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开心魔法电影剧情「解说」

2022-03-13 13:59 作者:admin 围观:

  “这就是巴巴爸爸、巴巴妈妈、巴巴祖、巴巴拉拉……”这句片头开场白,将一代人拉回童年。简洁的线条、醒目的颜色搭配、异想天开的变形能力,简简单单的故事却充满了治愈的魔力,这就是承载了一代人集体回忆的动画片《巴巴爸爸》。

  《巴巴爸爸》是由法裔美籍夫妇安娜特·缇森和德鲁斯·泰勒创作的法语儿童漫画,于1970年出版。

  据说,某一天夫妻二人正在巴黎卢森堡公园漫步,泰勒先生听到有小孩对他的父母说“叭叭叭叭”。不懂法语的他便向妻子询问。妻子解释道,小孩想要棉花糖,法语直译就是“爸爸的胡子”。

  之后,夫妻二人便在一家餐厅里开始了创作。他们在餐巾纸上设计了主角的初稿——一个类似棉花糖的粉色、圆形人物,命名为“Barbapapa”。

  当年,漫画一经面世,就获得了英国文艺评论界高度赞誉,并于同年的博洛尼亚书展上受到广泛好评。此后,《巴巴爸爸》被译成多国语言,在欧洲全面发行。

  1975年,当时的联邦德国将《巴巴爸爸》系列连环画改编制作成了动画片,每集5分钟,共46集,于1981年在美国首播。1988年,《巴巴爸爸》在中央电视台“七巧板”栏目播出,成为最早在中国播出的外国动画片之一。从此,这个可爱的9口之家把快乐通过30多种语言,传播到了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

  巴巴爸爸出生在泥土里,本是一个粉色的小圆球,努力长大、破土而出,好奇而友善的小朋友把它带回家里,可父母却把它交给了动物园。被关在笼子里的巴巴爸爸无意中发现自己什么都能变,而那句开启快乐魔法的咒语“可里可里可里,巴巴变”也刻在了观众的记忆里。

  后来,离开动物园的巴巴爸爸开始全球和太空旅行,一路寻找自己的同类,也经历了各种冒险。他乐观又热心,而且无比全能。它能变成救生艇、降落伞、潜水艇、消防车等,多次帮助人类朋友脱险。

  当然,巴巴爸爸也幸福地收获了自己的爱情。他在自己出生的花园里遇到了巴巴妈妈。他们的孩子色彩鲜艳,个性鲜明,而且和父母一样,都拥有一颗善良包容的心。

  不过,这部漫画与中国读者见面却迟到了22年。当年,由于无法直接联系到泰勒先生,负责引进事宜的编辑前往法国,“驻守”老先生经常光顾的咖啡店。可即便如此,编辑依旧未能如愿,只能写好信件留给店员,拜托其转交给作者。兜兜转转、坎坎坷坷,最终,这封信送到了泰勒先生的手中。于是,2010年我国引进了《巴巴爸爸》漫画,老先生还亲赴中国进行宣传。

  有意思的是,《巴巴爸爸》虽然是妥妥的“治愈系”,但内涵极为深刻,观念也很超前。热热闹闹的剧情涉及了大量今天的人们共同关心的话题,比如不同文化的碰撞与交融、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思维方式不同的个体应如何更好地沟通和相处、如何接受新事物等。

  如今,当年的小观众们已经长大。回看这部动画片,看到的不是幼稚,而是包裹在童趣中的对生命的关爱以及对自然的尊重。这或许就是治愈的真谛吧。 谢 飞

来源: 经济日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