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捕梦者电影剧情「梳理」

2022-03-29 13:47 作者:RollingStone大水花 围观:

在王海洋的定格动画里,一直有个留八角胡的神秘男子,他——究竟是谁?

王海洋说,他特别喜欢“捕梦者”这个词。如小说《哈扎尔辞典》所述,捕梦者会进入其他人的梦境捕猎梦。

在UCCA新展《新倾向:王海洋》中,王海洋展出了定格动画作品《墙上的尘埃》以及5件实验性影像作品。这一次,他又捕捉、呈现了怎样的梦境?“你感觉自己在梦中,可当你醒来了,发现又身处了另一个梦境。” 今天,YT云图带你走进捕梦者王海洋。

捕梦者:这个有着八角胡的神秘男子是谁?

▲ 王海洋,《墙上的尘埃》视频截图,2016

谁是菲克雷特?

提起王海洋,很多人都会先想到他的定格动画。根据艺术家本人说,做动画源于一种“困境后的冲动”。

曾经绘制了大量架上作品的王海洋,在创作进入到瓶颈期后一直努力寻求着打破绘画固有常态的方法。色粉画的技巧为他带来启发,“当时就想有没有兼具静态和动态的组合?于是就想到了边画边擦的办法。”

▲ 王海洋,《双面菲克雷特》

捕梦者:这个有着八角胡的神秘男子是谁?

▲ 王海洋,《双面菲克雷特》视频截图,2009

捕梦者:这个有着八角胡的神秘男子是谁?

▲ 王海洋,《双面菲克雷特》视频截图,2009

王海洋在砂纸上描绘形象,再把擦除后剩下的部分转化成新形象。用影像记录下来的过程,就成为了我们后来看到的定格动画。

在王海洋已经完成的动画三部曲中,一个特定的人物贯穿始终,那就是菲克雷特。

捕梦者:这个有着八角胡的神秘男子是谁?

▲ 在最新作品《墙上的尘埃》中也可以找到菲克雷特的身影

这个有着八角胡的神秘男子到底是谁?

“菲克雷特是个土耳其名字,他在1976年7月24日出生在伊斯坦布尔。”尽管王海洋赋予了菲克雷特作为动画人物应有的各种信息,却没有给他再多的意义。“他是一个虚拟的人物,没有任何实质意义。”

“他的样子与我小时候的记忆有关,那时父亲一直留八角胡。外国人留这种胡子很常见,但在中国却比较少有。或许他也因此有一些隐隐的象征性,象征男性或者父权之类的。”

捕梦者:这个有着八角胡的神秘男子是谁?

▲ 采访当天,王海洋的毛衣上恰好别了一个自己设计的菲克雷特胸针

王海洋说,菲克雷特的形象完全是在脑海中自然而然生成的。当他拿起笔没有任何参考、单凭想象绘制一个人物时,不管是从什么角度画,画出来的样子都是我们今天看到的菲克雷特。

捕梦者:这个有着八角胡的神秘男子是谁?

▲ 在王海洋的架上创作中,也可以找到菲克雷特的脸

捕梦者:这个有着八角胡的神秘男子是谁?

▲ 王海洋近年的架上创作

捕梦者:这个有着八角胡的神秘男子是谁?

无限往复的梦

王海洋创作动画从不进行传统故事板的设定。“不进行太多设定,就会有未知的感觉和控制不了的部分。偶然性决定了动画的走向,这种随机感让我充满了创作的渴望。”

捕梦者:这个有着八角胡的神秘男子是谁?

▲ 《弗洛伊德、鱼和蝴蝶》的情节都与这幅画面有关

从随机性和偶然性出发,王海洋开始慢慢摸索出了具有意识流状态的风格,在完成了《双面菲克雷特》、《弗洛伊德、鱼和蝴蝶》之后,今年又带来了新作《墙上的尘埃》。

和之前的作品不同,《墙上的尘埃》并没有再多强调擦和画的问题,而是更加注重荒诞、超现实的定格语言。

捕梦者:这个有着八角胡的神秘男子是谁?

▲ 王海洋,《墙上的尘埃》视频截图,2016

捕梦者:这个有着八角胡的神秘男子是谁?

▲ 王海洋,《墙上的尘埃》视频截图,2016

“整个动画就像一个运转的极致,各种不同事物不停消解重构、相互转换、连锁反应,我一直试图在它们之间寻找、甚至发明出新的隐秘的联系。”

捕梦者:这个有着八角胡的神秘男子是谁?

▲ 王海洋,《墙上的尘埃》视频截图,2016

捕梦者:这个有着八角胡的神秘男子是谁?

▲ 王海洋,《墙上的尘埃》视频截图,2016

在《双面菲克雷特》和《弗洛伊德、鱼和蝴蝶》中,王海洋规定自己全部内容都要在同一张纸上完成,但在新作里,他尝试了更丰富的语言,还制作了泥塑和模型。

王海洋在《墙上的尘埃》结尾创造了一个巨大的真实场景,好似3D模型的人物实则由真人出演。王海洋是这样描述作品结尾的,“我感觉最后那个人就是自己,好像在时空中丢失了一样。你感觉自己在梦中,可当你醒来了,发现又身处了另一个梦境,就是这种感觉。”

捕梦者:这个有着八角胡的神秘男子是谁?

▲ 从梦中醒来的动画人物

捕梦者:这个有着八角胡的神秘男子是谁?

▲ 最后出现的菲克雷特由戴着面具的真人演员出演

捕梦者:这个有着八角胡的神秘男子是谁?

只能看到天花板和白墙的时候,世界在缩小

在完成动画三部曲之后,王海洋做了三次腿部手术。在医院和家度过的大部分时间让他的思考和创作都发生了改变。

“眼前的景观只有家里的天花板和医院的白墙,我画不出以前充满色彩和图形的东西了。感觉世界在缩小,直到最后缩成了一个点。以前创作觉得是在摘取世界的各个部分,但现在就不能了,没有办法再向横向延伸,只能去挖掘深度、往里走。”

捕梦者:这个有着八角胡的神秘男子是谁?

▲ 王海洋,《我抓住了此刻,还是此刻抓住了我》(视频截图),2分07秒,2016

这也就是为什么新展中的5件实验性影像作品《存在的证明》、《交流》、《金色呼吸》、《我抓住了此刻,还是此刻抓住了我》、《无形的手》在视觉上都进行了简化,并且更加关注意识和精神方面的探索。

捕梦者:这个有着八角胡的神秘男子是谁?

▲ 王海洋,《存在的证明》(视频截图),2分46秒,2016

但是,这些影像作品依然延续着“定格”的视觉效果。在王海洋看来,定格动画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能依靠运动产生存在感。

“就好像一个水杯是‘死’的,但动一动它就会有 ‘活了’的感觉。而且,定格动画中还有一种特别的压缩了时间的诗意。”虽然看起来王海洋新的影像创作‘画风’大变,却依然延续着一定的脉络。

捕梦者:这个有着八角胡的神秘男子是谁?

对作品的阐释就像拐杖

在更加强调观念的实验影像作品背后,其实都有着特定的故事和背景。在展览现场,王海洋并没有透露每件作品具体的含义,但他并不反对去讲述作品的由来。在此,他分享了有关《交流》和《无形的手》的更多讯息。

《交流》

捕梦者:这个有着八角胡的神秘男子是谁?

▲ 王海洋,《交流》(视频截图),无限循环,2016

“我找了一块石头,并设定游戏规则:我和我爸轮流磨同一块石头,但不告诉彼此自己想要磨成的形状。过程中,我爸一直想要把它磨成球形,我却很想把它磨成方块。

最后,我收集了我们涂鸦的痕迹,放在一起。观众会以为这是同一个频率的交流,实际上两个人的意志完全是朝两个方向进行的。当然,即便两个人都想将它磨成圆形,也肯定是不一样的圆,因此同样是成立的。

在这部作品中,我使用了自然光源,忽明忽暗的光线隐喻了外界对‘交流’所带来的影响。这和创作动画三部曲时使用的人工光源很不同。”

《无形的手》

捕梦者:这个有着八角胡的神秘男子是谁?

▲ 王海洋,《无形的手》(视频截图),1分14秒,2016

“在《无形的手》中,我制作了三个皮毛状的东西,它不是一个雕塑,而是一个物象,似艺术品又非艺术品,我希望观众看它就像观察一个小动物。我用手去摸它,每次摸完就拍一帧定格动画,然后再把手抽离掉。本来它是没有生命的,但你会觉得它被我的行为激活了,现在好像有了自主意识,自己会呼吸,会动。”

当人们看到这些作品,或许要花些时间来进行辨别,但也正是它们有趣的地方。王海洋将对作品进行阐述比喻成“拐杖”:“以前我不喜欢解释作品,现在觉得它就像拐杖一样。我的腿做了手术,所以多了一个拐杖,但有拐杖也挺好的~”

捕梦者:这个有着八角胡的神秘男子是谁?

▲ 王海洋,《金色的呼吸》(视频截图),无限循环,2016

之于创作所发生的转变,此次展览的策展人胡婕箖是这样看的:

“做影像的人很多,这不是一个独特的媒介,定格动画也不是。但在这些所有可以组合的元素里面,王海洋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视觉语言。

虽然我觉得在欣赏作品中时,不应把太多自传性的信息放在里面,但在王海洋的语境里是适用的。他本身生活状态的突变带来了物理条件上的限制和影像,迫使他在创作上寻找不同的方向和思路。”

捕梦者:这个有着八角胡的神秘男子是谁?

▲ 正在创作中的王海洋

新倾向:王海洋

北京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

2016.11.4 - 2017.1.8

YT原创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采访整理吴小霜,图片由艺术家授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