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回归电影剧情「梳理」

2022-03-13 18:06 作者:小菲点评社 围观:
《远方》中闯入者的离开,反倒最后达成了和解,这是我们的困局

看过的锡兰导演的第二部电影,上一部是《冬眠》。《远方》一贯的长镜头,从一个村庄的青年入城找工作开始,城市和乡村巨大隔阂,青年失业了,想去投靠表哥,想去做海员,结果城市里失业率也很高。

而且虽然希望像摄影师表哥一样周游世界,通过海员的话中得知,根本挣不到钱,海员的生活也并不像想象的那么美好。一贯的主题,青年无出路,在城市里彷徨......

《远方》中闯入者的离开,反倒最后达成了和解,这是我们的困局

01

两个被现实困住却对远方充满憧憬的男人。某种程度上的失败者,摄影师对村里的年轻人贴身管束把自己的生活也搭进去了。凤凰男对城里的诱惑有心无力,直至绝望。

兄弟间的嫌隙晕染扩散的过程,看得人心冷齿寒。 两个男人无言愁困地样子被锡兰淋漓地表现。锡兰的摄影完全可以和阿巴斯比肩,《远方》的色调和《冬眠》或者《三只猴子》相似。

《远方》中闯入者的离开,反倒最后达成了和解,这是我们的困局

伊斯坦布尔有种不可言说的冷傲,摄影风格和主题氛围完全契合。

电影其实挺不错的,细节堆叠得繁密,冷静克制无声,但却让我断断续续地看而无法集中注意力,顿觉枯燥。城市驯化,人情冷漠,每个人都是孤独的,同处一室,同长一乡,却无法友爱共处。

当他热情击溃后的返乡,而他也点起了一直嫌弃的海员烟,缓缓的拉镜聚焦到颇有意味的脸上。巨大的残船,瘦小的老鼠,离盆的白鱼,倾倒的台灯,开枪的小人玩具,故意遮盖的怀表,深夜的烁光,白雪皑皑下肃清的画卷。

《远方》中闯入者的离开,反倒最后达成了和解,这是我们的困局

02

导演镜头下的人物总给我一种记忆的疼痛感,这种疼痛感来自人性和情感的纠葛。如此细微又日常,普通人的神色言行之下是是对自身的审察,让我确信导演拥有同样的疼痛记忆。

记忆之下,是普遍冷漠的社会中生发的被梳理的个人情感。还有让拥有我与他人观影体验是我从乡村社会进入大城市的生活经验。那个赋予我成长的最后被我期望摈弃的乡村社会的陋习。

《远方》中闯入者的离开,反倒最后达成了和解,这是我们的困局

发现城市社会自成一体且有归训教化人的能力,就像你从学校回到那个乡村社会的家庭里时,学校教育你的和家里成人的生活经验的割裂和纠缠。

他们会说你是书读多了连扫地日常家务都做不好,连想陌生却又亲缘关系的长辈问好都难以启齿时,隐藏着一种互利的关系这通常不会拿上台面。成年人在乎的是体面,尽管体面里透露着虚伪。

《远方》中闯入者的离开,反倒最后达成了和解,这是我们的困局

沉默的影像空间被演员的行动所填满,那就是无言的张力。特别喜欢按门铃那场戏。锡兰在固定镜头里,通过演员表演让画面表现力最大化,像两人桌边抽烟的戏,几乎只有烟是动态,一种巧妙的动静平衡感呼之欲出,雪景如莫奈的画面。

爱森斯坦蒙太奇理论,男人脸部特写衔接不同的凝视对象。破败结冰的船体是漫天洁白中的红色,视觉奇观。苍茫辽阔的小亚细亚土地,模糊了地域边界。

关系闹僵的夜晚,所谓亲情只是一层脆弱的膜,随时可穿透,也可像弱小鼠崽挣扎于强力胶上任人(掌握话语权一方)摆布。失重坠落的梦境。大量面部特写,脸像一个人的生存符号。

《远方》中闯入者的离开,反倒最后达成了和解,这是我们的困局

送别前妻也送走了表弟,最后回归个体孤独:自私又敏感的探讨空间。最后十分钟又以表演张力结尾,男人坐在港口岸边抽起最后一根水手烟以打点。浪潮涌来,海鸟扑过,人找寻的是心灵深处最远却也最空洞的地方。

03

情节比较碎片,一对表兄弟的隔阂。马姆多年前在伊斯坦布尔通过自己的努力有了摄影师的工作,当年他也是有追求的摄影师,但是逐渐地他在现实生活的压力下放弃了“塔可夫斯基”选择了女同簧片,离婚也让他更低落,只能时不时像开头那样,而他也和母亲、姐姐渐渐联系少了。

《远方》中闯入者的离开,反倒最后达成了和解,这是我们的困局

相比之下,失业的表弟尤索夫来到他家里,找工作不积极,却表现得好色、不整洁、不尊重马姆的习惯、想不劳而获,和表哥的生活逐渐有了隔阂、矛盾,最终默默离开,不欢而散。久未见面的表兄弟,都面对着生活的压力和情绪,不能互相体谅,只是彼此的负担,虽然一个文明一个粗俗,内心却是一样的空虚,渐渐互相疏远。

《远方》中闯入者的离开,反倒最后达成了和解,这是我们的困局

片中出现了《潜行者》和《乡愁》,但却没让我感觉到塔可夫斯基的风格,有些安东尼奥尼,有些安哲,甚至有些侯麦。总体来看锡兰在早期就凸显其绝佳的构图风格,以及对补光和声音特色的处理,对人物的塑造也已经基本成熟,很有意思。

《远方》中闯入者的离开,反倒最后达成了和解,这是我们的困局

寄人篱下,这是每个在农村,城市亲戚家庭都会面临,被面临的故事。很能够触动人们的某种共鸣;但锡兰不仅仅拍出了浅层次的生活习惯上的尴尬与矛盾,更是用镜头带来了更深层次的思考:精神世界的梳理、温存的远去。

每个人都是别人的远方,这是我们无法跨越的鸿沟。淡漠疏离,是对自己私人空间秩序的守护。阶级的差异带来认知的偏见,也带来无处安放的孤独。闯入者的离开,反倒最后达成了和解,这是我们的困局

谢谢观赏,关注我,带你了解更多娱乐故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