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道林格雷电影剧情解析「解说」

2022-03-24 05:46 作者:你的样子1314 围观:

初识王尔德,是他的那句让无数在晦暗中徘徊的人依然能坚信未来的名句:“我们都在阴沟里,但仍有人仰望星空。”

再识王尔德,是他墓碑上那满满的少女之吻,只因他生前曾说过“少女的红唇,是最好的墓志铭”。

《道林·格雷的画像》——被美吞噬的人,他在阴沟里

在他的墓碑上,他被誉为“才子和戏剧家”。

观王尔德的画像,身材高大,有着一双漂亮深邃的碧蓝色双眸,他的服饰那般华丽,眉目间充斥着满满的柔情与笃定。据说,他身高1米93,即使在白种人当中这个身高也很少见。他很喜欢天鹅绒之类华丽异常的服饰,配色配饰也十分大胆,比如会穿深红色或紫罗兰色的衬衫。带孔雀蓝宝石一样的指环,穿着丝绒西装和长筒袜,吸着金嘴纸烟,大摇大摆地在大学校园里招摇过市。

《道林·格雷的画像》——被美吞噬的人,他在阴沟里

他说:“只有浅薄的人,才不根据外表来做判断。”

这一切的一切,无不都在诠释着他对于“唯美”的执念。

王尔德一生创作了大量的作品。他取材丰富、涉猎面广。有评论,有童话,有戏剧。

1881年发表作品《诗集》,被认为是英国唯美主义的代表性文献。1891年的论文集《意图》进一步阐述了他自己的美学观点:追求和捍卫“纯艺术”,“为艺术而艺术”,美和道德无关,也没有功利主义价值,奠定了他唯美主义作家的地位。1895年,上映社会喜剧《认真的重要》获得巨大成功,被认为是他最大的文学成就。

其他重要作品有童话故事《快乐王子》(1888),法文独幕剧《莎乐美》(1893)以及散文作品《说谎的堕落》(1889)、《社会主义下的人的灵魂》(1891)、《里丁监狱之歌》(1898)、《自深深处》(1925)等。

但是他的长篇小说只有一部,这是一部哥特式的小说——《道林·格雷的画像》(1890)。

《道林·格雷的画像》——被美吞噬的人,他在阴沟里

如果说任何的艺术“源自生活而高于生活”,那《道林·格雷的画像》更像是王尔德剖析自我的一部作品,他即是故事里的某个人,他又不完全是故事里的那个人。

《道林·格雷的画像》的主要故事内容:

讲述了一位拥有着“绝世容颜”的贵族年轻人“道林·格雷”,他不仅外形出众,更难能可贵的是拥有着至纯质朴的灵魂。

画家巴兹尔在机缘下为他画了一副画像,画家的朋友亨利勋爵,却蛊惑道林·格雷向这幅画许愿:纵使年华易逝,就让格雷自己永葆青春,而他所有因为岁月带来的衰老、丑陋,以及他所犯的罪恶,通通由这幅画像来承担。

这看起来荒诞至极的一次许愿,在格雷玩弄了一位年轻女演员的感情,导致女演员自杀身亡之后,一语成谶。画像上的那个人,开始变得面部扭曲、邪恶。而格雷肉体的容貌却没有丝毫的变化。

自此,格雷开始了彻底的自我放纵,他无视道德约束,毫无克制地放纵感官去享受,他吸食鸦片,无穷无尽寻找感官的刺激,愉悦的享受,不分道德好坏地体验一切新奇事物。他让自己成为话题的中心,他对自己说:“世上只有一件事比被人议论更糟糕了,那就是没有人议论你。”

而画像上的他则是一天比一天狰狞,一天比一天面目可怖。

十八年之后,画家巴兹尔找到格雷,不希望他继续地沉迷于享乐,无所事事。也不希望他空有一副好看的皮囊,却误入歧途。

这反而激起了格雷满心的怨恨,他认为自己变成如今这个样子的一切原罪,始于画家所做的那副画像,盛怒之下,他杀死了画家,并找来自己做化学家的朋友,让画家的尸体从此在世界上消失的无影无踪。

一切似乎又回到了往昔,格雷依旧在他贵族的圈子里声色犬马,纸醉金迷。可那个自杀女演员的弟弟来复仇了,他巧舌如簧地躲了过去,但他的内心却开始变得不平静。

最后,寻仇的弟弟在他们贵族的一次狩猎活动中,死于非命。

这件事,成为了压倒格格雷的最后一棵稻草,他被泯灭的那一点点良知苏醒了,他在丑陋不堪的自画像前,回忆,忏悔,最终举刀刺向了画像。

第二天,人们在他那个一直藏有格雷画像的阁楼里,发现了胸膛插有刀子的,即衰老又丑陋的陌生者,格雷的画像完好如初,依旧是格雷年少时模样,只是在那个死去的老人手指上佩戴着一个被人们所熟识的戒指,由此判断,那个死去的人,很有可能就是格雷。

故事就这样结束了,可带给人们的却是无尽的思索。

1、“只有浅薄之人才不以貌取人”

莎士比亚曾说:“没有德性的美貌,是转瞬即逝的;可是因为在你的美貌之中,有一颗美好的灵魂,所以你的美貌是永存的。”

王尔德所追寻的美,是纯粹的美,这种存在于艺术本身的美,无关道德,没有功利,在他的笔下,画家巴兹尔只是想要完全的诠释出道林·格雷的美,他无欲无求,只想要作品的完整与“天人合一”。所以,他一直想要自己的得意之作能够公布于众,他之所以一次又一次地想要格雷将它的作品展示出来,正是对于“艺术之美”的执着。

而且在看到自己的画作早已不是了当初的模样,他的那种痛是最最真实的,他之所以苦苦的哀求道林·格雷不要再歧途里迷失,更多地也是想要画作的完整,“画如其人”,这才是对艺术品最大的尊重。

再者,道林·格雷对于那个年轻女演员的欺骗的爱,也是源自“美”。

他第一次看到她时,她在小小的舞台上熠熠生辉,他被这种“美”所折服,所吸引。于是他毅然决然地和她订了婚,哪怕她连他真实的姓名都不得而知。

最后,又因为她在舞台上的失误与不完美,他就马上抛弃了她,是的,在道林·格雷的世界里,他不允许任何的不完美,他自己长的这般完美了,怎么可能容忍与他相伴的人有着任何的瑕疵。

同样地,这也正是王尔德所要追寻的“唯美”,这种对于“完美”的极致追求,是不应该掺杂其他杂念地,艺术就是艺术,因为纯粹所以被很多人所向往,也可能因为它无法真正的存在,所以才更加的难能可贵。

2、“烫痛过的孩子仍然爱火”

道林·格雷的死,其实更像是一场灵魂的救赎与忏悔。他曾经经历苦难,他虽出生在贵族家庭,可他从小便失去了父亲,母亲,他孤苦无依。

说到底,他这个人从一开始就是可悲的,即使有着再完美的容颜,那又怎样,他不曾真正得到过爱。

虽然一开始的他起码还有着一点点的善良与本真,也最终被世俗所影响的体无完肤。

他的沉沦,又何尝不是为了躲避那让人无法亲近的真实社会。

他伤过人,可他也被更多地人所伤害,他出生在贵族圈里,也注定了他不同与其他人的平凡人生。

他很想简单地去爱,可他的出生,经历,又不允许他去做这一切。

他是矛盾的,亦是可悲的。抛开他永不变化的完美容颜,他活的这般孤独,又这般无奈。

他其实没什么多的选择,他更像飞蛾,不断地扑火,纵使自己遍体鳞伤。

最后,他死在了自己的不容忍之上,也死在了自己所忠于的那一点点良知上。

烫痛过的孩子,仍然爱火。只因心中曾有过这般那般的美好。

而现实中的王尔德也是这般,他曾经那般深情地喜欢着“波西”,纵然这份同性之爱,被当时很多人所不允许,不接受。

他其实完全有机会为自己争辩,上诉,可他还是选择了忠于“自己的感情。”

他在法庭上真情诉说,他希望他的爱情观能被世俗所接受。

可他还是错了,他面对的当时的社会,当时的价值观,他当时的随心与随意,他说:“做自己生活的旁观者,能逃离生活的痛苦。”

他并非看客,又怎能离开“业火”的灼烧。

3、“我们都在阴沟里,但仍有人仰望星空。”

“过去总可以抹去,以悔恨、否认或遗忘,但未来是无法避免的。”

“每一个美好的事物背后总有一段悲剧。”

《道林·格雷的画像》这部作品,之所以说是王尔德的自我剖析,因为他处处也体现着王尔德的人生,他同样出身贵族世家,年少成名,在圣三一学院读书时名声大噪,可惜在那个年代里,很多东西并不能遂他之愿,一个他一生都为之追求的“美”最后也还是从他的人生中渐行渐远。

道林·格雷这个人,更像是王尔德灵魂的化身,他始终在纵容欲望与自我约束间摇摆,他的肉体是自我的,可他的灵魂却分离着,存在于画像之上。

他的善,不允许他的每一次恶,可他的每一次恶,却又反应在了他的画像之上。他的美与他的灵魂无关,他的恶又似乎与他的肉体无关。

这一切就是这般纠结,矛盾,看似分离,却又彼此间纠葛。

他并非绝对的恶,他也并非善类。

他于是醒悟,他的“善”,他的“道德”,他的“自我克制”,不过只是他的另一种欲望和享受,用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满足新鲜感和刺激感,是伪善,邪恶的欲念。

而真正的他,他的灵魂,永远都会是那副丑陋的令人作呕的嘴脸,无法改变。

他终于无法接受自己的灵魂,既然无法接受,那就毁灭,让一切归零,他刺向了画像,也刺向了自己的灵魂。

命运,也许总是这般,一切美好稍纵即逝,哪个人的人生,不是充满了无奈与遗憾。每个人不会有着无缘无故的爱,也绝对不会有着无缘无故的恨。古往今来,有太多的人,亦如道林·格雷,亦如王尔德一般,即使身在“阴沟”,也始终“仰望星空”。因为那片美好,才是每个人灵魂深处,最后的“净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