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老舍茶馆电影剧情解析「详解」

2022-03-23 01:17 作者:泰山人文 围观:

前言:

周末朋友推荐老电影《茶馆》。

老舍是我非常喜欢的作家,因为老舍的笔下关于济南的文章多,同我爱人又在同一个美丽的校园里工作,所以不仅仅是喜欢,甚至还没有距离感。

上学时学过老舍的《济南的冬天》、《猫》或者是《养花》、《茶馆》话剧片段等;听过濮存晰在央视栏目“朗读者”上诵读的《宗月大师》;买过老舍的多本短篇集,内容大多诙谐,对生活充满了热爱,即使一粒花生米,也写得津津有味。当然不此一面,即使是男士,夜深人静时阅读老舍的《我的母亲》,也会感动!

老舍的《茶馆》该如何解读,读懂了《茶馆》,你就读懂了人生百态

数年前台湾出差,入手关于老舍的文革遭遇的旧书一本,详细讲述了老舍投湖自杀前的种种细节,当看到老舍在北京文联、在夫子庙、在太平湖发生的遭遇时,对老舍的命运唏嘘不已,对未能完成的《正红旗下》也唏嘘不已。

老舍自决的太平湖已被填平,所幸老舍时的房屋依然在新街口附近。出于喜欢和热爱,我去过老舍在济南的故居,老舍在北京的故居。而当我去趵突泉校园时,看到校门内西侧山墙上爬满的凌霄时,也会想起这些凌霄曾经出现在老舍的作品里。

日本导演黑泽明的成名代表作《罗生门》构思巧妙,该片讲述了武士被杀后,盗贼、武士的妻子以及武士的亡魂为了减轻自己的罪恶、掩饰自己的过失,三位当事人向审判长讲述了三个不同版本的案发经过的故事,而真相只有一个。

老舍的《茶馆》该如何解读,读懂了《茶馆》,你就读懂了人生百态

而老舍的《茶馆》则是把故事局限在裕泰茶馆和临近的街区,只是通过人物的对白,就把半个世纪的社会变迁刻画出来,叙事能力不在黑泽明之下。

以上为观影《茶馆》后的感想。

从知乎等看到数篇不错的影评观后感,汇总如下,添加备注、加深理解!

**********

最开始带着一种漫不经心的心情来看这部电影,只觉得老北京话有点听不懂,就看见茶馆里面热热闹闹,可当我真正沉下心来看的时候,这部电影那是真好。

(李注:本次观影,是凌晨以后,而电影时长又两小时,熬夜疲惫之时观看,影响对细节的理解。如果在电影院里看,电影院里会充满悲伤窒息的空气。)

老舍的《茶馆》该如何解读,读懂了《茶馆》,你就读懂了人生百态

随着王掌柜的招呼中,可以看到茶馆的热闹喧腾。王掌柜对谁都是叫爷,弯腰鞠躬,整个茶馆别提多热闹。

随着常四爷的一句“大清朝要亡了”,茶馆开始进入了新一轮颓势的喧嚣。庞太监竟要买一个十多岁的女娃做媳妇,可知他已经有七十多岁了。那个女娃在看清楚庞太监脸上的神态时,一下子就晕过去了。可是在那个年代,女娃的父亲也没有办法,只能将她卖了换10两银子来养活家人,这样女娃也还能有口饭吃。

后面常四爷也因为他的那句“大清要亡了”而进入监狱待了1年多。这边秦二爷说着要变卖家产去办工厂,因为他相信实业救国。他也开始风风火火地操办起来。

老舍的《茶馆》该如何解读,读懂了《茶馆》,你就读懂了人生百态

转眼过了20年,茶馆的生意也大不如前了,热闹的场面也变得冷清了许多,特别是铺面小了太多了,以前的茶馆随便能放60-70张桌子,喝茶的客人能有上百号人,可现在的茶馆与以前一对比,那真的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现在的茶馆放着十来张桌子,零星有几个客人。这一切的转变,都是因为打仗,洋人们进来了,老百姓的生活是一天不如一天,处在水深火热中。不久后,大清果然应了他的那句话真的亡了。

王掌柜看着生意越来越不好之后,也想着法来改良,像是改成公寓,像是上评书,后面还请了女招待,然而这些改良的法子并没有让茶馆的生意好起来。在擦桌子时,王掌柜喃喃道“改良改良,越改越凉”。

转眼又过了20年,世道依旧混乱不堪,王掌柜变成了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他年轻时的聪明机灵劲儿也消失了,只能步履缓慢的经营着,茶馆也苟延残喘着坚守着。

再过了几年,日本人终于走了,可茶馆的生意还是惨淡。在国民政府的管治下,老百姓的生活依旧艰难。

老舍的《茶馆》该如何解读,读懂了《茶馆》,你就读懂了人生百态

有一天秦二爷拄着拐杖,一瘸一拐地走进来了,王掌柜立马向前迎着去了,正在他们说笑时,常四爷拿着一个篮子走进来了。王掌柜把茶端上来了,常四爷拿出花生仁来说伴着茶吃,秦二爷说“牙都没了,吃不了”。他们三位老人开始诉说着这几十年来各自的遭遇。在听到常四爷说起他的好友松二爷,好人啊,一生本本分分,最后死了棺材的四块木头还是他去化来的,这时常四爷抹了抹眼泪,他从篮子里拿出一叠纸钱,他说这是他看到有人出殡时就在路上捡几片,收起来,想着自己以后可没有朋友松二爷的好命了,没人给制备棺材送葬,只有一些纸钱还能送我上路。

这时秦二爷说,我们现在就撒纸钱来送送我们自己吧。一叠纸钱从空中纷飞落下,他们三人唱着号子在送自己。随着最后一片纸钱尘埃落定,他们给自己的送行也结束了。秦二爷跟他俩说了声再见就拄着拐杖,一瘸一拐地出去了。常四爷也和王掌柜道别,他们互相鞠躬,说着“再见…”,常四爷的背影也消失在了茶馆的大门。王掌柜也进去了里面,地面只留下了一地的纸钱。

老舍的《茶馆》该如何解读,读懂了《茶馆》,你就读懂了人生百态

看着这一地的纸钱,这一切都结束了,只留下了满眼的沧桑…

*****************

剧情简介:

世纪之交,古老的中国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巨大变革。老态龙钟的大清王朝摇摇欲坠,六君子的鲜血无法阻止历史车轮的滚动,老北京城的上空风云变幻,波谲云诡。王利发(于是之饰),北京城内裕泰茶馆的年轻掌柜。他谨记父亲的教诲,体面周全地迎送四方宾客。

小小的茶馆内,三教九流各色人等穿梭于此:提笼架鸟哀叹时运的松二爷(黄宗洛饰);慨叹国之将亡的刚毅满人常四爷(郑榕 饰);一心谋求实业救国的秦仲义(蓝天野 饰);丧尽天良买卖人口的刘麻子(英若诚饰);打算娶老婆的庞太监(童超 饰)……你方唱罢我登场,小小茶馆之内演尽世间的沧桑与凄凉……

本片根据老舍同名原著改编,并1983年第3届中国电影金鸡奖特别奖、文化部1982年优秀影片奖特别奖。下面是收集网友观看《茶馆》电影的精彩评论:

老舍的《茶馆》该如何解读,读懂了《茶馆》,你就读懂了人生百态

影评一:

如同老舍先生原创的“话剧茶馆”一样,这部由谢添先生执导,众多老戏骨同台飙戏的电影版茶馆是你错过了,就会后悔终身的佳作。

电影版茶馆的叙事结构,场景布局都很忠实原著,所有故事都发生在老裕泰茶馆店内和店外的一条街道上,剧情的推进和人物性格的丰满都体现在角色之间的大段落对白上。对于一部经典的作品而言,深厚的台词是它的功底,优秀的演员是它的生命。所以,活跃在荧幕前的老戏骨是本片的一大亮点。拉得开,格局大,支线多,浮世群像,各有所图,所谋,所苦,以真实细腻入心,以纷繁多样见胜。

扮演店主人王利发的于是之,松二爷的黄宗洛,秦二爷的蓝天野,各路人马在剧中场场过招,眼角眉梢都带着戏,给观众的是酣爽淋漓的过瘾,拳拳到肉的痛快!而那浓浓的京腔京调,如老北京盛夏的酸梅汤,清爽畅快而余味无穷。

老舍的《茶馆》该如何解读,读懂了《茶馆》,你就读懂了人生百态

饰演松二爷的黄宗洛老先生有一段精彩的问安戏:松二爷与常四爷阔别十余年,老友相见,已物是人非。他一下一下地拍着老伙计的肩膀说:“四爷,可想死我喽!”劫后余生,恍如隔世,传神的表情,精湛的演技,有温度的台词,一下子就带出了观众的眼泪,仿佛我们就置身茶馆里,回到了那段“莫谈国事”的历史中。松二爷又忽然想起来还未行礼,马上补上了旗人的礼节,“太太好,少爷好,生意好。”喃喃自语,佝偻的背影在人群中愈行愈行。 这无疑演活了一个善良懦弱但又拘泥于旧礼的满清遗老的形象,黄宗洛先生在剧中往内的克制含蓄涌现的是比外放的爆发还要深刻的情感,这种往里收着的内敛式演技带来的力量,是让人无处可逃的。

电影中有一个情节,一对逃难的母女进入茶馆乞讨卖身,饰演秦二爷的蓝天野先生添加了一个原著中没有的小动作——他下意识地把手伸进自己的内怀,这说明他第一个念头是想施舍一些钱财给这对可怜的母女,但很快又把伸进去的手收回了,并冰冷地喝令王掌柜把二人轰出店外。似乎很矛盾,但细细想来,这正是蓝天野先生的匠心独运。秦二爷是什么人,清末有着资本主义思想的实业家,他雄心勃勃,有着爱国精神,坚信开设工厂发展实业,才是真正救国家救民族的有意义行为。而赏一些小钱则是小善之举,不切实际,施舍和怜悯只能换回自我的一种安慰,谈不上对国家和民族的救赎。

老舍的《茶馆》该如何解读,读懂了《茶馆》,你就读懂了人生百态

蓝天野先生的这一小细节进一步丰满了秦二爷的形象,人性从来就不是非黑即白的,这就是一个演员的功力,踩在坚实的大地上,贯穿在平常的呼吸间。

在影片的最后是一场“祭奠戏,”也是全片最压抑,最痛苦的地方。活人自己给自己祭奠,是因为害怕以后给自己烧纸的人也没有!纸钱飞落在黑色的空间里,在慢镜头的推送下略显哀美,隐喻着在乱世中人只不过像浮萍一样无依无靠,像蝼蚁一样卑微渺小。三个老戏骨的表演将全片的悲剧色彩带向了高潮,窒息得让人难以呼吸!在丑恶的巨石之下,任何人都不得安生。悲剧的结尾似乎带给观众绝望的感觉,但对三人悲惨命运的剖析,恰恰体现着老舍先生内心的希望,因为只有书写疾病,剖析疾病,把美的东西撕碎给人看,用这悲剧的力量警醒世人,才能有疗救的可能。

大茶馆,小社会,你方唱罢我登场;大历史,小人物,三教九流百态人生。老舍先生早已驾鹤西去,而参演的老戏骨们也大都年过耄耋,缅怀永远的“人民艺术家”,致敬德艺双馨的真正演员!

老舍的《茶馆》该如何解读,读懂了《茶馆》,你就读懂了人生百态

影评二:

茶馆就像现在的网络贴吧论坛,能各抒己见,也得注意分寸拿捏,一个不小心就会招徕口舌之灾。比如一身正气的常四爷,因为一句“我看着大清国,要亡啊”,身陷囹圄。

能运营这样一个茶馆的掌柜,也必须圆滑和气的,能在言语间消减了刀光剑影,有些本事才能控场。

《茶馆》本身就是老舍先生创作的剧本,电影拍出来,也有浓厚的舞台话剧感,你方唱罢我登场,剧情紧凑很有冲突,人艺演员个个都是老戏骨,每个角色都很出彩,个性鲜明,举手投足都是戏,入木三分,演出了历史的酸辛苦辣。鲜活的生命,鲜活的历史,穿插其中的三段数来宝唱出晚清末期回光返照的“繁荣”、军阀割据的兵荒马乱、抗日胜利后盘剥民脂民膏的民国政府,影射出旧时代的很多社会百态。

老舍的《茶馆》该如何解读,读懂了《茶馆》,你就读懂了人生百态

茶馆王掌柜是中国传统的老百姓的写照,一生顺民,处事圆滑,敬畏权贵,自私也善良,一辈子运营茶馆,也跟着时代不断改良,晚清末期人声鼎沸算场面敞亮;军阀混战时缩减面积,开办学生公寓;国民党执政北平时,只剩两张茶桌,生意荒凉,评书不行了,打算招女招待。但茶馆不可抗拒得越变越小越萧条,他一直在改良去适应,那样更替混杂的社会大环境,只能是越改越凉。他没有勇气也没有能力真正改革掉积重难返的保守和逃避,不能彻底变坏,也没有气力逆着时代行进。

电影里互称“爷”,愤世嫉俗满腔热血,正气硬朗自食其力的常四爷;开工厂实业救国的秦二爷;软弱无能,善良迂腐的前清遗老松二爷。

历史啊,总是相似。茶掌柜的儿子开茶馆,艰难度日,孙女想吃碗面都吃不起,特务的儿子做特务,皮条客和相面算命的儿子也各自继承了父辈的营生,钻营溜须见利忘义、狗仗人势的人反而活的油头满面。

老舍的《茶馆》该如何解读,读懂了《茶馆》,你就读懂了人生百态

茶馆从开场的生意兴隆、场面大气,到军阀混战影片最后,狭小的茶馆,双鬓花白的常四爷和秦二爷、王掌柜聚在茶馆,风烛残年,总结一生,自立自强卖菜卖花生米,却只能捡纸钱祭奠自己的常四爷,圆滑只能惨淡经营茶馆终被霸占的王掌柜,办工厂实业救国的秦二爷被以“逆产”为名收走产业,还有更多的不能善终。

三个花发老人撒纸钱,是祭奠自己,又何尝不是控诉那个时代。

自视甚高的秦二爷愤恨的说出“有钱就得吃喝嫖赌,胡作非为,可记住千万别做好事,告诉他们秦某人七十多了还剩下口气儿的时候才明白这点道理,他可是天生来的笨蛋”,这是辛劳一辈子,终于对自己无力扭转救国的承认,更是对社会的控诉。

常四爷他是有格局的,爱打抱不平,敢于直面腐朽的权威,身体力行的奋斗着,努力想活出生机,期盼讲理不受欺负的活着,但最终也被摧毁了,一事无成,穷困潦倒。

老舍的《茶馆》该如何解读,读懂了《茶馆》,你就读懂了人生百态

一直挂在墙上的“莫谈国事”,想回避那个年代的混乱历史,却又更让人带入其中,隐晦而刻意。

社会那么灰暗,故而仅有的人性亮色才会灼灼耀眼。小丁宝的善意提醒,常四爷的两碗面,甚至觉得俩特务抢了逃兵现银而掩护逃兵的行为竟有点道义,这些人真正十恶不赦吗,都是糊口饭吃,时势造英雄,时势更滋生小人,不需考验,人心易变。

大时代的历史洪流下,谁不是被裹挟着向前走。生活困苦只得卖女给太监做老婆的农民老爹;女招待小丁宝本性良善,但力量微薄,只能委身皮条客小刘麻子。

小人物在历史洪流中如何能主宰个人命运,悲凉绝望,深深的无力感,或许我们该庆幸,我们生活在一个努力奋斗就可以有所作为的年代。

历史不沉默,好的电影铭刻着,时代依然滚滚向前,残酷的事情依然很多,但斗争比妥协更有出路,更多的人但行好事不问前程,世界总会好一点的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