事件层出不穷。对比明星们早年的微博与现在的微博可以发现,起初他们都很愿意在微博上絮絮叨叨抒发自我,可是如今他们的微博上却只剩广告,很少有人愿意再真实地表达内心的想法。因为语言的威力正在通过网络被成倍放大,网友们戴着有色放大镜上网,任何一句漫不经心的玩笑都可能被过度解读,引来口诛笔伐。

卢卡斯的遭遇与当今的网络环境何其相似,流言可以杀死一个无辜的人。韩国明星崔雪莉自杀时网络上曾流行这样一句话: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在卢卡斯的事件中,也没有人是完全无辜的。

电影男主角卢卡斯是一个别有深意的人物设定,任流言纷纷,卢卡斯始终温和善良。

刚陷入这桩“性丑闻”时,卢卡斯接受得很平静,园长擅自通知了他的前妻和儿子马库斯,他才对园长发火,所求也不过是无论如何不要打扰到自己的家人;在被证实无罪从警察局回到家中之后,愤怒的人们杀害了卢卡斯的爱狗芬妮,肆无忌惮砸坏他家的玻璃并把芬妮的尸体丢在他的家门口示威,他的儿子气坏了,气到口不择言想杀人,但卢卡斯仍旧没有爆发,他冒雨为芬妮挖了一个小墓地,埋葬了她。

圣诞日,卢卡斯去超市买东西却遭到了超市员工的暴力对待,他们不肯卖给他东西还拳脚相加,最后像丢垃圾一样把他丢出了超市。面对这一切,卢卡斯用额头撞翻了卖牛肉的傻大个子,坚持自己有自由在超市买东西的权利并要回了自己买的东西。

豆瓣9.1高分电影《狩猎》,拍尽人性之恶

一个人最大的委屈就是承受不白之冤却百口莫辩,卢卡斯心中难道不委屈吗?很多观众甚至希望卢卡斯能够握起拳头以暴制暴,但他没有。我想也许这就是导演安排卢卡斯这个人设的含义,面对一切指控,他都选择用他的心胸包容一切、用他的善良化解一切。就像《琅琊榜》对萧景睿的评价所说的那样,“上天给了他这份温厚大度又不记仇的性情,也许就是为了抵消他心中的痛苦”。

阿城说:写尽人性之恶,再回首,一步一光明。

探究人性之恶,是为了更好的激发人性之善。我们清清楚楚地看见人性之恶,更清清楚楚地看见人性之恶带来的后果,才更应该保持善良。有能力,就去改变恶;没有能力,就保持自己的善良。

豆瓣9.1高分电影《狩猎》,拍尽人性之恶

《狩猎》在世界范围内获得高评分

总结

狩猎在电影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意象。首先,当男孩成年,人们会为他举办温馨隆重的仪式、颁发狩猎证,庆祝他从男孩成长为男人。电影最后卢卡斯和好友们为他的儿子马库斯举办了这个仪式,并把祖传的猎枪传给了他。其次,狩猎一词预示着猎人和猎物的悖逆。影片开头,卢卡斯和朋友们一起狩猎,当时他是出色的猎人,瞄准并成功射杀了一头鹿;影片最后,卢卡斯在森林中漫步,变成了别人枪口下的猎物。

豆瓣9.1高分电影《狩猎》,拍尽人性之恶

猎杀

现代刑事司法通行的一项重要原则是无罪推定,如果你不能证明一个人有罪,那他就是无罪的。我们都应该学会理性、辩证地思考,破除证实偏见,客观全面地看待人和事,而不是不是只看见自己愿意看见的部分,而忽略其他部分。

类似的恶性事件普遍而且频繁发生着,生活即丛林,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潜在的猎人。因此更要慎重地使用手中的猎枪,不要让它沾染上无辜者的鲜血。

如果我们都能保证自己不做那片偏激的雪花,雪崩就不会发生。

豆瓣9.1高分电影《狩猎》,拍尽人性之恶

世界上存在着太多恶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