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上甘岭电影剧情「解说」

2022-03-18 03:37 作者:路生观史 围观:

提示:英雄就这样被流传在歌声里,一代代地传唱不息,也让我们明白了什么是英雄、什么是祖国——祖国让我们成为英雄、英雄的心里一定装有祖国——于是,我们的祖国也便成了英雄的祖国。而作为为英雄而歌的艺术,成功与否均在于它是发自内心的、真的、真实的,最真实的。

毛主席指示将上甘岭战役拍成电影,拍摄背后有着怎样的感人故事?

上甘岭战役是一场驰名中外的战役,战斗的战斗激烈程度为前所罕见,特别是炮兵火力密度,已超过二次大战最高水平。据统计,当年美军调集兵力6万余人,大炮300余门,坦克170多辆,出动飞机3000多架次,对志愿军两个连约3.7平方公里的阵地上,倾泻炮弹190余万发,炸弹5000余枚。我方阵地山头被削低两米,高地的土石被炸松1—2米,成了一片焦土,许多坑道被打短了五六米。但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我持续鏖战43天,敌我反复争夺阵地达59次,我击退敌人900多次冲锋。

事后,美军总结说:6个星期的艰苦奋战过去了,联合国军司令部所属部队控制了狙击岭的一部分,但失去了整个“三角山”(上甘岭某高地由东北和西北两条山梁组成,好象英文字母V,又像是个三角形,所以被美军形象地称之为三角形山)。在“三角山”战斗中,他们由最初的2个营的兵力发展到2个师以上的兵力,死伤人数由200人增加到9000人。尽管中国人大概在这场战斗中耗费了10000名士兵,但是他们丝毫不感到缺乏兵力,在过去的一年里,他们一次又一次地表现了为夺取有战术意义的高地,他们是愿意付出重大牺牲的。“三角山”之战,中国军队以他们不屈不挠的斗争扭转了白马山之战的败局,并且迫使联合国军停止进攻。

毛主席指示将上甘岭战役拍成电影,拍摄背后有着怎样的感人故事?

上甘岭战役是我们的英雄和我们的英雄取得的胜利,打出了国威军威,向世界显示了志愿军英勇顽强的战斗作风。毛主席了解到上甘岭战役后,指示有关方面将上甘岭战役拍成电影,擅长军事题材片拍摄的长春电影制片厂承担了这一任务并立即组成了创作班子,由沙蒙、林杉任导演,因为林杉曾创作了多部反映革命体裁的作品,所以他和曹欣、沙蒙、 肖矛成为《上甘岭》的剧本创作者。这就有了今天依然让很多人百看不厌的经典黑白影片《上甘岭》。铁血柔情,当英雄的一幕幕被深深烙印在人们的脑海里时,也便更加需要似乎能够温柔委婉的表达,而《上甘岭》的主题曲《我的祖国》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为了人们最为喜欢和传唱的红色经典歌曲之一。

一条大河波浪宽 风吹稻花香两岸

我家就在岸上住 听惯了艄公的号子 看惯了船上的白帆

这是美丽的祖国 是我生长的地方

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 到处都有明媚的风光……

毛主席指示将上甘岭战役拍成电影,拍摄背后有着怎样的感人故事?

电影拍完了,剧组的同志们当然也意识到了英雄的影片同样需要柔情的烘托,但最初的《我的祖国》并不是这样的——第一稿歌词林彬、曹辛、沙蒙合写的——内容大约是:“祖国啊,我的母亲,你的儿女,离开了你温暖的怀抱,战斗在朝鲜战场上。在我们的身后,有强大的祖国……”但当他们把词交给歌曲家刘炽时,刘炽读了几遍,却怎么也捕捉不到旋律。他说:“没感觉呀,就是我谱了曲,也很难流传下去。”

沙蒙和刘炽是延安时代的战友,他沙蒙虽是电影导演,但很懂音乐,对音乐要求非常高。他提出:“我希望这支歌随电影的演出传遍全国,而且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经久不衰。过了若干年,这电影不演了,只要唱起这支歌,就会联想起影片中动人的场面,就会怀念起那些可歌可泣的志愿军英雄们!”但面对歌词,刘炽却说自己做不到,纵然费九牛二虎之力,充其量也只能写成欧洲式的抒情歌曲,在广大人民中流传的几率非常小。

毛主席指示将上甘岭战役拍成电影,拍摄背后有着怎样的感人故事?

沙蒙很谦虚,接受了刘炽的说法,找到乔羽请其为《上甘岭》主题曲重新作词,接到任务的当夜,乔羽便登车由南昌赶往上海,由上影厂厂长袁文殊安排车次赶到长春。与沙蒙会面后,沙蒙便把情况和盘摆给了乔羽:影片已经拍完,样片也剪出来了。只留下安排插曲的那几分钟戏,等歌出来后补拍。也向乔羽说明了歌词第一稿的情况,同时要求乔羽快速创作,让要这首歌能够经久不衰。

乔羽被难住了,他不想走以往歌词的创作路子,但一时又想不到很好的办法。因为剧组每天花费巨大,沙蒙几乎每天都前来催稿,乔羽多少有些无奈。苦“憋”十几天后,乔羽忽然想起他在江西看到长江时的场景,终于思如泉涌,一口气写下了三段歌词。当他把稿子交给沙蒙,沙蒙反复看了十几分钟,最后大声说了一句:“行,就它了!” 但是,到了第二天,沙蒙又拿着稿子来找乔羽,并问他为什么不能把“一条大河波浪宽”写成“万里长江波浪宽”呢?

毛主席指示将上甘岭战役拍成电影,拍摄背后有着怎样的感人故事?

乔羽说,用“万里长江”也可以,气势也大,长江虽长,但在全国仅此一条,没有见过长江的人很多。如果这样写,可能会让那些远离长江的人们从心理上产生距离,失去亲切感。又说,对大多数人来说,“祖国”并不是一个抽象概念,在这个词背后永远是记忆中家乡门前的那条河,一望无际的田野,辛勤劳作的亲人。河上发生的事情与生命息息相关,寄托着一方百姓的喜怒哀乐。如果开头用“万里长江”,那么就会失去很多很多的人,在长江边上住的人毕竟是少数啊。—句“我家就在岸上住”,既表达了对家乡的亲切感,也表达了对祖国的依恋。 沙蒙听后,连声说好:“一条大河,对,就一条大河了!”

人的情感在这里就因为一个字而变得随处可见、处处存在了,英雄的精神、英雄的故事也因为这个字而被更好地传唱了下来。事实也说明了这一点,在上甘岭战役中,涌现出了以身体堵塞敌人机枪眼的黄继光;被打断腿后仍然坚持与敌作战,直至最后一丝气力拉响榴弹滚向敌群,与敌人同归于尽的孙占元;一人坚持阵地战斗,英勇机智地击退敌军40余次冲锋,毙伤敌人280余名,守住了阵地的新战士胡修道;在生命的最后一息,用自己的身体连接被打断的线路,保证了指挥联络畅通的通信英雄牛保才;等等。他们都不见得是在长江边上长大的。

毛主席指示将上甘岭战役拍成电影,拍摄背后有着怎样的感人故事?

杨朔在名篇《金星英雄》的结尾处写道:“这个19岁的青年(胡修道)活生生地说明了敌人为什么在朝鲜碰得头破血流。敌人攻不动上甘岭,更攻不动朝鲜,因为在上甘岭上,每条战线上,我们到处都有无数像胡修道这样的人物。”无数像胡修道这样的人物可能真的没有生活在长江边,但在他们的心中一定有一条河,那就是家乡的河、祖的河。

当天,歌词就到了刘炽的手里,“一条大河”的意境很快把他带入了祖国诗情画意的创作状态。随后,他将自己关在屋子里,并在房门上贴上了“刘炽死了”和纸条。有人觉得他这样做不合适,他却说:“第一,我不会客;第二,有我信你不要给我,你先给我收着;第三,麻烦你,请你允许我不到餐厅吃饭,一天三餐请你给我拿来,谢谢你。”

毛主席指示将上甘岭战役拍成电影,拍摄背后有着怎样的感人故事?

就这样,《我的祖国》被创作了出来,沙蒙找了很多歌手来试唱,但都不十分满意。后来,乔羽提出请郭兰英来唱,郭兰英试唱后,长影便选定她作为歌曲的演唱者。歌曲的录音是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进行的,录制完成后的第二天电台便向全中国播放了这支歌。

今天,我们唱这首歌,一万个人可能有一万种感觉,但相同的是,在赞扬祖国的秀丽山川和广阔疆域外,同时表达着中国人热情好客和善良友好,以及捍卫国家独立自主,不受外来国族侵犯、控制的思想和决心。而这背后,正我们敬重和缅怀的英雄——在那个年代里,他们为了得到和平以及为了我们民族的尊严视死如归,永远激励和感召我们前行。当然,这里面还包含着老一辈艺术家们艺术追求的谦虚谨慎的态度和心血,以及他们在艺术追求中体现出来的和英雄一样的爱国情怀。

英雄就这样被流传在歌声里,一代代地传唱不息,也让我们明白了什么是英雄、什么是祖国——祖国让我们成为英雄、英雄的心里一定装有祖国——于是,我们的祖国也便成了英雄的祖国。而作为为英雄而歌的艺术,成功与否均在于它是发自内心的、真的、真实的,最真实的。这也许正是当年沙蒙据说“这电影不演了,只要唱起这支歌,就会联想起影片中动人的场面,就会怀念起那些可歌可泣的志愿军英雄们”的原因所在。

毛主席指示将上甘岭战役拍成电影,拍摄背后有着怎样的感人故事?

参考文献:孟兰英 《乔羽:“一条大河”是人生》上观新闻 2018-02-21

中国军网《上甘岭战役65周年丨“最可爱的人”当年经历了什么?》(2017-10-14 )以及《人民政协报》《辽沈晚报》等相关文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