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妈宝生活电影剧情一下「解说」

2022-03-13 17:38 作者:澎湃新闻 围观:

安安

我最近刚刚读完美国作家凯特林·柯林斯的《职场妈妈生存报告》,她用五年的时间走访了瑞典、德国、意大利和美国的中产阶级职场妈妈,通过采访调研了这些女性的家庭和职场生活。

其中意大利一章,我的印象尤为深刻——意大利职场妈妈在照顾孩子和职场发生冲突的时候,会求助于自己的母亲或者丈夫、男友的母亲来帮忙。很不幸,很多意大利妈妈也是“丧偶式”育儿,因为她们的爱人是“Mammoni”。

在意大利,有一种生物叫“妈宝男”

电影《我去哪》男主角是经典妈宝男,妈妈正在给儿子熨衣服

“Mammoni”翻译成中文就是“妈宝男”。据统计,在意大利,18-34岁的年龄群中,几乎有超过60%的男性和父母住在一起,1/3的意大利男人每天都要见妈妈至少一次,甚至有些男人到了40、50岁,依然赖在家中不走。

意大利是一个老牌天主教国家,更是深受国中之国梵蒂冈的影响,对于家庭的重视程度,超过了欧洲所有国家。家庭是意式文化的最中心,而母亲又是一个家庭中绝不可或缺的支柱成员。而在意大利妈妈眼里看来,一个人无论年龄多大,在社会上的地位如何,永远都是妈妈的孩子,也永远在为TA操心。

意大利“妈宝男”为什么会如此依赖妈妈?原因之一,住在家里实在太舒适了。

我的意大利朋友,36岁,在我游览意大利的时候,曾经邀请我去他家做客,还给我展示了他的房间:房间小得仅能容下一张书桌和一张单人床,但是却不妨碍齐全的娱乐设备环绕周围:一台身价不菲的专业唱片机、五大箱黑胶唱片、高中留到现在的影碟、从小读到大的漫画……不夸张的说,这间房间的布置、格局从小到大就没有改变过,他早已习惯这种生活模式,而这种模式也给他带来稳定和安全的感觉。

和妈妈一起住的另一好处是,妈妈会替自己安排好一切。

一些典型的意大利英雄母亲的一天是这样开始的:早上5点多起床,给儿子准备早餐,早餐要营养全面又健康。不仅要有热气腾腾的面包、奶酪和果酱,还要亲手榨好新鲜的橙汁,更不用说已经把装好咖啡粉的摩卡壶放在了炉子上,儿子起床后,只要打开煤气就能得到一杯美味的意式浓缩;7点多,约着朋友一起前往附近的市场买菜;回到家后,要清理儿子在厨房留下的狼藉——刷碗、收拾、倒垃圾;最后还要洗儿子留下的脏衣服,不仅要洗好晾干,还要一件件熨烫平整,这样才不会让同事或者朋友嘲笑自己儿子的衣服老是皱巴巴的。

给儿子洗衣服、熨衣服的任务更可以远距离完成。

一家英国媒体的报道就让许多人大跌眼镜:一名意大利妈宝男因为工作原因,住在另一个座城市,事业上已经相当成功,但是每周还会把脏衣服攒齐放到行李箱中,通过大巴运送回家,妈妈在汽车站拿到行李后,就带回家洗好、熨平,再装回行李箱中。6小时后,干净、挺阔的衣服就重新出现在了儿子的衣柜中。

在意大利,有一种生物叫“妈宝男”

《我去哪》中,妈妈让儿子挑选喜欢的意大利面类型

除了洗衣外,妈妈还需要做其他家务;最后,就要开始忙着准备全家的晚饭了,当然还是要以儿子最爱吃的菜/意面/焗饭为主。

我的另一个意大利“妈宝男”朋友早已练成“盲猜”时间的能力,且生物钟也调得极准:周末一定会睡懒觉,上午10点半妈妈开始准备午餐,11点,他会准时被炝锅的蒜味香醒,翻个身继续,1个半小时后,饥肠辘辘的起床,丰盛的午餐已经在桌上等他了。

不知不觉,很多“妈宝男”就习惯了这种不用给钱、不用负责、来去自由的日子:饭点准时出现在家,饭后按时出去喝酒,家务时间完美溜走。虽然如此,妈妈却也不会责怪他们,有的还会在他们晚上和朋友出去的时候,掏出自己的零钱包,从里面拿出个10欧、20欧,保证儿子有钱买酒、买烟、买咖啡。有的妈妈甚至还一定要等到儿子平安回家,才肯放心上床睡觉。

也许“独立”在欧洲其他国家会被认为是件天经地义的事,但是在意大利文化中,如果一个男人早早从家里搬出去,却会被看作有些可耻,也许会被认为和妈妈的关系不好,或者妈妈没有能力照顾好自己的孩子。

在意大利,有一种生物叫“妈宝男”

一回家就吃到妈妈做的美味意面,是妈宝男最满意的事情之一 图 安安

而且如果一个人工作了一天回到家,家中空荡荡的,没有热气腾腾的食物、没有温暖的灯光,一天积攒的情绪更是没处诉说,这幅画面显然不符合意大利人心中健康的生活方式。

我那位朋友的弟弟刚结婚,虽然不和父母同住了,但是妈妈已经给他们买好了一间一室一厅的小公寓,仅距离父母家10米的距离——在同一层,中间只隔了一个邻居。不用说,按照“意式思维”的解释就是:两夫妻既可以保有“二人世界”的温馨甜蜜,还可以享受妈妈的贴心照顾。且如《职场妈妈生存报告》里所说,以后有了孙子、孙女,照顾起来也非常方便。

但意大利妈妈这种对儿子无条件的溺爱,也早已被诟病多年——导致很多意大利年轻男性自私自利、不懂得包容和照顾他人的感受。有的专家甚至指出,年轻夫妇中30%的婚姻出现问题,妈妈必须要负主要责任。有的政客甚至呼吁给予一些年轻人适当的经济补助,鼓励他们尽快“断奶”:如果年轻人外出租房,每1000欧元就可以得到20-30欧的减免。

在意大利,有一种生物叫“妈宝男”

《偷自行车的人》中,父子两人一早出去工作,口袋里各放一个鸡蛋作午餐

不过意大利妈宝男“养成”的背后也是有一些原因的。要知道,二战后的意大利,尤其是南部非常贫穷,男人赚钱养家是再天经地义不过的事,这从经典电影《偷自行车的人》中就可以看出,参与工作的全部为年轻男性,甚至主人公未成年的儿子也要一起出去打零工。

在意大利,有一种生物叫“妈宝男”

那不勒斯老城,从南部的无序、混乱可见其经济不景气。 图 安安

但随着意大利近年经济的持续恶化,失业率也一直居高不下。据统计,2019年全国失业率高达9.9%,而南部更是达到夸张的18.7%。这也使得意大利男人们不得不和妈妈挤在一起,且意大利的妈宝男也是南部多于北部(北部的经济发展得更好,一直看不起南部)。

虽然经济不景气,但由于大学教育免费,所以很多意大利人便躲在“象牙塔”中逃避残酷的现实。有的课程如果全部读完,需要长达七年的时间,如果选择的专业是建筑或者工程,则需要十年之久。等到毕业的时候,已经是30左右的年纪,找不到满意的工作,或者即使找到了也是薪资微薄,住在家里自然可以减轻经济压力。

在意大利,有一种生物叫“妈宝男”

西西里首府巴勒莫在街上游荡的无所事事的男青年们 图 安安

而且,在意大利的家庭分工中,基本都是传统的“男主外女主内”模式,孩子每天和父亲在一起的时间极其有限,母亲也认为照顾好家庭和孩子是自己的本职工作。

虽然大部分母亲都在无止境地牺牲着奉献着,但也有超出妈妈所能承受的“极限”。

一件真实的事情就发生在我一位沙发主人的哥哥身上:他们一家来自米兰,有一天,他哥哥半夜上厕所,偷偷给情妇回消息,没想到被妻子抓个现形,当即大吵一架,从家里被踢出来后,他漫无目的地游荡在街头,早晨5点的时候,他决定投奔妈妈。

妈妈先是埋怨“狠心”的妻子如此对待她的宝贝儿子,两人又是抱头痛哭一番,然后妈妈就开始像小时候一样照顾他:先是给他做饭,又为他洗衣,到了中午找不到他的时候,还会打电话给我的沙发主人:“都12点半了,你快发消息让你哥回家吃饭!”

就这样,虽然45岁被“净身出户”,但却如回到童年一般快乐自在,哥哥赖在家里不肯走了,更不用提出去找工作或者和妻子“求和”。最后,年迈的妈妈再也承受不住,自己出去租房了。

其实,早已有人不客气地指出,意大利妈宝男和妈妈的这种“畸形”关系,不仅影响了其正常的婚姻质量,还降低了人口出生率,更减缓了经济发展。

如此看来,要想“拯救”这个南欧小国的未来,每个妈妈都要勇敢的断、舍、离才行啊。

责任编辑:钱成熙

校对:丁晓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