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镜子电影剧情「简介」

2022-03-14 06:43 作者:纽特教育 围观:

央视10年策划,2年摄制,全程拍摄取材于纽特心理的高分记录片《镜子》有讲一个叫张钊的高二男生故事,其中有个情节让人印象深刻

张钊被告知要送进纽特心理,和父母以及前来的心理老师、行为教练产生激烈冲突,他转身向阳台冲去,要跳楼,幸却被及时拦下。

在后来的家长学堂上,江普校长问张钊父母,对于孩子要跳楼,父母怎么看?

父亲的回答让人心一紧,他认为孩子声称要跳楼自杀是威胁他们,孩子实际不敢那样做。而后孩子的采访硬生生的回答了父亲,基本上父母当时觉得他不敢做的事,他都做了。父亲觉得他不敢跳楼,孩子真的不敢吗?

答案是否定的!当时拍摄张钊故事的一个背景是他所在的中学因为极大学习压力与紧张氛围,已经接连发生过两起跳楼事件。孩子是真的痛苦,承受不住了,如果没有当时及时的危机干预,孩子一时的应激反应,很可能又是一个年轻生命的陨落。

这让我想起曾经看过的一段视频,泰国一位父亲和儿子吵架,愤怒的父亲对儿子说,有种你就别活了,随后还将上好膛的枪放在了儿子面前,结果儿子想都没想直接对准自己的头部,扣动扳机,一个好好的家庭瞬时毁灭……

每一种看似不可思议的事情,都有它发生的缘由和机制。我们自以为的“他们不敢”,兴许就是将他们推向死亡绝地的最后一把助力。

央视高分纪录片《镜子》:孩子要自杀,父亲却说“谅他也不敢”我们每天的新闻五花八门,但是关于年轻人自杀死亡的,尤其是让人痛心的消息,总是能一下子揪起我们的心。

前年,17岁少年跳桥的事件,那一声叹息还未平复。

不久后,重庆市鲁能巴蜀中学一女生何某,在家中跳楼自杀,原因也是与母亲发生激烈争吵。 无独有偶,江苏盐城一名高三男生,同样是在跟父亲争吵后,就纵身一跃,结束了年轻的生命。

不久前,在武汉一中学,14岁的孩子因在教室玩扑克牌被请家长,气呼呼而来的母亲上来就给孩子两个耳光,母亲离开后,孩子沉默2分钟,转身跳楼。

前天,网红“罗小猫猫子”在网友的起哄下,直播喝下百草枯,自杀身亡。这些惨痛的案例背后,都有“谅他也不敢”的声音,也都有不容忽视的一个原因——他们没有及时被“看见”。“ 压倒骆驼的,从来不是最后一根稻草,而是每一根。暴风雨前,并非毫无征兆,而是我们一直视而不见。”央视高分纪录片《镜子》:孩子要自杀,父亲却说“谅他也不敢”

1

是什么在阻碍我们“看见”

AI树洞救援团的发起者、教授黄智生,讲过一个故事:他们的机器人曾在网上搜到一条微博:“跨年的时候我去武夷山去游览,新年回来我就跳楼”,来自一个女生。 根据这条信息,他们的团队辗转找到这个女孩儿的妈妈,并好心告知详情。谁知,妈妈不但不领情,还恶语相向:“我女儿刚才还有说有笑的,你凭什么说她要寻死?是你了解我女儿,还是我了解我女儿?如果你到处传播我女儿要自杀导致以后她丢了工作,找不着男朋友,我要起诉你们,我要追究你们的法律责任!” 黄教授的团队给妈妈看了一张诊断报告,上面清晰的写着女儿重度抑郁。妈妈这才有一点相信,但仍然没有足够重视。 在跨年夜这一天,妈妈依旧外出,女儿就在这个时候发了一张照片,站在窗户上往下看,并配文字:我要跳楼了。还把地址发给了身边的朋友,留言:“你们来参加我的追悼会好吗?”

救援团看到照片,赶紧联系警察,把孩子救了下来。

妈妈完全不明白女儿发生了什么,而比这个更可怕的是,妈妈竟然没有想要去了解一下女儿。她对孩子失去了好奇心,险些酿成悲剧。 想起之前听到一个故事。9岁的小恒,因妈妈去世,就被寄养在姑姑家。爸爸在暑假来看他,看见孩子在玩手机,就吵了几句:你就知道玩手机,一放假先玩手机,也不好好写作业!那作业什么时候能写完?随后,小恒出门,一走再也没有回来……两天后,周先生听闻噩耗,儿子纵身跳下了靳江河。爸爸后悔不已,可惜为时已晚。

作为经历过重大创伤的孩子,他的内心是脆弱和恐惧的,他渴望亲人的关注和理解。

在与爸爸分开的日子里,孩子那份求而不得的渴望,被压抑在了心里,那个手机游戏或许是唯一能转移孩子痛苦的方式。可是,爸爸丝毫不关心孩子为什么会这样,而是一味评判。只一句话,就给了孩子无法承受的绝望。央视高分纪录片《镜子》:孩子要自杀,父亲却说“谅他也不敢”我们习惯性地忽视,看不见孩子内心的需求,是因为我们对孩子,有太多自以为是的评判。所有的评判,都是来自我们的头脑。当我们在头脑的层面认识生命,比如

看到一个孩子写作业时候烦躁,我们的第一个念头是:真没有耐心,写点作业就烦;如果孩子没考好,我们会说:你太粗心了。头脑的逻辑非常简单,没有真正的感情,只有单纯的因果关系:因为你粗心,所以你没考好。

这是机器运转的模式,而非人类。人与机器的不同,是因为人有感受,有感情,所以不能用简单的因果关系来对号入座。人需要敞开心,需要感受的互动。只有父母敞开自己,放下头脑的评判,才能保持对孩子的好奇心,就是保持对生命的欢迎和敬畏,是走进孩子内心的第一步。有一句话说:生命是一个不合逻辑的现象,但你总是按照你的逻辑去推测孩子的能力。 因为你除了运用你的逻辑以外,你没有别的; 因为你还没有对孩子有真正的了解。2真正的看见,是什么“看见”是一个心理学词语,是穿透表象,对生命个体的情绪以及经历,深深的接纳和理解。这么说,似乎有点抽象。有一次听到一个妈妈形象的描述了这种感觉。青春期的儿子痴迷网吧,每天都很晚才回家,怎么说都不听。妈妈做的就是,一遍遍地挨个网吧去找儿子。有一次,儿子照例很晚才回家,妈妈知道他一定又去网吧了。由于妈妈已经进行了几次心理辅导,所以这一次她没有生气,而是有点心疼。当她开始用心去感受孩子,她一下子想到:一颗幼小的心灵,经历了怎样的狂风暴雨,才会变得如此颓靡?她决定不再出去寻找,而是在家里等待。儿子回来后,妈妈没有了以往的评判,对孩子充满了关心。脱口而出的第一句话竟然是:“儿子你回来啦?饿了吧,吃饭吧。”语气之平静,连她自己也未曾料到。而接下来的一幕,更是让她深深地感动。她清楚看到,孩子听完后,整个身体微微一震,像是受到了极大触动。

那一刻,她体会到了什么叫做“看见孩子”。“看见”带来接纳,从此之后,她和儿子的关系开始发生微妙的变化。妈妈开始理解,孩子沉迷网络并非热爱,而是为了逃避。同时,妈妈也看到自己经常对儿子高压指挥,一味要求成绩,却很少与儿子谈心。当有了越来越多的看见,妈妈的心一下子柔软了。

她每天不带任何要求地关心儿子;跟孩子一起进入游戏的世界,了解孩子的想法;一起升级打怪,成为了彼此的硬核队友。

在这中间,孩子慢慢敞开,跟妈妈分享自己的观点,并且不再迷恋游戏。

理解和接纳是一种看见,允许和信任同样也是一种看见。看见孩子,是对孩子始终保有好奇,不以自己的主观想法去评判孩子;
看见孩子,是深刻的理解,是对你经历过的努力、痛苦、困顿、挣扎,给予温柔的拥抱;看见孩子,是不管你做了什么,我都信任你原本的美好。

央视高分纪录片《镜子》:孩子要自杀,父亲却说“谅他也不敢”3

为孩子撑起一片天地

你是否具备看见孩子的能力,有一个简单的判断标准是:你对孩子的语言和行为,带来的是正向的回应,还是消极的反应。真正的看见,会让孩子愿意敞开自己,愿意与父母达成合作,愿意让自己越来越好。这中间起关键作用的是,我们需要转变对待孩子的态度。由原来的自动化反应,转变为建设性地回应。简单来说,就是先从放下头脑、敞开心。

对孩子原来忽略的,现在主动关注;原来暴力的,现在停止;原来抗拒的,现在接纳。

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最深切的渴望是被父母看见。在孩子心里,爸爸是天,妈妈是地,我们用爱为孩子撑起一片天地,而不是让他们活在昏天黑地之中。

央视高分纪录片《镜子》:孩子要自杀,父亲却说“谅他也不敢”

《与神对话》中有一句话:爱永远不是由你触及对方多少次来衡量的,而是由你走进对方心里多少次来衡量的。养育孩子的过程,就是一场缓慢的离别,我们能互相陪伴的终究只有那么几年。

最好的养育,不是我说我爱你,而是我看见你,我理解你,我们有能力在情感上共鸣。这份深刻的情感,将滋养出孩子无限的能量。

正如纽特心理首席讲师李品宽所言:“我们接受的教育,知识并不欠缺,我们欠缺一份对爱的认知教育。”不管世界如何变化,愿我们都怀揣希望,信任自己、信任孩子值得拥有所有的美好。

央视高分纪录片《镜子》:孩子要自杀,父亲却说“谅他也不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