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外星人2014电影剧情「简介」

2022-04-10 11:44 作者:南方plus客户端 围观:

今年“春节档”电影扎堆,题材丰富,《流浪地球》、《疯狂的外星人》、《飞驰人生》和《新喜剧之王》等好片持续刷屏。

其中,在《疯狂外星人》情节中,出现了目前开始流行但不为公众熟知的气膜建筑。实际上,这类充满未来感的新式建筑,在国外也有50多年,已广泛运营于工业、体育、文化、环保等多个领域。

《疯狂的外星人》里的气膜建筑,现实生活中也有吗?

记者近来采访获悉,深圳此前也曾有两个国内闻名的气膜场馆,但早已关停。近年,市民文体娱乐需求增多,但场地用地严重紧张,气膜场馆的落地建设审批一直没有理顺。

北京工业大学教授、中国钢结构协会空间结构分会理事长薛素铎对此分析,气膜场馆的发展障碍主要在于市场及监管部门的认知度不够,以及行业标准缺失导致的安全性未受普遍认可;气膜业应该抓住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的黄金时机,加快行业标准化,努力进入街道社区争当全民健身“主力军”。

特性:成本低、建设快、可移动

在电影《疯狂的外星人》中,某国利用气膜建筑秘密研究假“外星人”(猴子),可以看到气膜建筑的一些特点:短时快捷搭建;无栋梁;漫反射灯光使得室内光线均匀;人员进出使用密封通道,大型货物进出使用汽车门,小猴子则“突然”从气膜建筑的风道逃跑……

《疯狂的外星人》里的气膜建筑,现实生活中也有吗?

实际上,早在1963年,纽约就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座气膜网球馆。50多年来,世界各地(主要在欧美发达国家)构建了数万个气膜建筑,在亚洲公众比较熟知的有东京的“巨蛋”和北京的“鸟巢”“水立方”。

薛素铎教授是中国气膜建筑领域专家。他接受南方+记者采访时介绍,中国最早出现气膜建筑是1995年,当时建了两个小型气膜游泳馆,然而真正发展始于2006年的北京朝阳公园气膜网球馆。

近几年,中国这类气膜场馆越来越多。薛素铎介绍,据其不完全统计,2014年到2018年,气膜建筑分别建成了39座、45座、88座、100多座、200多座,现在全国约有400余座各类气膜场馆。

据2016年中国体育用品业联合会发布的《中国体育气膜行业白皮书》指出,截至2015年,国内现有气膜建筑主要应用于体育、商业娱乐、工业环保和物流领域项目,其中体育领域发展最快。

安信证券2018年1月的一份新三板主题报告专门介绍气膜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据介绍,国外气膜建筑市场已处于成熟的市场阶段,主要集中于北美和欧洲。经过10年的发展,国内气膜企业正逐步崛起,也出现不断集中化。

“气膜建筑之所以发展快,是因为具有节能、环保、安全、可迁移、省钱、安装快、场地灵活等特点,都有利于目前各类需求。”薛素铎介绍。

北京顺义国际学校运营着两个气膜场馆,央视曾做过报道。

在央视《走近科学》栏目的一期节目中,这种新兴建筑被称为“吹起来的‘膜’登建筑”,因为加上了特制雾霾过滤系统,经检测,场馆内PM2.5含量为0.002%,远低于当时室外空气PM2.5含量。

而2016年12月建成的双鸭山市冰上体育运动中心,是深圳、双鸭山两市合作中的第一个在双鸭山建成的项目,也是迄今国内规格最高的气膜冰球馆。公开资料介绍,该工程采用了全密闭气膜结构,冬季保暖,使用寿命长达30年。

据了解,近年来,随着国家要求提高,气膜建筑开始应用于环保领域,一些储煤棚、粮仓、废气废水及污染土壤覆盖区等采用了气膜建筑。其中,巴彦淖尔气膜煤仓项目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气膜建筑,也是国内首座气膜式储煤仓。

“国内外气膜场馆有所区别,各自需求不同。”北京朝阳公园网球馆的建设公司、深圳市博德维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萧龙介绍,国外气膜场馆是季节性需求,而国内以永久场馆对待,这也使得国内气膜场馆在节能、安全等方面要求非常高,对标的是永久建筑的标准,安全技术和智能系统这些年也比国外发展得快,一些优秀公司的产品已进入国际市场。

据萧龙介绍,一个公共场馆政府财政投入昂贵,动辄上亿,而气膜场馆不够1千万就可建成,还可建立现代智能节能系统,最高节能达90%,即能耗为同等体量其它建筑的10%,加上工期短等优势,吸引了有的地方投入建设。

《疯狂的外星人》里的气膜建筑,现实生活中也有吗?

缺陷:安全性是气膜建筑行业的隐患

据2016年中国体育用品业联合会发布的《中国体育气膜行业白皮书》指出,气膜建筑相比传统场馆具有明显优势。近十年来呈增长趋势,预计仍将持续增长,但存在“产品标准化不够、社会认知与市场需求不够”的问题。

记者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到,气膜建筑包含膜材,具有防火、保温、保洁、耐久等性能;智能控制系统,包含充气、 补风、空调、应急、备用电源等系统,配套系统,包含照明、斜向网状钢缆系统、气密门等,整个气膜场馆是一个现代化科技产品。

在大中城市,气膜建筑的应用可有效解决体育设施用地紧张的难题,但这样的建筑结实、安全吗?

一些公众的安全性担忧并非是过虑。

据南方+记者检索整理发现,气膜场馆引入中国引来,多起坍塌或爆棚事故被公开报道。比如中国社科院气膜体育馆爆棚、广东奥体中心充气式羽毛球馆顶棚因为大风和暴雨坍塌等。

因为是新兴事物,国内目前气膜建筑建设和运营标准不规范,造成隐患。而安全运营的关键在于要参照并执行了国际成熟的行业标准。

“只要按要求进行设计和建造,气膜建筑现在没有任何安全性问题,比普通常用的砖石结构和土木结构会更好。气膜建筑在国内这些年才采用,而在国外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就有了,进入很多领域。”薛素铎称。

薛素铎称,就防火而言,它比普通建筑更有防火优势。原因在于气膜建筑属于大空间,火源很难烧到上面的气膜,即使把气膜烧出洞,更有利于烟气排放,而气膜建筑采用的膜材料属于B1级(难燃性)材料,不会引燃,也不会扩散,着火最多烧一个洞,不会烧着一大片。多数火灾的产生在于通气不畅所致。

对于公众对气膜建筑尤其是大跨度空间结构安全的担心,业内人士介绍其实有技术已经成熟应用。比如央视《走近科学》栏目上述节目曾介绍,目前研发出的斜向网状钢缆系统技术,经标准安装使用,可以使气膜建筑的抗风抗雪能力超过传统建筑。

“安全性是气膜建筑行业的隐患。”萧龙介绍,国外气膜建筑比较短期,国内气膜建筑以长期建筑来做,而且国内技术已经发展起来。不过,气膜的安全性能不但取决于结构本身,还有机电,控制,智能等等。涉及专业多,技术相对复杂。而这个行业的企业又发展水平不一。

《疯狂的外星人》里的气膜建筑,现实生活中也有吗?

趋势:行业规范有待于尽快制定提升

气膜建筑行业在深圳的发展情况并不像北京等城市。

深圳东部华侨城气膜儿童娱乐园(第一个七彩气膜室内游乐园)与深圳大生网羽馆此前曾被视为国内知名气膜建筑,但现在已被拆掉了。记者从知情人士了解到,这两个场馆建设时,没有获得监管部门的建设许可。

关于气膜建筑在深圳的审批问题,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此前为深圳市规划规土委)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气膜属于建筑材料,属于市住建局业务。”深圳市住建局则称,装配式和绿色建筑、钢结构之类是该局管,气膜建筑他们没有涉及。

此外,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还提及,采用气膜结构还是常规结构,都是设计的范畴,都是建筑师和业主的自主选择,政府部门没法硬性规定的。

虽然气膜建筑的设计环节是自主选择,但是其建设环节常会碰壁。

记者了解到,一家深圳气膜企业曾尝试在一些屋顶空间、城市留用地建设临时的文体娱乐气膜场馆,比如其与华侨城创意产业园区沟通,希望利用产业园区较多的空置屋顶空间,建设一些气膜场馆,方便做文娱活动,但一直毫无进展。

“关于气膜建筑在深圳落地难,这不是制度问题,没有法律法规限制或不允许气膜建筑落地,主要是当地部门认识问题,不太清楚这个气膜结构到底怎么样、安不安全。”薛素铎认为,这有一个认识过程,需要逐渐提高认识来改变落地难的局面。

“我尤其觉得,气膜建筑非常适合在社区里发展,在社区体育普及和全民健身提升方面大有作为。”薛素铎称。

这几年,专家和业内、舆论更多的呼吁,是中国气膜建筑规范与标准需要尽快制定与实施。

据记者了解,目前,中国的气膜建筑行业并没有自己的独立协会,相关专业研究资料也存在不足,政府及社会的普遍认知度依然较低。记者近日采访多位深圳建筑设计行业人士,想听取其对这类项目的意见,绝大多数人甚至对此类建筑都不认识。

不过,一些业内工作也在推进。据薛素铎介绍,中国钢结构协会空间结构分会在膜结构领域成立了一个专业组,每年开展活动,既有学术研讨交流,也有规程标准编制。

薛素铎还介绍,现在气膜建筑领域还没有“国标”,但上述协会正在做《充气膜结构设计与施工技术指南》,包括材料、建筑与设备设计、结构设计、施工、使用与维护等,对气膜建筑行业的设计施工起到指导、规范作用。另外,该协会也于2018年底启动编写《充气膜结构技术规程》,也算是“国家标准”。

【记者】李荣华

【作者】 李荣华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