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教室香港电影剧情「详解」

2022-03-15 14:24 作者:学电影的刘哈哈 围观:

日本电影《告白》是一部悬疑恐怖电影,第一次看到这个名字的时候,还以为是爱情悬疑类,没想到看完只觉得痛快,堪称以恶制恶的典范,当然如果有圣女心的同志不建议观看,其实看了很多以德报怨的电影,总觉得憋屈,未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既然我们只是旁观者,不要将太多个人想法付诸于主角身上。

告白:女教师为女复仇,学生成掌中之物

电影主要讲述了女教师正在混乱的教室里做最后的告白,从她的讲述中了解到女儿在学校池塘溺亡,但是她分析出可能的凶手,并向学生指名凶手特征,被“曝光”的两名凶手分别是学习优异的A和B,女教师称将艾滋病血液注射到牛奶中,而真正的复仇在这一刻才刚刚开始。

整个影片围绕女教师,A,B,班长美呆展开,女教师虽然在整个过程并没有很多镜头说明,但她却是整个棋盘的操控者。

告白:女教师为女复仇,学生成掌中之物

首先讲A,表面品学兼优,实则制作各种虐杀动物的工具,来获得内心的满足,残忍到令人发怵,讽刺的是因为这些“研究成品”还获得各种奖项,学校引以为傲,却不知道学生的心理状态,讽刺又可笑。

本以为校园暴力,病毒感染会让他开始反省,可能这就是一个少年被拯救的开始?当然,这一切都是观众将自己带入去猜测后续剧情,如果故事这样发展,可能导演就没有拍的意义了。

在后面的剧情中,我们了解到A的家庭背景,父母离婚,母亲是一个优秀的科研工作者,这时候就加入了很多家长因为孩子毁了自己的未来的内涵,父母离婚,孩子产生罪恶感,同时母亲的指责和影响让A一直将母亲的认可作为目标,让母亲从大新闻中找到自己的影子成为他一直以来的追求,这种畸形的母子情感在A心中生根发芽,心理畸形问题越来越严重。

告白:女教师为女复仇,学生成掌中之物

对往事的介绍将A的变态心理有了合理的解释,然而这一切都不是他犯错的借口。班长美呆因为心理上的契合而与A成为男女朋友关系,美呆并不是一个拯救者,她与A的关系更多的是无聊生活的一种乐趣,美呆被告知了复仇计划,本想说明真相,却被A残忍杀害,美呆的死就已经表明A已经到了无可救药的地步,谁也无法拯救,唯独以恶制恶。

B相信女教师的话,以为自己患上艾滋,每天都处于崩溃的状态,他的妈妈就算知道儿子参与行凶,还是以年幼无知为借口为自己儿子开脱,这不是什么母爱,反而但应该这个家庭从一开始的教育上就出了问题。

告白:女教师为女复仇,学生成掌中之物

新班主任以看望学生的名义来“刺激”B,当然这一切他只是如同一个旗子,并不知道真相。B情绪越来越不稳定,他告诉母亲,是他故意杀害的,根本不只是处理尸体那么简单,他的表情,言语,让他的母亲感受到这已经不是原来聪明听话的孩子,他就像一个杀人魔一样,母亲想要亲自结束自己儿子的生命,却没想到被反杀,惨案至此造就。

看到这里,我就会想一下,如果从一开始这位妈妈就让孩子承担应有的过错,而不是过度包庇,会不会有另一个结局,但是想到在这个年纪,心理已经成型,就算受到惩罚,并不知道什么是对错,善恶,就算采取措施剧情又该如何发展。

告白:女教师为女复仇,学生成掌中之物

女教师就不用多说,失去女儿,无处申冤,丈夫接连去世,这一切都压在她一个人身上,恶人无法得到制裁,这时候以恶制恶才是唯一的方式,在这里我看到了女教师的大局观,她可以耐心等待时机,或许她被丈夫劝说的那一刻也想过要认命,但是凶手的逍遥法外让这个世界更显不公,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是对A最好的报复方式。

告白:女教师为女复仇,学生成掌中之物

这个电影中反映出家庭教育的重要,导演将变态心理的成型表现得更加合理化,可能这种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才会让人们去反思当下,中岛哲也《松子的一生》与这部电影都有显明的创作风格,其题材都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