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特区打工妹电影剧情「详解」

2022-03-19 21:52 作者:南方日报 围观:
从“外来妹”到“深圳人”

深圳人才公园上演无人机和灯光秀表演,展示“深爱人才,圳等您来”标语。南方日报记者 朱洪波 摄

“特区!特区到了!”

开往深圳的火车上,一群背井离乡的打工妹兴奋地挤到窗边探头张望,欢呼雀跃。电影《特区打工妹》的经典片段,是上世纪90年代许多观众对深圳的“初印象”。

“世界上本没有深圳,你们来了,便有了深圳。”

今年初,城市宣传片《深圳脚步》以不到6分钟的时间,用激昂的文字、“派无人机接人才”这样炫酷的镜头,发出深圳面向全球引才的宣言。

尊重人才,是中华民族和中国共产党的悠久传统。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指出,要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寻觅人才求贤若渴,发现人才如获至宝,举荐人才不拘一格,使用人才各尽其能。深圳市第七次党代会报告中提出,深圳要系统重构优化人才政策体系,形成新的人才聚集高峰期。

“人口红利”进阶为“人才红利”,深圳以“来了就是深圳人”的胸襟,释放“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雄心。当“深漂”逐渐安家,深圳提出了打造“幼有善育、学有优教、劳有厚得、病有良医、老有颐养、住有宜居、弱有众扶”的深圳幸福感。

●南方日报记者 郭悦

“打工仔”成了“追梦人”

“你们要去哪里?”

“去深圳打工!”

“你们过18岁了吗?”

“快了。”

上世纪80年代末的广州火车站人流如织,一对拉着大包小包的花季少女吸引了王静珠的注意。时任珠江电影制片厂文学部电影文学编剧的她决定,要写一部《特区打工妹》。

大潮涌起,斗转星移,影片里的“打工妹”如今有的成了老板,有的甚至成了天使投资人。从汽车配件商到传呼机行业,短暂互联网创业后再成为工业设计推手的深圳党员封昌红,感叹时代腾跃、产业蝶变。

1979年到2020年,深圳常住人口数量从31.41万增加到1756万人,GDP足足涨了1.4万倍。从“三来一补”产业到创新生态、高质量发展,深圳的“人口红利”进阶为“人才红利”。

发动粤港澳核心引擎,攀向艺术与科学相会的山顶,“全球创意之都”“科技之都”美景尽收眼底。当泥泞工地的布鞋变成摩登写字楼的皮鞋,你的名字不再是“打工仔”,而是“追梦人”,深圳甚至会派无人机来接你。

“这里没有天花板,也没有终点线”。今年初城市宣传片《深圳脚步》火爆出圈,暗藏着深圳对于新一轮城市人才卡位战的提前布局。正如其创作团队成员郑帅所说,深圳给人的感觉就是“我在塑造这个城市”。

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而深圳更是人才强市的绝佳样本:从最初只有2名技术员,到如今技术大军人数超200万,留学回国人数超14万。深圳有333家上市公司,每千人拥有商事主体253.4户,各路英才都能在这里找到用武之地。

人才引进,以秒计算;开办企业,1天办结;“十大人才工程”全方面为人才安居乐业提供保障。由“快”向“好”的背后,是政策引才向环境引才、文化引才的转变。更多“追梦人”昂首挺胸,步履铿锵,“来了,就是深圳人”。

“南下”和“北上”

在香港长大的朱隽文,拥有法国、日本、中国香港等多地教育经历,即将迈入不惑之年时,选择“北上”举家迁往深圳。其公司入驻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3个孩子入读深圳学校,即使“北上”,他每天清晨却还能享受一家人的早餐时光。

时光流转回到40年前。改革潮涌,1981年春节,同样年近不惑的党员禹国刚毅然变卖了家里一台三洋收音机和一台14英寸的黑白电视机,揣着600多元的全部家当,从黄土高坡举家“南下”。这才有了后来深交所的成立。

“南下”和“北上”,只是不同时代的“来了,就是深圳人”的深圳故事。

从下海、打工,到创业、安家,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需求,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现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深圳更是提出“建设民生幸福标杆”的温暖图景。

不管你从何处来,“来了,就是深圳人”,外来务工人员符合条件者均可被纳入保障房体系,子女可享受义务教育。这里尊老不看户籍,深圳全市居住、年满60岁的老年人都可领取颐年卡,享受敬老优待。截至2020年末,全市参加基本养老保险1269.69万人,失业保险1222.44万人,工伤保险1241.74万人。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特区建立以来,中小学校、幼儿园数量增长了801%;高等教育从零起步,到如今有15所高校。近5年,深圳累计财政性教育投入2800亿元,年均增长20%,总量及增幅均居全省第一。

每年,深圳公共医疗卫生系统的约12万名医护人员,承担了1亿人次的门诊量、160万人次的住院量、3000多万人次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面对一线城市房价高企的通病,深圳努力让全体市民住有所居。40年来,全市住房总量增加至约1082万套(间),人均住房面积达27平方米;累计供应各类保障性住房和政策性住房约50.63万套。

特区精神与美好生活

在深圳博物馆,一张1992年“献血情况征询表”令人动容。它的主人——一名21岁的男孩把自己的鲜血无偿捐献给患者,只署名“打工仔”三个字。旁边展柜中,笛子、手抄歌本、画册,诉说着特区建设之初基建工程兵获得文化滋养的故事。

体检、检验、采血、运输……2020年初,疫情发生后的宝安区新安街道安乐社区,社区党委书记邓兰基和党员干部、居民群众争相无偿献血。另一边,艺术家与群众以画作、歌曲、舞蹈战疫,彰显创意之都的文化力量。

当“来了,就是深圳人”的口号响彻神州大地,每名特区奋斗者都能找到心灵归宿;“送人玫瑰,手有余香”的口号在1990年被高喊,爱心在这里发酵;“实现市民文化权利”跻身“深圳十大观念”,一座城的人文基底逐渐丰润。

今年2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讲到,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特区精神、抗疫精神等伟大精神,构筑起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

当支撑发展的深圳精神力量成为市民的人生态度,而后与城市、人的发展相融相生,深圳才能持久引领风气之先,勇立潮头。

传承特区精神,丰富精神生活。当“新十大文化地标”“十大文化街区”接连拔地而起,“城市文化菜单”“十大健身步道”愈发多姿多彩,深圳居民黄琛的周末生活是这样的:早上在深圳湾公园跑步,上午参观南山博物馆新展,下午在南头古城与好友叙旧,晚上在保利剧院享受戏剧《无人生还》。

这样满满当当的文化生活,党员杨素贤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难以想象。那时的深圳,群众文化领域几乎是空白。“傍晚下班后,就骑上单车在工业区兜圈,听到哪里响起笛子声、歌声,就循着声音找过去……”1981年,她筹建了深圳第一支业余文艺团体——罗湖艺术团,60多名文艺骨干是她一个个从车间找出来的。

959个公共图书馆、平均每天约有51场阅读文化活动,3000多个全民健身路径点,全市超过1000个公园,40.21%的森林覆盖率……徜徉在深圳,一幅幅人民生活更加美好的图景让人想起那句话:“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人的一切奋斗,都是为了让中国人民过上好日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