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测谎仪器电影剧情「简介」

2022-04-10 18:43 作者:太赫兹李霆 围观:

引言:本文的部分内容前两年曾经在一个军事公众号上发过,内容和照片有删改,现在把全文发出来吧。

测谎仪,在普通人眼里,是一种神秘的高科技仪器。一般人了解测谎仪,往往是在欧美的谍战剧、警匪剧中。在国产影视剧中,极少会看到测谎仪。不过在上世纪五十年代的一部红色谍战片(当时叫反特片)中,不但出现了测谎仪,而且还给了测谎仪好几个特写镜头。

这部电影叫《寂静的山林》,拍摄于1957年。影片中,王心刚扮演的红色特工冯广发,奉命打入了敌特组织内部。为了进一步赢得敌人的信任,他深入境外的敌特组织基地(电影中暗示在日本),通过了敌人设置的重重考验。这其中的重头戏,就是外国特务头子(中情局特务)亲自操刀的测谎仪(电影中称为“心理测验器”)考验。

冯广发通过测试后,终于获取了敌人特务头目的信任,得到了敌人的全盘空投计划。接下来,冯广发在我方公安战士、民兵的配合下,一举消灭了敌人的空投特务,俘虏了外国特务头子,自己也成功归队。

朝鲜战争刚结束,一位红色特工在日本遇到了中情局测谎仪考验

《寂静的山林》剧照,红色特工坦然面对外国特务的测谎仪考验

《寂静的山林》这部电影上映后,可谓风靡一时。一些观众在观影后,不禁会想,这部电影中所出现的惊险情节,特别是测谎仪考验这一幕,历史上是否曾经真实发生过呢。

1952 年 5 月 31 日,长春市公安局接到上级发出的紧急通报,根据特殊渠道获得的绝密情报,近期,美国豢养的“自由中国运动”将派遣特务岳一峰、吴文蘅潜回大陆。此案被列为“内 L 专案”,长春市公安局被要求全力以赴进行侦破,挫败敌人的阴谋。

在这里要先简单介绍下所谓的“自由中国运动”。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开始着手在中国大陆重建情报网。由于台湾间谍组织在大陆屡屡被破获,美国人认为不能完全依靠台湾的间谍网,必须组建自己的谍报网络。于是,美国中央情报局(CIA)在日本、香港等地搜罗了一批国民党残兵败将,培植了一个特务组织———“自由中国运动”。这一组织既反共反苏,又独立于败逃台湾的国民党政权,因而被称为“第三种势力”。它的宗旨是建立所谓的“自由民主政府”,具体任务是训练特务空投大陆,组织和发展反共力量。

在美国中情局的一手操纵下,“自由中国运动”于1951年正式成立,总部先设于日本东京,后迁往冲绳,负责人是原国民党中将蔡文治。该组织下辖总务、情报、作战、后勤4个处,在塞班岛设有特务训练基地,还在一些地方设有情报站、中途站、前进站等机构,全部经费由美国提供。

朝鲜战争刚结束,一位红色特工在日本遇到了中情局测谎仪考验

蔡文治中将

介绍完“自由中国运动”,下面要介绍下岳一峰、吴文蘅这两个特务的情况了。

岳一峰是老牌特务郭长升的化名,辽宁省义县人,时年 52 岁。郭长升是旧东北大学法学院政治系的毕业生,1937 年入国民党中央军校第六期特训班接受特务训练,1940 年,奉命潜入沦陷中的东北从事地下工作,历任东北挺进军少将宣抚特派员、国民救国军少将师长、东北党政军教育工作总站主任等要职,是国民党在东北地区级别较高的特工人员。1943 年春,伪满洲国当局在锦州诱捕了郭长升,将其押解至新京(长春市)关押,直至抗战胜利。

吴文蘅是郭长升的情人,吉林省吉林市人,时年 41 岁。原本是一个护士,1939 年,她毕业于伪满洲国新京私立慈光助产学校,嫁给了已有一男一女两个孩子的医生唐玉枢,夫妻合作开设了“长永”私人医院。为了多挣些钱,他们铤而走险,贩卖伪满洲国统制的“606 号”药,事发之后,吴文蘅将所有罪名揽下,被关进大牢。在狱中,吴文蘅认识了郭长升。

抗战胜利,东北光复,二人相继出狱。吴文蘅回到家中,发现事过境迁,丈夫唐玉枢已病死,家道中落,破败不堪,她自己所生的两个幼子,还有唐玉枢前妻所生的两个孩子,幸亏得到大伯哥唐玉权的照顾,才没有流离失所。一个刚走出监狱的女人,一个穷困潦倒的家庭,生活的重担压得吴文蘅几乎喘不过气来。在长春街头,她巧遇了衣着光鲜、派头十足、前呼后拥、春风得意的“难友”郭长升。此时的郭长升已摇身一变,当上了国民党热河省党部长春市办事处特派员。不忘旧情的特派员,在踌躇满志地接收日伪产业的同时,也接收了失魂落魄的女难友。

可惜对这俩人来说,好景不长。辽沈战役的炮声,敲响了国民党在东北统治的丧钟。郭长升带着吴文蘅,如丧家之犬般一路逃到了台湾。居留长春的唐玉权,不得不重新负起这个不称职的母亲所丢下的家庭重担,继续过着艰辛、拮据的生活。

侥幸逃到台湾的郭、吴二人,惊魂未定,喘息未几,就被台湾国防部保密局收编了。不久,朝鲜战争爆发,奉保密局之命,郭、吴及三名同伙,进入朝鲜,携带枪支、电台、医药等物,乘乱向北潜行,企图进入我东北境内,组织开展所谓的“游击战”。孰料,在汉城附近遭遇激烈炮火,三名同伙和所有特务器材全部丢失,郭、吴二人抱头鼠窜,逃出朝鲜,不敢回台湾向保密局(后改为“国防部军事情报局”)交差了,只好混入香港。此时的他们,一贫如洗,没有别的谋生手段了,只有横下一条心,去干老本行。郭带着吴,投奔到特务组织“自由中国运动”门下,效犬马之劳。

1952 年 6 月 25 日,一封写有“长春市东三马路唐玉权收”字样的神秘信函,引起了我侦查人员的注意。信封上,盖在花花绿绿的邮票上面的邮戳清晰可辨,这封信是 6 月 17 日从香港九龙发寄的。寄信人恰恰就是特务吴文蘅。信中内容很简单,称“思念孩子,欲返乡探亲”,请唐速办入境证件寄回去,随信附有吴的两张二寸照片。信件本身看不出什么玄机,但“内 L 专案”已立,“岳一峰”、“吴文蘅”的名字,早已为我侦查人员所熟悉,没想到,这么快,狐狸尾巴就露了出来。

吴文蘅的这封信,唐玉权已不可能看到了,因为他在一个多月前就病逝了。吴文蘅扔下的两个年龄尚小的孩子,无人照管,唐玉枢前妻所生的大女儿,此时刚刚结婚,两口子实在不忍心弃同父异母的弟弟于不顾,特意搬回唐家大院居住。这么一家子人,吃饭的多,挣钱的少,穷困潦倒,只好张罗着出租院内的两间空闲房屋。

长春市公安局获此消息,认为这是一个难得的打入敌人内部、接近敌特的机会,遂派“08”特工充当房客,租住进唐家大院,寻机而动。

以失意商人面目出现的“08” 特工,为人和善,又很爽快,出手大方,经常给困窘中的唐家子女以接济,赢得了孩子们的信任。他甚至还主动说服不愿意给吴文蘅办理入境手续的唐家大女儿改变立场,委托他“托关系”为吴文蘅办妥了所有入境手续。

10 月 18 日,一个中等个头、圆脸、皮肤微黑的女人,吃力地拖着两个大皮箱,出现在唐家四合院中,她就是吴文蘅。吴文蘅不能不说是狡猾的。出于特务的本能,她警觉地嗅出了院子中不同寻常的气息。外人租住在自己家中,着实让她不舒服,也令她满腹狐疑。

一天晚饭后,拎着两包香港糖果的吴文蘅,在儿子陪同下,来到“08” 特工的房子中。一番客套之后,话锋一转,转到了“08”的身世上了。“08”也不是吃素的,知道这个女人对自己不放心,来摸底了。侃侃而谈,从在老家松江省穆棱县读书,谈到给伪满洲国当警察,从学做行商,到共产党控制物资,生意难做,言语中,流露出不满。似乎不经意的吴文蘅,听着“08”的话,心中乐开了花,但嘴上却什么也没说。

一来二往,混熟了,吴文蘅成了“08”屋里的常客,在反复地试探、考验、观察之后,话越来越多,也越来越投机,终于,这个女特务向“08”亮出了自己的底盘,发展“08”参加特务组织,她许诺,像“08”这样有才华、有思想的青年俊才,只要“为党国工作”,一定会“鹏程万里”,等完成任务之后,她可以带其到香港或台湾,享受荣华富贵。

取得了吴文蘅的信任,“08”打入了敌特内部,并介绍特工“141”和“513”相继加入特务组织,至此,吴文蘅的一切行踪与活动,均在我公安机关掌控之下,真正成了瓮中之鳖。

“08”获悉,吴文蘅此行的主要任务有四:一是要在东北建立国民党组织;二是收集抗美援朝军事情报;三是建立长白山反革命基地;四是为特务头目郭长升的到来做准备。

“08”根据吴文蘅的指示,四处活动,网罗关系。最后,想方设法促使她相信自己在东北已经建立了比较强大的“地下组织”,需要自己的上级、老相好郭长升亲自过来指挥行动了。

特工“513”被吴文蘅选中,担任“信使”,穿梭往来于大陆与香港之间,深入龙潭虎穴,与特务分子斗智斗勇,真可谓“孤胆英雄”。

1952 年 12 月 19 日“,特工513”按照吴文蘅的布置,凭着暗语,在深圳与敌特接上了头。偷渡进入香港后,在一家阴气森森的杂货店,他又机智勇敢地与老态龙钟的特务接上了头,被这个老头引入一幢海滨别墅之中。三个操着内地口音的中年人,轮番上阵,对他进行考查,从暗语到出行的细节,没有发现任何破绽,确认他就是吴文蘅派出的信使后,阴沉的脸上才露出了笑容。经介绍,“513”才知道,这三人都是“自由中国运动”的特务头目,其中那个小瘦个儿,嘴向左歪、眼睛很大的人就是郭长升,另外两人,分别是苑崇毂和宋宜生,是郭、吴的直接上司。“513”在时机成熟的时候,将吴文蘅在大陆的“功绩”添油加醋、绘声绘色地汇报上去,并代表吴文蘅提出“迫切希望上司派人前去实地领导工作”的要求。苑、宋听罢,喜形于色,当即命令郭长升随“513”一道回东北,领导那里的所谓“反共复国大业”。

朝鲜战争刚结束,一位红色特工在日本遇到了中情局测谎仪考验

上世纪五十年代的香港

为了迎接郭长升的到来,“08”在我公安机关协助下,在地处长春闹市的重庆路建立了秘密特务据点。1953 年 2 月,化名“周长奎”的特务郭长升,在“513”侦查员的一路陪同下,潜入长春。在秘密据点安顿下来之后,郭长升几乎没有开展任何活动,整日除了与姘头吴文蘅温存叙旧之外,足不出户,连院门都不出,不愧是一只诡计多端的老狐狸。

特工“08”决定给他加加温,在“08”的怂恿下,吴文蘅沉不住气了,三天两头吹枕头风,循着我侦查员精心诱导的思路,夸大其辞地汇报“形势的乐观”和“组织的壮大”。郭长升头脑终于发热了,扬言“要继续加快工作进程”。他动用了随身携带来的大部分特务活动经费,办起了一家照相馆,作为开展特务活动的掩护。成立了所谓的“东北工作委员会”,自任主席,下设委员、秘书、联络员等,拟订了政治纲领、组织行动纲领和活动计划,阴谋伺机进行武装暴乱。论功行赏,吴文蘅、“08”等人都获得了委员的头衔。“08”的干劲似乎更大了,冒着风险,四处活动,根据郭长升的指令,频繁前往东北各地,网罗旧关系,发展特务组织。两个月之后,郭长升用电台向香港的上司邀功请赏,声称已经建立起吉林、沈阳、哈尔滨等 6个情报站,发展了拥有 1000 多人的游击队,要求空投枪支、电台和医药用品等物资。

鉴于香港方面迟迟不作回应,郭长升决定派特工“513”再赴香港,当面向上司汇报、请示。特务头子苑崇毂出面接见“513”,听取汇报后,当场表示,同意空投物资,但前提是必须由“513”亲自到长白山勘察地形,确定空投场的具体方位,绘制详细地图报来,方可实施空投计划。

东北公安部获知敌人的新动向之后,指示长春市公安局立即行动,尽快抛出诱敌上钩的“诱饵”———空投场图纸。为此,长春市公安局政保处先后两次派人协助“513”前往位于吉林省东北部的长白山新开岭一带,爬山越岭,风餐露宿,历尽艰险,现场勘察,测绘地图,最终完成了地形勘察与地图绘制工作。

1953 年 11 月 5 日,特工“513”第三次前往香港。此行与以往不同,意想不到的惊险,在等待着这位红色特工。

一到香港,他见到的不再是曾经见面的特务,而是一张张新面孔。先是一个自称叫关世明的人出来接见他,让他写出沿途见闻、长春市军政机关情况、工商界动态和空投基地寻觅经过的书面材料。接着,自称是“自由中国运动”港九站总负责人的徐某出面,在香港著名的豪华酒楼———皇后餐厅,设宴款待,告诉他,这是饯行酒,不日将把他送往“自由中国运动”总部汇报东北情况。

12 月 5 日傍晚,“513”乘船来到日本横滨。下船后,即有美国中央情报局特务迪夫和一个姓金的华人翻译接待,在一间设有录音装置的黑室中,“513”受到了严格的审讯式盘问。围绕与吴、郭二人相识的时间与经过、前两次来港经过以及寻觅空投基地的经过等问题,纠缠了很长时间。

朝鲜战争刚结束,一位红色特工在日本遇到了中情局测谎仪考验

上世纪五十年代的日本

这还不算完。12 月 13 日,“513”被带至茅崎市“自由中国运动”总部,接受美国中情局职业特工的“测谎仪”考验。一直折腾到 12 月 29日,特务的所谓“甄审”才告结束。

3 天后,即 1954 年 1 月 2 日,“自由中国运动”总部黄参谋召见“513”,代表该组织总头目蔡文治对“513”表示问候,并转达其指示:东北的工作暂以搜集情报、发展组织为主,待总部根据朝鲜战局的发展形势研判空投时机,届时方可转入游击活动。

随后,“513”被送回香港,见到了宋宜生等人,汇报了日本之行的情况。1 月 31 日晚,“513”由原路返回大陆,2 月 11 日,顺利回到长春。

513”带回的空投计划、大笔经费和下一步行动指令,让郭、吴二人兴奋了好一阵子。他们盼星星、盼月亮,就盼望着空投计划早日实施,“一展宏图”,甚至忙不迭地让“513”带路,亲自前往空投场进行实地观察,设定信号燃放的具体位置,选择安全撤离的路线,似乎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

6 月 21 日,宋宜生从香港发来一封密写信函,犹如一瓢冷水当头浇下,让他们凉了半截。这封信显然是在不安和恐慌状态中写就的,告诉他们,台湾当局对“自由中国运动”的政策已发生变化,该组织驻香港的机构面临生死存亡的重大抉择,将来如何运作,尚是未知数,一切有待观望。这封密写信,大大出乎郭、吴二人的预料,他们不禁感到前途渺茫,危在旦夕,便都争着要返回香港。

朝鲜战争刚结束,一位红色特工在日本遇到了中情局测谎仪考验

深圳罗湖桥旧照

敌情的变化,令我公安机关也感到一头雾水,不明就里。为了及时了解敌特机关的内部实情,决定采取“稳郭打吴”的方针,指示“08”、“141”等人分别进言,称赴港艰险,郭乃重要领导,一旦有所闪失,会给组织带来毁灭性的打击,鼓动吴去香港。而吴在去公安局办手续的时候,外事科民警故意提一些令她心惊胆战的问题,吓得她魂飞魄散,屁滚尿流,郭长升称“以后要吸取教训,别为办个出境证惹出杀身之祸”。万般无奈之下,只好再派“513”前往香港探听虚实。

1954 年 7 月,“513”从香港带回了一个令郭、吴二人更加沮丧的消息,“自由中国运动”已经解散,其派遣人员划归台湾“陆委会”领导。一直处于精心策划状态之中的东北空投计划,遂胎死腹中。大批特工人员树倒猢狲散,各奔东西,自谋出路,作鸟兽散。

东北公安部的“内 L 专案”失去了继续经营的价值,到了该收网的时候了。1954 年 12月 28 日,长春市公安局奉命将派遣特务郭长升、吴文蘅依法逮捕。不久,长春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处郭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吴有期徒刑12 年。这起建国初期轰动长春市的间谍大案至此尘埃落定,画上了圆满的句号。而这个案件也成为了《寂静的山林》这部电影的主要情节来源。

“自由中国运动”特务组织的垮台,可谓意料之外,清理之中。其在三年的行动中耗用一亿美元以上资金(按黄金价格相当于现在的四十多亿美元),可收获的只有一次次的失败,美国人就此也认为它失去了存在的价值,急于摆脱这个大包袱,要求蔡文治将全部人员归并到台湾去。

至于蔡文治本人,在其组织被划到台湾特务机关后,他获得了美国国籍,成为美国国防部的正式雇员。退休后,蔡文治致力于两岸和平统一事业,1980 年回国探亲时,曾受到叶剑英等中央领导的接见。蔡文治有一个预言,他说中国人聪明,看问题比较透彻,照目前这样发展,五十年之后,中国将成为世界一等强国。

朝鲜战争刚结束,一位红色特工在日本遇到了中情局测谎仪考验

1980年,蔡文治回国探亲,受到中央领导的接见

参考文献:

陆安.侦破“自由中国运动”间谍案[J].文史天地,2009(10):9-13.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