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哈丽特电影剧情详解「梳理」

2022-03-29 04:57 作者:妙看影视 围观:

黑奴要自由,非裔要翻身——《哈丽特》

黑奴要自由,非裔要翻身——《哈丽特》

黑奴要自由,非裔要翻身——《哈丽特》

今天聊聊电影《哈丽特》。

片名Harriet / Freedom Fire (2019),别名自由之火。

黑奴要自由,非裔要翻身——《哈丽特》

这是一部美国传记电影,讲述美国著名废奴主义者哈丽特·塔布曼从奴隶到自由身的一段历史。

黑奴要自由,非裔要翻身——《哈丽特》

哈丽特·塔布曼(1822年—1913年)是美国著名废奴主义者,“地下铁路”的组织者之一。她138次带领奴隶逃亡,被称为“黑摩西”或“摩西祖母”,她最近引起热议的正是被印上了20美元的正面。

女主角辛西娅·艾莉佛凭借其精湛表现获得第92届奥斯卡金像奖和第77届金球奖最佳女主角提名奖。

黑奴要自由,非裔要翻身——《哈丽特》

哈丽特·塔布曼是美国史上首位印在纸币上的非裔女性,也是100年来第一位印在美钞上的女性。美国财政部2016年4月20日宣布,新版20元美钞正面将被印上美国著名废奴主义者哈丽雅特·塔布曼的头像,原美国第七任总统安德鲁·杰克逊的头像将被挪到背面。

哈丽特·塔布曼能够被印上一国纸币,一方面是纪念美国女性获得选举权100周年,另一方面也是对她无私付出精彩事迹的肯定。但非裔女性印上美元的故事并不仅仅于此,后面还有后续新闻。

黑奴要自由,非裔要翻身——《哈丽特》

2019年5月22日,美国财政部长史蒂文·努钦确认新版20美元钞票将被推迟启用,并表示推迟新版美元钞票发行主要是出于防伪的考虑。据悉,改进后的防伪技术将首先应用于新版10美元和50美元钞票,这意味着正面印有塔布曼形象的20美元钞票至少在2028年之前都不会进入市场流通。

上面一段是官方申明,而真实情况还有一则新闻。懂王是当地时间2017年1月20日宣誓就职美国总统,早在2016年4月时,懂王还在竞选期,那时候的懂王就对新版20元美钞正面印上哈丽特·塔布曼表示质疑,指责这种做法“纯属政治正确”,而且“安德鲁·杰克逊为国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我认为把他从纸币上撤掉是很粗暴的。”“我承认哈丽雅特·塔布曼很伟大,但我更倾向于保留安德鲁·杰克逊。”懂王还提议可将塔布曼的形象改放其他面额的钞票上,比如流通不广泛的2美元钞票。

懂王当选后,新版20元美钞迟迟不能推出,你说这些背后有没有联系?

其实这一切都是算计。懂王的票仓是那群坚定的白右分子,他只有高举民粹主义大旗才能保证自己的票仓稳固,适时的口号表态也是在安抚票仓。

黑奴要自由,非裔要翻身——《哈丽特》

再说会电影本身,哈丽特·塔布曼被称为“黑摩西”或“摩西祖母”,其中摩西就取自摩西分开红海的神话故事。哈丽特·塔布曼如同摩西带领犹太人逃出埃及一般,黑摩西带着黑奴奔向北方寻找自由。

影片中多次出现上帝、神迹一类描述,哈丽特·塔布曼本人的坚定意志被神迹冲淡许多。在大众文化程度不高的时候,宗教一套做法很有市场,也易于被普罗大众接受。不过拍成电影还这么玩的话,就有点不合时宜了。

哈丽特·塔布曼幼年被奴隶主砸过脑袋,于是会突然晕厥,其实就是小时候被诱发了癫痫。癫痫大家都知道,发作的时机随心所欲,外界刺激和内心激动都可能诱发,哈丽特·塔布曼就在危急时刻多次引发癫痫。这些发病过程被描写成上帝展现神迹,俨然天赋神权一套玩法。

黑奴要自由,非裔要翻身——《哈丽特》

按照影片描写,哈丽特·塔布曼运气很好的活到最后,却没有表现她机智勇敢的一面,到头来影片还是依旧热衷于宗教洗脑。

别看他们好像国力强盛,其实也就从奴隶社会进到封建社会没多久,最多批这个资本主义的外皮。其实他们也没有办法,建国时间很短,没有一个统一的国家文化,最后只能选择将封建迷信包装成信仰并大肆宣扬。

黑奴要自由,非裔要翻身——《哈丽特》

《哈丽特》影片本身波澜不惊,哈丽特·塔布曼在29岁时面临被奴隶主出售的命运,于是毅然决然的选择北逃。影片由此开始,哈丽特·塔布曼误打误撞加入了美国“地下铁路”,成了一名帮助黑奴北逃的“地下铁路乘务员”。

哈丽特·塔布曼获得自由后,不忘帮助更多的黑奴,于是138次带领黑奴北逃,全部顺利完成任务,情况一直持续到南北战争爆发,影片也就到此为止。后续哈丽特·塔布曼在南北战争期间的战斗经历和战后的清贫生活一笔带过。毕竟战后哈丽特·塔布曼的悲惨生活不适合表现,不符合灯塔国的光辉形象……

黑奴要自由,非裔要翻身——《哈丽特》

黑奴要自由,美元来安抚。

非裔要翻身,帮你翻两次。

这里是硬核影迷集散地,欢迎关注:妙看影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