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天才雷普利电影剧情「解析」

2022-03-25 13:37 作者:草帽爱读书 围观:

倘若他真的睿智,就不会令你们进入他智慧的殿堂,而是指引你们跨越自己思想的门槛。—纪伯伦

前言

《天才雷普利》是由安东尼·明格拉执导,马特·达蒙、格温妮丝·帕特洛、裘德·洛、凯特·布兰切特、菲利普·塞默·霍夫曼、杰克·达文波特、菲利浦·贝克·霍尔等共同主演的黑色犯罪电影。影片于1999年12月25日在美国上映,获得了第57届美国全球奖电影类-最佳导演提名。

导演安东尼·明格拉所导影片类型鲜明多变。其中最负盛名的还属1996年,执导了根据同名小说改编的爱情片《英国病人》,斩获了第69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导演奖,以及爱情战争片《冷山》。虽然《天才瑞普利》知名度没有其他两部高,成为柏林国际电影节上的遗珠, 但我认为却是一部上上佳品,不论从演员的塑造还是核心思想的传达都深入人心,表现手法张力十足。

而马特达蒙细致的眼神表演拿捏的十分到位,时刻透露出的卑微与慌张同角色十分贴合。值得一提的是,在影片的摄影手法上,光与影的对比,虚与实的交替都通过镜头一一展现,帮助传达主人公一个幽暗阴郁的内心世界。

《天才雷普利》:被谎言绑架的人生,有时天才亦是恶魔

影片的故事背景聚焦在80、90年代的欧洲一个安逸的海边小镇—蒙吉。讲述了瑞普利在被误认为与富二代迪克是同学后受到了迪克的父亲,一名富商的委托,前往意大利劝说回国,却对迪克的生活产生了憧憬,在欲望的驱使下丧失理智失手杀害了迪克,并窃取了迪基的生活的故事。

从开始的一句谎言到最后生硬的给自己建造了永远无法走出的牢笼,男主人公的宿命注定要在谎言与背叛中苟活于世。伴随影片中怀旧的胶片色彩画面,复古的暖色调,轻快灵动的爵士音乐,一切又似乎有着无所保留的美好,但正是在绯红炙热的阳光下,暗影的存在才显得可悲与无奈。

影片故事发展颇具一定传奇色彩,前半部分铺垫叙事缓慢,后半部分情节发展紧锣密鼓,细节环环相扣,剧情高潮迭起,冲突与戏剧同时上演。

关于核心思想的表达我想导演也是想要借男主人公内心变化历程与选择来告诫我们永远不要先背叛自己的心,当你选择站在暗影里时,你已经无法再与他人同行,在未来无边黑暗的日子里,你所做的也只是赎罪而已。所以即使现实里再卑微,也不要妥协让自己蒙上挥之不去的斑驳,将自己永远锁进罪恶的地下世界。

《天才雷普利》:被谎言绑架的人生,有时天才亦是恶魔

财富与阶层的对立永远是一个难以跨越的鸿沟,但不失本心方为进取的源动力

最近有一部电影西班牙的小众电影《饥饿的站台》引起热议,以及去年在戛纳竞赛单元获得超高分的韩国电影《燃烧》,在我看来两部电影核心所表达的在一定程度上都含有阶级的对立所带来的矛盾难以消化,最终导致故事中不同人物最后的走向。

其实在《天才瑞普利》中这个矛盾点与不公平在许多细节里得以体现。电影开始,当瑞普利准备前往意大利"偶遇"迪克前,在他学习爵士音乐时,从楼上传出的吵架声成为一个瑞普利生活环境的缩影,在此之前他认真仔细的为富人整理衣物,以获得小费。

另一个细节则是当瑞普利准备前往意大利时,他手提箱子,跌跌撞撞的走向楼梯上的门,他努力的穿过拥挤且狭窄的楼梯,这也表明瑞普利开始了"向上爬"的旅途,寻找属于自己的门。这些细节都是导演所安排的暗线与铺垫,使观众在此阶段对瑞普利产生了共情感,这也间接与最后瑞普利的堕落形成反差感,使人物的行为显得合情合理。

生命的过程是单向的,此时此刻你所做的每一个决定都是日后决不可逆的前提。看似被逼无奈,实则皆为因果,只不过在经过一系列蝴蝶效应的催化前,最开始所种下的恶其实是不足一提的。而从那一刻起,其实你就已经走上了一条不归路,而瑞普利从走上楼梯的那一刻,也注定不能回头。

《天才雷普利》:被谎言绑架的人生,有时天才亦是恶魔

瑞普利和大多数真实存在游走在边缘的底层人物一样,谨慎,善于察言观色。当富人抛下橄榄枝时,没有人会拒绝诱惑,但本体的身份在不同的圈子和阶级中又显得格格不入,这时伪装与讨好就显露出来,他们企图通过这样的途径来获得价值与财富,但殊不知,略显生硬的挤入在迎合的同时丢失了自己。

世界本就是不公平的,有些人生来戴着光环,而有些人单单是活着就很辛苦!而我们能做的是逐渐接受自己的平庸,抱着平和的态度对待世界,但同时又依然兢兢业业的努力学习着,当你在丰富自己后,你的眼光与能力随之提高,真正的属于你自己的财富也会向你而来。

《天才雷普利》:被谎言绑架的人生,有时天才亦是恶魔

侮辱轻视他人的一切坦诚,实则是走向毁灭的必经之路

电影中迪克这个人物是一个随性,浪荡,风流不羁的公子哥。迪克所代表的富人阶级,带有与生俱来的优越感,他们无视世间的的疾苦,他们真正在乎的只有自己。而这一特点何尝不是与瑞普利的自私与本我契合。迪克阳光且富有热情,身边的人都喜欢他,而他却追求新鲜感,对待他人非常容易产生厌倦感,并且讨厌别人的指责,他是冷漠的,也是炙热的。

贴近迪克的人都会受到冷落与伤害,而初来乍到的瑞普利就这样对迪克产生了依恋与依赖。这样的一个人物最后死在瑞普利手上,有了这种结局细想也是有因可循。

当电影中迪克问瑞普利:"每个人都有才能,你的是什么?"以及在迪克与玛吉谈论滑雪时,迪克说瑞普利太掉价了,没什么会的。从这样的提问与话语中不难看出迪克作为富人家的孩子,生来带有对弱者的审视与不屑。而反观迪克自己,他害怕承担责任,而他所认为的"才能"只不过是他身份的附属品,或者换句话说那只是他的兴趣爱好而已。看似洒脱不羁,实则只是纵情声乐。

当两人在小船上交谈时,面对瑞普利的质疑,他愤怒回应,不留余地的将瑞普利"扒光"暴露在阳光下,并将瑞普利比做"水蛭",诚然瑞普利是令人发指的,可怕的,但迪克不留余地的言语攻击更是直接将自己推向死亡之路。这样的结局也警醒着我们,做人说话留有余地,不是给他人的,而是给自己保留退路。

因为你很难想象和你朝夕相处的人是天使或是魔鬼。影片中迪克与彼得同属一个阶层,但彼得温柔阳光,并富有浪漫气息,是一个天使般的存在,这就与迪克产生了对比,所以观众会分别在迪克与彼得死后产生不同程度的惋惜,彼得死后观众眼里的瑞普利显得更加不可饶恕与罪恶。

《天才雷普利》:被谎言绑架的人生,有时天才亦是恶魔

关于影片里的情节走向,有许多观众抱有疑问,纵然警察和迪克的父亲、女友玛吉对瑞普利有很多怀疑,却没有找到任何证据,最后还得根据伪造的遗言,支付给瑞普利一笔钱。这些情节显得不符合常理,但在某种角度上,这样的不合理反而映衬出周围人对迪克缺少真正的了解,父亲不了解儿子,两人之间关系的缺失导致了瑞普利有机可乘,而真正了解迪克的人反而是与迪克相投的弗雷迪,当然,这也导致弗雷迪作为知情人被瑞普利反杀。

关于影片中人物感情与性取向评析

影片里关于男主角的性倾向从细节可以看出是偏向男性的。

男主角在浴室里与迪克下棋时伸手划水的试探,以及火车上玻璃镜面上脸庞的"合二为一"都能看出瑞普利对迪克的偏爱痴迷,他憧憬迪克的生活状态与自由自在,相比于自身的诡诈与阴暗,迪克无疑是瑞普利心之所向,神之所往的。

另一个细节则是导演镜头下一闪而过的街边行人,也印证了这一点。但瑞普利对迪克深深爱的反面不是恨而是无法消化的嫉妒与阴郁。之后出现的彼得无疑是深爱瑞普利的,在瑞普利深陷警察盘问时出手援助,给予瑞普利温暖与支持,但正如一切因果皆有定数,不同的出场顺序注定会有不同的结局,而观众也只能感叹与无奈。

《天才雷普利》:被谎言绑架的人生,有时天才亦是恶魔

小心可怜又可悲的欲望将你拖进无止境的深渊。

影片中的瑞普利为了将自己的身份与谎言立住,不惜一次次的除掉身边的阻碍,幸而屡次得手。在观众看来这没什么不好,这样是很真实的。其实导演塑造一个瑞普利这样的人物,他并不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坏蛋,而是逐渐堕落,走向深渊的过程。从失手杀人,到被迫杀人再到主动杀人。

瑞普利内心的贪婪与自私逐渐显露,虽然这个过程实际上一定是很痛苦的,但站在理性的角度,瑞普利是不值得同情的。因为当自己的利益与别人的生命冲突时,他会站在道德的对立面,剥夺他人的生命,这实际上是最不可饶恕的。

在观影过程中你一定会万分的厌恶你的主人公,而在结尾让又会期望他浪子回头,如果我来写瑞普利,恐怕他会得到这样的一个结局,然而实际上,这种念头往往是心虚的表现,是不够胸怀坦荡的表现,当一个主人公能折射出你内心的欲望与黑暗面时,你就会下意识的保护他,希望他有一个好的结局,这是你在下意识的进行演练,你在为自己可能犯的错误寻求好的解释与遮掩。

《天才雷普利》:被谎言绑架的人生,有时天才亦是恶魔

我们每个人都是有私心的,瑞普利这个角色本身也是有矛盾的,所以对于传统的单一正反派角色,瑞普利的塑造才是最贴近生活的,有不忍,有委屈,有冷酷,有自卑,这难道不是我们生活在都会有的情绪吗?我们在生活中不会像瑞普利一样不择手段以致杀人,而电影中瑞普利的选择无疑是极端与戏剧化的,在影片最后导演利用影像角度的转换和光与影在瑞普利脸上分布由亮到暗的转变,预示着瑞普利内心也最后完成了黑化的蜕变。

他亲手扼杀了彼得,因为他无法直视自己的心魔,他很清楚彼得对他感情的真挚与无所保留。影片中瑞普利的台词表明的很清楚:当他问"你不会将过去锁进地下室吗?我会那样做,因为里面还有恶魔,一旦有人看见里面有多肮脏,我一直想打开门,让阳光洒进来,把一切都洗干净。"瑞普利想要回头,想要生活在阳光里,希望与彼得坦诚相待,但在抉择与挣扎后瑞普利依然选择爱自己,瑞普利失败了,对于物欲的渴望以已充斥他的内心。尽管导演在结尾没有表明瑞普利之后何去何从,但瑞普利余生必然会在谎言,孤独,悔恨中度过。

《天才雷普利》:被谎言绑架的人生,有时天才亦是恶魔

结语

小人物的逆袭在众多影视剧里屡见不鲜,但对于小人物来说改变命运的首要任务绝不是荒唐的急于摆脱底层世界腌臜味道的功利心,华服美景的诱惑着实巨大,但真正使人动心的更是财富带来的优越感与选择权,受够了被选择与可替代的命运,当有机会潜入身边时都会拼命挽留,哪怕不择手段,犯下罪孽,但我们扪心自问作为一个人,当丢失了原则与善良时是否还能平和的与世界接洽和相处。

瑞普利在命运的"巧合"和他自身的"努力"之下,几乎可以说是蒙混过关,甚至得到了格林立夫的一笔财产,影片中他似乎终于成为了一个真正的"贵族",与初在纽约时判若两人,但他永远无法模仿的便是天生富贵的随心所欲与泰然自若,而他永远是活在套子里的人,切割不掉的也是"讨好他人"的潜意识。凡是不够坚定的人,见识越少在某种意义上说,反而是幸运的。

所谓《天才瑞普利》"天才"即指主人公是聪明的,睿智的,心思细腻的,他会弹钢琴,会学习听爵士乐,可以模仿各种细节但紧紧限于盗取不属于他自己的身份以达到对庸俗大众欲望的拙劣模仿与揣测,他时刻观察,偷窥,而真正忘记的是与自己进行对话,进而在成为他人的路上愈走愈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