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以火攻火电影剧情「梳理」

2022-03-20 03:22 作者:王家惠说红楼 围观:

凤姐儿有几个女儿?

第二十九回,写贾府女眷到清虚观打醮,先写她们怎么出行,周汝昌校本是这样写:“贾母独坐一乘八人大亮轿,李氏、凤姐儿、薛姨妈每一人一乘四人轿,宝钗、黛玉二人共坐一辆翠盖珠缨八宝车,迎春、探春、惜春三人共坐一辆朱轮华盖车……奶子抱着大姐儿带着丫头们另是一车。”通行本所写与此大体相同,惟独最后一句有很大差异,做:“奶子抱着大姐儿带着巧姐儿另在一车”。

这就给我们提出一个问题:凤姐儿究竟有几个女儿?

此回之前,书中提供给我们的信息,凤姐儿只有一个女儿,就是大姐儿,这位大姐儿在此回之前曾两次出现。第一次是在第七回,周瑞家的送宫花儿,来到王熙凤的房间,王熙凤正在与贾琏欢会,小丫头丰儿示意她往东屋里去,“周瑞家的会意,慌的蹑手蹑脚的往东边房里来,只见奶子正拍着大姐儿睡觉呢。”这是大姐儿第一次出现,还是一个襁褓中的小孩子。

第二次是在第二十一回,“谁知凤姐之女大姐病了,正乱着,请大夫过来诊脉。大夫便说:‘替夫人、奶奶们道喜,姐儿发热是见喜了,并非别症。’”由此引出贾琏与多姑娘的暧昧之事及“俏平儿软语救贾琏”一回书。

这里两次都没有提到凤姐还有一个女儿名叫巧姐儿。这个巧姐儿正是大姐儿的名字,是后来刘姥姥给起的,事在第四十二回。刘姥姥二进荣国府,贾母带她在大观园游玩,“忽见奶子抱了大姐儿来,大家哄他顽了一回。那大姐儿因抱着一个大柚子玩的,忽见板儿抱着一个佛手,便也要佛手。丫嬛哄他取去,姐儿等不得,便哭了。众人忙把柚子与了板儿,将板儿的佛手哄过来与他才罢。”待刘姥姥临走,向凤姐儿告别,正赶上大姐儿因在园子里玩儿,风地里吃了一块糕就发病了。刘姥姥提议看看是否撞客着了,于是王熙凤看了《玉匣记》,果然是撞客着花神,烧了纸钱,大姐儿果然安稳睡了。于是王熙凤说:“这也有理。我想起来,他还没个名字,你就给他起个名字,借借你的寿,二则你们是庄家人,不怕你恼,到底贫苦些,你这贫苦人起个名字,只怕还压得住他。”因为大姐儿生在七月初七,刘姥姥便给她起个名字叫做巧哥儿,并且说:“这叫作以毒攻毒,以火攻火的法子。姑奶奶定要依我这名字,他必长命百岁。日后大了,各人成家立业,或一时有不遂心的事,必然是遇难成祥,逢凶化吉,却从这巧字上来。”

这样看来,大姐儿原先本没有名字,是刘姥姥给她起个名字叫做巧姐儿,王熙凤只有这么一个女儿。可是在这里为什么会出现一个大姐儿一个巧姐儿并存的局面?莫非是当初的抄手抄错了?

在脂评各本中,除了戚序本做:“奶子抱着大姐儿带着丫头们另是一车”,程甲本做“奶子抱着大姐儿另在一车上”,其余各本都做“奶子抱着大姐儿带着巧姐儿另在一车上”。周汝昌校本是取了戚序本的文字,通行本则取了庚辰本和其他各本共同的文字。既然大多数抄本的文字都是一样的,用抄手抄错来解释就难以说通,这是雪芹原本就有的文字,应该没有疑义。可是这种矛盾现象又实在让人迷惑。

在这里我尝试做出自己的解释,在雪芹旧稿中,王熙凤是有两个女儿,一个叫做巧姐儿,一个叫做大姐儿,巧姐儿比大姐儿略大,所以奶子才抱着一个,带着一个。在后来的修改中,雪芹把凤姐儿的两个女儿合并成一个,但是忘记了把这一句话改过来,故此留下这种矛盾现象。戚序本与程甲本的改过文字,均是后人看到这种矛盾现象,擅自改动的。而且在旧稿中巧姐儿的名字也根本不是刘姥姥所起,刘姥姥这个人物在旧稿中可能并不存在,是雪芹在修改中添加进去的,用她来提挈全书情节。因为这个人物的设置太具文学匠心,在全书结构中举足轻重,牵一发而动全身。如果旧稿是一篇回忆录性质的文字,绝不会出现这种人物。

由这里我们也可以更加坚定以前的论断,《红楼梦》是一部未定稿,曹雪芹并没有来得及在改定之后,把全书通理一遍,故此留下那样多的不接榫之处。我甚至怀疑曹雪芹并没有把全书改完,虽然脂砚斋在批语中屡屡提及后半部书的内容,但大抵是极其简略的情节概述,即使提及一些细节,也是极其零碎。很有可能雪芹是改出了后半部书的一些章回,但没有改完,或者他根本就没有改出后半部的书,只是和朋友们讲述过一些关于后半部书的构思,而被脂砚斋写进了批语。这在红学上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我们还是采取先前的态度,先不忙做结论,往后看,待看完全书,也许会形成一个比较肯定的看法。

分享: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