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钢的琴电影剧情分析「梳理」

2022-03-15 18:31 作者:单若水 围观:

对于这部电影,大多数的影评都是从故事内容或者悲喜剧设定来解读,实在过于局限。要想真正看懂导演的良苦用心,必须要从多维度来进行解读。@单若水

小成本高分电影《钢的琴》是青年导演张猛的代表作,豆瓣评分8.4。影片讲述了下岗工人刘桂林为了能够继续抚养女儿,决定满足女儿拥有一架钢琴的梦想,想方设法拉着以前的工友们动手造钢琴的故事。2011年这部影片获得第28届迈阿密国际电影节最佳电影奖。主演王千源也凭借这部影片获得第23届动静国际电影节最佳男演员奖。

主人公陈桂林是个略有音乐天赋的人,下岗之后他自己组建了一个小乐队谋生。妻子小菊另攀高枝跟了一个卖假药的商人,要跟他离婚,还提出带女儿小元走,女儿喜欢钢琴,声称谁给她买钢琴她就跟谁过。

为此,陈桂林先是四处借钱打算给女儿买一架钢琴,遭到多次拒绝之后又带人去学校偷钢琴被抓,最后因在图书馆看到一份与钢琴制造有关的俄国文献,决定带领以前的工友一起动手造一架“钢的钢琴”。

这部电影表面上是在讲父爱,实则是在讲以陈桂林为代表的上世纪90年代下岗工人们,因工业改革遭受的生活巨变和心理动荡。这本身是一个让人感到悲伤甚至的凄惨的故事,但影片整个的基调却是悲而不伤、乐观向上的。所以今天我将从“人物塑造、镜头语言、叙事结构”这三个方面,为大家解读《钢的琴》这部电影的独特魅力:

人物塑造:通过三个阶段展现人物的心理变化和成长,使主人公更加丰满充实镜头语言:通过大量水平镜头和超现实场景的表现形式,体现整部影片悲而不伤的基调和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叙事结构:以给女儿制造一架钢琴为主线,又以大烟囱的去留和与淑娴的爱情为副线,展现影片中小人物在特定的时代变革中的心理动荡。以《钢的琴》为例,从三个角度深度解读影片背后的哲思和情感表达

01、在人物塑造方面,通过三个阶段展现人物的心理变化和成长,使主人公更加丰满充实

①跟妻子争夺女儿抚养权:生活窘迫也要想方设法完成女儿的钢琴梦,为了挽留女儿开始自己动手造钢琴。

影片开场,妻子小菊跟陈桂林在厂房外谈离婚的时候提到要带女儿小元走,说女儿跟着他不会幸福。当时的陈桂林不服输,他说女儿跟着他很幸福。

无疑他是爱女儿的,即便生活窘迫也要给女儿创造条件学钢琴。对钢琴老师的低声下气、在学校偷练琴被发现的不断恳求,还有夜晚叼着烟织毛衣的场景。这个时候对陈桂林来说,女儿就是生活的希望,所以他不会服输、不会放弃。

在借钱和偷钢琴都行不通的时候,他在图书馆看到一个制造钢琴的图纸,开始凝结昔日的工友们一起自己制造钢琴。

以《钢的琴》为例,从三个角度深度解读影片背后的哲思和情感表达

②主动放弃女儿抚养权:与淑娴的争执,让陈桂林意识到自己无法给女儿带来更好的生活,于是主动放弃造钢琴。

当陈桂林接到法庭的传票,向淑娴诉苦,说小菊为抚养权提出了诉讼。淑娴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她认为小元跟着***会幸福,就算陈桂林造出钢琴也没办法留住小元。

陈桂林认为淑娴是因为小元会成为他们共同生活的累赘,为此两人不欢而散。在这里导演恰恰是在借淑娴的口,说出了一个残酷的事实:即便钢琴造出来,女儿也不会留下。

在我看来,跟淑娴的争吵让陈桂林已经意识这个事实却不愿承认。后来淑娴与自己疏远,开始和以前的工友王抗美亲近,同时制造钢琴的种种不顺利,让他发现自己一意孤行不但无法挽留女儿,还让自己陷入被恋人抵触,与朋友决裂的窘迫境地,于是放弃制造钢琴。

以《钢的琴》为例,从三个角度深度解读影片背后的哲思和情感表达

③与过去告别:重新开始制造钢琴,与工友们最后一次集体工作,与逝去的时代和生活告别,迎接新的生活。

作为工业时代标志的大烟囱最终被定向爆破,陈桂林的内心遭到前所未有的冲击,曾经一起工作、一起生活的生活一去不返,跟所有工友一样,对过去他们有着共同的温情和留恋,这也是为什么,身边的人能够被陈桂林说动,一起制造钢琴的缘故。

最后陈桂林决定放弃女儿的抚养权,但大烟囱爆破之后,他们有决定继续去做未完成的钢琴,这个时候大家已经不再是为了挽留陈桂林的女儿而工作,而是为了自己。

他们通过这样一个规模不大的集体性工作,向逝去的时代致敬。这不是一种无奈的妥协,而是一种勇敢地告别,他们通过劳动找到快乐,找回尊严,然后坦然地向自己久放不下的心结告别。

在我看来,从满怀希望的找朋友借钱买钢琴,到被逼无奈去学校偷钢琴、大张旗鼓组织朋友们一起造钢琴,最后又要主动放弃造琴,继而为集体认同感而造琴。从个人对现实的不甘、群体对社会现状的无奈到主动与过去挥手告别,勇敢面对未来的人生态度。

以《钢的琴》为例,从三个角度深度解读影片背后的哲思和情感表达

02、镜头语言的呈现:通过大量水平镜头和超现实场景的表现形式,体现整部影片悲而不伤的基调和人物拒绝悲情、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看这部电影的时候,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让人能够站在局外看着影片中人物种种不甘、抗争以及所做的那些啼笑皆非的努力。似乎我们看的并不是一部电影,而是一出舞台剧,作为观众一开始就知道影片的结局,但最后还是能被电影所传达的那种悲而不伤、积极昂扬的人生态度所感染。

① 怀旧风格的冷色调,加上大量的工业元素,凸显东北工业时代的衰败景象

导演使用怀旧风格的冷色调贯穿电影始终,以灰黄色统一画面;在个别场景中增加鲜明的色彩,比如淑娴的红色大衣和最后的红裙热舞,这种色彩应用,让整部影片中的色彩形成强烈的反差,同时又将影片中惨淡的现实环境和明快向上、悲而不伤的主题形成鲜明的对比。

另外,影片中的大部分场景都发生在了破旧的工厂,还有每个场景中突出的工业元素,比如各种各样的机器、钢铁、管道、螺丝、破败的厂房、冒着浓烟的大烟囱、恣意生长的荒草,给人一种破败颓靡的气息。

以《钢的琴》为例,从三个角度深度解读影片背后的哲思和情感表达

② 大量的水平移动长镜头,营造出机械而荒诞的氛围,增添影片的舞台效果,让观众看清结局的同时感受人物在种种遭遇中不断挣扎和徘徊。

看这部电影的时候一种有一种奇怪的感觉,就是似乎导演并不希望把观众带入到影片情节当中,所以看的时候明知道故事的结局,但还是因为主人公那种无畏且理想化的举动所感染。

之所以有这样的感觉,是因为导演在镜头的使用上刻意反常规,用了大量的水平移动长镜头,人物在画面中从左到右或者从右到左移动。以低角度的摄影机移动方式来呈现画面中人物生活的细节,一方面将主人公的努力和执着表现的淋漓尽致,另一方面也将影片中那些同样下岗的配角人物,重新带回到那个时代,他们的激情昂扬的情绪和冰冷残破的机械场景形成鲜明的对比。

以《钢的琴》为例,从三个角度深度解读影片背后的哲思和情感表达

③ 多个超现实主义场景的穿插,将现实与荒诞结合在一起,让整个故事既悲伤又欢乐,既现实又荒诞。

影片中多次出现超现实主义场景,比如陈桂林带着朋友们去学校偷钢琴,被保安发现之后实际上他们是被带到派出所的,但电影画面却是陈桂林叼着烟独自一人在下着鹅毛大雪的夜色中弹琴。还有汪工在改造烟囱的动员大会上慷慨陈词之后,陈桂林和淑娴在聚光灯下的独奏和沉思以及影片最后造钢琴时那个红裙热舞的火热画面。

这种舞台化的表现方式其实就是想让观众以局外人的视角看清这个故事的内核:小人物的挣扎与反抗,无法阻止时代的变革。

在我看来,这些看似荒诞的场景,实际上导演有意将现实与荒诞交织结合,体现整部影片哀而不伤的基调。在整个影片中,导演并没有刻意将影片中哀伤的情绪放大,而是用一些黑色幽默和荒诞的表现手法淡化这种悲情,这也是整部电影所要表达的主题,哀而不伤、苦中作乐。

以《钢的琴》为例,从三个角度深度解读影片背后的哲思和情感表达

03、常见的线性叙事结构:以为留住女儿自己动手制造钢琴为主线,又以陈桂林的爱情和代表大烟囱的去留为副线,展示底层人物在特定时代的生存面貌和心理动荡。

整部影片的故事环境其实很简单,就是上世纪90年代面临工业改革之后得到厂房,让所有的人物和故事都在工厂厂房中展开。在这种环境下,更加彰显出那个时代被迫下岗的工人们那种无力感。但导演想表达的并不是单纯的悲情,而是通过这种悲情展现出那个时代的人们独有的悲而不伤、积极昂扬的人生态度。

主人公为了让女儿过上更好的生活,他在面对生活的困窘和现实的压迫之下,不断的挣扎又慢慢的妥协,接下来我主要从“主线”和“副线”两部分来剖析:

① 以陈桂林为核心,围绕“钢琴”展开故事情节,凸显故事核心内容,展现底层人物的生存面貌。

电影一开始,是陈桂林和妻子在破败的厂房钱讨论离婚后女儿应该跟谁会比较幸福的场景。陈桂林为了向妻子证明自己有能力带给女儿幸福的生活,先是借钱买钢琴、画钢琴,然后又偷钢琴,最后是造钢琴。

刚开始陈桂林是打算跟昔日的工友们借钱去买钢琴的,可是同为下岗工人,大家的生活都不好过,甚至比他过的还惨淡。

工友大刘成了屠夫,每天杀猪卖肉,所有收入都没妻子保管,每天买包烟的钱都紧张;陈桂林又跑去跟二姐夫借钱,可下岗之后作为木工的二姐夫脸皮薄,不肯做小工,整天在家待着,全靠二姐的理发店苦苦维持;陈桂林又找到了工友胖头,谁知胖头跟人家打牌出老千被一群女人追着爬上了大烟囱,最后钱没借成,为了替胖头解围,自己还垫了二十块钱。

在我看来,在这部分的场景中,导演这样安排一方面是为了体现主人公面临的困境,另一方面也是要以小见大,用主人公的视角来展示整个时代潮流下被迫下岗的底层小人物的生存面貌。

以《钢的琴》为例,从三个角度深度解读影片背后的哲思和情感表达

② 以陈桂林的爱情和大烟囱的去留为副线,体现人物面对现实生活和时代变革时的心理动荡

第一条是陈桂林的爱情线,下岗后妻子去了外地,跟了一个卖假药的商人。而陈桂林也跟小乐队的主唱淑娴保持各取所需的亲密关系。在陈桂林四处借钱的时候,只有淑娴拿出自己的积蓄,愿意支持他,在陈桂林打算造琴的时候,也是淑娴第一个站出来表示愿意帮他的人。

但淑娴对造琴这件事是持悲观态度的,当陈桂林接到法律的传票向她诉苦的时候,两人发生争执、心生嫌隙。淑娴后来跟陈桂林的好友王抗美越走越近。

我认为,陈桂林在这个时候内心是复杂且苦闷的,费尽心思为女儿造钢琴却抵不过现实的压力,小菊到法院告他、女儿也倾向于跟着自己的妈妈、恋人开始跟他疏远,跟着好友背叛他。这种对现实的无力感让他无处发泄,所以最后他打了王抗美。

第二条副线是工厂两根大烟囱的去留,作为东北老工业时代的标志,大烟囱是那个时代很多人回家的标志,就如同汪工说的,它已经成为老朋友,工人们想要尽力挽留。因此,工人们联名上书、汪工也是设计了各种方案,影片中黑板上汪工采纳了陈桂林的意见,把烟囱设计成长颈鹿、火箭、蹦极等等,这些想法荒诞且稚气,加上汪工严肃的演说,给人一种滑稽的感觉。

但是,底下的所有工人,没有任何人会觉得这个场面好笑,他们认真、郑重,甚至眼含热泪。可是最后,大烟囱依然没有被保留住。在大烟囱被定向爆破的那天,昔日的工人们都站在山坡上与它告别。

所有工人实际上都十分清楚,这两根大烟囱是保不住的,时代要发展,代表过去时代的大烟囱就必将炸掉,这是一个既定的事实。可是他们还是想要试着去做点什么,去尝试着挽留,就像陈桂林明知女儿跟着妈妈生活会更好,却还是要想尽一切办法去挽留一样。

陈桂林对女儿的执着和挽留,工人们对大烟囱的执着和挽留,都代表着被那个时代人们对过去的缅怀和追忆。

总结:

在我看来,这不仅仅是一部表达父爱,展现小人物生存状态的电影,其中也蕴藏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如果我们仅仅从故事内容或者悲喜剧设定来解读,实在过于局限,因此,本文就从三个角度由浅入深地展示了该片的独特魅力。

电影的结尾,在小元动听的钢琴声中结尾,就像陈桂林所说的“越简单越好”,我们的生活也该如此,就算有再多惨淡的经历,我们依然要乐观的去面对,勇敢的往前看,过去的时代告别,迎接新的生活。@单若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