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紫禁城秘录电影剧情「解说」

2022-03-14 12:24 作者:admin 围观:

  中国自古便与冰雪有着不解之缘,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国人不仅学会了抵御冰雪的严寒,更学会了利用冰雪、观赏冰雪、嬉戏冰雪,同时,冰雪也渐渐融入了中国人的精神价值体系。走进故宫,可以发现中国古代那些冰雪有关的运动,感受中国人千年不变的冰雪情怀。

故宫里的“冬奥会”

  北京故宫角楼雪景。李鑫摄(新华社)

  滑雪与滑冰

  滑雪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体育运动之一,至少在数千年前,生活在欧洲北部和亚洲中部的人类已经开始从事滑雪活动。挪威、瑞典、芬兰、俄罗斯和中国都曾发现滑雪存在的证据。2005年,中国新疆阿勒泰市汗德尕特蒙古族乡发现一处岩画,上面画了多个脚穿滑雪板、手持滑雪杖进行狩猎的人物形象。经专家鉴定,岩画的年代距今1万年左右,早于其他已知的相关考古发现。在新疆其它地点也陆续发现了滑雪狩猎岩画。因此,有学者认为中国新疆阿勒泰地区是人类滑雪最早的起源地。现在阿勒泰市汗德尕特乡还流传着关于滑雪狩猎的民谣。歌谣唱着一位“身上背着柳木制作的弓箭,双手斜推着滑雪棒,脚踩红松、白松木制作的毛皮滑雪板,滑着奔跑在松树林中的,勇敢、灵活、聪明的猎人……”

  滑雪运动的起源需要具备一定的自然和人文条件。比如当地天气寒冷、降雪量大且存雪时间长、山丘分布广泛、森林资源丰富、有人类文明和用于生产生活的滑雪需求等。中国幅员辽阔,地形复杂,气候多样。古代冰雪运动主要存在于北接西伯利亚,南抵阴山,西至阿尔泰山,东达长白山的广阔地域。大致包括清朝早期(约1644-1775年)以来的所称的内、外蒙古和部分西北、东北地区。

  中国古代的冬季运动,先出现滑雪,后出现滑冰,滑冰是由滑雪发展而来的。中国古代北方渔猎民族称冬季使用的滑雪工具为“木马”。木马分为两种,一种可以在雪地上滑行,叫“踏板”,后来发展为滑雪板;另一种可以在冰上滑行,又叫“乌拉划子”,后来发展为滑冰鞋。

故宫里的“冬奥会”

  冰上运动会

  宋代(960-1279年),中国就有了滑冰运动,那时滑冰被称为“冰嬉”。冰嬉到明朝(1368-1644年)时被列为宫廷体育活动,京城人常在什刹海坐冰床赏雪豪饮,明朝人刘侗在《帝京景物略》中描写了人们在雪夜冰湖上游玩、畅饮之情景。

  据金梁所辑《满洲老档秘录》记载,1625年冬天,东北建州女真的首领努尔哈赤举行了中国有文献记载的第一次冰上运动会。努尔哈赤亲自主持了跑冰鞋的比赛。这天清早,宫内众人随着努尔哈赤来到浑河冰场,观赏冰上竞技。冰上比赛项目有冰上射箭、冰上武术等,其中有一种“双飞舞”,两人在冰上舞蹈,表演出各种姿势,舞姿优美轻盈,极为好看,形似今天的花样滑冰。冰上武术花样繁多,有叠罗汉、耍刀等等。参加冰上比赛的不仅有士兵和侍卫,也有贝勒夫人和兵丁的妻小。努尔哈赤常常高兴地以金银重赏参赛的人,他还在冰上设宴款待众人,直到黄昏才乘兴回宫。这是中国有文献记载的第一次冰上运动会。

故宫里的“冬奥会”

  雪后的北京故宫。邢广利摄(新华社)

  “大阅冰鞋”

  清代(1636-1912年),北京一入冬季便天寒地冻、风雪交加,京城内外十里冰封,一片白茫茫的冰雪世界。城内的太液池、什刹海、御河等湖泊河流,城外的长河、通惠河、护城河等河道,都会结上很厚的冰层。

  每年的农历十月,清朝王室都要在北京的北海冰面上检阅八旗冰鞋营的滑冰技术,作为训练部队的内容之一。朝廷以包括北海在内的御苑三海作为场地,特意为“八旗冰鞋营”设计了一个冰上竞技军事体育项目,叫做“大阅冰鞋”。

  清代历任皇帝对此都非常重视,每年还要举行大典,亲临检阅“大阅冰鞋”。皇帝“大阅冰鞋”的地点,根据每年湖面冰冻程度的不同,具体地点也不尽相同,但是全都在西苑三海之内,如北海漪澜堂、五龙亭,中南海的瀛台,都曾是皇帝“大阅冰鞋”的地点。

故宫里的“冬奥会”

  清代乾隆年间(1736-1795年)宫廷画家张为邦、姚文翰所绘的《冰嬉图》,是一幅极为珍贵的文物,画面描绘了花样滑冰和冰上杂技。花样滑冰的动作有大蝎子、金鸡独立、哪吒闹海、双飞燕等,杂技滑冰有射箭、爬竿、翻杠子、飞叉、耍刀、使棒、弄幡等。

  《冰嬉图》所绘的冰嬉地点在今北京北海桥南面的冰面上。画面中央都在进行“转龙射球”表演项目。我们看冰场上的八旗士分为执旗手、弓箭手和杂技表演者。他们在一人宽的冰道上相隔滑行,组合出似龙的阵型。队阵中立有三架高高的旌门,上面各悬一球,称为天球。滑至此处的弓箭手需拉弓射向天球,如果射中,则可获得赏赐。而杂技表演者们则有的耍刀弄棍,有的舞剑挥旗,有的倒立行拳。有展现个人技艺的,有两人并肩滑行的,更有三四人配合高难度杂技表演,内容之丰富,形式之多样,技艺之高超,令人叹为观止。

  拖冰床

  紫禁城内皇家御用的冰床非常豪华气派,四周用黄缎包围,像轿子并带有门窗。冰床内还要用毛毡毯围成厚壁,床内设有貂皮软座。冰床下有夹层,内装炭火炉,使冰床成为一个豪华的暖床。

  受皇室的影响,原来在关外流行的冰雪运动在北京民间也迅速蔚然成风。由于隆冬时河流封冻,漕运停驶,纤夫为了生计,自制简易冰床做起拖冰床生意。他们的冰床大约像单人床大小,四周围有布帷或有伞盖,床内可坐二三人。乘冰床者多是富贵子弟或文人墨客,多为欣赏京城冬日的冰雪风光。

  民间的冰嬉活动虽不及宫廷庆典气势恢宏,却也有一定的普及性和多样性,特别是在京津地区。当时流行的主要形式有拖冰床、溜冰、花样滑冰等。清人杨静亭《都门杂咏》中就有诗句形容冰床受欢迎的程度。

  来源/经济日报微信(作者王蕊)

  监制/刘志奇

  主编/王玥

  编辑/闫伟奇

  本文内容系原创,转载请注明。

  这是2022年我跟你说的第31个晚安

来源: 经济日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