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布鲁克林定律电影剧情解析「解说」

2022-03-15 17:08 作者:光影渐隐 围观:

早在2000年的时候,诺顿就有意将强纳森·列瑟于1999年出版的侦探小说《布鲁克林孤儿》改编成电影,兜兜转转20年,观众终于能看到这部由诺顿自导自演的野心十足、复古风浓厚的《布鲁克林秘案》。故事发生在50年代的纽约,通过一个患有妥瑞氏综合征的侦探诺尔目睹自己的导师兼老板弗兰克被杀后,在追寻真相的过程中逐渐撕开当年曾震惊全美的"拆迁案"的遮羞布。

诺顿执导的《布鲁克林秘案》,是一部《小丑》内核的《唐人街》

电影开头就将莎士比亚《一报还一报》中的名句赫然展示出来:

"有巨人的力量固然好,但像巨人那样滥用力量就是一种残暴行为。"

O, it is excellent to have a giant's strength; but it is tyrannous to use it like a giant.

于是观众自然而然就被告知,整个故事讲的是小人物和恶势力甚至元社会斗争的故事。极为凑巧的是,这部电影的首映时间和《小丑》仅仅相隔一天。根据放映行程来看,二者先是在威尼斯电影节擦肩而过,之后在多伦多"胜利会师"。更为巧合的是,两部电影都是以患有特殊病症的小人物作为主角,而且他们所要面对的都是有"私生"的上流权贵以及其父辈、母亲的形象坍塌。但刨除这些"一脉相承"的故事线,《布鲁克林秘案》和《小丑》的精神内核又极为不同——前者追求的是客观真相,后者执着的是自我认同。

再说电影主调和拍摄手法以及故事线发展,从侦探身份、爱上被调查者、对美国梦的解构等方面产生的重合来看,《布鲁克林秘案》俨然是一部现代版的《唐人街》。诺顿本人也多次在公开场合提到这部波兰斯基的巅峰代表作。

诺顿执导的《布鲁克林秘案》,是一部《小丑》内核的《唐人街》

接下来就从时空转换、元素重整和结尾处理三个方面入手,分析《布鲁克林秘案》的独到之处以及"变革"带来的利弊。

时空转换:50年代的纽约,本是“蓄谋已久”

原著小说的时间背景设置在上世纪90年代,但电影一经播出,其年代转换的首要原因就被熟悉纽约历史的观众点破——同为建筑师的罗伯特·摩西和保罗·鲁道夫。这两个人一个是电影中大反派Moses Randolph的思想原型,一个是他的行为原型。

前者一生共建造总面积高达250万英亩的国家公园、400多英里的公园大道、12座桥梁、568个操场以及不计其数的其他公共建筑。比较著名的联合国大厦和林肯中心,就是摩西"拯救纽约"关键战略目标。而后者则在70年代了用实际行动优化了前者在4/50年代提出的"曼哈顿高速公路计划",计划中涉及的驱逐原住民、低价转卖拆迁房、贿赂当局也都在电影中被逐一呈现。

诺顿执导的《布鲁克林秘案》,是一部《小丑》内核的《唐人街》

更贴近真实人物是诺顿修改原著时间的一个原因,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还原"黑色电影"的基调。

在电影中所展现的关键性元素——服装样式、老式汽车、中央车站、杂乱不堪的街角后巷、以及在适当光线下轻易遮挡全脸的宽檐帽...这些无一不将观众带回那个到处是拿着莱卡的侦探的年代。就连电影拍摄人物的方式——镜中人、水中倒影、从黑暗处渐显等,也逐一完善了电影的复古质感。

可以说,《布鲁克林秘案》基本还原了老派黑色电影的重要元素——以表面和谐、暗潮涌动的都市为背景,侦探(非典型)为主角。只是这一次,诺顿选择用和小丑类似的不可控神经性疾病来直观地呈现人物的不安和焦虑。

《布鲁克林秘案》中的镜头基本游走在爵士酒吧、侦探社和主角家以及几个重要的集会场所中间。好人越多的地方,光线越强;事态越扑朔迷离的时候,光线越闪烁。权欲熏心的大反派慷慨激昂地发表言论的那段戏,高反差的布光和小角度倾斜的镜位比较成功地营造出一种紧张的氛围。

诺顿执导的《布鲁克林秘案》,是一部《小丑》内核的《唐人街》

所以在故事背景、情节需要和个人情结的推动下,诺顿和原著作者沟通后果断将《布鲁克林秘案》的时间背景抽回到50年代,一个住房问题夹杂种族、政府、制度等隐性矛盾的年代。

元素重整:信息具象化的同时,不再依赖"蛇蝎美人"推动情节发展

主角人设本身就是一个比较创新的突破点——患有妥瑞氏综合征(抽搐、胡言)的同时,还拥有强大的记忆力。在颇为搞笑和尴尬的病症烘托下,"过耳不忘"这个犹如BUG一样能力爆表的存在也被观众在无形之中接受了。

诺顿执导的《布鲁克林秘案》,是一部《小丑》内核的《唐人街》

这两点具象化了什么?

首先,病症本身可以通过无法控制的症状表现很直观地向观众展示出主角的心理状态,加之仿佛"第二人格"一样毫不避讳的喊话,也将一部分潜文本宣之于众。通过这样的处理方式,很委婉地具象化了主人公的心理变化——无论是短暂的冲击,还是长线的更迭。

第二点就是"过耳不忘"这个天赋仿佛配上主角本身的罕见病症和职业身份,一切都来得那么自然而然。加上主角刚出场的时候这个天赋只是被用来"听命"和"服从",这就有效地大大削弱了观众的排斥性。附属品的攻击性,往往可以忽略不计——这个定律被多次在各种作品中运用过。

结合电影情节来看,主角脱口而出的话本身也具有一定的解释性和讽刺意味,这也是一种具象化——将事件的客观性质具象化成客体的直观感受。换句话来说,脑海里的另一个人不会掩饰、不懂人情世故、不需要思考,他的表达在尊重客观事实的层面往往更具有权威性。可以将主角脱口而出的"风言疯语"理解成旁白,甚至有时候那个声音所说的,也正是观众本身想说的。

诺顿执导的《布鲁克林秘案》,是一部《小丑》内核的《唐人街》

正是诺顿大胆地将主角改变为"非典型侦探"——虽同有"道德模糊地带"和复杂的身世背景以及人性,但同时也有着明显的生理和心理"缺陷"。较之天才,人们似乎更倾向称呼其为"怪胎"。一高一低的"矛盾兼容",成功地拉近了这个角色和观众之间的距离。

整部电影中,最明显的变革就是女主角。她不再是传统黑色电影中惯用的蛇蝎美人,甚至都不像《唐人街》中的女主一样一半犯罪、一半受害。《布鲁克林秘案》中的这位混血美女带着不自知的复杂背景,一头扎进这趟浑水之中。这样一来,她的美丽不再局限于外表,而是聚焦在鲜明的个性和为弱势群体发声的"伟大"之中。

随着电影情节的推进观众会惊讶地发现,这个一直冲在最前线的"人民战士"其实是一切阴谋的谜底,回溯到最一开始,她也是主角调查的对象和撕开遮羞布的口子。这个人的存在不但左右了主角的选择、故事的走向以及电影故事内核的变化(从调查真相和复仇变成为更多的人出头),更是罪恶和光明的交界处——恰如她的肤色一样,黑白之间。

诺顿执导的《布鲁克林秘案》,是一部《小丑》内核的《唐人街》

而《布鲁克林秘案》在男女主角的感情处理上也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变革",唯一一场"床戏"也只是二者和衣而睡、相拥而眠。没有太多的肢体交流,也没有连绵不绝的亲密接触,更多的是分享际遇、交流思想、表达尊重、拯救和被拯救。男主救了女主的命,女主救了男主的灵魂。

诺顿曾在一次访谈中,毫不掩饰自己对好莱坞长久以来致力于营造的"情色罗曼史"以及种族和解假象的鄙夷。所以在《布鲁克林秘案》中避免男女主角行为的过分"浪漫化",也可以从二者肤色的角度去理解——隔阂不是一天建立的,更不是一瞬间就可以消除的。

结尾处理:半开放式结局+光线的变化,给"黑色电影"一个光明的出口

纵观影史不难发现,经典的《黑色电影》上扬结局的比较少。教科书级别的结局中最饱受争议的莫过于《唐人街》的"罪恶逍遥法外,一切仍在进行"。同样是模棱两可的结局,《布鲁克林秘案》并没有选择《黑水》式的"细思极恐"——胜利的对面不是失败,而是经济损失。而是选择了"只给开头,不给发展,不给结局"的半开放式结局。

主角从游泳池离开后,大反派会有怎样的选择?抢了前老板女人的恶势力走狗,在酒吧被揍一顿就"没有了然后"?所有的资料都给到了报社,报道会成功呈现在世人面前吗?投票的结果如何?即便成功地阻止这桩"拆迁案",以后的呢?以前的呢?

一切的一切,电影都没有给出明确的回答,都留给观众去想象和猜测。这样的结尾处理会给人以希望,但也从侧面反映出小人物的无力感——太多的事无法被掌控。但至少,主角的信念崩塌了的同时,没有像《唐人街》那样拽着观众一起沉浸到绝望和黑暗之中。

诺顿执导的《布鲁克林秘案》,是一部《小丑》内核的《唐人街》

就像主角意识到自己最尊重的人做这一切不过是为了钱,我们又能要求主人公多少呢?现实还在继续,答案不言而喻。可就像无法阻止战争的一两个好人一样,他们至少存在过。而且我们也知道,这个世界曾有无数个陌生人为我们奋斗过、争取过,这就够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