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香港电影剧情一个女的男朋友「分析」

2022-03-16 12:51 作者:圈外扒姐 围观:

豆瓣网友,又怒了。

近日,香港首部宝莱坞电影《我的印度男友》上映之后,愤怒的网友冒着被封号的危险,直接在评论区爆粗口。

画面不忍直视,言语不忍卒听。

不爱中国高富帅,偏爱印度矮穷丑,香港首部宝莱坞电影扑得冤不冤

上一部让豆瓣网友们激愤的影片,是好莱坞大片《速度与激情9》。当时的主演塞纳因为不当言论,将中国观众的怒火烧了起来,至今还未熄灭。

哪知好莱坞闯完祸,宝莱坞又来了。果真是,天下“坞”鸦一般黑啊!

5月27日,印度导演SriKishore执导,陈欣妍、成家宏、KaranCholia、张建声、杨卓娜、岑珈其、乔宝宝、陈珮思、张沛乐等人主演的香港首部宝莱坞电影《我的印度男友》上映了。

不爱中国高富帅,偏爱印度矮穷丑,香港首部宝莱坞电影扑得冤不冤

看到这个电影海报,很多观众一直误以为是印度片,或者最起码也应该是一部中国香港和印度宝莱坞合作的合拍片吧,其实不是那么回事。

第一、它的主要投资方为香港电影公司;

第二、它的主要演员是香港演员;

第三、它的拍摄地是在香港,上映区域是在香港,电影语言为粤语。

一言以蔽之,这是一部打着宝莱坞旗号的港片!

不爱中国高富帅,偏爱印度矮穷丑,香港首部宝莱坞电影扑得冤不冤

那么,片方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据扒姐分析,无外乎有以下几点原因:

其一、近年来的宝莱坞电影发展迅速,在中国的影视市场上表现不俗。

中国引进印度电影,可以从七零年代的《大篷车》《流浪者》等影片开始,后来中印关系恶化,双方的影视交流中断;大致在千禧年前后,双方又恢复了影视交流。比如,这一时期中国引进了《真爱永存》(2000年)《阿育王》(2001年)《宝莱坞生死恋》(2002年)等多部印度宝莱坞电影。

之后,随着中国电影的强势崛起,越来越多的宝莱坞电影被引进:《三傻大闹宝莱坞》《我的名字叫可汗》《幻影车神》......

不爱中国高富帅,偏爱印度矮穷丑,香港首部宝莱坞电影扑得冤不冤

近年来,中国引进的宝莱坞电影,不仅口碑炸裂,而且票房表现不俗:《摔跤吧!爸爸》,豆瓣9.1分,票房12.99亿;《神秘巨星》,豆瓣7.7分,票房7.74亿;《小萝莉的猴神大叔》,豆瓣8.5分,票房2.85亿;《起跑线》,豆瓣7.9分,票房2.1亿;《嗝嗝老师》,豆瓣7.9分,票房1.49亿;《我的个神啊》,豆瓣8.4分,票房1.12亿......光扒姐罗列的这6部印度宝莱坞电影,就在中国电影市场上收割了28亿票房!

影视工作者们能不眼红吗?

不爱中国高富帅,偏爱印度矮穷丑,香港首部宝莱坞电影扑得冤不冤

其二、印度二字是当下的大热词汇,自带流量。

现在的印度,疫情全面失控,成为了全球的“焦点”。遑论拍印度题材的电影很容易能够引爆流量,单拿与印度有关的时评来说,成就爆款易如反掌。

港片《我的印度男友》选择在这一敏感时期上映,引人遐想。

不爱中国高富帅,偏爱印度矮穷丑,香港首部宝莱坞电影扑得冤不冤

其三、陷入困境中的香港电影,正在寻求新的出路。

如今的香港电影已经进入了低谷期,这是不争的事实。但是很多香港电影人“病急乱投医”,反而让人对香港电影的未来更加担忧。

比如,五一档上映的《真·三国无双》,导演周显扬试图将知名游戏IP影视化,就是一次失败的尝试。

比如,近日热映的《诡屋惊凶实录3:魔旨》和《黑白魔后》,都是在“借悬疑题材大热的东风”。

再比如,这部《我的印度男友》就是试探敏感题材,寻找新的创作方向。

不爱中国高富帅,偏爱印度矮穷丑,香港首部宝莱坞电影扑得冤不冤

但遗憾的是,香港首部宝莱坞电影《我的印度男友》扑了。

根据香港售票网站显示,《我的印度男友》评分仅有4.9,远远不到及格线。

不爱中国高富帅,偏爱印度矮穷丑,香港首部宝莱坞电影扑得冤不冤

更致命的是,《我的印度男友》上映8天,票房竟然仅有8.7万。

不爱中国高富帅,偏爱印度矮穷丑,香港首部宝莱坞电影扑得冤不冤

那么我们不禁问了:《我的印度男友》扑街的原因是什么呢?

首先,这部电影三观不正:女主竟然不爱中国高富帅,偏爱印度矮穷丑。

电影讲述的是一个狗血的爱情故事:Krishna (成家宏 饰) 早年跟⽗亲从印度移居⾹港。他不喜欢⾹港,不喜欢读书,不出去找工作;打架、打牌(还出老千)、撩妹;每天睡到日上三竿,等着父亲来喊,起床后便和一群古惑仔们到处惹是生非......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在街上撩起了已经有了一个高富帅男友的Jasmine(陈欣妍 饰),没想到,在他的死缠烂打之下竟然得手了,后来Jasmine竟然执意跟高富帅男友分手,不顾父母的反对,硬是要和矮穷丑Krishna在一起。最后,两位“有情人终成眷属”。

不爱中国高富帅,偏爱印度矮穷丑,香港首部宝莱坞电影扑得冤不冤

这都2021年了,怎么还会有导演热衷于拍这种“矮穷丑和白富美有情人终成眷属”的剧情?问题是,想拍这种题材,你最起码也要有一个好的“包装”呀,香港矮穷丑娶香港白富美的故事少吗?干嘛偏偏找一个印度矮穷丑和中国白富美强行撮合?

不爱中国高富帅,偏爱印度矮穷丑,香港首部宝莱坞电影扑得冤不冤

其次,《我的印度男友》吸收了宝莱坞电影的“糟粕”,剔除了香港电影的“精华”。

香港电影中的爱情,一向是含蓄隐忍的,具有文艺气质的。比如王家卫的《一代宗师》,宫二对叶问的爱,那是欲言又止、浅尝辄止,发乎情、止于礼的。它不仅符合中国人的审美,也符合中国人的主流婚恋观。

不爱中国高富帅,偏爱印度矮穷丑,香港首部宝莱坞电影扑得冤不冤

好了,到了《我的印度男友》中,女主奔放起来:她不仅甩掉并无原则性过错的高富帅男友,而且还主动在出租车内激吻印度矮穷丑男友。至于亲朋好友的劝阻,传统婚恋观的束缚,统统都被她践踏了。

一个真敢导,一个真敢演啊!

不爱中国高富帅,偏爱印度矮穷丑,香港首部宝莱坞电影扑得冤不冤

印度片为中国观众所诟病的,一个是时间太长,该片整了2小时零1分;另一个是穿插的歌舞太多,电影中的大型“广场舞”一段又一段。

不爱中国高富帅,偏爱印度矮穷丑,香港首部宝莱坞电影扑得冤不冤

很难想象一部电影能够做得这么极致——剔除精华、吸取糟粕!

然后,导演的野心太大,与实力不匹配。

宝莱坞电影成功的一大原因,就在于它能够“见微知著”,深刻地反应现实问题。比如,《三傻大闹宝莱坞》《起跑线》《调音师》《厕所英雄》这样的电影,它们反应的都是印度现实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对准的都是某一个点,然后带出一个面,主题的深刻性就出来。

而《我的印度男友》呢?导演啥都想拍,种族问题他也在探讨,文化差异他也在碰撞;至于电影元素,喜剧、爱情、歌舞......统统放进一部电影中,一锅乱炖,结果观众自然就会“如鲠在喉”。

不爱中国高富帅,偏爱印度矮穷丑,香港首部宝莱坞电影扑得冤不冤

最后,片方向印度影视圈妥协引发中国观众巨大反感。

这部电影原本的名字叫做《我的男友係好差》,因为遭到了印度裔演员Bitto Singh Hartihan的反对,片方将片名改成了《我的印度男友》。Bitto Singh Hartihan的反对非常“无厘头”,他认为“差”字有歧视印度人的用意,真的是“玻璃心”啊!

不过话又说回来,一部香港电影的片名为何要征求印度演员的意见?片方的做法,不仅令人遗憾,而且让人愤怒。

不爱中国高富帅,偏爱印度矮穷丑,香港首部宝莱坞电影扑得冤不冤

但非常值得高兴的是,现在的观众已经聪明起来了——导演胡拍、演员乱演,我就不去看!

截止扒姐下笔,《我的印度男友》上映8天、票房仅为8.7万,今天(6月3日)香港电影院仅有28家给予了排片机会,其排片率已经接近减半了。

更令人欣慰的是,内地观众根本就没机会“欣赏”这部烂片!

你说说,香港首部宝莱坞电影《我的印度男友》,它扑得是不是活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