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花木兰1电影剧情英文「介绍」

2022-03-25 17:44 作者:电影黑森林 围观:

文/合肥刘亦菲

如果不放假,我就不会在家闲得无聊点播真人版《花木兰》。

也很少有这样一部让我看完了如此有吐槽欲望的电影:从毫无逻辑的剧情、到弱智的英文台词(为了不听拿腔作怪的普通话没看中文版,不过感觉好不到哪儿去)、到毫无审美的服道化、再到令人尴尬的对话和互动、以及还不如动画的丑人男主。

救命,迪士尼还不如直接外包给阿里巴巴影业来拍。

《花木兰》:一厢情愿的凤凰翅膀

不过最想讨论的是,二十多年过去了,木兰的精神图腾居然从龙变成了凤。

好有意思。

98年的第一版花木兰,有一只叫做木须的小龙一直跟着木兰,可以看作她的吉祥物or图腾。一直以来,龙象征着阳刚之气、帝王之位,或者简单的说,男性。皇帝的衣服叫龙袍,皇帝的座椅叫龙椅。

而皇后的衣服上绣着凤凰,形容女性:凤冠霞帔、彩凤随鸦……

除了明显的性别对比,在龙和凤之间,也并不完全是互补或者并列的关系。三国里卧龙凤雏两位先生,卧龙是活到最后写了出师表的主角团,凤雏是出场短短几章的配角之一。

《花木兰》:一厢情愿的凤凰翅膀

《花木兰》:一厢情愿的凤凰翅膀

木兰替父从军,是以女性的身份从事了在当时专属于男性的工作,龙作为吉祥物出现在木兰身边,象征着女性也能和男性一样,打破了固化「龙就是男人,凤就是女人」的刻板印象。

当然,你也可以说,那时候迪士尼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印象只有龙,所以只能用龙来当吉祥物。

《花木兰》:一厢情愿的凤凰翅膀

《花木兰》:一厢情愿的凤凰翅膀

但在真人版花木兰里,没有了木须的形象,木兰家的图腾变成了一只凤凰,电影里也多次出现凤凰作为精神图腾跟随着木兰,象征着凤凰涅槃重生。

这部电影压根没拍出凤凰涅槃的感觉是质量问题,用凤凰涅槃重生来和木兰从军的故事相结合本身在我看来确实就没有什么道理。

《花木兰》:一厢情愿的凤凰翅膀

凤凰涅槃,向死而生,是指经历了苦难历练置死地而后生。这个故事本身就不是来自中国传统文化,而这个木兰又经历了什么重生呢?

是原本不接受自己的女性身份、到跟巩俐稀里糊涂地打了一架,因为束胸帮她挡了致命一击就接受了自己的女性身份?

还是原本为了某些莫名其妙的理由不说真话假装自己是男性,到最后更加莫名其妙地去承认自己是女儿身?

还是说旧的、认为女子不能从军、不如男性的思想死亡;木兰的出现在她所在的世界犹如凤凰新生,让大家认可了女性的力量?

甚至,真人版的花木兰本身就有「气」的天赋,在军营里也没有像动画版一样经过不断的历练成长,而是从隐藏到展示,并没有体现出历练的过程。

《花木兰》:一厢情愿的凤凰翅膀

《花木兰》:一厢情愿的凤凰翅膀

在迪士尼的版本里,花木兰替父从军的主要矛盾是她对自己的认知矛盾:

周围的环境告诉她,女人的本分是嫁个好人家,为自己找到好的归宿,为家族带来荣耀。

而自己的内心告诉她,她并不想要「恪守妇道」,替父从军反而给了她一个解放天性、重新认识自己的机会。

《花木兰》:一厢情愿的凤凰翅膀

《花木兰》:一厢情愿的凤凰翅膀

迪士尼对于故事的解读固然和我们从木兰辞上得来的不一样,但也说得通,是一个女性的成长史,是一种自我蜕变、自我重生。

在经历了军营的历练之后,木兰接受了自己:一个适合领兵打仗的女性;是一种糅合式的和解:接受了女性的身份,却拒绝了那个时代女性的命运。

所以是重生吗?

可以是,但没必要。

或者说,可以把凤凰的故事和木兰融合得更好,但电影没有做到。

《花木兰》:一厢情愿的凤凰翅膀

花木兰故事的高潮部分在于她女性的身份暴露。动画版里,花木兰因为受伤被迫暴露,她的反思在于:也许我并不是为了救爹爹,而是为了证明自己有本事。

这是一个在我看来非常有意义的反思,因为女性身份的暴露再次遭受到了周围人的否定,从而开始反思自己,再次对自己产生了质疑——替父从军是不是做错了?我是不是真的不行?女性是不是真的应该恪守妇道老老实实选择嫁人?

《花木兰》:一厢情愿的凤凰翅膀

《花木兰》:一厢情愿的凤凰翅膀

真人版里,花木兰非常莫名其妙地主动暴露了自己的女性身份,没有展现出什么内心的挣扎。即使是被战友们质疑、抛弃,依然没有展现出内心的挣扎,看不到成长的过程,没有新生的感觉。

《花木兰》:一厢情愿的凤凰翅膀

相比之下我觉得动画版「镜面里的自己」的概念做得更好,更能体现自我认知的冲突:生活在俗世的刻板印象里的木兰,和镜面反射出的内心渴望打破束缚的木兰。也更适合用来阐明凤凰涅火重生的主题:一个有天赋的女孩,如何接纳自己的天赋,并且被世人所接纳的故事。

而凤凰除了在最后给木兰借位加一双翅膀之外,显得很多余。

《花木兰》:一厢情愿的凤凰翅膀

《花木兰》:一厢情愿的凤凰翅膀

所以为什么从龙变成凤凰?

其实我最开始就想吐槽这个问题,但写到这里我写了很多废话,还给这个问题找出了很多回答:

比如为了迎合涅槃重生的主题、比如为了不违背中国古代的现实(如果一个皇帝之外的家族说自己的图腾是龙,可能压根不用上战场就被满门抄斩了)、比如因为凤凰更好看、比如因为想创新、比如因为木须不好做……

但这些都不是足够有说服力的理由。

《花木兰》:一厢情愿的凤凰翅膀

除了自我认知和个人成长,木兰的故事本身就包括了性别认知、性别刻板印象和平权的讨论,

龙与凤的固化认知本身就是一种性别刻板印象。花木兰的存在本身就是对于这种刻板印象的挑战:女性不需要被拯救、不需要依靠男人,甚至可以反过来保护男人。因而当龙作为她的图腾出现,正是一种对于传统观念的颠覆,是打破性别的边界的隐喻。

很遗憾,二十一世纪的花木兰电影没有顾虑到凤凰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含义,只是一厢情愿地给花木兰加上了一对来自西方的凤凰的翅膀。

《花木兰》:一厢情愿的凤凰翅膀

图片来源于电影《花木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