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日产精品电影剧情「梳理」

2022-03-16 22:21 作者:Myautotime 围观:

饶是在以契约精神著称的日本,卸磨杀驴的故事也时不时的上演。

2018年11月19日,戈恩因涉嫌违反《金融商品交易法》,在东京机场被东京检察院特搜部以“自愿”方式带走。至此,这位19年前,将日产带出泥沼,被称为“日产救世主”的英雄走下神坛。

日产,正在滑向深渊

2019年底,戈恩演绎了一出现实版的“世纪大逃亡”,上演了惊天动地的狗血剧情。逃亡成功后,在去年1月新闻发布会上,戈恩断言:“日产将在两年内破产”。

尽管戈恩的预言可以理解为泄愤式的“诅咒”。但毕竟是二十年的操盘,戈恩恐怕是最了解日产的人,他大概率不会空口无凭的胡说八道。

戈恩预言,会不会“一语成谶”?

01

故事要从2014年说起,彼时,中国市场造车新势力虽未起势,但年轻化成为政治正确的绝对潮流。

作为日系的三雄之一,日产自然也不能免俗。2015年,东风日产提出“YOUNG NISSAN战略”。

时任东风日产市场销售总部部长刘宗信对其解释为:我们希望做到品牌年轻化,但这个年轻化是带有挑战和激情的基因。以此来提升主流消费者黏性。

日产,正在滑向深渊

奈何,东风日产起了个“虎头”,却收了个“蛇尾”。

2015年被定义为YOUNG NISSAN战略1.0时代,2016年初随即进入2.0时代,2016年11月,东风日产以发布“i3计划”为契机,导入智能化概念,宣告进入3.0时代。

不得不说,这进度条快的让人喘不过气。

事实上,“YOUNG NISSAN战略”3.0时代之后,东风日产画风突变,不再提及该战略的具体实施情况。

2018年,东风日产又竖起“智能汽车生活引领者”的品牌形象,并表示东风日产从年轻化向智能化进化。

日产,正在滑向深渊

难道这是东风日产“YOUNG NISSAN战略”破产的标志吗?为什么东风日产的年轻化战略如此草草收场?

原因大概率是因为日产的产品不能有效的支撑起YOUNG NISSAN战略。

战略实施之初,东风日产推出月销仅能维持在三位数的西玛开始,“YOUNG NISSAN战略”败绩已经大致确定。

日产,正在滑向深渊

2015年10月,被寄予厚望的“YOUNG 轿跑”——全新蓝鸟上市。

新蓝鸟同样推不动年轻化战略。这款拉皮的轩逸早早被市场看穿,运动化造型并没有匹配运动化的动力总成,用户该得到的没有得到,反而失去了轩逸以大空间著称的实用性。

日产,正在滑向深渊

寄予厚望的SUV也一样没有挽回颓势。

东风日产一并推出的还有2015款新楼兰。从2011款的48.88万元,到2015款的23.88万元。同一款车型,25万元落差,当然没有太多用户花钱陪着楼兰坐电梯玩。

日产,正在滑向深渊

“三板斧”之后,东风日产“YOUNG NISSAN战略”已经事实失败。

简单认为“年轻化”就是车型换一个“炫酷”外壳,或者结合年轻人的预算大幅减配降价,从而忽略了年轻化造车的真正内涵。

——尊重年轻人的主张、态度,并深度探寻,如何与年轻消费者产生精神层面的互动、情感层面的归属,同他们的语言传递品牌的价值认同感。

不仅让产品闯进他们的圈子,更要成为其场景生活中的一部分,这可能是YOUNG NISSAN战略的教训。

02

失之东隅,也没有收之桑榆。

YOUNG NISSAN战略的失败,可以看做是日产戈恩时代埋下的一颗大雷。

——因为产品的年轻化拖累了品牌的年轻化,反过来品牌现状又会同步拉低产品的调性,这种互相反衬,互相影响的恶性循环。

中国市场对日产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日产,正在滑向深渊

日产2019财年财报显示,日产净利润由盈转亏,亏损额度高达445亿人民币,而上一财年这一结果还显示为盈利近210亿人民币。

这是日产在近20年来,亏损最为严重的一次。要知道,这只是戈恩离任后第一个财年而已。

戈恩的预言,似乎带着极强的事实依据。

而导致财报数据难看的因素,当然是销量。在统计财年内,除日本本土市场以外,日产在中国、美国、欧洲三大主要市场销量分别同比下滑1.1%、9.9%、17.2%。

对日产来讲,不幸中的万幸是,中国市场只是微跌,否则日产将直落深渊。

要知道,2019年,在日产全球销量的518万辆中,中国市场销量高达154万辆,占比近三成。

日产,正在滑向深渊

危局还在继续。

2020年,日产全球销量继续下滑,新车售出402.9万辆。中美及欧洲三个主要市场销量分别同比下滑5.8%、33.2%、28.3%。

同样,还是中国市场救了日产,其以145.7万辆的销量,占比日产全球销量高达37%。可以预判,因为新冠疫情的全球反弹,2021年日产在华销量占比必破40%大关。

日产在全球范围内,江河日下,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除了印度等新兴市场开发失败以外,针对主要的几大成熟市场,基本能够获得的共识是:——如今的日产,产品迭代缓慢,即便有新产品也很难取得成功。

但后果是,产品库存激增,盈利能力持续下跌,保值率持续下跌,同时还拖累了本已成熟的租赁市场。

这便是日产在全球的尴尬处境。

03

中国市场的成败,对于日产可谓生死攸关。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中国市场,日产还基本可以维持?

众所周知,是轩逸凭借一己之力撑起了日产在华大局。

日产,正在滑向深渊

2020年,轩逸以538680辆的销量成绩,登顶中国轿车市场单一车型销冠王座。几乎占据东风日产半壁江山。

奇骏和逍客虽然月销量勉强过万,但多年不换代,车型老旧,疲态尽显,和南北大众、南北丰田旗下产品难以抗衡,被长城、吉利旗下同类产品早已甩出几条街。

日产,正在滑向深渊

天籁本可依赖,可换代之后,2.0T车型一改往日天籁舒适、可靠的风格,莫名走起了所谓“运动化”路线。天籁多年来养成的调性毁于一旦,已经沦落到跟速腾、亚洲狮“抢饭碗”。

“一拖三”的产品矩阵,基本可以囊括日产在华销量的全部。

到此逻辑就很清晰了,轩逸败,则东风日产败;东风日产败,则日产败。

换算过来看,偌大的日产,竟然把宝押在一款车上。问题又来了,轩逸靠得住吗?

日产,正在滑向深渊

目前,两代轩逸同堂销售才促成当前的惊人绩效。

上一个这么玩的是北京现代,伊兰特和索纳塔玩多代同堂,撑起了北京现代的百万辆体系。一旦品牌透支或者友商赶上,那么便会堕入万丈深渊。

上一代轩逸,即轩逸经典款,尽管产品力已经和时代脱钩,但禁不住其以7万元级的价格,在中国市场演绎没有未来的疯狂。

这也促成了轩逸销量中,有7成来自于老款。而现款轩逸,东风日产称其为“小天籁”。这个貌似还不错的“人设”,实际每销售一辆都在稀释真正天籁的用户群体。因为两者甚至只有不到2万元的终端售价差。

日产,正在滑向深渊

所以轩逸现状就是,老款轩逸以低价致胜,在消耗着“日产”这个品牌仅存的一丝力量;现款轩逸正在和自家天籁抢用户。

日产正在透支自己,正在掏空自己。但这还不是最可怕的!

由于戈恩时代,日产过于专注于成本控制,质量控制已经有所疏忽,随着戈恩离任带来的管理混乱,日产的产品质量问题终于爆发。

日产,正在滑向深渊

仅2018年底,日产因神奈川县和京都府两家工厂新车出厂质检不合规定,召回车辆就高达15万辆。

同样,中国市场亦不能幸免。

我们从2020年1月、2021年1月,某投诉类媒体投诉榜单可以看到,日产上榜车型为轩逸、奇骏、天籁,分列13位、16位、19位,典型问题分别是:变速箱异响和顿挫,发动机故障灯亮及转向异响,汽油箱异响、车身共振。

一年过去了,日产的问题解决了吗?

某投诉类媒体的榜单上,日产上榜车型为天籁、轩逸、奇骏、逍客,分列6位、7位、19位,22位,典型问题分别是:汽油箱异响和车载互联故障,变速箱及中控台异响,发动机故障灯亮及无法加速,发动机故障灯亮、变速箱顿挫。

日产,正在滑向深渊

很明显,随着时间的推移,东风日产的产品问题只多不少;老问题没有彻底解决,又添新问题;老成员依然在榜,新成员也加入其中。

日产的产品口碑正在往冰点接近。

04

日产在中国市场还有未来吗?

配合日产“智行科技”计划,以及2050碳中和达标规划,2021年1月,东风日产发布了全新的产品计划。

全新一代奇骏,中期改款途达,Serena-家用MPV、Elgrand-商务MPV、Ariya纯电SUV以及一款e-POWER混动车型等六款新车位列其中。

从这六款新车中,我们还暂时不能发现日产凭此可以转危为安,因为它们都无法对轩逸形成替代效应。

日产,正在滑向深渊

譬如新奇骏,除了饱受诟病的三缸发动机,其尺寸比上一代更短、更矮,又是走“运动化”路线吗?在无限怀念当初“奇骏床”的同时,不仅为奇骏可能会犯下改款天籁同样的错误,而担忧。

途达,在东风日产完全掌控郑州日产之后,途达开启并线销售,但已经早早被边缘化的产品,很难再有大的动静;

至于两款MPV车型,真是“神来之笔”。从国内市场MPV的体量来看,日产恐怕也很难有建树。

日产,正在滑向深渊

当然,还有Ariya纯电SUV以及e-POWER混动车型的推出。

在日产新能源产业发展在中国市场迟滞多年的前提下,这两款车型面对强敌环伺的境况,实在是很难找到“突破点”。

日产,正在滑向深渊

日产新任CEO内田诚说:我将尽一切努力使日产重返增长之路。如果扭转日产形势失败,不能改善日产的盈利能力,我将信守承诺,辞去日产CEO职位。

内田诚的去留事小,日产沦落事大。

日产,正在走向“深渊”,这一天或许并不遥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