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子夜电影剧情详细「详细介绍」

2022-04-03 03:55 作者:苁新读书 围观:

| 这是2021年始 第 32 篇

中国很多文学作品,要想推而广之,必定加之噱头,“茅盾文学奖”是其中比较有分量的一个。

茅盾文学奖是根据茅盾先生遗愿,鼓励优秀长篇小说创作、推动中国文学繁荣而设定,4年评选一次,作品要求至少13万字,奖金也从5万提升到了50万。

推动这个中国最高荣誉的文学奖项之一的人物,就是茅盾,他的长篇小说《子夜》《春蚕》都是经典,深受疾病折磨的先生,自知病将不起时,将稿费25万元捐出设立了该奖项。

所以说,茅盾先生不仅自己有着较高的文学成就,还推动着中国文学,尤其是长篇小说的创作、发展和繁荣。

《子夜》以1930年为背景,描写了吴荪甫为代表的民族资本家、赵伯韬为代表的买办纠缠的命运,涉及工人运动、公债买卖、经济封锁等等复杂的外部环境,是一部宏大的写实主义小说。

瞿秋白曾评价说,“这是中国第一部写实主义的成功的长篇小说……在中国,从文学革命后,就没有产生过表现社会的长篇小说,《子夜》可算是第一部。它不但描写着企业家、买办阶级、投机分子、土豪、工人、共产党、帝国主义、军阀混战等,它更提出许多问题,主要的如工业发展问题,工人斗争问题,它都很细心地描写和解决。”

甚至书中吴荪甫的结局,茅盾也是参考了瞿秋白的意见,并没有让他与赵伯韬握手言和,而是一败一胜,突出工业资本家斗不过金融买办资本家,重申了中国民族资产积极是没有出路的。

这本现实主义的小说,细节到吴荪甫的车是更高级的雪铁龙,而不是福特,细节到民族工业选取丝厂而不是火柴厂,这些都倾注了茅盾先生的心血。

《子夜》:黎明之前,民族资本家的命运早已被划定了结局

01 为什么会是丝厂?

茅盾先生最初的构想是火柴厂,《子夜》中火柴厂老板周仲伟也是出场较多的人物,但是经过查阅相关资料,1929年中国火柴厂宣告破产的,就有30多家,以火柴厂立足的民族工业无力竞争。

以此构建倍受国内、国外压迫,有力抗争的民族工业和民族资本家形象,略显薄弱。相比之下,当时中国工业产品外销为主的,只有厂经,也就是机器缫成的丝,而且在法国里昂、美国纽约市场已经站稳脚跟。

在电视剧《大染坊》里,陈寿亭的宏巨染厂也是纺织产业链上的一环。后来中国通过衬衫换取外汇,也是纺织业。而今,受到诋毁的新疆棉花,更是纺织行业的上游。

从丝绸到棉纺,从缫丝到印染再到成衣,纺织业一直是非常重要的行业。以此立足,围绕丝厂老板吴荪甫的故事展开,兼具了历史和时代、现实和文学的选择。

《子夜》以吴公馆的富丽堂皇、成功商人吴荪甫开篇,这是在一战帝国主义无暇顾及的情况下,积累的工业财富。随着情节展开,地方军阀混战、农村破产,日本纱打入中国市场,内无购买力、外无竞争力,资本家挤压工人剩余价值以保自己的利润,工人的抗议与罢工,便成了他们不得不面对的新的问题。

以一厂而观当时社会的状况,吴荪甫的丝厂成了小说最好的窗口。

《子夜》:黎明之前,民族资本家的命运早已被划定了结局

02 为什么悲剧是注定的?

丝厂面临内忧外患,即使是手腕强硬、人脉广泛的吴荪甫也变得暴躁。企业要想发展,离不开资金,企业要想具有强劲的竞争力,离不开雄厚的资金。

商业银行会根据企业的经营状况给出估算,越好的时候反而会越大方,越差的时候越着急催债,金融买办的眼睛里只有自己的利益。

吴荪甫联合轮船公司、火柴厂、煤矿等几家实业老板,想要组成自己的益中公司,尽管有着“大吃小”的想法,想要低价收朱吟秋的丝厂,增加自己的实力,但主要目的还是用自己的金融力量支持实业发展,只是后来路走歪了。

在利益面前,路走歪是必然,“吴荪甫代表的民族资本家是没有出路的”,这也是茅盾先生通过小说给出的阶级推演。

1930年的实业,面临农村破产、都市畸形发展的国内形势,海外资本、技术支持下的企业强力竞争,资本选择利益更高的金融市场,流进买办手里,实业发展之难,想要通过本国吞并以壮大,并不现实。

在吴荪甫跟着赵伯韬做了公债市场后,他们筹集益中公司的股本,也被移做公债,多空报价之下,几万、十万入账,远比要面对工人罢工、商业黑手要让人兴奋。

“发展实业的狂热已经冷却”,益中公司的资本套牢在公债市场,赵伯韬的经济封锁、杜竹斋的背后插刀,吴荪甫如何不败?

《子夜》:黎明之前,民族资本家的命运早已被划定了结局

03 首尾呼应、天气渲染,小说的文学性

如果只把《子夜》当做当时社会环境的写照,其实削弱了它的文学性,尽管对现实主义小说来说,写实是占主导的。

小说从吴老太爷躲避战乱,进大上海开始,汽车的臭气、女人身上香水混杂的气味、闪着强光的黑怪物对面冲过来,对吴老太爷来说都是极端的不适应。

跳转到结局,吴荪甫问丁医生,哪里避暑比较好,丁医生提出青岛、秦皇岛,但吴荪甫却哈哈一笑,问牯岭怎么样。

当时红军在打吉安,南昌、九江都吃紧,吴荪甫偏偏选择了传教士开发的避暑之地。胡适曾说,“牯岭,代表着西方文化侵入中国的大趋势”,那么吴荪甫败走上海,选择的是什么呢?且由读者思量吧。

除了这一入一走、一死一生的呼应,《子夜》里大段的环境描写,也是极为经典的。

吴宓在天津《大公报》上写过一篇评论,有提到“环境之配置亦殊入妙,如工人策划罢工时,吴荪甫第一次公债胜利前之焦灼时,皆以雨与霹雳作衬。而写吴之空虚烦躁,则以小火轮上之纵酒狂欢为之对比,殊为有力。”

小说人物很多,不仅涉及商战、斗争,还有细腻的情感、复杂的人性,诸如从地主投身公债的冯云卿,用女儿换取内幕,人物的悲剧虽然后续没有再着墨,但可预见。

《子夜》:黎明之前,民族资本家的命运早已被划定了结局

据茅盾先生说,小说原本以《夕阳》为题,喻蒋政权当时战胜汪、冯、阎、桂、张,表面上全盛时代,实际已然在走下坡,是“近黄昏”了。反复推敲后,更名《子夜》,是为从革命发展的形势看,既已半夜,黎明不远。

而这,又是现实主义了。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