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国王的演讲电影剧情详细梗概「分析」

2022-03-16 17:55 作者:富议 围观:

2020年4月5日,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发表了关于新冠肺炎的全国演讲,坚定了英国人民战胜病毒的决心。

人人皆可进步丨《国王的演讲》给我们的3个教育启示

现任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

英国国王权力微小,但精神力量却出奇强大,王室早就成为了人民意志的象征。每逢重大事件的全国演讲就是鼓舞英国人民精神力量的不二形式。

早在二战时期,伊丽莎白二世的父亲乔治六世就凭借着一番振奋人心的演讲,鼓舞了不列颠的人民和军队,使他们英勇地进行反法西斯战争。

很多人以此判断乔治六世是一个高明的演说家,但却很少有人知道其实乔治六世是个严重的口吃患者。

那么乔治六世是如何纠正口吃的呢?

他翻天覆地的进步是如何发生的呢?

豆瓣评分高达8.4分的电影《国王的演讲》把这一切呈现在了大银幕上。

人人皆可进步丨《国王的演讲》给我们的3个教育启示

<国王的演讲>豆瓣评分8.4

一、国王的演讲之剧情梗概

乔治六世的意外之喜

老国王乔治五世驾崩,长子爱德华八世继承王位。但这位新国王却“不爱江山爱美人”,硬是要迎娶一位有妇之夫。

这不仅不符合传统,也让英国王室颜面尽失。

人人皆可进步丨《国王的演讲》给我们的3个教育启示

爱德华八世和辛普森夫人

迫于内阁的压力,爱德华八世为了与美人结婚做出了退位的决定。

王位便意外地落到了乔治六世的头上。

乔治六世的治疗之路

面对“意外之喜”,乔治六世却一点也不高兴。因为他本无意成为国王,而且还不得不面对重要的“战前演讲”,而恰巧乔治六世又有口吃的毛病。

面对如此大的压力,乔治六世寻访名医来治疗口吃,却无论怎样都没有效果。他开始发疯似的宣泄着自己的情绪。

好在他有一位知心贤惠的妻子——伊丽莎白。伊丽莎白多次给乔治六世鼓励,才让乔治六世不至于放弃治疗。

一次偶然的机会,妻子带着乔治六世来到了语言治疗师莱纳尔罗格的府邸。

人人皆可进步丨《国王的演讲》给我们的3个教育启示

乔治六世拜访罗格寻求医治

据说,莱纳尔罗格的治疗手段稀奇古怪,但却曾将治好了不少语言障碍者。

可罗格对乔治六世的第一次治疗并不顺利。罗格要求乔治六世带好放着音乐的耳机,然后大声朗读一段文字。乔治六世读了几句便破口大骂,他认为罗格这不是治疗,分明是在用手段嘲笑和戏耍自己。

在乔治六世愤怒地离开时,罗格把乔治六世刚刚带着耳机朗读的录音送给了他。

人人皆可进步丨《国王的演讲》给我们的3个教育启示

乔治六世带着耳机朗读

乔治六世的王者之声

没想到,这盘录音竟成了乔治六世治疗口吃的关键。

一次偶然的机会,乔治六世听到了这份录音,机器里竟然传来了他十分流利的朗读,他和妻子都惊讶万分。

至此,乔治六世开始信任罗格,让罗格始终陪伴身边给予治疗。

人人皆可进步丨《国王的演讲》给我们的3个教育启示

乔治六世在罗格的带领下进行“新奇”训练

在与罗格的相处中,乔治六世渐渐地吐露出自己面对的巨大压力以及幼时被哥哥嘲笑口吃的心理阴影。

经过罗格奇特方法的训练以及不断激励,乔治六世终于成功发表了战前演讲。

影片的内容简单直接,但却温暖人心。

国王完成了一次艰难而伟大的进步,也让人们不禁思索着自己的进步。

我们的人生像是在播撒种子,好的种子绽放出朵朵鲜花,坏的种子则铺下了满地荆棘。进步就是要重走荆棘之路,忍着疼痛将它们一一斩断、重新播种。

人们的每一次进步都是艰难而伟大的,都是值得喝彩的,哪怕是小小的进步,因为这次进步可能像国王一样顶住了压力、击碎了童年梦魇,也可能是克服了多年的懒惰和陋习。

人人皆可进步丨《国王的演讲》给我们的3个教育启示

二、《国王的演讲》之教育启示

《国王的演讲》记录了国王个人的进步,帮助在职场上迷茫的人鼓起了进步的勇气。

影片带给人们的启示不仅局限在职场上,如果以教育的视角品味这部影片,同样在“帮助孩子进步”方面能给我们卓有成效的建议。

见过太多家长因为孩子做事拖沓而又拖又拽;见过太多家长因为孩子赖床不起而又打又骂;见过太多家长因为孩子不完成作业而大声斥责。

作为父母,你是否也有过类似的行为?是不是也对孩子有过恨铁不成钢的想法呢?

看过《国王的演讲》,你是否意识到这样的做法终究是无法让孩子进步的?国王的进步尚且不易,更何况一个孩子呢?

人人皆可进步丨《国王的演讲》给我们的3个教育启示

来自妻子的鼓励和支持

一个人的进步只靠自己是远远不够的,他需要一个优秀的“老师”。妻子是国王的老师,她给予国王鼓励与支持,罗格是国王的老师,他给予国王激励和指导。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从教育的角度看,要想让孩子进步,父母必须给予必要的帮助。父母要做的不是催促、命令孩子进步而是帮助孩子进步。

下面3点,是《国王的演讲》教给父母们帮助孩子进步的方法:

01 树立家长的权威

当罗格得知乔治六世要找自己治疗口吃时,他拒绝外出诊治并提出了一个明确的要求——乔治六世必须亲自到自己家来进行治疗,并且遵守自己的治疗规则。

罗格当然知道乔治六世的身份,他这么做就是在确立自己的权威,意在告诉国王——这是我家,一切都听我的。这样做保证了罗格正常开展治疗,同时也是为了让乔治六世相信自己的治疗手段一定是有用的。

父母的权威给孩子的是信任,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

在你同意孩子时,他懂得了这件事是对他有益的;在你拒绝孩子时,他懂得了这样做并不正确,改变才会发生。

正因有权威,他才相信你是在帮助他做的更好。

失去权威的家长往往会溺爱孩子,他们失去了自己的价值判断,以孩子不成熟的价值观为尊,让孩子不能明辨是非。

近日被一则母亲跪地向6岁儿子道歉的新闻刷屏了,儿子不仅视若无睹还发出母亲跪地的照片大肆炫耀。

人人皆可进步丨《国王的演讲》给我们的3个教育启示

一位母亲向6岁儿子下跪道歉

这样的亲子关系不是本末倒置了吗?但这样的母亲却让人一点都不值得可怜。

没有权威的家长就没有为孩子设立明确的价值观,怎么让孩子信任?怎么引领孩子走在正确的轨道上?

家长权威的丧失终究会让孩子失去控制,脱轨而出、加速滑向无底的深渊。

02向孩子展示曙光

在治疗口吃的过程中,乔治六世不止一次想过放弃,也不止一次情绪喷薄,甚至在和罗格的第一次碰面中就因为罗格的治疗方法被激怒了。但之后他却又回心转意,专心在罗格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人人皆可进步丨《国王的演讲》给我们的3个教育启示

乔治六世情绪崩溃

这其中的关键是什么?

那张唱片!

这张唱片是整部影片的转折点,也是乔治六世人生的转折点。

他听到了自己朗读着流利的句子,尽管只是一小段,却足以让他看到改变的曙光,足以让他坚定治疗的信念。

作为家长,要把孩子的点滴进步都展示给孩子,帮助孩子发现属于他们自己的“唱片”。

当孩子有了进步,你需要的不是类似“你真棒”这样的鼓励,你需要的是经常向孩子展示他的进步,让孩子知道自己到底在哪里有进步,这样他们才能像国王一样发自内心地看到成长的曙光、坚定进步的决心。

03合理运用激将法

在登基大典前,乔治六世和罗格一同进行彩排,此时的乔治六世仍旧没有放下心结,担心自己搞砸了登基大典的演讲,因此失去了当国王的信心。这时,罗格却出人意料地坐上了象征着英国王室尊严的王座。

人人皆可进步丨《国王的演讲》给我们的3个教育启示

乔治六世立刻愤怒了,呵斥着让罗格离开这个椅子,他便用流利的语言和罗格争吵起来。

罗格的这一举动成功激发了乔治六世的斗志,让乔治六世不至于沉浸在消沉的意志之中,始终拥有进步的信念。

“激将法”同样可以用在帮助孩子进步这件事情上,但请一定确保你的语言不会伤害孩子。

许多家长认为“你看看XXX,他可考了100分。”这句话就是在用激将法,但其实恰恰相反。

这句话透露出的是家长对孩子的不认可,反而会平白无故地给孩子增添压力。一旦孩子心理承受能力弱,那么悲剧就不可避免了。

2020年5月25日,山东一名律师的15岁女儿因母亲对自己的要求过于严格而勒死母亲;2017年1月17日,云南的15岁男孩服农药自杀,在遗书里写下“你句句逼人,我没有办法。”这样让人痛心疾首的话语。

每个人都是个体,不应该被比较,而应该被尊重。

我们再也不要用对一个孩子的否定来“激励”这个孩子了,这是赤裸裸的心灵暴击。

作为家长,我们要时刻用“如果怎样就会更好”的思想来激励孩子,而不是“你做的还不够好”。

三、结 语

孩子是祖国欣欣向荣的未来,他们的进步关乎个体成长、关乎家庭幸福、关乎祖国未来。

进步的道路不应让孩子单枪匹马、独自应战,家长的灵活引导、爱与陪伴都是最大的帮助。

人类文明的发展是建立在每个人的进步之上,每个人进步一点,人类就会进步许多。但每个人的进步都是艰难的,总是面临着重重考验,总是经历着漫长的过程。生活中我们要像个斗士一样去挑战这些,不懈追求进步,让结局变得伟大。

改编《国王的演讲》中一句经典台词作为结束语,希望我们都收获最好的结果:

人生进步之时,开始时总是最难的,过程总是最痛的,结果却是最好的。

人人皆可进步丨《国王的演讲》给我们的3个教育启示

我是半块懒龙,希望成为一个有温度的人。新人入驻,点个关注下次再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