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说来可能你不信,你其实一直在疯人院里

2022-03-14 11:00 作者:瀚霖放映师 围观:

故事并不是一连串的事件,而是我们对这一连串事件的主观解读。

说来可能你不信,你其实一直在疯人院里

警车押送麦克默菲前往疯人院

你可能注意到了:影评人爱用晦涩抽象的学术概念、或电影拍摄期间的一些小故事来制造虚假的内容感,让你看完之后觉得懂电影的人都好TM高深,但仔细一想似乎又没读到什么实际内容。

放映师的存在,就是要撕破电影学术界的外衣,直接透过编剧和导演的视角,带你读懂经典电影中所探讨的永恒主题,以及它对你今后人生的重大影响。

继《教父》三部曲之后,放映师为你解读另一部扎心的神作《飞越疯人院》。这部拍摄于1975年的电影被解读为“自由个体对体制的反抗”“尊严与勇气”等主题,诚然,这些解读都没有错,但放映师却从电影中一句简单的台词里,读出了导演埋藏在这部电影深处的真实用意,比你想象的要深刻得多。

本文并不着重讲解剧情,但为了让后面的解读更有条理,我们先简单梳理一下故事重点:

说来可能你不信,你其实一直在疯人院里

麦克默菲初到疯人院

1963年的一天,疯人院迎来了一位从监狱里转来的新病人——麦克默菲。和其他病人不同,他情绪稳定,思维清晰,而且谈吐幽默风趣,一点都不像精神有问题的人,甚至医生也怀疑他是否真的有精神疾病。

说来可能你不信,你其实一直在疯人院里

麦克默菲和医生谈话

警方送来的文件上说,麦克默菲经常不服从指令,打架闹事,干活偷懒,监狱方觉得他可能患有妄想症,因此把他送到这里进行观察鉴定。就这样,麦克墨菲开始了他的疯人院生活。

说来可能你不信,你其实一直在疯人院里

护士长瑞秋

疯人院里住着18名患有精神疾病的病人,这里权力最大的人是护士长瑞秋,她是这个封闭社会中的统治者。

说来可能你不信,你其实一直在疯人院里

护士长和病人们每日座谈

护士长每天会和病人们座谈,讨论病情。这里的每个人都有自己内心的伤疤,但不是每个人都愿意将它揭开。

说来可能你不信,你其实一直在疯人院里

比利

患有口吃的小伙儿比利经常成为护士长压迫的对象,比利曾经爱过一个女孩,但女孩离他而去,让比利的心灵受到了创伤。护士长步步紧逼,病人们开始情绪失控,而护士长竟面无表情,也许这就是她要的效果——将所有人牢牢控制在自己手中。

说来可能你不信,你其实一直在疯人院里

护士长瑞秋

而麦克默菲只是静静地看着这一幕,他这时才意识到这座疯人院并不简单,它是社会体制化的一个缩影,体制内的人都必须按照规定的方式去生活和思考,而叛逆的下场就是被警卫带去电击室。

说来可能你不信,你其实一直在疯人院里

麦克默菲的不解

下午自由活动时间,麦克默菲主动搭讪又高又大的印第安人“酋长”,大家都说酋长是个聋哑人,无论怎么和他说话,酋长都无动于衷。麦克墨菲不厌其烦的教他打篮球,可是教了一下午,酋长好像也不开窍。

说来可能你不信,你其实一直在疯人院里

麦克默菲教酋长打篮球

晚上,麦克默菲教病人们打扑克,护士长放的音乐太吵,麦克默菲忍无可忍,自己冲进护士站想要调小音量,却被护士长瑞秋赶了出来,他的简单要求也被拒绝了。

说来可能你不信,你其实一直在疯人院里

麦克默菲擅闯护士站

麦克默菲生气地和病人们打赌,他能用浴室的水池砸烂窗户上的铁栅栏逃出去,他卯足了力气,憋得满脸通红,也没能将水池抬起来。

麦克默菲失落地说“至少我试过了...”酋长在旁边静静地看着这一切。

说来可能你不信,你其实一直在疯人院里

麦克默菲打赌抬起水池

说来可能你不信,你其实一直在疯人院里

“至少我试过了”

第二天的病情讨论里,麦克默菲向护士长提议,让病人们休息一天,观看即将开始的国际棒球大赛直播。

毫无疑问,连调低音量都不肯施舍的护士长果断地拒绝了麦克默菲的提议。麦克墨菲发起投票,但护士长却用卑鄙的技俩,强行让投票作废。

说来可能你不信,你其实一直在疯人院里

麦克默菲提议一起看球赛

愤怒的麦克默菲回到座位上,他灵机一动,开始对着空洞洞的电视屏幕解说起球赛来,他越说越兴奋,激昂的情绪带动了所有人,大家跟着欢呼尖叫,一瞬间,棒球世界杯真的在他们眼前直播一样...

说来可能你不信,你其实一直在疯人院里

麦克默菲凭空解说世界杯棒球赛

狂欢过后的麦克默菲无比失落,他向医生控诉护士长瑞秋的专横无礼,医生却说瑞秋是他们最优秀的护士之一,因为她替掌权者镇压来自病人的反抗,而麦克默菲身为疯人院社会底层的病人,根本无权左右体制本身的选择。

说来可能你不信,你其实一直在疯人院里

麦克默菲第二次和医生谈话

这样的压迫并没有让麦克默菲服从,反而令他更加桀骜不驯,一天,他趁护工不注意,让酋长给他当梯子,自己翻出了疯人院。看着麦克墨菲潇洒的背影,酋长脸上露出一丝微笑。

说来可能你不信,你其实一直在疯人院里

麦克默菲跳出院墙

说来可能你不信,你其实一直在疯人院里

酋长

此时,接送病人的大巴正停在外面,麦克默菲等大家上车后,直接将大巴开走,带大家来到了海边,麦克默菲略施小计,从码头弄来一艘船,又接来女伴凯蒂,一群疯子们在阳光和海风下出海钓鱼去了。

说来可能你不信,你其实一直在疯人院里

疯子们出海钓鱼

来到了没有压迫的环境里,疯子们竟然像都变得像正常人一样,究竟是人发疯之后才被送进疯人院,还是正常人进了疯人院之后就会发疯呢?

把这句话翻译一下:我们究竟是生来就需要体制的束缚,还是被体制驯化之后才离不开它的呢?

说来可能你不信,你其实一直在疯人院里

短暂的快乐时光

医生和顾问都认为,麦克默菲精神一点问题都没有,但他是一个极其危险的人,因为他的存在激发着病人们渴望自由,反抗权威的意识,对掌权的护士长来说,这是绝对不能容忍的。当医生问是否应该让麦克默菲出院的时候,护士长瑞秋说了一句让人毛骨悚然的话:

“我希望他留在这里,我们要继续治疗他。”翻译成人话大概是:“反抗权威就是病,我要把他彻底驯服。”

说来可能你不信,你其实一直在疯人院里

护士长要求麦克默菲留下继续治疗

麦克默菲的叛逆,唤醒了病人们的自由意识,长期受压迫的他们已经忘记了如何反抗,如果不是麦克默菲打破了规则和权威,他们也许一辈子就这样被驯养下去。

说来可能你不信,你其实一直在疯人院里

病人们的反抗意识觉醒...

但在强大的社会面前,个人的反抗几乎毫无希望,挑起混乱的病人威克、麦克默菲,还有来帮忙的酋长一同被送去进行残忍的电击治疗,名曰治疗,实际上和上刑无异。

说来可能你不信,你其实一直在疯人院里

...又被镇压

等待电击的时候,麦克默菲递给酋长一个口香糖,又聋又哑的酋长竟然说了句谢谢,麦克默菲又惊又喜,原来这个傻大个儿把所有人都耍了,他只是不愿意和这些人交流而已,因此才装聋作哑这么多年。

但麦克默菲的精神一直感召着酋长,从那天他翻墙带大家出海钓鱼,到试图抬起洗澡间的水池,这位不说话的酋长全都看在眼里,内心的力量也逐渐被唤醒。

说来可能你不信,你其实一直在疯人院里

酋长说话了

电击治疗不仅没有让麦克默菲垮掉,反而让他报复性地更加叛逆。这天晚上, 麦克默菲终于下定决心,准备离开这个鬼地方。

他叫来凯蒂和另一个女孩,将守夜人灌醉,偷了他身上的钥匙,准备打开窗户上的栅栏离开。

说来可能你不信,你其实一直在疯人院里

疯子大联欢

临行前,麦克默菲放起音乐,让大家喝起啤酒,还让凯蒂和比利共度良宵,重新得到爱的比利竟然不结巴了,所有人都在麦克默菲的带领下感受到了久违的快乐。

大家拥抱道别,看着时间还早,麦克默菲坐在窗边和大家聊天,畅谈未来。

说来可能你不信,你其实一直在疯人院里

最后的道别

说来可能你不信,你其实一直在疯人院里

比利重新找到爱

结果大家一觉睡到天亮,护士长瑞秋看到眼前的景象,肺都要气炸了,她命令护工把凯蒂赶出去,把所有病人抓起来挨个审讯。

说来可能你不信,你其实一直在疯人院里

睡过头的麦克默菲

说来可能你不信,你其实一直在疯人院里

恼怒的护士长和幸灾乐祸的护工

问到最后,护士长又捡起比利这个软柿子,而且故意戳痛他的伤疤,比利又慌又怕,再一次结巴了起来。还没等他说完,护工就把比利强行拖走了。

说来可能你不信,你其实一直在疯人院里

护士长逼问比利

不到一分钟,护士站传来一声尖叫,大家冲过去一看,原来精神彻底崩溃的比利割腕自杀了。

说来可能你不信,你其实一直在疯人院里

比利割腕自杀

麦克默菲再也无法压住心中的怒火,他像猛虎一样扑上去,死死勒住护士长的脖子,但及时赶到的护工从背后猛击麦克默菲,把他打昏了过去。

说来可能你不信,你其实一直在疯人院里

麦克默菲的愤怒

说来可能你不信,你其实一直在疯人院里

麦克默菲试图勒死护士长

几天过后,疯人院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护士长瑞秋回到了工作岗位,但麦克默菲却不见了。有人说他逃走了,有人却说他被抓起来驯服了。

说来可能你不信,你其实一直在疯人院里

无法被战胜的护士长

晚上,麦克默菲被送回病房,他神情呆滞,两眼无光。酋长怎么喊他他也没有反应,原来,麦克默菲被做了前额叶切除手术,体制终于用暴力碾压了这个敢于反抗的灵魂,让这他变成了行尸走肉。

说来可能你不信,你其实一直在疯人院里

前额叶切除手术留下的两道伤疤

酋长抱着麦克默菲泣不成声,麦克默菲是自由的灯塔,他不能让失去灵魂的麦克默菲像僵尸一样活着,于是亲手杀死了他,然后走到洗澡间,举起那个麦克默菲曾经没能抬起的水池,砸开了窗户的铁栅栏。

说来可能你不信,你其实一直在疯人院里

酋长接管了麦克默菲自由的灵魂

说来可能你不信,你其实一直在疯人院里

曾经未能做到的事情,如今做到了

黎明即将到来,酋长带着麦克默菲的灵魂,逃出了这个牢笼,朝自由的远方奔跑而去,《飞跃疯人院》全片结束。

说来可能你不信,你其实一直在疯人院里

酋长在晨光中奔向远方

电影结束之后,他们会去哪呢?

电影在酋长奔向自由的时候结束了,似乎这就是我们渴求的答案。但你一定不止一次想过,电影结束之后,他们的人生会怎样继续。

这个想法不仅不幼稚,反而是看懂电影的唯一正确方法,因为电影是极其逼真的故事媒介,其中的情节和人物会影响我们在现实生活中的态度和选择。

也许酋长逃走没几天就被抓了回来;也许他在自由的社会中过得并不好;也许他逃走的那天并不是晴朗的黎明,而是下着脏兮兮的雨的灰色下午...

但导演选择让酋长在朝阳中奔向自由,并且在这里结束了故事,我们似乎可以得出答案:麦克默菲把灵魂寄托在了酋长身上,获得了自由。

但真的是这样吗?

在传统的好莱坞电影体系中,导演经常会通过一个角色来映射一个社会阶层或一种价值观,而电影中这个角色的命运,则体现了导演本人对于 角色所代表的价值观 的态度。

仔细回想几个关键人物的结局:获得短暂救赎的比利死了,象征自由与抗争的麦克墨菲死了,瑞秋护士又回到岗位,其他病人们又若无其事地回到了以前的生活...

导演通过角色的命运,似乎又在诉说着另一层深意:个体的叛逆无法战胜社会的体制。酋长一个人逃出了疯人院,而其他人又回到了往常的生活,仔细一想,获胜的是谁呢?

剧情里,麦克默菲得知了一件让他匪夷所思的事情:这里的大部分人并不是被强制关进来,而是自愿呆在这里的。

这难道不就是我们自己的缩影吗?没有人强迫我们,但我们害怕失去束缚,选择遵循社会定下的制度,按部就班地考学、毕业、工作、成为社会的螺丝钉,看着《飞跃疯人院》,幻想着自己像酋长一样打破束缚,获得自由...

说来可能你不信,你其实一直在疯人院里

但我们时常忘了一点:酋长是个孤僻的异类,而且有着常人难以企及的强大力量,只有这两种人能够真正逃离体制的束缚,而包括你我在内的大部分普通人,既逃不出去,也不想逃出去,因为逃离出去意味着要告别我们熟悉的一切:家庭、工作、纪律、规矩... 这些既是束缚,也是让我们的人生有章可循的依靠。脱离了这些,我们真的知道该怎么活吗?

电影是浓缩的人生

作为茫茫宇宙中的一粒沙尘,悲催的人类并不知道自己存在的意义,也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我们内心深处充满了对人生和整个世界的不甘、不解和恐惧,我们的迷茫需要被安抚。

于是我们学会了讲故事——把随机发生的事件排列在一起,通过剧中人的选择和命运,来指引我们在茫茫人生中的无数个选择。故事并不是一连串的事件,而是我们对这一连串事件的主观解读。顺带一提,这也是一个真正编剧必须理解的,“剧情”和“故事”的本质区别。

直白地说,故事是我们用来欺骗自己的麻醉剂,我们用它告诉自己人生可以逆袭,爱人总会回来... 现实告诉我们这些事情发生的概率微乎其微,但我们总需要理由去生活和奋斗,因此我们人类做出了一个集体选择——自我洗脑,具体方法包括:编神话故事、演话剧、写小说、拍电影等等。

我们应该让自己被虚构的故事影响吗?

应该。

因为所有故事都是虚构的。哪怕是真实发生的事件,我们也会用主观的思想去解读它,总结出一些并不存在的意义,这些被创造出来的意义,正是让我们人类文明繁衍生息的强大力量,我们用各种各样的故事来赋予自己前进的方向和动力,而我们走过的路又变成新的故事,指引着下一代人。所以,尽情地为虚构的故事开心、愤怒和感动吧!这已经是最真实的人生了。

我不甘心一辈子被关在疯人院里,怎么办?

在上一期《教父》三部曲的解读里,放映师告诉你你的人生毫无意义,这一期又断言你逃不出社会这座疯人院,放映师居心何在?

其实很简单,放映师并不是为了散播负能量,而是想把这个世界真实的样子剥开展现在你面前。放映师平日的工作是编剧和导演,这份工作让放映师意识到,从古到今,我们编造了各种各样的故事来哄骗自己,我们追寻规律、渴望因果报应、而这一切背后,是我们每个人内心深处,面对这个无情善变的、不可预测的世界时的恐惧和无助。

而放映师写下这些文字,就是想从所谓的“后台视角”告诉你你是怎么被“骗”的,在放映师看来,只有看穿真相,勇敢面对现实的人,才能握住真正长久的幸福和力量,正如你经历了社会的拷打,受尽挫折却没有倒下,从谷底再次爬上山峰,才慢慢懂得哪些东西最宝贵一样。这就是放映师创作这一系列电影解读的真实目的。

祝你们都能长久地拥有幸福和力量。

说来可能你不信,你其实一直在疯人院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