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花女破初是寻电影剧情「解析」

2022-03-13 01:04 作者:新京报 围观:
虽然已是大师,但他从未忘记底层生活丨夜问

答案:卓别林。

图标从上到下分别代表卓别林电影中经常用来制造笑料的电梯、《寻子遇仙记》中的天使、《城市之光》中卖花女手中的花、《大独裁者》中他饰演的理发师的工具、《摩登时代》中的齿轮、《狗的生活》中的狗、《安乐街》中的路牌(《摩登时代》删减片段中也有类似的交通指示牌)、《淘金者》中被吃掉的皮鞋、多部电影中出现的溜冰鞋……以上意象并不只出现在上述作品中,但组合在一起,就能让人想到善用道具、作品类型丰富多彩,令人笑中带泪的喜剧大师。

查理·卓别林(Charlie Chaplin)1889年4月16日生于英国伦敦。父母都在剧团演喜剧,后来因为父亲酗酒、父母关系恶化,卓别林就和哥哥跟着母亲生活了。在母亲无力支撑时,他们待过贫民习艺所,也在父亲家短暂居住过(父亲已再婚)。后来父亲发现了查理的戏剧天赋,就把他送到专门的兰开夏剧团,里面都是未成年的孩子。

父亲37岁早逝后,失去资助的查理干过很多份工作——理发店小工、用人、印刷工人、报童……这些底层的工作经历给他后来的创作提供了养料,也决定了他的作品在欢笑中有着悲伤的底色。

1903年,因为之前的演出经历,他被推荐到戏院经纪人那里,得到了一个小角色。一轮又一轮的巡演,让他在经济上不至于那么窘迫。五年后,因为哥哥在喜剧团工作,所以把查理推荐过去给别人配戏,查理又一次抓住了机会。接着,一部戏一部戏地来,他得以出国巡演,最终到了美国,他的天赋被人发现,他终于有机会演电影。

然后就是美国的奋斗史了,从给别人打工,到建立自己的制片厂,查理·卓别林牢牢地把握着自己的命运。他利用到一切可以利用的道具、场景创造笑料,一只跳蚤就能让人笑破肚皮,一架电梯就能上演无数故事。他是天生的喜剧演员,即兴表演有时比照本宣科更有料。因为单纯的喜剧缺乏张力,他就挖掘真实世界,拍战争片、拍掘金者、拍卖花女,让他的喜剧拥有更深刻内涵。他坚持到了默片时代的最后一刻,给那个时代镀上了一层金色。

1977年,卓别林在其家中睡眠时安然去世,享年88岁。

撰文 吴龙珍 校对 柳宝庆

相关文章