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阿拉伯电影剧情片「介绍」

2022-03-22 12:38 作者:波老师看片 围观:

这当然不是一部商业片,但它的精彩程度是任何观众都可以接受,所以还在犹豫的童鞋可以放心。

两个小时的时间,进入到电影里的伊朗,一起享受那种万箭穿心的快感,不要错过它,真的很棒。

前面的剧情说实话有点闷,甚至我还暂停去做别的事情,好险我有看完它。

在网上看到评价有人以身心俱疲来形容这部片子,不得不说,非常精准。

席卷全球43项大奖的伊朗剧情片,重新赋予电影为人如鲠在喉的深思

《一次别离》亦是如此。

影片一开场就是长约5分钟的长镜头,把观众带进一个普通的伊朗家庭的生活:

中产阶级夫妻纳德和西敏因移民产生分歧而分居。

丈夫纳德分身乏术,雇用了一个怀孕的护工瑞茨照顾患老年痴呆症的父亲,一次意外推倒了支撑生活的多米诺骨牌,使得两个家庭对簿公堂。

男人与女人、妻子与丈夫的冲突,两个人都有自己的立场,看不出谁对谁错。

也因此这部片子让我脑袋快烧坏,特别是到后面,反转不停。

罗生门一样的剧情令人很难理解孰是孰非。

席卷全球43项大奖的伊朗剧情片,重新赋予电影为人如鲠在喉的深思

“我不敢把手放在《古兰经》上发誓,我怕我的孩子会受到惩罚。”

《一次别离》带有伊朗电影一贯的风格,日常的叙事视角,平易质朴的美学风格。

但在小事和细节上的演绎结果总能深深震撼着观众的心灵,从而引发人们对于社会、伦理、信仰等问题的思考。

鲁迅曾经说过,人迟早要走到对某些事物笃信虔诚的路上。《一次别离》再度让我第一时间想起这类说辞。

在导演的精雕细琢下,影片从纯粹的家务事入手,牵连扩大到周围及至矛盾碰撞,散发出千百种滋味。

并且始终以一种冷眼旁观的姿态由着观众给所有冲突纠纷予以定性。

席卷全球43项大奖的伊朗剧情片,重新赋予电影为人如鲠在喉的深思

道理上我们能甄别多深,《一次别离》就可以呈现多大格局。

虽然未见两河流域文明之久远,但其超越了国别限制而显露的关于人类自身社会性的白描着实令人击节。

于是本片的孤单也是注定了的。

你要么不可自拔的爱上又或者不屑一顾,看与不看,《一次别离》就在那里。

不会因为你的轻率而变得轻浮,当然也不会因为你的膜拜而变得更深奥。

席卷全球43项大奖的伊朗剧情片,重新赋予电影为人如鲠在喉的深思

同样的,这类题材的票房注定很孤独。

伊朗导演阿斯哈·法哈蒂在2011年拍摄了《一次别离》。

这部电影放映后,票房和口碑都极佳。席卷了全球43项大奖。

几乎一路横扫美国各个影评协会的年度最佳外语片。

奖项基本囊括了欧洲各类大型的电影节大奖,尤其是世界上最具有含金量的金球奖,柏林的金熊奖、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等

那一年,它把中国的《金陵十三钗》一脚踹开,让张艺谋再次擦肩了最佳外语提名。

这部电影承载着伊朗的社会生活状态,和反映出来的社会问题让人深思很久。

对于伊朗这个神秘的国度,《一次别离》里的世界应该是最贴近伊朗人民的生活现状。

席卷全球43项大奖的伊朗剧情片,重新赋予电影为人如鲠在喉的深思

而影片的镜头语言也只是本分地讲述故事,绝不矫情煽情。

算算场景,无非纳德家、西敏娘家、瑞茨家、医院和法庭,以及几个车上的镜头。

道具服装不过是几辆车和一本《古兰经》。

电影大部分拍摄方式均为手持摄像,全片没有配乐,仅在片尾字幕升起时才响起音乐。

更有意思的是,扮演纳德和西敏女儿的特梅,竟是导演的女儿,连演员的钱也省了不少。

席卷全球43项大奖的伊朗剧情片,重新赋予电影为人如鲠在喉的深思

总有人说大师级的电影和小成本电影就是不一样,非要拿这部电影和那些动辄投资上亿,充斥着娴熟手法的电影做横向比较。

殊不知,当泰伦斯·马力克走近了科学Dis了covery,伍迪·艾伦掉起了书袋意淫了巴黎,这样一部安静讲故事的电影的出现是多么得难能可贵。

30万美金的预算,估计还不够《丁丁》一秒钟花掉的开销。

但是大师的电影依旧在大师的粉丝群中屹立不倒,穷苦的伊朗人民依旧在《可兰经》的庇护下作息辛劳,这并不矛盾,也互不干扰。

就像你可能习惯了富二代千金一掷的锦衣玉食,我也总能在一菜一汤的日子里寻觅温馨。

生活就是这样,朴素自有力量,这也是这部电影的力量。

席卷全球43项大奖的伊朗剧情片,重新赋予电影为人如鲠在喉的深思

《一次别离》并不是一部能让人陷入狂喜的影片,尽管我无权否认它的优秀本质。

区区30万美金的预算、全篇肩扛摄影辅以主观镜头、实体声音取代传统配乐、各种不知所云的语言、加上本身复杂而沉重的叙事题材

然而不得不叹服的是,它成功地将戏里戏外的纠结感通融为一体。

几乎没有一点空间设计感的长镜头,却在隐约中记录着那屏息的心跳。

间或晃抖而不时模糊的画面,却在摇摆中触及手调变焦环的质感。朴素到以简至上、真实到身临其境。

对于家庭题材的影片来说,这样的表面风格往往更能透彻人心,引人深思。

席卷全球43项大奖的伊朗剧情片,重新赋予电影为人如鲠在喉的深思

于是乎朴素的阿斯哈·法哈蒂冷静地将镜头对准了这么看似稀松平常却又波涛暗涌的两个伊朗家庭。

轻轻松松让他们擦枪走火,自然发生这一场场故事。

到头来,还能让观众胸闷心酸,感同身受。估计电影要的效果,还远不止这些。

影片对伊朗社会的资产阶级和社会底层普通人的生活进行了一场白描,探讨了现代与传统、道德与法律、诚实与谎言、婚姻与爱情、父母与子女、移民与留守等众多问题。

片名的「一次别离」不再是男女主角纳德与西敏的一次离婚,而是整个伊朗社会当今存在存在的问题。

席卷全球43项大奖的伊朗剧情片,重新赋予电影为人如鲠在喉的深思

《一次别离》对整个伊朗社会进行了一次白描。

通过一对夫妻的离婚间接反映了现代与传统、道德与法律、诚实与谎言、婚姻与爱情、父母与子女、移民与留守等众多问题的离别。

影片有着伊朗电影一贯的优秀特点,纪录片式的摄影手法,

用长镜头和非专业演员的表演最大化的还原生活的真实面貌。

席卷全球43项大奖的伊朗剧情片,重新赋予电影为人如鲠在喉的深思

《一次别离》的情节内容与曲折程度也许还比不上国内某些大型国产连续剧。

然而它的高明之处就在于,通过导演的叙事技巧与洞察力将所有线索在两个小时内展理清晰。

不仅摒弃了“婆婆妈妈”的家庭剧通病,更达到“余味无穷”的后续效应。

这就好比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与毕加索《格尔尼卡》的差异,前者不厌其烦地描绘了一张繁复而表面的画卷、后者却以小见大地为叙事平添一些新的维度。

又好像卷轴的单调平铺与精妙堆砌的立体套装,孰庸孰巧、高下立判。

席卷全球43项大奖的伊朗剧情片,重新赋予电影为人如鲠在喉的深思

电影开始,就是一场精彩的法庭对白。

女主角西敏虽然认为丈夫纳德为人正派,但还是要离开他,移居国外。

原因是在这个国家已看不到希望。

纳德虽然爱她,只能忍痛放弃,因为无法扔下瘫痪在床的老父亲。

两人在法庭争执的焦点是,十二岁的女儿特梅究竟归谁?

席卷全球43项大奖的伊朗剧情片,重新赋予电影为人如鲠在喉的深思

这个场景,放在其他国家,或许没有那么重的政治气味。

但置于正被西方强势文明口诛笔伐的伊朗,就大不一样了。

很显然,纳德代表着伊朗的强硬派,西敏代表着伊朗的妥协派。

随着故事的推进,纳德有一次曾冲着西敏大叫道:“你一遇到什么事情,要么就是躲避,要么就是妥协,你从没想到迎上去解决它!”

差一点就把这种象征给挑明了,但毕竟没有挑明,显然被导演控制住了。

瘫痪的父亲则象征伊朗积重难返的历史,女儿特梅象征着伊朗尚不明朗的未来。

在山雨欲来的时局下,伊朗的妥协派要放弃历史,裹挟未来,向西方文明靠拢。

但强硬派既不想抛弃历史,也不愿放弃未来。

席卷全球43项大奖的伊朗剧情片,重新赋予电影为人如鲠在喉的深思

之后的剧情愈来愈激进,小两口争吵无果,两人决定分居。

纳德工作忙碌无法照顾独自在家的父亲,并且每天还要送女儿上学,所以请了一名有孕在身瞒着自己丈夫出来打工的护工。

直到有一天纳德回家发现父亲被绑在床上,摔在地上,护工不知去向。

纳德愤怒至极与私自外出回来的护工发生激烈冲突,之后两个背景完全不同的家庭被卷入到这场旷日持久的瓜葛中。

各种矛盾充斥着电影中的每一个细节。

席卷全球43项大奖的伊朗剧情片,重新赋予电影为人如鲠在喉的深思

这就是影片的大概剧情,看似有些《今日说法》的风格。

但是电影细腻的拍摄手法和导演设计的长时间的主观镜头,让观影者会觉得自己身临其境,并觉得曾经参与到这场纠纷之中。

所以你不会觉得一部两个多小时的家庭生活剧情电影会给你带来一丝的困意。

男女主角就像你周遭人的境遇一样,你会为他们深陷矛盾而纠结起来。

席卷全球43项大奖的伊朗剧情片,重新赋予电影为人如鲠在喉的深思

电影的精彩之处就在于不间断的矛盾点此起彼伏。

从影片的开始,纳德和西敏在办理离婚手续时就已经矛盾丛生。

纳德和西敏代表着伊朗的中上层群体,他们都接受过良好的教育,有车有房养得起护工请得起家教。

而西敏更是拿到了出国的签证,她想带着女儿出国发展,离开伊朗,因为她觉得这里的环境不适合女儿的发展。

但是法官问她这里的环境怎么了的时候,她却吱吱唔唔避而不言了,我想观众此时也能猜出导演想要表达的内容。

席卷全球43项大奖的伊朗剧情片,重新赋予电影为人如鲠在喉的深思

而纳德完全不同意她的请求,因为他要照顾他老年痴呆的父亲,虽然他的父亲可能已经认不出这个儿子。

但是纳德说,不管怎么样他毕竟是我的父亲。

这里的父亲就像是国家,纳德作为中产阶级其实也是游离在去与不去之间,而老年痴呆的国家却拴住了他的脚踝。

我印象很深的是纳德为受伤的父亲洗澡时,抱着轮椅上的父亲痛哭流涕。

我想也是纳德或是导演对于国家对于社会的一种绝望。

这样的伏笔在影片中还有许多处。

席卷全球43项大奖的伊朗剧情片,重新赋予电影为人如鲠在喉的深思

第二处伏笔隐藏在西敏和搬运工的谈话中。

西敏的潜意识里不存在底层这一种概念,他让搬运工把钢琴从二楼搬到底层,只给两层的钱。

但是搬运工后来要求搬运三层的价格,因为这两种社会群体的世界观价值观截然不同。

在搬运工的眼中,二层、一层、底层,需要三份钱,无可厚非。

在他们讨价还价的过程中,也爆发出一种矛盾,精英和民众在日常语言表达上都是有隔阂的。

当然这也体现在纳德和护工的薪资谈判中,以及后来纳德和男护工的对话中。

中层群体始终保持着主动权,不管底层劳动者如何使出浑身解数,都无法争取到哪怕一点点的让步,他们或许只是一张张模糊的脸。

席卷全球43项大奖的伊朗剧情片,重新赋予电影为人如鲠在喉的深思

因为森严的宗教信仰,伊朗电影和周边几个国家大相径庭。

比如土耳其电影的完全的欧化、俄罗斯电影的通俗和故事性等。

伊朗电影则受意大利新现实主义影响巨大,风格写实,镜头语言朴素,追求纯净的影像风格和简单明快的叙事。

电影主题往往是对本土现实、本土文化和本土体验的殷切关怀。

导演们的创作灵感讲究来源于个人的生活体验、价值观和世界观,艺术之根植于伊朗传统文化的土壤之中。

因为伊朗素有“诗人之邦”的称号,诗意也从很多导演的骨子里渗透到作品的每一帧画面里,也成了影迷对伊朗电影印象的一部分。

席卷全球43项大奖的伊朗剧情片,重新赋予电影为人如鲠在喉的深思

有意思的是,当纳德忽视护工的勤劳工作反而主动向女儿的家教主动打招呼的时候,我知道导演肯定想把这种阶层差距表现力拉到最大值。

其实贯穿始终的矛盾存在于纳德和护工的丈夫之间,

一个是有正式工作办事得体有礼有貌,

一个是无业游民说话粗鲁无理取闹,但是对薄公堂的时候法官并不是有偏有向。

席卷全球43项大奖的伊朗剧情片,重新赋予电影为人如鲠在喉的深思

对于二者的每句话都是保持客观对待,虽然我们会感觉护工的丈夫是在胡编乱造,二者之间的对话,总是一个彬彬有礼一个恶言泼语。

虽然方式方法不同,但都是在为了自己在争取权力。

但这些也足以表现出伊朗国家法律法规仍然健全。

法官对于错过一方不偏不向,错了就要面对监禁。

不管你家庭是不是有无人照管的女儿和一个老年痴呆的父亲,

也不管你是不是无业游民同时染有三四种疾病。

这是法律存在的优点,同时也是一种残缺。

席卷全球43项大奖的伊朗剧情片,重新赋予电影为人如鲠在喉的深思

当影片最后西敏对纳德哭诉着你连一句挽留都没有的时候,大家都明白西敏其实也并不是非出国不可,而纳德的倔强却把她推到了国外。

影片是开放式结局,最终还是女儿决定去与留。

纳德和西敏站在荧幕的各自一边,中间隔着一面破碎的镜子,期间人来人往。

这就是电影最后的这一刻长镜头,也是唯一的配乐部分。听着柔软的钢琴曲,纳德和西敏看似近在眼前。

正如片名「一次别离」,他们确实已经真正的分离了。

席卷全球43项大奖的伊朗剧情片,重新赋予电影为人如鲠在喉的深思

国家失序的症状之一,便是中产阶级的逃离。

离开还是留守,纳德和西敏无疑代表了这一群体中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

无怪乎美国《滚石》杂志评论说:

“《一次别离》以精致的艺术手法将观众带入了现代伊朗人的心灵深处。这是一部里程碑式的电影,将深深盘踞在你的脑海中。”

席卷全球43项大奖的伊朗剧情片,重新赋予电影为人如鲠在喉的深思

在故事里,伊朗特有的社会文化占着重要的位置,伊斯兰信仰深入到生活。

护工瑞茨就是角色群里信仰最为虔诚的人,这也造成了她内心的冲突不断。

整个故事以她流产了为转折点,从平淡趋于激进,她的角色一直都是受害者,即便到了最后她说出真相。

关于护工,可能是对信仰的不敏感,对她感到可怜归可怜,但却不是那么的发自内心。

尤其是在结局部分,她为了心中的信仰不肯作伪证,其实那还称不上伪证,她的丈夫几乎都要发疯。

我多少能理解那种对虔诚者的无力和愤怒,在她丈夫的暴躁上,我认为瑞茨不单是受害者,同时也是加害者。

席卷全球43项大奖的伊朗剧情片,重新赋予电影为人如鲠在喉的深思

瑞茨的家庭则来自社会的最底层。

瑞茨的丈夫哈德特本来是个鞋匠,无故被老板炒掉。境遇窘迫,无处谋生,坐过监狱,更欠下重债。

所有的经历让他在面对纳德的时候,总是最愤怒和激进的那个人。

在法庭上的咄咄逼人、大喊大叫、出言不逊让观众开始或许会对他很反感,

甚至怀疑他们夫妇是合起伙来想谋财。

但在了解了他的遭遇后,就可以体会他的无奈和痛苦了。

他只是一个没钱没社会地位的丈夫和父亲。

面对有钱有学识的纳德,对妻子的心疼和丧子之痛逼得他只能出言不逊。

正如哈德特自己所说,所有人都会向着纳德,他没有话语权和任何优势。

席卷全球43项大奖的伊朗剧情片,重新赋予电影为人如鲠在喉的深思

作为一对保守且虔诚的夫妇,瑞茨和哈德特的信仰在整个事件中也无时无刻不经受着考验。

当瑞茨要为纳德的父亲洗澡之前,她先向宗教热线打电话咨询这样会不会产生罪恶,可见宗教在她的生活中有多大的影响。

瑞茨是一个安分守己甚至有些胆小的妇女,但为了生计,她不得不在怀有身孕的时候瞒着丈夫偷偷打工帮衬家用。

为了寻找纳德走失的父亲,她不小心被车撞倒而失去孩子。

因此在告纳德的时候,瑞茨既要担心丈夫知道真相后的怒气,更要承受自己内心的谴责和煎熬。

席卷全球43项大奖的伊朗剧情片,重新赋予电影为人如鲠在喉的深思

然而这时,作为虔诚的穆斯林,瑞茨却担忧这样的钱是有罪的。

因为导致她流产的真正原因并不清楚,她担心一旦接受了这笔钱会给自己的孩子带来灾祸。

于是在最后关头,当纳德希望她能对《古兰经》起誓的时候她犹豫了,与丈夫发生冲突。

席卷全球43项大奖的伊朗剧情片,重新赋予电影为人如鲠在喉的深思

最终,西敏和纳德解决了瑞茨的事情,却发现他们汽车的玻璃被别人打碎了。

纳德开着那辆挡风玻璃破碎的汽车,正如这个家庭一样再也回不到从前。

影片最后的一幕是在离婚的法庭上,女儿特梅被留在法庭内告诉法官她希望跟谁一起生活。

西敏和纳德两人站在走廊里等待着结果。

无论是什么,都意味着他们真正的别离就要来临了...

席卷全球43项大奖的伊朗剧情片,重新赋予电影为人如鲠在喉的深思

就这样,一个事件,分裂了四个正常人,破坏了两个家庭,更造就了两个内心矛盾的女儿。

当特敏坐在法官面前满脸泪痕的时候,我们该知道,这正是当下的伊朗国内各种力量、思想、观念相互拉扯所产生的阵痛,

法律、宗教、道德分裂出不同理解下的善恶和对错,含混不清。

因而四个人无论坚持还是让步,都没能摆脱最终的伤痛。

影片没有给予哪个角色特别的褒贬,它用最为朴实平凡的笔触铺开了一幅当代伊朗平民生活的生动画卷,让人身临其境,也深受感染。

席卷全球43项大奖的伊朗剧情片,重新赋予电影为人如鲠在喉的深思

在这里我想说导演并未故意夸大角色的伤痛,并未用一种极端的方式来煽动观众的眼泪。

于是当无辜的人们为了自己的幸福而不得不说谎、不得不争斗时,观众感知的痛却更加真实。

冷静的电影处理蕴含深深的人文关怀。

伊朗的社会等级,仅仅通过这两个家庭的一次交锋,便在大银幕上露出冰山一角,供有心的观众管中窥豹。

席卷全球43项大奖的伊朗剧情片,重新赋予电影为人如鲠在喉的深思

和寻常讲家长里短的家庭剧不同,《一次别离》在一个普通家庭的故事里植入了异常丰富的内容。

人们可以从各个层面解读出大量信息:政治隐喻、阶级矛盾、中产困境、宗教力量...

由一对中产阶级夫妇的离婚案开始,导演一刀切下,在这横剖面上,整个伊朗社会的风貌尽收眼底。

而身处亚洲另一端的我们,同样背负着文明古国沉重的历史,同样长期处在集权社会的统治之下,看罢影片内心竟然颇有共鸣。

尽管伊朗对于大部分国人而言,是个遥远且陌生的国家,他们嘴里的阿拉伯语或者波斯语,简直如同天书。

席卷全球43项大奖的伊朗剧情片,重新赋予电影为人如鲠在喉的深思

但是在全球化的今天,透过电影镜头,我们还是惊异地发现,

除了女人必需裹着头巾这一点以外,伊朗中产阶级的生活和我们并没什么不同。

他们开汽车接孩子放学,雇保姆照顾老人,家里用着双门冰箱和滚筒洗衣机,甚至装修风格都和中国的差不多。

为了女儿前途而竭力要移民国外的西敏,为了照顾父亲选择留在国内的纳德,他们身上映衬出多少中国中年人的无奈?

甚至于他们与护工瑞茨一家的矛盾,也在无数雇用保姆的中国家庭里上演着。

在老迈痴呆的父亲(国家的历史)和前途无量的女儿(国家的未来)之间,纳德和西敏难以取舍。离去抑或留下?

两难的抉择最终撕裂了他们的家庭,这样的困境也不乏存在我们国家的诸多家庭中。

席卷全球43项大奖的伊朗剧情片,重新赋予电影为人如鲠在喉的深思

影片最让人称赞的是剧情编排,两个家庭打官司被编剧处理的像推理悬疑片,情节紧凑,演员表演真实又打动人心。

导演摒除了匠气,而是用极简主义的镜头对准了每一个活生生的人物。

大量的手持摄影和主管镜头让观众无限逼近角色,而导演的中立态度甚至一度让人对于悬念困惑。

起初我以为导演阿斯哈又要像前作《关于伊丽》那样给出一个开放式的结局。

而影片最终通过传统宗教信仰对《古兰经》宣誓带来了一场颠覆性的转折,真相也跟着柳暗花明。

席卷全球43项大奖的伊朗剧情片,重新赋予电影为人如鲠在喉的深思

一场官司被编剧处理成了犹如推理嫌疑片,扑朔迷离的线索逐渐推进剧情,各执一词的据理力争,简直上演了一场《罗生门》。

人性的自私,信仰的挣扎,亲情的博弈,现实的贫苦,无论真相如何,双方都有各自的难处。

纳德说自己不能坐牢,因为无法抛下年老的父亲;

瑞兹的谎言最初源于对丈夫的恐惧,后来庭外和解的金钱索赔除了正义感使然,现实的贫穷显然也是其中因素;

最后剧设聪明的用宗教信仰驱散了谎言,瑞兹道出了事实的真相;

而思想西化的纳德家的小女儿特梅年纪轻轻却最后在法官面前说谎为父亲辩护,这也算是教育悲哀。

但是平民百姓的善良和诚实却是出于对信仰的恐惧,或者说虔诚。

绝对的信仰往往等同于绝对的恐惧,这也是没有接受过教育的结果和国家的悲哀。

席卷全球43项大奖的伊朗剧情片,重新赋予电影为人如鲠在喉的深思

无疑,这部电影显示了导演对自己的生活世界的独特洞察力。

他看到了生活内部不可剔除的各种矛盾和张力,以及在日常生活中深藏的挫败感和压抑感。

包括传统和现代的冲突,宗教信仰在不同阶层和人群中的不同影响力,阶层之间的不信任感,维系生活的谎言和对真诚的渴望之间的张力等等。

而且,他创造出了表达这些洞察的最真诚的故事形式。

用诚实而强有力的故事,用明丽素洁的光芒来照亮人性和社会的阴暗角落。

席卷全球43项大奖的伊朗剧情片,重新赋予电影为人如鲠在喉的深思

在这个敏感的季节,时局波诡云谲。

但愿透过这部片子能改变伊朗和美国、西方世界、以及全球人民之间的关系。

这比获一百个奥斯卡奖更重要一百倍,一万倍

席卷全球43项大奖的伊朗剧情片,重新赋予电影为人如鲠在喉的深思

正如导演阿斯哈说过这样一句话: “我认为,一部电影如果有价值,观众就会出现两种反应:一种是忧伤,另一种是喜悦。

如果这种忧伤或者喜悦,能够从感性的层面传递到理性的层面,这就是好电影。

最好是他们可以从各个方面去思考,最重要的是,他们思考过。

我可以说,全世界电影的使命就是使大脑运转起来,让思考活跃起来。”

我我忧伤着也喜悦着,因为这部影片让我学习,如何敬虔与战兢地面对内心。

席卷全球43项大奖的伊朗剧情片,重新赋予电影为人如鲠在喉的深思

而作为观众的我们,是否也会随着那诡谲的钢琴旋律、而陷入关于自己的沉思呢?

我想,这部电影给我们最大的收获,就是生活在一个虚构的现实,从而照亮我们的日常现实。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