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窃听风云3电影剧情详解「详细介绍」

2022-03-15 18:14 作者:乾夊 围观:

第一篇,命运的轮回

某些故事成功的结局,也许就是下一个失败的开始

2020年,是注定要被载入史册的一年。疫情肆虐,世界局势动荡,以往只发生在灾难电影中的情景,在现实中一幕接一幕的上映,精彩的残酷。以至于很多细碎的消息一闪而逝,很多本应该霸占头条多日的重磅新闻,也再难吊起吃瓜群众的胃口了,毕竟,这也是非常见过世面的一批吃瓜群众了。

最近一段时间能与疫情并驾的重磅新闻,大概也只能是大洋彼岸灯塔国的"风景"了。遥想不久前香港的一些事情,不禁感慨一句"出来混,是要还的"。所以说啊,做人做事还得自身是站得直立的稳才好。

俗话说的好,操别人的心,想自己的事。最近好像HK又因为一些事情躁动了起来,只不过似乎再难抢到头条就是了。连哭都没人哄的熊孩子,其实应该琢磨一下屁股会不会疼的问题了,但是怕只怕是有的熊孩子好了伤疤忘了疼,记吃不记打。

说到某种熊孩子的挨揍血泪史,有一部从今天看可以算是被严重低估的电影,值得再次解读一下。

看电影说故事系列之《窃听风云3》,窃听香港命运三十年

是的,就是这部《窃听风云3》

作为窃听系列的收官之作,《窃听风云3》很难称得上是系列作品的点睛之作,在当年上映的时候也没有掀起太大的浪花。但是结合电影上映后香港这几年的发展来看,显然当年的观众并没有真的看懂这部电影,或者说,没能读懂这部电影在很多细节上展现出来的画外音。

但这里要为导演喊一句冤,整部影片的内核,可以用一句“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 “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来总结。这就是影片中给所有角色,从一开始就定义好的宿命,像极了香港人给自己定义的轮回。而这些都是通过故事外的镜头语言早就告诉了观众。所以说,这部作品的很多细节,尤其是一些很有嚼头的镜头,是值得一帧一帧去品读的。

当你在看一部电影的时候,会有多大的精力放在背景介绍的前两分钟?答案应该是在找座吧。《窃听风云3》的前两分钟,才是整部电影的精髓所在,看懂前两分钟,后面的故事都可以算是送的。下面我们就先从这前两分钟来慢慢品读这部作品。。。。

一、前两分钟精彩放送之——不到两分钟就能讲完的前传

看电影说故事系列之《窃听风云3》,窃听香港命运三十年

电影中的每个主角和配角都可以在图中对号入座

先就电影说电影,不谈现实生活。这部影片的前两分钟,每一秒都不应该轻易放过,画面中的人物、场景、色彩、文字解说,每一帧每一个字都得细细品。就拿上面这三幅图来说,咱们来看图说话,先就画面色彩来说,近乎真实历史影像的灰白画面,说明很多事情是已经真实发生了的,从这点来说,故事就不只是故事,电影也不只是电影了。

第一幅,一群老爷们在祠堂祭祖,划重点——老爷们、祭祖,至于什么含义后面会慢慢解读。

第二幅,这就更有意思了。先看人物,一群外国大兵列队扛枪,门内阴影里的小姑娘一脸呆滞的看着,还有一位慈祥的老爷爷,抱着猎枪,嗯,是的猎枪,不是柴火。不得不承认,镜头语言是可以表达很多文字之外的东西的。这一幅画面重叠交织在一起,再加上配字,极其生动的解释了什么叫丁权。

划重点,"安抚、男丁、特权"。记住这三个词,后面的所有故事都是围绕着它的含义展开。丁权的来源是安抚男丁,是一把枪安抚另一把老式猎枪。没有枪就不会有安抚,没有安抚就不会有特权!

所以说在第二幅构图镜头语言中,很隐晦的表达了,在整个故事里,女性的地位角色就只是一个看客,所以影片中陆老先生涛叔的女儿,陆永瑜的命运,从一开始就是注定的了,即便有爱人不顾一切的付出,即便有丈夫万先生财力的鼎力支持,也是枉然。

第三幅,先看景,一片农田,几幢老屋。再看文字,解释了丁权的特权之所在,"豁免地价"! 与房子有关的故事真的很老套,无非三件套,拆迁、卖地和赚钱,不拆迁怎么卖地啊,不卖地怎么赚钱嘛,明白了这个道理,后面的很多故事就讲的圆了。

电影开篇,一分五十二秒,两分钟不到,故事基本就讲完了。简直就是整部影片的前传,涉足过房地产开发尤其是拆迁故事的朋友应该完全看得懂。后面所有人物的命运,在这三幅画面的大背景下,就已经是注定了的。不管是主角还是配角,想要什么,能做什么,都是已经被安排好的命运了,没得选的。

二、故事开讲——“有功有劳的陆先生”,熊孩子们逃不掉的宿命

看电影说故事系列之《窃听风云3》,窃听香港命运三十年

这台词和构图的每一个细节都得品,尤其最后一幅

“丁屋条例香港稳定了香港几十年 ” “陆先生有功有劳,化腐朽为神奇”。故事一开讲,没头没脑的几句台词估计很多人都看不明白。其实可以从开篇三幅图中找到对应,回想下第二幅,大兵老外和阿爹,你扛着枪我扛着枪,凑在一起能怎样,打麻将斗地主么?说起香港故事,永远都不能忽略曾经的殖民地历史,电影在镜头中也是反复提醒观众,别!忘!了!

丁屋条例稳定了香港这种话,重点得看最后一幅。受丁屋条例惠泽,前面扛着枪的老外大兵和阿爹,变成了衣冠楚楚,谈笑风生的绅士,大家都很文明了。这就是所谓的“化腐朽为神奇”的地方,在这个过程中,“陆先生,有功有劳”。所以才有后面,陆老先生是有资格出面跟政府谈判,得到一些交换条件,让丁屋条例退出历史舞台。

“有功有劳”而不是有功劳,这四字台词真是值得仔细砸么一些滋味的,在这个故事中陆老先生究竟是什么样辛劳付出才能够获得化腐朽为神奇的功劳呢?用他自己的话说“乡亲们团结”,这就很有意思了。因为到这里故事尚未展开,很多恩怨情仇观众尚不知晓,所以有些不明所以,怎么个团结,做了下代表就化腐朽为神奇了呢?

最值的玩味的是,在新界的丁屋开发过程中为什么需要乡亲们团结才可以化腐朽为神奇呢?各位看官请看下图:

看电影说故事系列之《窃听风云3》,窃听香港命运三十年

电影VS现实,原来灯塔国也有强拆!

看图说话,这就是团结的力量。不一样的是装备和风格,一样的是都有枪。看到这应该可以明白陆老先生的有功有劳和乡亲们团结具体指什么了吧。

电影的开始其实是某段故事的结局,在这段故事中,陆先生显然是最后的胜利者,在豪宅中品着红酒,和代表财团势力的万先生商讨下一段传奇的开始,也就是影片后面的要讲的故事。看过影片的观众应该都知道了,在新的故事里,曾经化腐朽为神奇的陆老先生这一次输的很惨,而且是很惨很惨的那种很惨。

从时间线上看,陆先生成功的那段故事中,是上世纪70年代,正是香港作为亚洲四小龙腾飞的时候。这是偶然吗?还是电影其实有很多想表达的意思没有直白的说出来?从电影中展现的细节来看,陆先生的成功与失败,某种程度上可以象征着香港人的宿命轮回,成功的结局就是失败的开始。

三、那些电影里没有明说的故事——贯穿影片始终无处不在的大老板们

在韩国,流行这么一句话:韩国人的生老病死,除了太阳和空气,其他的都由三星包办了。这话说在香港身上也可以,不过得把三星换成“四大家族”。

看电影,讲故事,既要讲电影讲了什么故事,也要讲电影没讲什么故事,因为故事中的故事,才是最有意思的故事。

这部影片讲了一个丁屋条例即将退出历史舞台的时候,新界丁屋大厦开发的故事。没讲的故事,是之前丁屋开发的历史进程,也就是陆先生化腐朽为神奇的光辉岁月。影片讲了的是陆氏家族的恩怨情仇,没明讲,但是从始至终贯穿整个剧情的一个巨大身影,那些大老板们。

那么下面,我们就从影片对白中把那些没有明说的故事,和没有明说的人,说出来。上图!

看电影说故事系列之《窃听风云3》,窃听香港命运三十年

影片中的司徒光就是大老板,也就是四大地产家族的代言人

影片开始,丁屋政策已经进入尾声,是要退出历史舞台了。而在过去的丁屋开发历史中,陆先生显然是获益的,由一个乡巴佬变成一个大佬,在豪宅中喝着红酒,轻描淡写的谈几百亿的生意。这之前的故事,影片没讲。既然陆先生已经功成名就了,为什么还要继续奋斗呢?理由就是下面这段对白:

“如果路永远这块地落在司徒光手上,政府不想多生事端,一定会让我们息事宁人,那么丁屋大厦,就要给几位大老板分一杯羹了,我就得像从前一样,给那些大老板做牛做马。”这段对白,陆先生说的语气故作轻松,但表情却稍显狰狞。

影片在这就明确点出了,整个故事矛盾的导火索就是在这里出现的几位大老板了。没有几位大老板的阻挠,陆先生有地,万先生拿钱,大家一起开心赚钱分账,本来应该是多么惬意的一件事啊,那么后面的一切事情也就不会发生。

一句话就把电影没有明说的那段历史真相说了出来,就是陆先生在丁屋开发过程中,曾经辉煌的化腐朽为神奇的故事说到底就是,“给那些大老板当牛做马”!这也就是一切缘由的起源,陆先生还要继续奋斗的理由——不想继续当牛做马。那么为什么陆先生对几位大老板感官如此差,不惜一切代价也要跟万先生合作呢,其实影片高潮部分也有交代。

看电影说故事系列之《窃听风云3》,窃听香港命运三十年

当年涛叔替乡亲们出头,妻子被人撞死。后来涛叔又找人撞死了阿远!

当年的陆先生,现在的涛叔,是新界陆氏家族的村长,代表乡亲们跟地产商们斗,然后妻子被人撞死。这也就是影片最开始时说的“有功有劳”。但是后来呢,还是“给那些大老板当牛做马”,然后才有的化腐朽为神奇。(这里老戏骨曾江有一段极其精彩的演绎,主页小视频中呈现)

到了现在,涛叔自己去乡亲们手上收地,又找人撞死了跟他斗的路永远,然后找来了新的投资方万先生,不想再给四大地产商当牛做马,当然最后的结局就不是很好了,没能再次化腐朽为神奇。

丁屋开发的历史,其实也是一个微型城镇化的过程。有人获利就得有人牺牲,利益是有限的,然而人的欲望是无限的,你有了,我就没了。原本的农村土地,随着大规模资金的进入,变成一幢幢高楼大厦,原本的乡巴佬,有的变成衣冠楚楚的上流人物,成为NEW MONEY,有的虽然拿到了大笔现金确依然过着地痞一样的生活,从一个一无所有的穷人,变成一个只有钱的穷人,生活依旧泥泞不堪。而更多的,是根本没什么变化,因城市化而带来的土地增值财富,并未能惠泽大多数人。这才是故事本来的面貌。

陆先生想改变自身命运,不再当牛做马,突破自身阶级,但是失败了。陆氏四兄弟,想成立四方集团,代替陆先生也失败了。陆小姐想继承一切,不再当个看客,但终于还是一无所有。那么那些掌控一切的大老板们呢?他们成功了么,从影片结尾看,司徒光跟谁合作都无所谓,你们斗,谁赢跟谁合作。而最后的土地也得以成功开发,是谁开发的也就不言而喻了。从未露面的四大家族还是笑到了最后。

但是如果联想一下其他的事情,那个“不要让他跑了”但最后还是跑到“腐国”的地产首富。他真的赢了么?一个靠地产经济支撑的商业大厦,当时代变迁,低价买地高价卖房的故事不那么好讲的时候,他那遍布各行各业的商业帝国,地基还稳么?这也就是人家为什么要跑的根本原因。香港终究只是一个香港罢了,土地有限,人口也有限,地产经济循环是有很低的天花板的。而在身份认同上,既沾不上日不落的余晖,又不甘心回乡下认“穷亲戚”,那这群熊孩子的宿命,可就真的很难乐观了。

所以说,就是四大家族,终究也不过是一个突破身份成功了的陆先生,后面命中注定还有一个新的失败的开始。不是被下一个成功的陆先生替代,就是跳船逃生,彻底改头换面,去另一个世界重新开始。所以啊,除了北向,其实没有出路的,一个靠地产经济吊着命的自由贸易港,怎么可能真的突围呢?

四、写在最后——品读电影讲故事,可以慢慢来

我们总是假设当初,假如当时我怎样怎样就好了,好像如果再给一次机会的话,结局就会完全不一样了,然而人生最无奈的地方就是在于有些选择一旦做错了,给再多次机会也是无法挽回的,即便某个阶段成功了,那么成功的结局就是失败的开始。

其实电影中,对每个角色的命运其实都完整的展现了,甚至包括很多不那么重要的龙套演员,那些张牙舞爪的打手,那些被迫廉价出售丁权又被打的满地爬的新界烂仔,各位懦弱又坚强的阿公阿婆,都有交代的,也都有清晰的暗示。

但是他们的命运究竟如何?这部电影到底想说什么?地产商是如何绑架了香港经济?四大地产和阿公和新屋人有多大区别? 四兄弟为什么不分给阿就应得的一份,就因为阿就是外姓人?他们是真的变了么?或者如果一开始就分了钱结果会改变么?涛叔和女儿的矛盾到底什么?只是和地产商的个人恩怨么?为什么涛叔说女儿斗不过他们,他们是谁,女儿和阿公的选择有什么不同?

说清楚这些为什么,才能真的看懂这部电影。但是各位看官老爷能看到这,已经是大为不易了,限于篇幅我们将在下一篇中继续解读,敬请关注!

有道是,酒色财气四堵墙,许多迷人里边藏,有人跳出迷墙外,便是生长不老方!

后事如何 ,且听下回分解!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