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背包旅行电影剧情「介绍」

2022-03-17 19:55 作者:奇遇电影 围观:
是教唆自杀,还是追寻自由?这部豆瓣8.6片竟然有了结局

美国阿拉斯加荒野深处,常年停放着一辆破旧的巴士,它被称为「142号巴士」,或「魔法巴士」。

是教唆自杀,还是追寻自由?这部豆瓣8.6片竟然有了结局

20多年来,此地一直是世界各地背包旅行客的圣地。

他们试图效仿一位精神领袖,重走他的「求真之路」,跟他达成灵魂交接。

这位「领袖」名为克里斯多夫·麦坎得勒斯(Christopher McCandless),自称「Alexander Supertramp」,简称亚里克斯(Alex)。

90年代,他逃离俗世奔向荒野的故事,曾引起极大争议,后来还被写成非虚构文学《荒野生存》,后来又被改编成同名电影。

是教唆自杀,还是追寻自由?这部豆瓣8.6片竟然有了结局

电影剧照(上)与亚里克斯本人(下)

每次关于他的新闻出现、改编作品问世,围绕他的争议便越来越多,越来越广,多年来不曾停歇。

但追随者们不care,作为亚历山大旅程的终点和生命终结之处,这辆巴士早已成为他们的「一生必去景点」。

然而,今年6月18日那天,它被美国军方用直升飞机吊走了。

是教唆自杀,还是追寻自由?这部豆瓣8.6片竟然有了结局

理由是巴士所在处是个不折不扣的险境,准备不足的人徒步前往无异于自杀。

过去20年里,附近记录在案的紧急呼救就有15次,朝圣者们频频在此地受困、受伤,甚至丧命。

是教唆自杀,还是追寻自由?这部豆瓣8.6片竟然有了结局

没多少人能像这位一样在终点比出剪刀手

最近一起事故发生后,当局最终决定移走巴士,避免憾事继续发生。

这起事件,又给围绕亚历山大永无止境的争议,增添了新篇章。

在一些人心中,他用自己的人生践行了真正的自由,是做了许多人「想做却不敢做之事」的终极理想主义者。

但其他人看来,他是忤逆的危险分子,无知的自杀者,遭天谴的反面教材……

他短暂一生的争议,甚至只要随手翻翻《荒野生存》这部电影的影评页面,就能强烈地感受到。

是教唆自杀,还是追寻自由?这部豆瓣8.6片竟然有了结局

影片以8.6的评分杀入豆瓣Top 250榜单,但当更多人看到了这个故事,背后真相被揭开,它很快跌落「神坛」。

即便如此,它仍高居豆瓣评分最高传记片之列。

是教唆自杀,还是追寻自由?这部豆瓣8.6片竟然有了结局

是教唆自杀,还是追寻自由?这部豆瓣8.6片竟然有了结局

荒 野 生 存 / Into the Wild 2007

现在,只要点击下方搜索卡片,在头条就能轻松搜到这部争议从未停歇、影响了一代人的电影。

在让人不禁怀疑人生的2020年,这段争议人生,这部电影背后的真相与谎言,特别值得向大家分享。

是教唆自杀,还是追寻自由?这部豆瓣8.6片竟然有了结局

《荒野生存》这部电影实在是个绝佳话题。

导演、演员、影片本身、背后的真实人生都充满了故事性。

影片导演西恩·潘(Sean Penn)——女神收割机(麦当娜、罗宾·怀特前夫,查理兹·塞隆前男友),有才无德的浪子、大才子。

是教唆自杀,还是追寻自由?这部豆瓣8.6片竟然有了结局

西恩·潘

当演员的时候拿过2座奥斯卡最佳男主角;当导演以后也不含糊,获得过2两次奥斯卡提名,2次金棕榈提名。

但他的个性极其糟糕,早年打架斗殴坐过牢,跟两任妻子都闹得不欢而散。

到了晚年仍是不服管教,常常出言不逊,官司没少吃。

不过要是看了这部电影,你肯定会赞同,这部电影,还真得是这样自由奔放的人才能拍得出来。

是教唆自杀,还是追寻自由?这部豆瓣8.6片竟然有了结局

西恩·潘自己也认为非他莫属,花了10年的时间说服亚历山大的家属让他拍这个故事。

期间他想到过让马龙·白兰度来担任主角,但在影片正式立项前白兰度就去世了。

后来邀请了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出演,被后者拒绝。

是教唆自杀,还是追寻自由?这部豆瓣8.6片竟然有了结局

小李肯定后悔,他在差不多10年后,为了拿小金人又拍了部《荒野猎人》

最后,西恩·潘找了长相酷似年轻小李的埃米尔·赫斯基(Emile Hirsch)主演。

这位演员也是相当的拼。

是教唆自杀,还是追寻自由?这部豆瓣8.6片竟然有了结局

全片拍摄过程中,拒绝使用替身,攀岩、遭遇棕熊和河中漂流等种种危险场景都由他亲自完成。

导演野,演员拼,跟亚里克斯的故事真可谓天作之合。

是教唆自杀,还是追寻自由?这部豆瓣8.6片竟然有了结局

电影《荒野生存》,直接改编自1996年由琼·克拉考尔(Jon Krakauer)撰写的非虚构。

是教唆自杀,还是追寻自由?这部豆瓣8.6片竟然有了结局

书籍基本做到了忠实于亚里克斯的真实经历,而电影的改编也在合理范畴之内。

故事主角克里斯托夫是个标准美国后浪。

父亲在NASA工作,母亲在航天公司做秘书,自己则是手握双学位的名校毕业生。

是教唆自杀,还是追寻自由?这部豆瓣8.6片竟然有了结局

外人看来,他的物质得到充分满足,前途也一片光明。

但克里斯托夫却认为当下拥有的,并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

他所渴求的是自由,是脱离一切社会强加的责任,抛弃「社会我」追求「本我」的自由,他说:

「如果我们承认人生可以被原因规限,便毁灭了人生的可能性。」

他逐渐意识到,在不能理解自己的家庭和一味追求「原因」的俗世里,他找不到容身之处。

于是,1990年末,他决定抛弃所拥有的一切,捐出存款,驱车荒野,以亚里克斯为名开始了一个人的流浪。

是教唆自杀,还是追寻自由?这部豆瓣8.6片竟然有了结局

与《白日梦想家》的公路故事不同,亚里克斯的流浪看似缺少常理动机支撑,整个故事都建立在相对缥缈的理想主义之上。

因此,对于该书籍和电影的评价,两极分化都非常严重。

无法理解亚里克斯的人,困惑甚至愤怒伴随着他们阅读和观影的全程。

而亚里克斯在荒野中超常理的行为举止,也都在加剧这些不适情绪。

是教唆自杀,还是追寻自由?这部豆瓣8.6片竟然有了结局

但对于能在他身上找到共同点的人来说,这段旅行简直就是一趟「圆梦之旅」。

他抛弃车辆,烧掉身上的所有财物,在荒野中奔跑,在激流里冲刺,穿越过山川河流……

是教唆自杀,还是追寻自由?这部豆瓣8.6片竟然有了结局

是教唆自杀,还是追寻自由?这部豆瓣8.6片竟然有了结局

在理想主义者或曾经的理想主义者心中,都是在完成他们曾经幻想过的事情。

再往后,你也能逐渐感受到,他对人生真谛的笃定和对自由的渴望有多纯粹。

他拒绝妹妹寄去的钱,拒绝将他视若己出的好心大爷的邀请,无视行船的种种规章,一心奔向自由。

1992年,他来到了荒废的142号巴士前,将它作为自己的生存基地。

一个人,一杆枪,几本书,度过荒野余生。

是教唆自杀,还是追寻自由?这部豆瓣8.6片竟然有了结局

抛弃愚蠢社会后的生活会是怎样的,亚里克斯给出了最直接的答案——自由。

只是,他并没有将这「绝对自由」的人生延续太长时间。

1992年9月6日,一群猎人发现了他的尸体,看到了他在睡袋和日记中留下的遗言:

「只有分享才能带来真正的幸福。」

「感谢上帝让我度过了一段幸福的人生。

再见,上帝保佑你们所有人。」

是教唆自杀,还是追寻自由?这部豆瓣8.6片竟然有了结局

亚里克斯24岁英年早逝已是既定结局,但是他短暂的一生仍然留下了很多疑问。

亚里克斯究竟为何出走,最终因何而死?

他为何会得出这截然相反的结论?

他的死是莎士比亚式的悲剧,还是彻底错误的黑色喜剧?

是教唆自杀,还是追寻自由?这部豆瓣8.6片竟然有了结局

无数人开始追寻亚里克斯的足迹,希望将谜题解开,或至少,找到自己满意的答案。

是教唆自杀,还是追寻自由?这部豆瓣8.6片竟然有了结局

亚里克斯死前,绝对想不到自己的经历和死亡,会引发后来的热潮。

从1993年克拉考尔(Krakauer)将其事迹发表在杂志上,到1996年他将这篇文章扩展成畅销书,再到2007年被改编成电影。

亚里克斯成了很多人的精神领袖、效仿对象,无数人跟随他的足迹走进各种荒野,希望找到自由和真理。

是教唆自杀,还是追寻自由?这部豆瓣8.6片竟然有了结局

他的故事被越来越多的人熟知,引发了一轮又一轮的争论。

事实真如电影和书里所说的那么简单吗?

这二十多年来,出现了无数不同的观点。

关于他出走的真实原因,引发了最初的争论。

电影里,这个原因显然被简化了,「屁大点事」的家庭聚餐就成了亚里克斯出走的导火索,动机也被描述得极为纯粹简单。

是教唆自杀,还是追寻自由?这部豆瓣8.6片竟然有了结局

但书籍原著作者克拉考尔认为,这次出走,不一定如外界所想是绝对理想主义的追求,但一定是一个长期考虑的结果。

他曾在《纯粹者之死》中,写下一个亚里克斯早年生活的细节,推断出走的想法可能很早就已萌芽:

他在高中时曾担任越野队队长,期间一直敦促队员进行某种精神锻炼。

他告诉他们要「与黑暗势力,与世界上所有的邪恶和仇恨进行对抗」。

是教唆自杀,还是追寻自由?这部豆瓣8.6片竟然有了结局

克拉考尔1993年最初记载事件的9000字文章

而亚里克斯的妹妹卡琳(Carine)则在回忆录《荒野真相》(2014)里,给出了另一个答案。

卡琳声称,他们兄妹在童年时经常遭受父母的虐待,这是他出走的重要动机。

但其父母否认了这一说法。

动机无法真正考证,终究无果。

紧随其后,亚里克斯的死因,也成了学者和粉丝长期研究的对象。

是教唆自杀,还是追寻自由?这部豆瓣8.6片竟然有了结局

在《荒野生存》这部电影中,由于剧情和传播需求,有部分重要过程被省略了。

而这些被省略的剧情,对于他的追随者而言,可能是一盆从天而降的冷水。

首先,亚里斯克并非真的从不打算求助于人,在死前,他曾在巴士上留下求救信息:

是教唆自杀,还是追寻自由?这部豆瓣8.6片竟然有了结局

亚里克斯的求救信

「访客请注意。SOS。我需要您的帮助。我受伤了,濒临死亡,现在非常虚弱,我独自一人无法离开此处。」

「以上帝的名义发誓,这不是开玩笑,请留下来救救我。我正在附近采集浆果,并将于今晚返回。」

他的日记还显示,1992年7月时,他甚至曾试图重返文明世界。

是教唆自杀,还是追寻自由?这部豆瓣8.6片竟然有了结局

亚里克斯的日记,记录了他最后113天的行程

但由于亚里克斯没有当地的地图,且道路被汛期的河流阻隔,他不得不重回那辆巴士,在途中死去。

关于死因,同样争议不断,自杀论、饥饿论、中毒论等理论都曾被提出。

克拉考尔在最初的调查中,推论亚里克斯是因为搞混了两种植物,导致严重中毒而无法外出觅食才被饿死。

很多人因此认为,亚里克斯是死于无知,他的荒野生存就是可预见的自杀行为。

是教唆自杀,还是追寻自由?这部豆瓣8.6片竟然有了结局

亚里克斯之墓

但事实是,亚里克斯是个野外求生能手,有数年的越野经历,这样的失误未免过于低级。

而在后续调查中,调查者又发现亚里克斯其实一直带着一本植物图鉴,甚至在导致他中毒的植物图片旁还有他的笔记。

是教唆自杀,还是追寻自由?这部豆瓣8.6片竟然有了结局

直到2015年,真相才水落石出——亚里克斯之死,纯属意外。

图鉴并没有出错,亚里克斯也没有搞错什么。

他在死前吃下的野土豆种子和根,在21世纪初才被证实具有毒性。

是教唆自杀,还是追寻自由?这部豆瓣8.6片竟然有了结局

而他的死,有可能就是这种过去被认为无毒的植物,史上首个有记载的中毒案例。

求救无果,尝试逃生,死于意外——实在是一个讽刺的结局。

然而,在推断出了这个有些许黑色幽默的结局之后,一些付诸实践的追随者仍在为这个故事增添悲剧后记。

他们笃信那个「纯粹的亚里克斯」,将之视为崇拜对象,前赴后继地效仿他走进荒野。

是教唆自杀,还是追寻自由?这部豆瓣8.6片竟然有了结局

在这些进入荒野的人之中,认为模仿成本为零,准备不足的人不在少数。

不知有多少人,在获得所谓的自由、找到真理之前,死于真正的无知。

是教唆自杀,还是追寻自由?这部豆瓣8.6片竟然有了结局

142号巴士被移走,最直接的原因是今年2月时的一起受困事件。

在世界开始日渐魔幻之时,5个意大利人计划逃离俗世。

他们在寒冬驱车前往阿拉斯加荒野,准备重走亚里克斯的「真理之路」。

然而,一周后,他们就出现在了新闻上。

是教唆自杀,还是追寻自由?这部豆瓣8.6片竟然有了结局

受困5人虽被解救,但都有不同程度的伤病,其中1人严重冻伤。

被发现时,他们甚至不知道自己走了多久,离目的地(142号巴士)还有多远。

这只是片面崇拜导致落难的其中一个故事,20多年来,更严重的悲剧不计其数。

从某种程度上说,这跟看了《在路上》就去穷游的玩家,没有任何区别。

是教唆自杀,还是追寻自由?这部豆瓣8.6片竟然有了结局

而悲剧的成因,显然是忽略了事情背后本就有的复杂性。

看看真实难度版的「荒野生存」应该是怎样的吧:

经历了长达数年的思考后,亚里克斯决定离家,驱车穿越北美。

带着少量的食物、一柄步枪和多年的户外越野经验,他徒步30公里进入了野兽遍地的阿拉斯加荒野地带,靠捕猎和采集植物艰苦生存了119天左右。

期间他一度尝试求救,试图重回城市,在失败后死于不可预计的意外。

是教唆自杀,还是追寻自由?这部豆瓣8.6片竟然有了结局

纵观整件事情,亚里克斯的决定固然是值得尊敬的个体壮举,值得崇拜吗?或许。

但不要忽略他曾经的深思熟虑,也不要忘记他是个经验丰富的野外生存大师。

并且即便如此,他还是倒在了大自然的不可抗力之下。

是教唆自杀,还是追寻自由?这部豆瓣8.6片竟然有了结局

归根结底,亚里克斯没有错,他只是在践行自己的人生观。

任何人坚守理想主义都没有错,追求自由和真理也没有错,做自己认为对的事情,只关乎个人选择。

电影和书没有错,它们没有教化世人的义务,成功地展现了另一种人生。

是教唆自杀,还是追寻自由?这部豆瓣8.6片竟然有了结局

某字幕组汉化的版本,特别意味深长地在影片片尾加上了《论语》中的一句话:

「朝闻道,夕死可矣。」

但是如果不想在得到任何结论之前挂掉,在做出决定前,请深思熟虑,量力而行。

是教唆自杀,还是追寻自由?这部豆瓣8.6片竟然有了结局

142号巴士离开了荒野,争议仍将持续。

但或许早就是时候,向被误解的亚里克斯告别了。

是教唆自杀,还是追寻自由?这部豆瓣8.6片竟然有了结局

本文首发于奇遇电影:cinematik

欢迎关注奇遇电影,解锁更多影视干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