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惊天谜案电影剧情「解析」

2022-03-14 11:09 作者:阿尔法军事 围观:
怎么了?这场惊天谜案才发酵两天,美国就有些怯场了

6月14日,据观察者网消息称,美军中央司令部发表声明称,美国认为油轮遭到攻击系伊朗所为,这是对国际航行和贸易自由的明确威胁,美国及其盟友正在研究保障地区航运安全的各种可行性方案,但是对伊朗开战不符合美国和国际社会的战略利益。

安倍自己估计也万万没想到,不去中东可能还好,一去就当场被呼了两巴掌。

在霍尔木兹海峡附近,两艘熊熊燃烧的油轮都载有“日本有关货物”,其中一艘还是日本自己的。第一次参与国际劝架,安倍虽然勇气可嘉,但场面实在尴尬。

这是巧合,还是有人故意而为之?反正跟以前一样,美国和伊朗都推得一干二净,相互指责是对方干的。但这一次不同的是,美国的盟友们也被这一把大火烧得四分五裂。

英国、沙特选择相信美国;欧盟则分成两派,以德国为代表的疑美派,称美国的证据没有说服力;而以法国为代表的“和稀泥派”,要求双方保持克制。而当事人安倍已经再也无力吐槽,悻悻离开了是非之地。

经过了这个“无头案”的折腾,霍尔木兹海峡附近的油轮更加危险了,美伊之间的较量又掀起了新的高潮,可就当战争阴霾却越来越浓郁时,美国却突然“笑场”,美军中东司令部的这条声明啰里啰嗦绕了一大圈,其实核心意思就一点:不管怎样,不会和伊朗开战。

怎么了?这场惊天谜案才发酵两天,美国就有些怯场了!

(一)

二战结束以后,中东无疑是全球最大的火药桶,也是各类“谜之袭击”的发源地,如伊拉克和叙利亚境内,生化武器对平民的袭击,前者直接导致了萨达姆政权的倒台,后者则直接让叙利亚至今仍处于战火之中。

如今这样的剧本在中东依然还有市场,美国依然是台上的主角,演对手戏的变成了伊朗。

5月12日,黎巴嫩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小报社搞了个大新闻:阿联酋的富查伊拉港发生连环爆炸事件,数艘油轮燃气熊熊燃烧,港口上空战斗机呼啸而过……消息一经发出,全球各大媒体蜂拥而上。

巧不巧?美国的航母作战群和轰炸机编队刚刚进入霍尔木兹海峡附近的战位,还下达了宣战书: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常规军及其代理人发起的任何袭击,都将遭到无情的武力回应。结果,马上求锤得锤,美国的中东盟友们就“惨遭袭击”?

随后,阿联酋官方声明,境内多个港口遭到攻击,商船被“蓄意破坏”。13日,沙特表示,自己也“中招”,给美国送工业血液的油轮惨遭破坏。按照剧情,接下来应该就是美国“英雄们”出境,上演拯救世界的桥段了。结果两边口水仗打完,不了了之。

时隔一个月,同样的剧情又来了一遍。这次袭击时机同样非常敏感,美国对伊朗“极限施压”的绞索越收越紧,安倍前往伊朗为双方“带话”之际。结果两声巨响,紧张气氛再次爆表。

安倍尽兴而来,空手而归,还搭进了一艘油轮,美国和伊朗冲突比之前更加激烈了。和平斡旋,也不是没有成本,有时真是要付出重大代价的。安倍显然高估了自己的分量,更低估了中东泥潭的复杂性。

要是美伊问题能通过这样的简单方式解决,还会轮得上日本出面吗?天上哪有掉馅饼好事,特朗普的屁股更不是一般人能擦得干净的,当了一回美国信鸽之后,相信日本会对自己有一个更深的认识。

(二)

霍尔木兹海峡上空硝烟再起,遇袭事件发生后的第一时间,伊朗火速派出救援快艇登轮展开火线大营救,并成功将40多名船员全部平安营救出火海,值得一提的是,其中一艘船上的船员还都来自俄罗斯。

好事刚刚做完,伊朗还没来得及喘上一口气,美国国务卿蓬佩奥突然召开发布会,在大屏幕上播放油轮熊熊燃烧的照片,点名伊朗要对此事负责,直言“伊朗侮辱日本”,随后美国又增派了军舰。蓬佩奥说得就跟亲眼看到的一样。

美国国防部随后也发声,称伊朗救人的事实“明显是错误的”,美军侦察机拍摄到视频显示“伊朗船只”在遇袭船只附近只是为了回收未爆水雷,美国的驱逐舰才是真正的救援者,并成功搭救了21名船员。

特朗普政府此举显然是为了扩大国际共识,希望国际社会一起孤立伊朗,但是目前大家貌似对此都不太感冒,美国及其盟友完全没有当年收拾伊拉克时的同仇敌忾。除了英国、沙特站队,认为是伊朗策划发动了两起袭击事件,其他各方的反应都不太令特朗普满意。

德国外交部长马斯15日呼吁对这起事件展开调查,但表示美国提供的视频不足以证明伊朗是“幕后黑手”。日本方面也援引本国受害船主说法,对美国伊朗利用水下爆炸物攻击该船的说法产生怀疑,称船员们在事发之前看到了“飞行物体”。法国外交部发言人也表达了关切,并呼吁各方保持克制。

伊朗显然更没有“背锅”的习惯,称美国没有拿出确切翔实的证据,就马上跳出来指控伊朗,是为了蓄意破坏伊朗的外交,掩饰对伊朗实施经济恐怖主义。俄罗斯也对遇袭事件轻易归咎到伊朗头上表示警惕,称在调查结束之前,应避免做出仓促结论。

就连美国国内目前也出现了质疑的声音,有共和党议员指出,事件一发生,美国政府马上就知道是谁干了这件事,声称肯定是伊朗人干的,匆忙做出判断与之前的一系列有争议的先例相似,其中包括美国曾经在越南挑起战争的“北部湾事件”、叙利亚发生毒气袭击事件、塞尔维亚迫击炮袭击事件等。

口水战还在继续,幕后黑手是谁?答案其实已经显得没有那么重要了,不会有人真正去查,更不可能查得清楚,即便是查清楚了,“真相”也必须以美国说法为准。

按照他们的惯例,要想动手,没有证据他们也能创造出证据。这一次,美国显然不愿意扣动扳机,美军中央司令部已经明确表示不会和伊朗开战。雷声大雨点小,特朗普极限施压的伎俩说白了也就这样,毕竟在当前国际社会中,被美国吓大的国家只有那么几个,伊朗显然不在其中。

(三)

当前中东局势的紧张局面是特朗普一手造成的,美国已经成功地把自己吊在了梁上,上不去也下不来。美国一再向伊朗传话,希望无条件与伊朗谈判。但伊朗则认为,美国与伊朗谈判首要的条件是解除对伊制裁。美伊就这样一直僵持在那里。

目前,中东的斗争态势是,美国凭借绝对实力,在气势上已经完全压倒了伊朗,但是却远远压不跨伊朗。特朗普对伊朗石油出口归零的恐吓,现在来看完全就是一句口号,伊朗的经济虽然受到了冲击,但是一时半会根本不会崩溃。

美方对伊朗的“极限施压”措施简直已经“竭尽所能”,“长臂管辖”也都管到了盟友的家门口,但是除了以色列等极少数国家支持美国动武,其他国家几乎是一致反对,谁都知道,中东一旦局势失控,谁都没有好日过。

美国的三板斧早已经落地,能打的后手牌所剩无几,而伊朗依然挺立在那里,并且还做好了持久战的准备。伊朗方面已经多次表示,不愿打,也不怕打,会跟美国一直耗下去。可以说,中东局势的主动权已经悄然发生了反转,特朗普搬起的石头,并没有取得预期效果,反而增加了砸中自己脚面的可能性。时间拖得越长,这样的可能性就越大。

如何体面地离开,其实早已经成为特朗普的当务之急,于是才有了安倍启程访问伊朗的这一幕。相比德国等其他毛遂自荐者,日本更能准确地表达出特朗普的理念,日本能够从美伊之间的众多“调停者”脱颖而出,明显是经过了精挑细选,

日本与伊朗有共同的经济利益,长期进行能源合作;同时,日本与美国是紧密的同盟关系,其外交基本都以日美关系为基础。安倍访问伊朗更是日本首相41年来对伊朗历史性的首次访问,也是特朗普撕毁伊朗核协议后,首位西方七国领导人到访。

从理论上讲,安倍是最有可能说服伊朗重回谈判桌的最佳调停者,为此他在出发前还向特朗普做了汇报,并且得到了特朗普的鼓励。

结果大家也都知道,伊朗的态度强硬没有半点软化,最高领袖哈梅内伊更明确表态:不会和特朗普会谈,因为他根本不值得信任。很显然,伊朗同意接受日本首相到访并进行双方友好会谈,是希望日本能恢复进口伊朗石油。

双方所想的东西,完全驴唇不对马嘴。蓬佩奥说“伊朗侮辱日本”,倒不如说是,伊朗侮辱美国。当然这样的“侮辱”也是特朗普政府自找的,国务卿恼羞成怒的嘴脸将美国纸老虎的本质演绎得活灵活现,也彻底宣告了美国极限施压政策的失败。

“我猜你的枪里没有子弹,我赌一块铜板,我不怕死,你呢。”这句抗日神剧里的台词,就是特朗普当前的处境。赌徒就是赌徒,注定十赌九输。(作者:不平则鸣)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