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台湾闽南语电影剧情「解析」

2022-03-26 10:17 作者:阿楚文娱 围观:

引言:宝岛剧真的变了。

三年前大家就隐约有了这种感觉,但到现在已经可以肯定地说:焕发生机的宝岛剧,成了中国电视剧行业的一道光。

如今的宝岛剧,正变得沉稳、厚重,也更有人情味了。

这样的宝岛剧,我可以

就像是从一个整体嘻嘻哈哈,热衷于追星、恋爱的少女,变成了一个成熟、有想法的成年人了。经历过人生的高峰的时刻,也跌入过谷底,在沉淀出阅历和底蕴后,好风凭借力,直入青云端。

近两年宝岛剧的节奏是不慌不忙,一部接一部地去往不同的方向探索,往往出来的结果是,少量,精品,高分爆款。

这样的宝岛剧,我可以

回顾宝岛剧的起落,也能给当下的影视剧行业一些启示和提醒。

01 台湾偶像剧的黄金时代

从20世纪60年代至今,宝岛剧历了60多年的发展历程。最初是宣传政治的工具,后来才是大众娱乐的方式。

1962年台湾电视公司正式开播(简称台视),开启了中国台湾省电视史。

同年,播出了第一部闽南语电视剧《重回怀抱》,然后自制了台湾电视史上第一部国语电视剧《浮生若梦》。

这样的宝岛剧,我可以

而另一边,直到1968年,香港无线才制作了第一部电视剧《梦断情天》,拉开无线制作电视剧的序幕。

这样的宝岛剧,我可以

与台视长期三足鼎立的还有中视(中国电视公司)、华视(中华电视公司),也被称为老三台。

上世纪80~90年代,宝岛剧黄金年代的上半场。

当时最红的还不是80后、90后熟悉的偶像剧,而是古装剧。出现了《新白娘子传奇》(台视)、《一代女皇武则天》(中视)、《包青天》(华视)等剧,风靡一时,占据了大陆电视剧市场的主要份额。

这样的宝岛剧,我可以

还有琼瑶式言情剧,也曾掀起一段风潮。《在水一方》、《婉君》、《梅花烙》、《鬼丈夫》等,也是一代人的记忆。

这样的宝岛剧,我可以

2000年开始,宝岛剧进入了黄金年代的下半场。

台湾偶像剧,也是阿楚最为熟悉的电视剧类型之一,所以以一些典型剧集分析它的几个关键期。

漫画改编阶段,2001年,横空出世的《流星花园》。

这样的宝岛剧,我可以

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我们也有了国民级的偶像明星,谁不知道F4?哪怕今年言承旭登台唱《流星雨》依旧能引发一波回忆杀。

这个时期的偶像剧,多半改编自漫画,比如《流星花园》的原漫画是《花样男子》;《恶作剧之吻》的原漫画是《淘气小亲亲》。

这样的宝岛剧,我可以

帅哥美女高甜度的爱情故事,轰动了亚洲演艺圈,也培养了一代人看偶像剧的习惯。

偏职场风的偶像剧,2005年,创造新收视纪录的《王子变青蛙》。

这样的宝岛剧,我可以

陈乔恩式的小清新女主开始走红,故事的内核依旧是王子和灰姑娘式的相遇,喜剧,轻职场,单均昊的设定一半是普通人,一半是霸道总裁,也在做一些创新尝试。

根据尼尔森收视统计,当年它打破了《流星花园》保持的最高收视率纪录6.43。

同类型的还有《命中注定我爱你》(2008年),便利贴女孩和霸道总裁的爱情,同款小清新,但依旧没什么营养。

这样的宝岛剧,我可以

陈乔恩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所以,她一年后就开始北上发展,拍摄了由匪我思存同名小说改编的《佳期如梦》。

反设定偶像剧,2007年,《放羊的星星》。

这样的宝岛剧,我可以

宝岛剧引入内地,安徽卫视播出该剧时,拿到同时段全国省级卫视第一名。

此时的台湾偶像剧已经开始想办法改变,女主成为为爱顶罪的诈骗犯,男主也不再局限于理智、高冷的形象。甚至像后来的《下一站,幸福》,也融入了韩剧中常用的苦情元素,又虐又笑,但始终没有走出偶像剧的套路。

没落前的高点,2011年,《我可能不会爱你》。

这样的宝岛剧,我可以

在第47届金钟奖上,这部剧打破了纪录,男女主角分别拿下视帝和视后,还获得了最佳戏剧、导演、编剧、女配角与节目行销等奖项。

当所有人以为宝岛剧还会继续星光闪耀时,但未能如愿,台湾电视剧因为各种原因进入了低谷期。

宝岛剧的没落,跟经济的发展、时代的变化、人才的流失和资金短缺脱不开关系。

随着大陆经济的腾飞,国产剧也逐渐发展起来,人们不再局限于单一的偶像剧,再加上更精致的韩剧侵袭,宝岛剧逐渐被替代。

这样的宝岛剧,我可以

像前面提到陈乔恩北上发展,吴奇隆、赵又廷等台湾艺人也都逐渐把事业重心转移过来。

北上“淘金”也侧面反映出,宝岛剧制作经费不足,明星们片酬不高,自然要想办法找其他出路。

据统计,2014年横店的艺人中五分之一都是港台艺人。

这样恶性循环之下,宝岛剧沉寂了。

02 宝岛剧的春天,高光和口碑的相互加持

2019年,是宝岛剧的大年,三部高分剧一下子拉高了大家对宝岛剧的看法。

好像终于沉淀够了,有了一飞冲天之势。

但在此之前不得不提,2016年开启的植剧场。它诞生于没落时期的台湾演艺圈,被称为中国台湾影视人的自救。

这样的宝岛剧,我可以

导演王小棣,联合了其他导演、演员、编剧,以老带新的方式,培训24位新人演员,“为台湾的影剧产业培养新血”。

此后也陆续产出了一些高分剧,比如,《荼靡》(8.5分),《花甲男孩转大人》(9.0分)等,但都没有引起广泛关注。但它的出现,还是改变了宝岛剧创作内容的单一,也由于新鲜血液的加入缓解了人才流失的问题。

于是,有了2019年的厚积薄发,观众看到了宝岛剧从各个维度的提升。

三月惊蛰,春雷乍响,万物复苏,《我们与恶的距离》,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

这样的宝岛剧,我可以

以台湾真实案件为原型,切入极具争议性的社会题材,但视角没有放在案件本身,而是讲述与案件相关的人,失去孩子的父母,被舆论攻击的加害人家属,为罪犯辩护的律师等等,每个人的立场相护作用,自然形成强烈的戏剧张力。

这部剧的独特就是,提供了一个思考的角度,让观众跟“娱乐”隔绝一段距离,去看看新闻伦理、网络暴力、原生家庭等等深刻的社会问题,进而剖析人性。

这样的宝岛剧,我可以

这是有一群人站在当下,反思当下,锋利,直接,是炸裂的开场。

《我们与恶的距离》刷新的是宝岛剧的高度,也挖掘了它的深度,开始进入真实的人群,去观察,去反思,去寻求一些真相。

毫无疑问,它带来了一番新气象。

八月立秋,日渐凉爽,可庆丰收,《俗女养成记》,贴近生活的高口碑。

这样的宝岛剧,我可以

这是一部以温情治愈的底色讲述熟女焦虑的新宝岛剧。

成熟到底意味着什么,是能真正掌控自己的生活吗?

39岁的陈嘉玲急匆匆地跑来,她站定以后,观众才发现这是一个多么普通的人。中人之资,境遇尚可。她有一个谈了四年的男友,已经开始谈婚论嫁,但对方是个妈宝男,她可以预料到结婚后身边切割不断的“婆婆”。

这样的宝岛剧,我可以

她也有一份听起来很高级的工作,总经理特助,但实际上她更像一个保姆,需要处理各种烂事。

但这些,陈嘉玲统统不想要了。

一夜之间,失恋,失业,从台北搬到台南,回到老家的中药房,重新考虑下半程人生的去向。

《俗女养成记》的双线叙事,增加了人物的温度和厚度,我们既能看到小陈嘉玲在有爱家庭中长大的滋养,也能看到现在阶段的“俗女”为什么有底气敢这么选择。

这样的宝岛剧,我可以

由内而外的治愈,不需要强剧情的推进,也能引发极大的共情。

在阿楚看来,童年部分是温情脉脉,当下部分是自我探索。

十一月小雪,有风雪亦有关怀,《想见你》,撕掉“傻白甜偶像剧”的标签。

这样的宝岛剧,我可以

《想见你》的叙事结构足够亮眼,如同莫比乌斯环,环环相扣,不停反转。

原来奇幻爱情剧还可以这样拍?

复杂的叙事结构增强了文本的吸引力,观众被主角们的故事抓住眼球,谁是谁?谁是凶手?悬念也加深了观众的参与感。

但最让人欣喜的突破在于,爱情剧也不再单纯的描摹爱情,而加入了对青春期少年少女的关怀。

这样的宝岛剧,我可以

复古的音乐,穿越的设计,都是外部结构上的亮点元素,真正关注的是青少年的困境与创伤,性取向,自卑感,校园霸凌等等。

剔除韩剧狗血式的虐恋,升级为复杂处境和内心创伤的虐心。

这样的宝岛剧,我可以

可以看出来,宝岛剧正在脱胎换骨,题材开始多样,内容贴近普通人的生活,也逐渐撕掉了单一偶像剧的标签,小步幅迈进,但每每都能大放异彩。

03 保持转型,以高分爆款稳定质量

既然拉高了期待,那很多人要问宝岛剧真的可以保持这个水准吗?

时隔两年,今年八月份上线的《俗女养成记》第二季似乎能给出一个模糊的答案。

这样的宝岛剧,我可以

2019年,初次见面的陈嘉玲,今年也跨过来40岁的门槛。

依旧令人惊叹的水准,开分9.7,一集封神,更新至第五集后有小幅回落,但至今保持在9.4分。

这样的宝岛剧,我可以

制作团队的水平还是很稳定的。

上一季算同名散文改编,这一季已经是原创剧集,但承接感很强,一样的治愈,不一样的现实议题。

陈嘉玲开始思考自己和家人的边界、时间真的来得及吗等令人纠结的问题,延续了上一季的风格,又有新的探讨。

这样的宝岛剧,我可以

又丧又好笑的陈嘉玲,却能让阿楚感觉到文本深处的人文关怀。

第一集里,陈嘉玲的房子装修大致完成,她要挑选新沙发,但令她困扰的是总出现在自己家的家人和想帮她决定选哪款沙发的老妈。

这样的宝岛剧,我可以

房子和沙发,已经不仅仅是实际的物体,更是自我的边界。她想要保留私人空间,也想要拥有自己生活的掌控权。

微小的切口,却精准的打到了现代年轻人的痛点,不需要煽情或制造矛盾,一针见血,又见血封喉。

最妙的是每集探讨的问题,又能跟小时候的剧情呼应。

这样的宝岛剧,我可以

一个戳心,一个扎心。

过往让人眼睛发酸,当下让人嘴里发苦。

很多人都说宝岛剧越来越好看了,但阿楚认真算了算,真正好看的宝岛剧两只手就能数得过来,可为什么就是让人感觉到宝岛剧复兴了呢?

这样的宝岛剧,我可以

答案是,每年都有高分爆款。制作也在变得稳定,输出类型更加多元,肉眼可见的丰富和有层次。

除了2019年大爆的三部高分剧,2020年也有《做工的人》(9.0分)、《谁是被害者》第一季(8.0分)。

这样的宝岛剧,我可以

今年的《火神的眼泪》(9.1分)和《俗女养成记》第二季,跟前几年的台剧状况

相比,成绩已经非常不错。

这样的宝岛剧,我可以

而且,需要提及的是宝岛剧在2016年就接轨了国际平台,开始跟HBO Asia、Netflix、FOX等海外流媒体合作,也想办法解决了制作上的经费问题。

如今看来,经过自救和外部合作,宝岛剧进入了不求量但求质的良性创作期,它也从偶像剧阶段的粗糙、套路、浅显,变得精致、多变、深刻了。

结语:

我们借宝岛剧的黄金年代和此后的十年浮沉,可以看出,任何创作都需要符合时代需求。不改变就会被观众抛弃,而想要重新走入观众视线,则需要进行不断的创新和提升。宝岛剧的转型升级之路,似乎也可以给还未进入状态的港剧一个启示。而国产剧的壮大与发展也需要它们添砖加瓦,其实最终受益的还是观众,只有越来越多的好作品,才能创建出越来越繁荣的影视行业。

改变还在继续,未来可期。

文/阿楚X十六X鲸鱼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