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告别电影剧情「分析」

2022-03-27 00:42 作者:声影新播客 围观:

导语:每个人的一生中都会经历新生的喜悦,也会面对生离死别的痛苦。面对生命的终点,很多人恐惧的并不是死亡,而是在生命的尽头蓦然回首才发现自己的人生并不完整。没有做过的事情,没有实现的梦想,没有完成的人生缺憾。到头来,才觉得自己从未真正活过,表现出对人生美好东西的留恋。2015年7月24日在中国内地上映的电影《告别》,讲述了一名导演在罹患不治之症之后,在生命的最后时日所发生的一系列故事。影片呈现普通人的平淡生活时光,反映出两代人之间的情感牵绊和冲突,最后在生死面前走向和解。对于死亡的诠释,亲情的疏离和血脉的延续,都可以在这部电影里找到影子。

死亡是人类无法回避的话题,面对生命即将走到尽头,无论是平时霸道强势的人还是懦弱胆怯的人,都表现出惧怕死亡的真实一面。死亡的真正意义是给活在世上的人留下生命的印记,给予他们希望和成长的动力,而不仅仅局限在生离死别时的痛楚。

这部电影用慢节奏的叙事手法,把父女间的情感主线把握得恰到好处,贵在真实的感动。全片在各种镜头下展现出一种悲沉的感情基调,将父亲与女儿之间细微之处的亲情纽带描绘得感触人心。

从电影上映之后的观众的观影感受来看,这是一部具有良心的国产好片,没有低俗和哗众取宠的成分,取材于真实生活的剧情让人看过之后内心有莫名的震撼和触动。影片以沉稳而完整的情感渗透力让人感同身受,在人物关系梳理和情感表达上表现出足够的诚意。该片获得第9届FIRST青年电影展青年电影竞赛最佳剧情片奖,并入围第28届东京国际电影节亚洲未来单元最佳影片的角逐。

一个父亲和他的女儿,在父亲生命的最后阶段中一起度过了难忘的一段时光。他们用非常晦涩的情感表达展现出两代人的隔阂和和解,诉说着生与死的现实意义。

电影用特殊的半自传体记录男主人公生命的最后时光,在虚构和真实生活的交替融合中展现两代人的情感牵绊

生命的最后时光,电影《告别》关于人生、情感和新生的交织与碰撞

片名的“告别”一语三关,在剧情方面隐含着三条独立的故事主线。首先是父亲的生命即将走到终点,对人生过往做一次彻底的告别;其次,对富有养育之恩的故土的告别,那里有曾经的梦想;最后,女儿对懵懂青春岁月的告别,代表着人生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

值得注意的是,该片的男主角是以女导演现实中真实的父亲为原型,以半自传体的形式记录具有象征意义的人生最后岁月。

生命的最后时光,电影《告别》关于人生、情感和新生的交织与碰撞

本片饰演父亲的涂们是金马奖影帝,他的精彩发挥将本片的父亲形象演绎得深入人心。影片以纪实性的影像风格和多角度的镜头运用,以独特的碎片化回忆体将父亲从患癌到去世的最后时光呈现出来。

多次的画外音运用将故事的情感基调和故事衔接交代得十分贴切,在营造真实生活环境和调动人物情绪方面表现优秀,将两代人之间的情感牵绊和隔阂展露无余。

青春的成长印记体现在女儿跟父母一起生活后的态度转变,将两代人的隔阂和冲突体现得淋漓尽致

生命的最后时光,电影《告别》关于人生、情感和新生的交织与碰撞

电影中的很多桥段,亲情的淡漠是这个家庭给人的最初印象。女儿山山从外国留学回来一进门喊父亲,父亲却没有应答;母亲让山山给父亲倒水,女儿却装作没听见置之不理,似乎是在做无声的抗争。

在医院的走廊里,父亲开始对女儿的穿着打扮开始数落一番。在树林里准备放生小鸟时,父女之间的矛盾被彻底激化。女儿青春的成长印记,在重新回到父母身边后被点点滴滴地记录下来。

生命的最后时光,电影《告别》关于人生、情感和新生的交织与碰撞

父亲忍受不住病痛的折磨,半夜起身在床头的台灯下拿着手里的骏马模型若有所思。客厅中的骏马图,儿时对骑马的渴望,都体现万马奔腾的豁达心态上。

片中的父亲性格坚强而乐观,同时年轻时候不乏幽默感。时光荏苒,曾经的青春一去不复返,对人生岁月的唏嘘和无奈涌上心头。作为马背上民族的后裔,对马的驾驭充满着一种骄傲感,也体现出人生的坦荡。

生命的最后时光,电影《告别》关于人生、情感和新生的交织与碰撞

在本片中自导自演的德格娜,不仅进一步深化了影片主题的情感主旨,还把女儿山山这个角色演得非常自然贴切。叛逆、青春、时尚,这些外在的标签在她身上显示出她是一个矛盾角色。

影片的一开始各种矛盾开始显露,尤其是父女之间的对立关系,女儿与父母之间的亲情疏离,让人感受到了其中的紧张氛围。如此剑拔弩张的家庭成员关系,与父亲的抗癌斗争这条主线联系在一起,构成了完整的两代人的冲突和隔阂画面。

人物间的亲情距离感和交流形式的单一化,丰富影片情感层次的同时展现出生离与死别的交织碰撞

生命的最后时光,电影《告别》关于人生、情感和新生的交织与碰撞

父女的戏份在本片中非常多,在突出人物性格特征的同时,也将父女二人从最初的对峙到最后的和解埋下伏笔。处在生命尽头的父亲性格狂荡不羁,年轻时的辉煌让他有着一种近乎抗拒的态度面对死亡;多年在国外的女儿无法融入父辈的生活,在生活方式和情感交流方式上显得格格不入。

一个端茶倒水的礼节性动作,躺在沙发上的女儿却装作没听见。女儿回到家喊一声父亲,后者却置之不理。这种亲情的冷若冰霜感,让人感受到了父女之间长久和很深的隔阂。

生命的最后时光,电影《告别》关于人生、情感和新生的交织与碰撞

在车上抽烟的情景最能体现父亲与女儿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方式。首先是看到父亲那样做,女儿也从自己的包里拿出一根烟为自己点上。在这一点上,父亲对于女儿吸烟的习惯已经心照不宣。

父亲以不良习惯为由批评女儿,而女儿以癌症病人危害身体健康反驳之,这一来一往的交流互动,以对方不应该抽烟而责怪对方,这显示出生活的真实感。

生命的最后时光,电影《告别》关于人生、情感和新生的交织与碰撞

一家三口在开始见面时关系显得比较淡漠,在父亲病危后,一切似乎都发生了改变。父亲得知自己患癌后并未消沉,反而趁着人生的最后时光去完成自己的心愿。父亲因疼痛失眠,女儿及时递上一个抱枕,一句感谢的话语从父亲嘴边说出来,此前关系紧张的父女冰释前嫌,女儿的泪水也意味着父女俩人的和解。

在父亲的弥留时刻,母亲最后一刻冲进病房,多年的恩怨此时化为乌有,不再是见面时的吵吵闹闹。而母女之间的隔阂则是女儿在婚礼上用一个吻化解了,生离死别的情感碰撞中,一家人的矛盾无形中都消除了。

生命的最后时光该如何度过,关于人生、情感的重新定位,是给自己心灵最好的慰藉

生命的最后时光,电影《告别》关于人生、情感和新生的交织与碰撞

每个人都避免不了生老病死,进入垂暮之年,蓦然回首才发现在这个世界走一回还有很多没有完成的愿望。为了不让自己的人生不留下遗憾,尤其是对于那些绝症患者而言,有限的生命里改如何让自己的最后时光过得有意义。

或静下心来回忆往事,或找一个安静的地方与大自然亲近。无论怎样,享受生命才是最基本的念想。同时,梳理与家人的关系,在重新定位自己的人生和情感之路后,给后人留下积极有意义的东西。

生命的最后时光,电影《告别》关于人生、情感和新生的交织与碰撞

一个生命的逝去也代表着新生生命的到来,落日的余晖中,拥抱自己身边最可亲的人。孙辈的健康成长,是长者们走向人生终点时最大的愿望。在孙辈们的身上,自己的血脉得以延续,将永远活在后代人的心中。

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活在后代人的心中,让自己的人生不再有缺憾,生生不息中,找回属于自己的心灵慰藉。

电影《告别》为我们讲述了一个患上绝症的父亲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与家庭和解的感人故事。在经历生离死别的痛楚中感受人生,在亲情力量的支撑下将原有的隔阂和矛盾一一化解,这些就是人生的全部意义。在感动人心的同时,电影以一种暖心的题材和影像表达,述说着人生路上的最美好结局,给人别样的启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